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结核病发生率持续增长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用于检测和控制牛结核病的方法(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缺乏预期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快速可靠的牛结核病血清学检测方法。用检测针对特效分枝杆菌抗原抗体的方法可以解决特异性和敏感性问题。用不同分枝杆菌对兔模型进行攻毒试验,通过体液免疫应答筛选分枝杆菌抗体,攻毒后2周可在血清中检测到针对抗原MTB40、ESAT6和CFP10的抗体,攻毒后8~11周可检测到针对Rv3870和Rv1580c的抗体。所选抗原与禽结核菌素无交叉反应,仅与牛结核菌素有轻微阳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特效分枝杆菌抗原反应板可用于血清样本牛分枝杆菌的鉴定,多种抗原组合将有利于牛结核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一、防制现状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它包括人结核病、牛结核病和禽结核病。人结核病由结核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引起。牛结核病主要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禽结核病主要由禽分枝杆菌引起。结核杆菌和牛分枝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ELISA方法检测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的可行性,应用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30份牛全血,结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均成立,30份全血的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应用ELISA方法检测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诊断牛结核分枝杆菌可行,可以适用于牛结核分枝杆菌的大规模监测。  相似文献   

4.
作者比较了用分离法检测牛粪便中的副结核分枝杆菌和用镜检Ziehl-Ne-elsen染色粪便涂片中抗酸性副结核分枝杆菌菌块。粪便采自自然或人工感染副结核分枝杆菌的牛,以及未感染牛。结果表明,镜检粪便染色涂片法不是检测副结核分枝杆菌的可靠方法。因为在177份培养分离阳性粪便标本中,镜检涂片只检出99份(55.9%)为阳性。此外,在18份非副结核病牛粪标本涂片中有3份为阳性,37份培养分离为阴性的副结核病牛粪标本涂片中有18份为阳性。抗酸性菌块不能与副结核分枝杆菌区分。将副结核分枝杆菌加到未感染牛粪中时,需在每克粪便中加入15个以上的副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即为阳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牛分枝杆菌通过RIPK1来调节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本试验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诱饵质粒pGBKT7-RIPK1,并通过PEG/LiAc转化法将该质粒转入酵母菌中,经Western blot验证RIPK1在酵母菌中的表达情况后,使用该重组酵母菌筛选牛分枝杆菌基因组文库;筛选所得阳性克隆经互补验证、测序分析以及免疫共沉淀法,最终确定可与RIPK1互相作用的牛分枝杆菌蛋白。结果表明,成功构建诱饵质粒pGBKT7-RIPK1,该诱饵质粒可在酵母菌中表达RIPK1蛋白;用该酵母菌筛选牛分枝杆菌基因组文库共获得16个阳性克隆;这些阳性克隆经互补验证、测序和BLAST对比后共发现翻译正确的7个牛分枝杆菌蛋白;分别构建RIPK1和牛分枝杆菌候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经免疫共沉淀验证后发现可与RIPK1互作的3个牛分枝杆菌蛋白,分别为Mb0869c、Mb0383c和Mb2314,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牛分枝杆菌通过RIPK1调节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一、防制现状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它包括人结核病、牛结核病和禽结核病.人结核病由结核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引起.牛结核病主要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禽结核病主要由禽分枝杆菌引起.  相似文献   

7.
采集猪颌下淋巴结,猪肠系膜淋巴结,牛颌下淋巴结和牛肠系膜淋巴结各200份,使用改良罗氏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和传代培养,通过进行生长特性试验、生化鉴定试验和鉴别培养基生长试验对所分离出的分枝杆菌进行菌型鉴定。结果显示:猪颌下淋巴结中分离出耻垢分枝杆菌4株,鸟分枝杆菌4株,胞内分枝杆菌2株,胃分枝杆菌2株,蟾蜍分枝杆菌1株,龟分枝杆菌龟亚种杆菌1株;猪肠系膜淋巴结未分离出非结核分枝杆菌;牛肠系膜淋巴结分离出瘰疬分枝杆菌2株,加地斯分枝杆菌1株;牛肠系膜淋巴结分离出,瘰疬分枝杆菌5株,金色分枝杆菌2株,戈登分枝杆菌2株,蟾蜍分枝杆菌2株。猪、牛的感染率均为3.5%。  相似文献   

8.
牛结核病是一种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疾病,但直到1882年Koch才发现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本病的病原是分枝杆菌属的三个种,即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和禽分枝杆菌。其中以牛分枝杆菌对牛的致病性最强。该病非常容易传染,并能通过吸入含细菌的气溶胶或食用被细菌污染的奶  相似文献   

9.
牛分枝杆菌是严重危害养牛业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原微生物,PCR是检测该病原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通过筛选最佳的PCR检测方法,以期为临床监测牛分枝杆菌感染提供技术参考。针对牛分枝杆菌4种常见的特异性基因(16S rRNA、IS6110、IS1081和Mpb64)分别设计引物,通过温度梯度PCR法确定最适退火温度;采用牛分枝杆菌参考株核酸确定PCR最小检测限,同时运用牛分枝杆菌国内参考株、牛分枝杆菌国际参考株、禽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副结核分枝杆菌、羊种布鲁菌以及牛种布鲁菌进行特异性比较试验;最后运用人工模拟牛分枝杆菌感染组织样本(肺脏、淋巴结、奶样)比较不同PCR方法检测效果。4对引物以60℃为退火温度时均能检测分枝杆菌,其中IS6110、IS1081和Mpb64基因引物可以特异性检测牛分枝杆菌。IS6110和IS1081基因引物对牛分枝杆菌基因组的检测灵敏度最高,可达10-10 ng/μL;IS6110基因引物在肺脏和淋巴结中牛分枝杆菌检测灵敏度可达106 CFU/mL以上,而Mpb64基因引物对奶样中牛分枝杆菌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检测牛血清中副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试验过程中探索出一种可以避免在 ELISA 检测副结核分枝杆菌原生质抗原的抗体时,经常遇到的假阳性反应的方法。被检血清来源于副结核分枝杆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或星形诺卡氏菌感染的牛,经细菌学检查为阴性而副结核补体结合反应阳性及用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羊。预先使用草分枝杆菌吸收后的试验血清,基本上可以消除掉假阳性反应。凡经过这种方法处理的血清,不会影响副结核病牛的 ELISA 抗体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预先用草分枝杆菌吸收的血清,可以消除在 ELISA 诊断牛副结核病  相似文献   

11.
郭爱珍 《兽医导刊》2012,(11):41-43
一、牛结核病的防控概述1.结核病是人兽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病原是分枝杆菌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其中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人型菌)引起,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牛型菌)引起。2.人感染牛结核的情况。(1)发达国家。美国牛奶巴氏消毒前(1908年),10%~30%的人结核病例是由牛分枝杆菌感染所  相似文献   

12.
<正>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的成员包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bTB)、非洲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田鼠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icroti)和山羊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caprae)等。其中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分别是人结核病、牛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至今,结核病仍是威胁人类社会及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人兽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构建牛分枝杆菌eis基因的穿梭表达载体,鉴定其在重组耻垢分枝杆菌中的生物学活性。采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牛分枝杆菌eis基因,构建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MV261-Mbeis,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其正确性,利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转化至耻垢分枝杆菌mc2155中,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牛分枝杆菌eis基因在耻垢分枝杆菌中的表达,质谱鉴定目的蛋白氨基酸序列。研究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牛分枝杆菌eis基因穿梭表达载体pMV261-Mbeis;生长曲线表明负载重组质粒不会影响耻垢分枝杆菌的体外生长;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了牛分枝杆菌eis基因在耻垢分枝杆菌中可表达出分子质量约44 ku的eis蛋白;质谱检测证明了该蛋白即为牛分枝杆菌eis蛋白。本研究构建的牛分枝杆菌eis基因穿梭表达质粒pMV261-Mbeis在耻垢分枝杆菌中具有生物学活性,为下一步研究表达产物eis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敏感、高特异、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的方法,本研究根据大多数致病性结核分枝杆菌共有序列esat-6,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gyrB共有特异性序列,以及结核分枝杆菌种特异序列mtp40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对痰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并与鉴别培养基分离培养结果以及常规PCR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可区分致病性结核分枝杆菌和非致病结核分枝杆菌,也可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LAMP检测技术的灵敏度比经典PCR技术高100倍左右,可检测到7拷贝/反应。另外,用3种方法同时检测样品发现,LAMP与细菌培养的符合率为90.91%,LAMP与常规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LAMP检测方法可以在流行病学调查及现场快速诊断方面广泛应用,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引起的一种牛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该病可通过病畜传染给人类或其他动物.自从1882年RobertKoch首次分离培养并详细描述了结核分枝杆菌以来,人们开始渐渐研究和认识分枝杆菌.到1898年,Smith首次将牛分枝杆菌(M.bovis)和其它的分枝杆菌明确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6.
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禽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引起的,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是牛病中死亡率较高的病种之一。该病不仅在牛之间传播,还能够人畜互相感染,且根治较为困难,所以对该病的综合防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用6种抗原制剂,通过单独或配对,用淋巴细胞刺激试验(LST)检测感染牛结核分枝杆菌麋鹿群血液样品四个。这些麋鹿屠宰后,采集组织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LST与牛结核分枝杆菌纯化蛋白衍生物(PPD)和副结核分枝杆菌PPD比较,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敏感性达76%,具有63 ̄85%置信度(CL);特异性达77%(CL72-81%),仅用于结核分枝杆菌PPD抗原,LST的敏感性为70%(CL57 ̄8  相似文献   

18.
5株牛结核分枝杆菌DNA经PvuⅡ消化后,用来自IS1081中的248bp荧光探针杂后后进行限制性酶切片长度多态性(RFLP)分型,5株牛分离株中4株具有相同杂交带型,剩余的1株在3.6kb处多了1条带。将248bp探针对北京牛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RFLP分型法结果与直接反向PCR分型法对上述分离株分型结果比较发现:5株牛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中有2株具有相同的PCR指印带型,剩余3株牛结核分枝相杆菌分离株则PCR指印带各不相同,上述结果显示出,直接反向PCR分型法较标准的RFLP分型法分型能力强。直接PCR法对新疆牛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分型结果显示出,PCR指印带型中带数较少,且与北京牛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PCR指印带型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引起的人、畜、禽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人结核分枝杆菌(MTB)、牛分枝杆菌(MB)、禽型分枝杆菌(M,avium)、非洲分枝杆菌以及田鼠分枝杆菌(M,microti)所引起,统称这些病原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物(或群)。目前已知,结核病除感染人外还能使50多种哺乳动物和25种禽类感染,牛是最敏感的动物。牛结核  相似文献   

20.
引起牛乳腺炎的非结核性分枝杆菌包括意外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fortuitum),耻垢分枝杆菌,牝牛分枝杆菌(M.vaccae)及牛草分枝杆菌。这些感染可能是由于乳腺内应用的油基抗菌素注射剂与洗必泰(Chlorhexidine)消毒药,以及卫生情况不良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