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维英 《畜禽业》2010,(5):86-87
<正>猪瘫痪在现代养猪业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尤其是母猪的发病率最高,根据病因不同,可将此类病症分为风湿瘫痪、生产瘫痪、料毒瘫痪3种类型。经长期临症反复实践,笔者在治疗猪瘫痪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分别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县养羊业的发展,山羊应激性瘫痪症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是基层兽医难以识别,也是难以治疗的一种疾病.以往基层兽医单一用西药治疗,疗效不理想.由于该病的病因复杂,笔者根据中兽医的理论,病因、病机将山羊应激性瘫痪症进行分型,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7,(10):83-84
生产瘫痪亦称褥热症,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由于缺钙而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该病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多见,生产瘫痪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对一例辨证治疗该病的病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县养羊业的发展,山羊应激性瘫痪症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是基层兽医难以识别,也是难以治疗的一种疾病。以往基层兽医单一用西药治疗,疗效不理想。由于该病的病因复杂,笔者根据中兽医的理论,病因、病机将山羊应激性瘫痪症进行分型,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生产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乳热症,中兽医称为胎风或产后风,是奶牛分娩后72h内多发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它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  相似文献   

6.
奶牛生产瘫痪是奶牛养殖中常遇到的疾病之一,防治不当,易致奶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很大损失。笔者根据十多年奶牛临床诊疗经验,对奶牛生产瘫痪病的病因、症状、防治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防治奶牛生产瘫痪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产后倒地不起症是发生于产后奶牛的常见病,是由于奶牛产后血钙过少、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而导致其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该病  相似文献   

8.
胡华英 《畜禽业》2006,(6):49-50
生产瘫痪又名产后瘫痪,是一种急性而严重的神经疾病,其特征是丧失知觉,咽舌、肠和四肢麻痹,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9.
<正>生产瘫痪又叫乳热症或低血钙症,中兽医称为产后风,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母猪虽然较少发生,但发病后会引起母猪泌乳量减少,乳汁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导致仔猪生长迟  相似文献   

10.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它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3~6胎次的高产奶牛,初产母牛几乎不发生此病。本病多呈散发,但个别养殖场的发病率可高达25%~30%,其病程发展很快,如不及时治疗,有50%~60%的病牛可在  相似文献   

11.
奶牛生产瘫痪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常称为"乳热症"。多发生于奶牛处于产前和产后的一个阶段。病牛在发病后表现为瘫痪、站立不稳甚至是不能站立,有的病牛会突然失去知觉而摔倒。给养牛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因素以及发病后的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为奶牛养殖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6,(12)
正在养猪生产实践中,母猪产科病是影响生猪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防治不当,将会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作者临床上利用中草药治疗猪几种产科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介绍一下,仅供参考。1产后瘫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气血耗损、感受风寒的一种疾病。常以瘫痪无力为主要症状。病因:产后气血亏损。风邪乘虚侵袭,是常见原因。感受寒湿,气血凝滞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21,(5)
奶牛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的一种常见疾病类型,也被称之为产后瘫痪。其疾病主要症状为奶牛的体温迅速下降,出现吞咽困难和行动困难,呈现卧地不起的姿态,四肢开始失去知觉,体内的血钙水平迅速下降。奶牛的生产瘫痪比较容易出现在高产奶牛身上,初次生产的奶牛发病率较低。其病因构成较为复杂,只能根据奶牛发病的具体症状对其进行治疗。对产后瘫痪的奶牛进行及时的治疗并在日常的管理中做好积极的防范措施,不仅能保障奶牛的健康,更能够确保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奶牛生产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以及防止措施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吴吉对 《畜禽业》2007,(10):36-37
<正>母猪产后瘫痪症又称产后风,是母猪分娩后常发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母猪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母猪跛行,卧地不起,无法站立等,在农村散养户中时有发  相似文献   

15.
李群焕 《畜禽业》2003,(8):40-41
乳热症又称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一种突发性、急性代谢疾病,以知觉丧失、瘫痪、急性低血钙为特征,多发生于营养良好的高产乳牛。1病因病理本病的直接原因是急性低血钙。乳牛在干乳期,体内钙出减少,血钙浓度升高,反射性地引起降钙素分泌增加,甲旁腺素分泌减少,体内钙代谢处于正平衡状态。分娩前后,别是分娩后,随着泌乳,血钙大量进入乳汁,而体内甲状旁素和降钙素的分泌一时难以调整,因而导致血钙迅速降低发病。临床症状.1典型症状时至1d。病初,患牛精神沉郁、肌肉震颤,站立不稳。继之卧地不起,反射减弱或消失,末梢发凉,胃肠蠕动减弱甚至停…  相似文献   

16.
狂犬病的特征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春、夏等温暖季节多发,病死率极高,严重地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病毒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病畜的临床特征是呈现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最后发生麻痹而死亡,人则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相似文献   

17.
伊平昌 《畜禽业》2012,(8):83-84
<正>生产瘫痪(parturient paresis)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本病为散发,无季节性,尤以夏天与初春较为多发。临床特征是急性低血钙、昏迷、全身肌肉无力及四  相似文献   

18.
肉用型鸡是根据生长率和肌肉质量来作为选育标准的,由于非常成功的基因选择技术,肉鸡生产性能不断得到提高,在过去的30年里其生长率每年都被提高4%~5%,在仅仅15年的时间里其生长期已缩短30%。1976年一只2kg重的鸡需要饲养56d,而现在需要不到40d。快速生长和高效饲料转化率的选择标准结果造成肉鸡过高的代谢率从而使心脏和肺脏几乎不可能提供足够的氧气以满足其身体所需,从而引发腹水症。1腹水症的临床症状虽然腹水症最明显的临床症状是在高日龄患病鸡,但腹水症往往在4~5周龄的鸡群最易发。患轻度腹水症的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的饲养,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着日粮搭配不合理,饲养户特别是家庭散养奶牛户,长期饲喂高蛋白低钙性或钙磷比例失调的日粮,致使奶牛临床上出现前胃弛缓、产后生产性瘫痪、胎衣不下等疾病。本文结合在临床上采用大剂量补充葡萄糖酸钙疗法,取得明显疗效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0.
王树民 《畜禽业》2013,(6):73-74
<正>产蛋鸡猝死症又称产蛋疲劳症,是近几年来处门诊病例和蛋鸡生产中最突出的条件病之一。发病鸡大多是进笼不久的新开产母鸡和高产鸡,夏季易发,故又称新开产母鸡病和夏季病。1流行特点主要发生在产蛋鸡,以初产鸡和产蛋高峰鸡多发。鸡群采食饮水正常却有部分在夜间死亡。在早晨喂鸡时挑出死鸡,死亡鸡往往泄殖腔突出,肥胖鸡较多。鸡群不断出现瘫痪鸡,如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