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柑橘浮皮果皮厚、油胞大,果肉枯水、味淡,易腐烂,品质严重变劣,无人购买,失去商品价值。在柑橘栽培过程中,浮皮果发生较普遍,有的年份和果园,温州蜜柑等浮皮果发生率达50%以上,严重的达80%~100%,损失巨大,应引起果农高度重视。一、浮皮果产生的主要原因柑橘浮皮果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果实成熟中后期,特别是后期。柑橘果实成熟时,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果皮细胞快速膨大,在果肉与果皮间形成较大空隙和离层,果皮明显隆起,变成浮皮果。  相似文献   

2.
柑橘生产的优质果指标主要包括8个,分别是果实大小适中、果形端正、果皮细腻、着色良好、果皮薄、糖度高、汁多和化渣。要生产出符合以上指标的优质柑橘,必须抓好以下7项生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一、柑橘果实外观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1.虫害影响1蚧类。不少介壳虫为害柑橘都会影响果实外观。矢尖蚧为害果实,使果面布满介壳且不着色,影响果实外观。柑橘粉蚧的雌成虫和若虫常群集在柑橘叶片背面和果蒂处吸食汁液,在受害处产生黄斑,严重时使果实脱落,诱发煤烟病。糠片蚧使果实被害处出现绿色  相似文献   

4.
正柑橘日灼病,又称日烧病、日焦病,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全国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受害柑橘果实俗称日灼果、日烧果),危害轻的限于果皮,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危害重的导致落果或引起果实腐烂、伤及汁胞,影响果实产量与内在品质。笔者根据长期观察与生产实践,对柑橘日灼病的发生特  相似文献   

5.
柑橘果实套袋虽然没有苹果、桃、梨、葡萄等果实套袋普遍(这与果树种类、品种有关,也与套袋后的效果和管理措施有一定关系),但偶有内质增酸降糖的报道,从总的情况看,果实套袋有利于改善柑橘果实外观、提高品质、生产精品果、增加收益。以下从品种选择、园地选择、  相似文献   

6.
以锦橙、椪柑、脐橙和温州蜜柑为试材,研究了柑橘果实在贮藏期间果皮色差指数的变化规律笛榻峁砻鳎?4个柑橘品种在贮藏过程中的a值与a/b值显著升高,且贮藏末期的a/b值上升趋势减缓。贮藏期间的锦橙、脐橙、温州蜜柑果皮的L值和b值不断下降,而椪柑果实的L值与b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不同柑橘品种果皮的各色差指数间的相关性有所差异,但相同的是,4个柑橘品种的a值与a/b值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近年来湖南省引进和选育的4个宽皮柑橘品种(春见、早蜜椪柑、金秋砂糖橘、春香)和4个甜橙品种(锦红、橘湘珑、锦秀、橘湘元)果实为材料,分析各品种成熟果实品质、贮藏期间品质变化、贮藏性能差异和贮藏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8个品种柑橘成熟果实品质指标和贮藏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宽皮柑橘中的春香贮藏性能最好,可以避开大部分柑橘的上市时间;而金秋砂糖橘最不耐贮藏,适合就近销售或短距离运输。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可滴定酸(TA)含量与失水率和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与V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本结果可为柑橘良种筛选及种植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沈兆敏  谭岗 《科学种养》2011,(12):22-22
近年来,我国柑橘年产量不断增加,加上种植的柑橘85%左右是年内11月、12月成熟的中熟品种,加剧了柑橘的滞销跌价,导致果农增产不增收,种植效益下降。为了提高生产效益,不少果农采取延后采收或进行完熟栽培,延后采收是指果实成熟时继续挂树,延后采收时间,一般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完熟栽培则是围绕果实品质最佳期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使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达到最佳状态后分期、分批采收。以下就柑橘完熟栽培技术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段志坤 《科学种养》2012,(10):31-32
进入21世纪以来,柚树在湖南省隆回县发展较快,全县栽培面积已达100公顷。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管理粗放,使得次要害虫柑橘卷叶蛾对果实的为害逐年加重,隆回县桃洪镇、山界回族乡等地果园的柚果受害率达10%~30%,对果实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笔者根据多年观察和生产实践,对柑橘卷叶蛾的发生特点与防控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果农朋友提供科学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近些年来,因劳力外出打工的多,橘园管理放松,一些严重影响果品质量的黑皮果挂满枝头,果小味酸皮黑,基本上失去了食用价值,而大多数橘农搞不清究竟是什么原因,因而有的农户出现黑皮果后,以为是病害危害造成的,喷施一些杀菌剂,不但不见效果,而且浪费了农药,造成了人力和财力的浪费。现将柑橘黑皮果成因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发生原因柑橘果实从幼果到成熟果皮变黑,不是病害危害的结果,而是一种叫柑橘锈壁虱(又叫柑橘锈蜘蛛、锈螨、  相似文献   

11.
<正>秋季正是柑橘秋梢生长,果实膨大和果实转色的时期,红蜘蛛的大发生会直接影响到作为柑橘翌年结果母枝的秋梢生长和果实发育,造成树势衰退和果实品质的下降,严重时常会出现落叶落果,影响产量和卖相。为此,记者近  相似文献   

12.
1.为害特征 矢尖蚧是为害柑橘的主要害虫,特别是在管理粗放的老果园为害更加严重。柑橘枝、叶、果均可受害,枝、叶被害后失绿变黄,影响树势;果实受害后不能充分成熟和完整着色,虫体周围果皮呈现绿色,极大地影响其商品价值;严重被害后,叶焦枝枯,成片死亡。  相似文献   

13.
正入伏高温正是柑橘锈壁虱大发生的季节,可导致橘园出现大量黑皮果,有的人甚至会误认为是病害,应该引起重视,抓住高温三伏天开展锈壁虱的防治。柑橘果实从幼果到成熟,果皮变黑是因受到一种叫柑橘锈壁虱(又名柑橘锈蜘蛛、锈螨、刺叶瘿螨)的危害。该虫的成、若、幼螨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果实,当油胞被破坏后,溢出的油被氧化使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植物内源激素对单性结实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兼性单性结实能力较强的柑橘品种‘w-默科特’为试材,对其进行授粉和不授粉处理,观测胚珠和果实发育以及生理落果过程,同步以HPLC法测定不同处理的果实各部位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32~39DAF(花后天数)是W-默科特胚珠发育的关键时期,胚珠形态出现明显的差异。25-50DAF正好与柑橘生理落果主要发生期对应,胚珠中ABA含量最高,且未授粉W-默科特显著高于授粉W-默科特,败育胚珠可能是果实中ABA的主要来源部位;同期的促生长类激素,胚珠中ZT含量与果肉比较接近,低于果皮,但GA3、IAA含量明显低于果肉,未授粉W-默科特和授粉W-默科特则高低互现,总体差异较小。均值处理后的激素比值T综合展示了两类激素间的变化关系,在25?50DAF,未授粉W-默科特整果的T值较授粉W-默科特整果更高,这可能是果肉或果皮产生了更高的生长类激素,克服了败育胚珠产生的较高ABA,减少了生理落果,保障了W-默科特单性结实。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柑橘单性结实和前期生理落果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5.
柑橘要丰产花果管理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果管理是关系到柑橘早、结果、丰产、稳产、优质的关键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促花控花、保花保果、疏花疏果和果实套袋等。  相似文献   

16.
柑橘类果实枯水机理及探制措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柑橘类果实在贮藏过程中枯水机理及控制措施研究现状,并对柑橘果枯水控制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茄子空洞果,又叫凹凸果、空泡果,是在茄子生产中由于外界环境不良和栽培管理不当,在果实上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茄子果实为浆果,开花受精后由子房膨大发育而成,果肉则由果皮和胎座及心髓等构成。其中胎座特发达,由海绵组织组成,用于贮存养分和水分,是供食用的部分。空洞果是果皮部与果实内部发育不平衡形成的。从生理角度来说,就是果实胚座发育不良与果壁间产生空腔所致。空洞果果实外形有棱角,果  相似文献   

18.
涂蜡对红橘果实货架期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红橘为原料,用塑料果箱模拟货架,研究了室温条件下4种水果蜡液(STA-Frsch 360HS、STA-Frsch320、以色列蜡液和CFW,其中蜡液中含有魔芋葡甘聚糖)和W1(ZCPB STA-Frsch360HS蜡液)及保鲜剂ZCPB处理红橘果实的货架期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贮藏80天后,涂蜡处理的红橘果实失重率比对照降低46.2%,W2(STA-Frsch320蜡液)和W3(以色列蜡液)对青绿霉病和蒂腐病及褐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W1和对照保鲜剂2(ZCPB)对浮皮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综合比较,以W2与W3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柑橘套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目前市场上流行的8种水果套袋袋型,对纽荷尔脐橙及椪柑进行套袋对比实验,分析套袋对果实颜色、果面状况、果实大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初步认为套袋对柑橘果实的生长及外观品质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但需要结合良好的果树综合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柑橘果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某些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会出现壮果期落果的现象。中期落果主要由非侵染性病害引起,如裂果病、日灼病等。为此,防止中期落果是柑橘栽培品种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要了解裂果病、日灼病的症状和发病规律。一、裂果病。果肉迅速膨大,果皮被胀裂。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是柑橘果实生长发育中重要的生理病害之一。一般在8~10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