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声学特性的禽蛋裂纹实时在线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套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F2812)的禽蛋裂纹在线检测系统,系统以禽蛋声学特性为基础,通过采集并分析敲击禽蛋产生的响应信号,可实现禽蛋裂纹的在线、实时检测.根据大量完好和裂纹禽蛋敲击响应信号特征的差异,提取了5个特征参数,建立相应判别模型,快速检测裂纹禽蛋.系统对75个完好和95个裂纹鸡蛋进行了在线检测试验,判对率分别为92.0%和90.5%,检测速率为5个/s,满足在线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动态图像采集在鸡蛋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图像采集是利用机器视觉对禽蛋品质检测的第一步.为了满足自动化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DirectShow技术的鸡蛋动态图像采集的方法,介绍图像采集系统的构成以及动态鸡蛋图像采集的实现,为今后研究鸡蛋品质检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鲜鸡蛋货架期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不同温度范围内鸡蛋的品质变化及货架期,通过实验室模拟,检测了鲜鸡蛋在5、25、35℃条件下的哈夫单位值、蛋黄系数等理化指标,分别构建了同等实验条件下的鲜鸡蛋货架期动力学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选取5、25、35℃温度下共6组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鲜鸡蛋货架期模型预测精度达到95.93%,动力学模型预测精度为90.79%,BP神经网络能更精确地预测鲜鸡蛋在5~35℃贮藏温度范围内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4.
基于声学响应信号分析方法设计了一款禽蛋蛋壳裂纹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运动控制模块和声学信号采集与分析模块。该系统可实现对在线输送鸡蛋的多次自动敲击与音频信号采集。试验结果显示,该模型的完好蛋检测准确率为92%,裂纹蛋检测准确率为100%。该禽蛋蛋壳检测系统对蛋壳裂纹识别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稳定性,可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对禽蛋进行快速、准确地分级,是禽蛋贸易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分级方法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为此,综合运用机器视觉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可对鸡蛋外观品质中的多项指标进行综合检测。同时,借助遗传算法的思想,有效改善了网络训练状况,使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通过试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蛋重及蛋形检测准确率达到98.3%和100%,此研究对其它同类产品的品质检测研究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双黄鸡蛋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禽蛋的品质日益关注。双黄蛋由于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青睐,其商业价值远超普通的单黄蛋。为此,建立了一个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双黄鸡蛋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提取鸡蛋的蛋形尺寸、蛋黄特征和蛋黄指数等特征,实现利用建立的关系模型完成双黄鸡蛋的识别检测,正确识别率可以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7.
基于力-声学特性的鸡蛋微小裂纹在线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外禽蛋流水线在线裂纹检测中微小裂纹检测的难题,通过外部压力增大微小裂纹信息,并结合声学方法实现多维度禽蛋微小裂纹的无损检测。对20枚不同位置的微小裂纹蛋进行压碎实验,选取压力范围为0~6 N,采集无损蛋与微小裂纹蛋的振动音频信号,结合功率谱分析、PCA主成分分析,选出工业流水线条件下最适宜增大微小裂纹信息的外部压力为5 N,最佳扫频范围为3 000~7 500 Hz。实验中,对320枚鸡蛋进行检测,分别构建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概率神经网络(PNN)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鸡蛋微小裂纹检测模型,其中,基于LS-SVM的鸡蛋微小裂纹检测模型最优,测试集中无损蛋与微小裂纹蛋的识别率分别达到98.3%和95%,且流水线每小时可在线检测约3 600枚鸡蛋。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禽蛋无损检测研究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采集禽蛋图像数据,为解决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DCGAN)的改进禽蛋图像数据生成网络。该网络分为生成器与判别器,生成器用于禽蛋图像数据生成,判别器对生成的禽蛋图像进行真实性判断,两者相互对抗最终生成高质量的禽蛋图像数据。为了提高生成的禽蛋图像质量,使用残差网络构建生成器和判别器,引入Wasserstein距离和加梯度惩罚的损失函数,分别在透射和反射情况下对禽蛋图像进行生成研究。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大量禽蛋图像数据的采集问题,为后期禽蛋图像识别与检测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也为后续禽蛋数据库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鸡蛋富含人体所需的功能蛋白质和多肽,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从鸡蛋的组成、生物活性成分、蛋白质分离及多肽制备3个方面对鸡蛋中蛋白质及其多肽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鸡蛋功能蛋白及活性肽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以期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禽蛋资源、加快蛋品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禽蛋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的动物性食品,易于消化和吸收,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目前的商品蛋来源,除了来自养禽场外,大部分靠分散养禽户提供,其品质差异很大,不利于蛋品的贮藏、加工及流通,因此必须对禽蛋进行品质检测。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破坏性试验,对鸡蛋在26°-29℃温度、52%-55%湿度贮藏条件下,进行品质追踪试验,同时运用SPSS10.5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鸡蛋品质与贮藏时间之间呈高度负相关关系,不同品质之间经过不同贮藏时间,其品质指标变化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2.
1我国禽蛋生产及销售现状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养禽业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上禽蛋生产大国。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1998年我国禽蛋总产量为2223.6万t,其中鸡蛋为1785.5万t,占总量的80.3%,水禽蛋为438.0万t,占总量的19.7%。我国每年人均禽蛋消费量约为17.2kg,是世界人均水平的2倍。2000年人均禽蛋消费量增加到18kg,连续15年位居世界首位。禽蛋是我国城镇居民极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与以肉、奶为主的西方国家相比,具有更大的意义。我国华北、西北、华东地区北部以及东北是我国鸡蛋主要产区,水禽蛋生产主要在我…  相似文献   

13.
禽蛋的品质检测是禽蛋生产、经营、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实现禽蛋品质检测的快速化、智能化具有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对禽蛋的收购、包装、运输、保管和蛋品加工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到禽蛋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介绍了国内外禽蛋品质检测的一些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机器视觉因具有检测速度快、稳定性高及成本低等优点,已发展成为禽蛋无损检测领域主流检测手段。使用该技术对禽蛋进行无损检测时,需要依赖大量禽蛋图像作为数据支撑才能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由于养殖安全等限制,禽蛋图像数据的采集成本较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应于小样本禽蛋图像检测的原型网络(Prototypical network)。该网络利用引入注意力机制的逆残差结构搭建的卷积神经网络将不同类别的禽蛋图像映射至嵌入空间,并利用欧氏距离度量测试禽蛋图像在嵌入空间的类别,从而完成禽蛋图像的分类。本文利用该网络分别验证了小样本条件下受精蛋与无精蛋、双黄蛋与单黄蛋及裂纹蛋与正常蛋的分类检测效果,其检测精度分别为95%、98%、88%。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禽蛋图像检测中样本不足的问题,为禽蛋图像无损检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番茄果实采收后的硬度测定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一种能够准确评价番茄硬度的测定方法,建立番茄在贮藏期间硬度变化的动力学模型。在分析测定番茄硬度变化的全过程后,认为番茄硬度和测定硬度时的变形量应同时用于评价番茄的品质。研究表明,番茄硬度在贮藏期间的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通过试验确定模型的参数,对新鲜番茄初硬度进行测定,可预测番茄的品质变化,为番茄的采摘和贮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鲜禽蛋产品消费总量极大,随着人们对食品卫生的重视,禽蛋上市前的处理工艺要求越来越严格,其中鲜禽蛋品质检测和分级是涉及食品卫生的重要工序,禽蛋品质检测和分级机械化技术水平影响禽蛋产品质量安全及批次生产能力。浅析了鲜禽蛋产品检测分级机械化技术发展进程、现阶段技术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为禽蛋产品检测和分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鸡蛋基本物理参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禽蛋的质最与其表面积及长短径的关系,许多学者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应用机器视觉技术。测量了鸡蛋的壳厚.长短径,对鸡蛋进行称质重,找出了鸡蛋壳厚分布规律,得出了鸡蛋质量与长短径的关系模型,其R=0.944,F0.01=156.16,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蛋品分级技术进行了综述。禽蛋品质检测一般分外部品质检测和内部品质检测两大部分。主要基于小波的轮廓特征提取算法、基于边缘算子技术等图像识别方法检测禽蛋外部品质;利用图像亮度、声学特性检测技术对裂纹禽蛋进行检测,主要有基于阈值、区域和梯度等图像分割技术、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算法、声学脉冲共振特性等;基于透射光谱技术、荧光光谱图像、磁共振成像技术等非破坏性技术检测禽蛋内部品质;利用贝叶斯判别原理、神经网络及其改进算法对进行分级。但目前研究多数是静态的,动态检测识别准确率偏低,因此改进识别方法提高检测准确精度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禽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动物性营养食品之一。研究禽蛋的抗压特性对禽蛋的流通、提高商品性、增加收益和促进家禽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意义。为此,设计了一种借助微机控制来实现禽蛋抗压特性的测试系统,利用该系统能够实现检测数据的接收、显示、保存及检测报表打印、数据维护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锥栗低温硅窗气调贮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贮藏温度(1℃、5℃、15℃)和包装方式(硅窗袋包装、麻袋包装)对锥栗果实贮藏期间呼吸强度、营养成分和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或硅窗袋包装可以降低锥栗果实的呼吸强度;硅窗袋包装结合1℃低温贮藏可以减少锥栗果实贮藏期间维生素C、淀粉含量的下降和总糖含量的变化,减少贮藏期间锥栗果实失水,降低锥栗果实坏果率,保持锥栗果较高的品质,延长锥栗果的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