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对村民自治中民主选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最广泛的实践。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实行村级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而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民主选举在理论上和操作上尚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155-156
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乡村中的独特运用,其核心内容包括"四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两种实践。共同促进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村民自治的实施使选举在村民的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然协商因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以及受到人民的认识偏差而发展缓慢,这就造成了民主选举与民主协商发展相失衡,民主选举与治理绩效相脱节的局面。民主选举具有暂时性、单调性、规范性的特征,民主协商具有常态性、丰富性、灵活性的特征,我们在坚持民主选举的同时,须加快民主协商的发展进程,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村民自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3):239-240
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乡村中的独特运用,其核心内容包括"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选举(民主选举)与协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作为村民自治的两种实践方式,共同促进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介绍了当前我国基层民主发展情况,指出了基层民主发展中存在的"失衡"等问题,提出了民主选举与民主协商双轮推动基层民主自治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政策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民主形式在我国农村的实践。村民自治取得显著成效,也引发了诸多问题。本文从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公共选择理论出发,来分析村民自治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一些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在法治基础上的政治文明建设。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以村民自治制度为基础,对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的意义。民主选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村民自治能否真正实现。笔者就目前农村民主选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必须以保障村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大权利为主要内容。保障村民的四大民主权利,必须从村民自治制度的内部、外部两个管道入手:在内部,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提升村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在外部,加强地方政府对村民自治制度建设的监管和服务。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的发展及稳定、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以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来看,在基层民主选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们应加大立法工作,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以发展促民主,从而使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1982年,我国修订颁布的《宪法》第111条规定村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1993年,民政部下发关于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的通知中,首次提出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从村民自治到四个民主,基层民主自治法规在逐步完善、逐步提高。但是,村民自治正式在农村推行20余年后,效果究竟如何?其中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社会各界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黑恶势力对农村社会的负面影响(一)干扰村民自治,破坏基层民主建设。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采取村民自治的民主政治。在各个方面村级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但一些农村宗派家族势力庞大。与当地黑恶势力相互勾结,通过威逼利诱“强行”进入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被严重扭曲。农民的意愿很难得以实现,主人翁意识也未能得以强化。基层民主建设因此长期得不到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即将开展的"六五"普法、新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要求把村民自治教育作为新形势下农村普法的重心;村民自治教育包含村民自治意义教育、农民主体教育、村民自治素质教育和村民自治内容与程序教育等丰富内容;要在农村普法教育的框架内,探索村民自治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以村民自治教育为重心,推进农村普法教育和民主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确处理村民自治中的几种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民自治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村委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村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关系、民主选举与村民自治的关系等各种关系 ,才能保证村民自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吴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222-6224
村委会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1998年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委会民主选举作出了相应规定,但因过于简单和滞后留下了较大的法律漏洞。地方在自行制定的村委会选举的地方性法规或实践操作中,候选人问题如候选人资格、候选人提名、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以及近几年在各地广泛兴起的无候选人直接选举等方面都存在不合法律规范或民主自治精神之处。因此,有必要加以认真研究,以统一认识,减少选举中的争议,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不断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以来,我们盐湖区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盐湖的战略高度,针对新时期农村干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乡镇难管理、群众难监督"和"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相似文献   

14.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主任是广大村民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程序民主选举产生的,承载着广大村民的信任和希望。怎样才能当好村委会主任呢?笔者认为至少应做到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5.
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指村民依据计划生育政策、规章及村民自治章程,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形式,对村民自己婚姻、生育、节育和接受生殖保健服务等行为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一种计划生育管理机制。通过村民自治,使农村的计划生育政策落到实处,体现以人为本,从而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作为国家的一项法律制度安排,不仅是亿万人民的民主实践。而且是一种法治实践。在村民自治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不足。本文主要探讨农民在村民自治的伟大实践中,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公民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村民自治的核心是村级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保障性环节,但目前民主监督是"四个民主"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通过健全监督机制、开好村民会议、培养村民的监督意识和监督能力、发展农村经济等措施,强化村民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18.
唐斌  黄茂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22):11471-11472,11493
对粤东地区A村在村民自治的过程中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的具体落实情况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A村存在着自治措施流于形式、村民自治热情不高、自治过程行政化色彩浓厚等特点,并认为处理好政府与村民的互动、解决"乡政村治"以及农村维权问题是进一步发展村民自治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269-271
民主选举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利益诉求的重要表达方式。从选举的公开公平程度、选举程序、选民参与程度和选举标准四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村民自治选举的现状,发现选举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现象、选举程序不合理、选举中不正当竞争行为、贿选行为和村民参与选举的机制不健全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是农村社区的居民自己组织起来,以村民委员会作为依托,在基层人民政府的直接指导下,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为手段,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村民实行直接民主的一种基本形式。村民自治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