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连续7年的马鹿茸茸重与茸尺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左侧茸重(y)的主要茸尺因子是主干长(x_1)、主干围(x_2),眉枝长(x_3)、眉枝围(x_4)和冰枝长(x_5).由这些因子所建起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54.758+0.327x;+2.695x_2+0.316x_3+1.857x_4+0.293x_5,以上每项茸尺与茸重的相关程度t检验均达极显著(P<0.01)。该模型的总体相关系数r=0.885,F检验为极显著(p<0.01);影响右侧y的主要茸尺因子为x_1、x_2、x_4、x_5。所建模型为:y=-66,880+0.673x_1+3.006x_2+1.773x_4+0.275x_5以上每项x与y的相关程度t检验均达极显著(P<0.01)。总体相关r=0.859,F检验极显著(P<0.01)。通过检验可知,模型的精度较高,所得理论值与实测值相近,可用于生产实际中对活体茸重的估测。在养鹿的科研和生产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需要在鹿茸生长的某一特定时刻知道鹿茸的重量,而当时又非收茸期,不能锯下称量,因此影响了科研和生产工作的圆满完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主要产茸鹿种马鹿的茸重与茸尺各测量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通过对茸尺有关因子进行测量,借助回归模型来比较精确估测活体鹿茸重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东北梅花鹿(Cervus nippon hortulorum)(?)与东北马鹿(C.elaphus xanthopygus)(?)种间杂交F1(简称花·马F1)和东北马鹿(?)与天山马鹿(C.elaphus Songoricus)(?)亚种间杂交F1(简称马·马F1)鹿茸产量与鹿年龄的关系。给果表明:花·马F1 1~10锯(2~11岁)公鹿茸茸产量(千克/付,鲜茸)与鹿年龄之间呈强正相关,n=418,r=0.931,P<0.01,其直线回归方程为y(鹿茸产量)=1.589+0.264X(锯别)(P<0.001);生茸最佳年龄为10锯,高达3.859千克,经F测定表明,生茸最佳年限为5~13锯,7~13锯相当稳产高产。4·马F1 1~9锯公鹿鹿茸产量(千克/付,鲜茸)与鹿年龄之间呈强正相关,n=354,r=0.996,P<0.1.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鹿茸产量)=1.826+0.647X(锯别)(P<0.001),生茸最佳年龄为9锯,高达7.431千克,经F测定表明,生茸最佳年限为5~9锯。  相似文献   

3.
1.选择良种鹿:我国驯养的鹿主要是梅花鹿、马鹿、白唇鹿、水鹿等.人工饲养最多的是梅花鹿,其次是马鹿.梅花鹿和马鹿的经济价值基本相同,在鹿茸质量上,马鹿次于梅花鹿.养鹿首先要选择良种鹿,因为高产鹿和低产鹿相比,不但鹿茸产量差别较大,而且茸的质量和价格也有较大差异,二者的经济效益悬殊.  相似文献   

4.
东北马鹿产茸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马鹿是仅次于梅花鹿的优良茸用鹿种。驯养的东北马鹿(C.C.Xanthopygus)数量为我国各马鹿亚种之首,而其产茸性能在国内外文献中至今未见详尽报道。 1980年至今,我们在本所茸鹿试验场对东北马鹿产茸性能进行了细致的观测研究。为了正确组织生产和饲养,客观评定东北马鹿及其生产水平,现将东北马鹿产茸性能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鹿是珍贵的药用动物,全身是宝,尤以鹿茸、鹿角最为贵重。凡茸角有药用价值的鹿,都称为茸用鹿或茸鹿。茸用鹿种类多,分布广,野生资源丰富。现在已经驯养的茸用鹿有梅花鹿、马鹿、白唇鹿、水鹿等。我国驯养的茸鹿主要是梅花鹿和马鹿两种。在梅花鹿中,共有6个野生亚种,其中以东北梅花鹿与人工培育成功的双阳梅花鹿称著于世界。在马鹿的各亚种和类型群中,以天山马鹿和叶尔羌马鹿及东北马鹿的品质最好。1东北梅花鹿(梅花鹿或花鹿)1-1养殖地区分布: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区,其中吉林省最多,约占2/3。1-2外貌形态特征:东北梅花…  相似文献   

6.
肃南鹿场甘肃马鹿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1999-2001年调查了肃南鹿场甘肃马鹿的基本情况.甘肃马鹿的鲜茸产量随鹿龄增长分为,产茸量快速增加阶段(1~6岁)、产茸量缓慢增加阶段(6~11岁)和产茸量下降阶段(11岁以后).总体上呈凸抛物线变化,11岁达到产茸高峰,鲜茸产量与体重,饲养群数量与鹿茸总产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甘肃马鹿体型在我国8个马鹿亚种中属中等偏下,幼鹿的体长指数和头长指数低于成年鹿,肢长指数和管围指数高于成年鹿,幼公鹿的胸围指数和体躯指数高于成年公鹿,但幼母鹿则低于成年母鹿,成年鹿体尺指数的性别差异大于幼鹿.1999和2000年适龄母鹿的繁殖率和繁殖成活率平均分别为61.5%和55.6%,母鹿繁殖率在3~5岁间逐渐增加,5岁马鹿最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6~9岁之间下降幅度较小,意外伤害和疾病是影响繁殖成活率的两大因素.甘肃马鹿饲养群结构基本呈正金字塔型,不合理出售是甘肃马鹿饲养群性比和年龄结构失调的主要因素.甘肃马鹿的性比结构与鹿茸价格有正相关联系,性比的变化周期在8年左右,可以用作鹿茸市场预测.公鹿在6岁以前体重随年龄呈指数增加,1岁公鹿的体重可达60 kg左右,屠宰后产出/投入为4.26,具有发展成为肉用型家畜的潜力.肃南鹿场高山草原-甘肃马鹿生产系统通过完善生产层次,经济效益提高3.3倍,效益波动降低2.7倍.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甘肃马鹿发展预测,提出6项研究与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7.
鹿是特种经济动物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生产繁殖 ,其主产品鹿茸被称为东北三宝之一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鹿的其他产品如鹿肉、血、鞭、胎、皮及心、肾、肝等内脏都有很好的食用、药用及保健价值 ,其中鹿肉以其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及其独特风味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我国饲养的鹿主要有梅花鹿、马鹿、驯鹿、白唇鹿、麋鹿与水鹿等 ,其中主要的茸用鹿种为梅花鹿和马鹿。1 养鹿的经济效益及市场情况养鹿业属于高效益型产业 ,其资源消耗小于其他动物。鹿为草食动物 ,具有易饲养、抗病力强等特点。与常规家畜相比 ,茸鹿饲养有很好的经济…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茸鹿养殖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茸鹿养殖业以生产鹿茸为主要目的.现养梅花鹿、马鹿、水鹿、白唇鹿、驯鹿、麋鹿和坡鹿约50万只,其中,主要茸鹿梅花鹿约30万只、马鹿10万只.70%的梅花鹿饲养在吉林省,30%的马鹿饲养在新疆,现正向经济较发达地区迅速发展.目前中国产茸已达百吨,其中梅花鹿茸占50%.马鹿茸占40%,其它鹿茸占10%.鹿茸优质率为40%,但因多方面原因鹿茸出口困难,价格低.是1995年以来的低谷时期.中国从事养鹿科研的单位,从1956年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20个,研究项目在1958~1997年间有40余项,有30余项在1978~1997年间获国家和省部级奖.  相似文献   

9.
1.选择良种鹿:我国驯养的鹿主要是梅花鹿、马鹿、白唇鹿、水鹿等。人工饲养最多的是梅花鹿,其次是马鹿。梅花鹿和马鹿的经济价值基本相同,在鹿茸质量上,马鹿次于梅花鹿。养鹿首先要选择良种鹿,因为高产鹿和低产鹿相比,不但鹿茸产量差别较大,而且茸的质量和价格也有较大差异,二者的经济效益悬殊。2.科学饲养:鹿可利用的饲料有青绿多汁饲料、干粗饲料和精饲料、矿物质饲料。青、粗饲料主要有作物秸秆、秧蔓、树叶、青干草、根茎饲料及青贮料等,对青粗饲料采取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除喂粗饲料外,每天还要补充1.0~1.5千克的精饲料。精饲料主要…  相似文献   

10.
梅花鹿前景及市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鹿是特种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生产繁殖,其主要产品鹿茸被称为“东北三宝”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鹿的其他产品如鹿肉、血、鞭、胎、皮及心、肾、肝等内脏都有很好的食和、药用价值,其中鹿肉以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及其独特风味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我国饲养的鹿主要有梅鹿、马鹿、白唇鹿、麋鹿与水鹿等,其中主要的是茸用梅花鹿与马鹿。  相似文献   

11.
鹿全身是宝,是珍贵的经济动物之一,它最宝贵的经济性状是茸角。所以,养鹿取茸是养鹿业的主要经济收入。鹿茸——这一特殊性状,就马鹿来说,仅雄鹿具备,从周岁开始长出茸角,春发,秋枯,来春干角脱落,萌发新茸角,周而复始,年复一年直至老死。鹿茸的形状及生长速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探讨其生长发育规律,我们对肃南地方国营鹿场饲养的祁连山马鹿229头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东北茸鹿在江淮地区的生产性能,通过利用东北梅花鹿与新疆马鹿的种间杂交,培育适应江淮地区的花马杂交茸鹿。通过天山马鹿种公鹿与花马杂交茸鹿母鹿与进行混群饲养,对花马杂交群体进行了生产和适应性能的测定,比较分析了花马杂交茸鹿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花马杂交鹿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生命力较强,适应性好,受胎率为90%以上,双胎率2%左右;仔鹿存活率达95%;其茸质好,产茸量高。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我国人工饲养的茸鹿主要是梅花鹿和马鹿,传统的自然本交方法使得鹿茸单产量较低且上升缓慢,人工授精技术的引进对于提高后代鹿茸产量、发挥优秀种公鹿作用等均有诸多利好。我国养鹿业在近几十年迅猛发展,期间开展了多项茸鹿种间以及亚种间的人工授精杂交组合试验,大幅提高了茸鹿的生产性能,同时也为养殖户带  相似文献   

14.
鹿是特种经济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生产繁殖,其主产品鹿茸被称为东北三宝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鹿的其他产品如鹿肉、血、鞭、胎、皮及心、肾、肝等内脏都有很好的食用、药用及保健价值,其中鹿肉以其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及其独特风味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我国饲养的鹿主要有梅花鹿、马鹿、驯鹿、白唇鹿、麋鹿与水鹿等,其中主要的茸用鹿种为梅花鹿和马鹿。一、养鹿的经济效益及市场情况养鹿业属于高效益型产业,其资源消耗小于其他动物。鹿为草食动物,具有易饲养、抗病力强等特点。与常规家畜相比,茸鹿饲养有很好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正>影响茸鹿繁殖力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管理因素等。提高茸鹿繁殖力的技术措施包括:加强育种、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改善饲养管理、增加适龄母鹿的比例等措施。1影响茸鹿繁殖力的因素1.1遗传因素不同品种、品系或类群有着不同的繁殖力。通常梅花鹿的繁殖力比马鹿高,天山马鹿比东北马鹿高,杂交鹿的繁殖力因遗传基础发生了改变又比双亲都高[1]。1.2环境因素影响茸鹿繁殖力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光照和温  相似文献   

16.
马鹿是新疆特有的野生经济动物,我们过去对幼鹿饲养管理粗放,饲料单一,营养不全,蛋白质饲料严重不足,鹿茸产量低,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幼鹿产茸量,我们于1985年进行了投喂配合饲料,促进鹿茸增产的初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动物:农二师  相似文献   

17.
据国际鹿类电脑信息组(Deermail)1998年初传递的消息,全世界饲养的鹿类主要有10余种,包括驯鹿(Rangifertarandus)、马鹿(Cervus elaphus)、北美马鹿(Cervus canadensis)、梅花鹿(Cervusnippon)、黇鹿(Cervus dama)、鬣鹿(Cervustimorensis)、水鹿(Cervus unicolor)、斑鹿(Cervus axis)、白尾鹿(Odocoileusvirginianus)等.饲养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种鹿类的存栏总数已达600万头,其中驯鹿存栏总数约200万头.饲养目的包括肉用和茸用,1996年各种鹿茸(不包括驯鹿茸)的总产量约1046吨(详见表1).驯鹿主要被饲养在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俄罗斯西伯利亚及斯堪地那维亚地区的芬兰、瑞典和挪威等国,中国亦有少量饲养,  相似文献   

18.
鹿茸产量是衡量马鹿饲养者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1购买优良品种应选择饲养优良品种,如天山马鹿、塔里木马鹿以及通过天山马鹿和东北马鹿杂交培育出的东新马鹿。这些鹿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比未经培育的鹿种可提高鹿茸产量30%~60%。若能购买饲养特级、甚至超特级种公鹿的后代,则增产效果会更显著。2养好繁殖母鹿应保证母鹿各生产时期的营养需要,使母鹿生产出健康、初生重大的仔鹿,同时生产母鹿的泌乳量增多,会保证哺乳仔鹿的快速生长发育。哺乳后期,即每年8月20日对仔鹿采取一次性断乳措施,利用近1个月的时间对繁殖母鹿进行“短期…  相似文献   

19.
鹿茸产量与鹿年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鹿茸是医疗保健的珍品,近几年对鹿茸的需要供不应求。为了提高鹿茸产量以满足需要,其关键措施之一是使鹿群结构有最大限度的合理性,尤其是使生茸佳龄公鹿在鹿群周转中保证有适宜比例,为此,首先应搞清公鹿产茸量与年龄的关系,其中,主要是找出生茸的最佳年限和最佳年龄,以及最佳茸鹿种类。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但由于有的为40年前的算数平均数水平,有的为鹿种单一、年龄不全,有的数据很少,并且为70年代初以前的简单数据,有的不是我国主要茸鹿种类,所以都满足不了我国目前生产和教学的需要。我们的研究不但包括我国主要的茸鹿种类:东北梅花鹿、东北马鹿,  相似文献   

20.
1驯养优良品种或品系 近几年,我国人工育成了双阳梅花鹿和西丰梅花鹿2个梅花鹿品种,1个长白山梅花鹿品系;育成天山马鹿清原品系和1个塔里木马鹿品种;杂交繁育了东天杂交和花马杂交等杂交鹿。这些鹿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比未经培育的鹿种可提高鹿茸产量30%.60%。若能购买饲养这些鹿,尤其购买其中的特级,甚至超特级种公鹿的后代,且神经类型为安静型,茸型呈眉枝小和根细上冲乃至肥大的多头茸,遗传呈显性的,则增产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