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用离体培养方法观察了γ-氨基丁酸(GABA)对牦牛黄体细胞凋亡及羟自由基(OH)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GABA能促进黄体细胞OH的生成并诱导黄体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前列腺素家族中生殖领域鲜有报道的PGD2成员对单一环境下黄体细胞内分泌功能及其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解析其在黄体退化中的作用机理,为全面探析前列腺素家族成员的生物学作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采集空怀母山羊黄体中期的卵巢组织,通过胶原酶II消化和胰酶差速离心法分离纯化以获得山羊黄体细胞。采用DMEM/F12进行离体培养,观察不同离体培养时间的黄体细胞生长状态;采用免疫组化法和细胞形态特征鉴定黄体细胞,将PGD2设置三个不同梯度确定其对黄体细胞作用效果的剂量依赖性关系。最后,通过PGD2最佳依赖性剂量处理黄体细胞,利用ELISA法检测黄体细胞的内分泌功能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黄体细胞的凋亡率及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mR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经突触素(synaptophysin, SYP)特异性表达蛋白鉴定,成功分离并获得了山羊原代黄体细胞。细胞形态实时观察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离体培养5 d时黄体细胞胞质饱满、外形紧凑、形态清晰可见,并且黄体细胞的内分泌P4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应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西藏地区传统发酵的29份酸牦牛乳样品和15份酸黄牛乳样品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共检测出15种氨基酸,酸牦牛乳的氨基酸总量(856.60±321.77mmol/L)高于酸黄牛乳(223.40±61.58mmol/L)。两种传统发酵乳中酸牦牛乳的Phe、Tyr、Val、Ile、Lys、His、Asp、Ser、Gly、Arg、Ala、Cys含量显著高于酸黄牛乳。结果表明,酸牦牛乳中的氨基酸营养优于酸黄牛乳,是西藏高原牧民的主要氨基酸摄取来源。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培育模式(随母哺乳与饲喂代乳粉)对牦牛犊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日龄[(30±1)日龄]和体重[(22.5±0.9) kg]接近的牦牛犊牛60头(母犊牛40头、公犊牛20头),按照体重接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母犊牛20头、公犊牛10头。对照组牦牛犊牛随母哺乳,试验组牦牛犊牛与母牛分离并饲喂专用代乳粉,试验共持续120 d。结果显示:试验组牦牛犊牛在30~150日龄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牦牛犊牛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3%vs. 46.7%,P0.05)。试验组牦牛犊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丁酸摩尔比例以及血清总蛋白质、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胰岛素、β-羟丁酸和生长激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30日龄断母乳饲喂代乳粉的牦牛犊牛在随后4个月的生长性能与随母哺乳的牦牛犊牛无显著差异,但饲喂代乳粉显著提高了牦牛犊牛的存活率。基于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可能是因为采食代乳粉能够保证牦牛犊牛摄入的营养浓度一致,有利于维持其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最终提高了牦牛犊牛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旨在研究褪黑素对妊娠牦牛子宫的调控作用,采用real-time 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未妊娠和妊娠不同时期牦牛子宫中褪黑素受体(MT1)mRNA和褪黑素受体(MT1)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牦牛未妊娠和妊娠的不同时期,牦牛子宫基质细胞(SC)和肌层平滑肌细胞(MM)中均有MT1蛋白表达(P0.05);血管内皮细胞(EBV)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中的MT1蛋白表达,在妊娠28~35d差异不显著,随妊娠时间的增加,MT1蛋白表达增加(P0.05);腺上皮细胞(GE)中的MT1蛋白,在妊娠初期(妊娠28~35d)差异不显著,妊娠50~60d时,差异显著(P0.05),妊娠90~100d时,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腔上皮细胞(SE)中,MT1蛋白表达量在妊娠28~35d比未妊娠时低(P0.05),而这种趋势随妊娠时间的增加继续降低(P0.01)。未妊娠牦牛子宫中MT1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妊娠牦牛(P0.01)。综上表明,在妊娠期,牦牛子宫对褪黑素的需求量降低,褪黑素主要作用于牦牛GE,调节子宫腺功能,使牦牛子宫产生适应妊娠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5-羟色胺(5-HT)与山羊黄体细胞的生长是否存在密切的关联性,揭示其在黄体发育中的生物学作用,采用胶原酶Ⅱ消化法获得原代山羊黄体细胞并用催产素(OT)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5-HT对山羊黄体细胞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检测山羊黄体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MTT法结果显示,5-HT对山羊黄体细胞的增殖起到促进作用,促增殖的浓度范围在10~(-8) mol/L~10~(-4) mol/L,浓度越高,促增殖作用越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证实,5-HT能够使山羊黄体细胞中PCNA蛋白的表达增多。结果提示,5-HT可能是通过促进PCNA蛋白的表达来实现对山羊黄体细胞的促增殖作用。5-HT在黄体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的初步揭示都为生殖内分泌系统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怀孕牦牛繁殖性能、生长期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一选用6岁左右、健康无病的经产怀孕麦洼牦牛10头,随机分为2组(5头/组),即对照组(全放牧)和精料组(放牧+精料补饲料400g/d)。试验二选用2岁左右、健康无病的生长期麦洼牦牛21头,随机分为3组(7头/组),即对照组(全放牧)、玉米组(放牧+补饲玉米500 g/d)和玉米菜粕组(放牧+补饲玉米菜粕500 g/d,各50%)。结果表明:试验一,精料组犊牦牛初生重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47.48%(P<0.01);试验二,对照组生长牦牛体重下降9.25 kg,补饲玉米组和玉米菜粕组生长期牦牛分别增重12.38 kg和2.33 kg,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玉米组生长牦牛增重极显著高于玉米菜粕组(P<0.01)。结果提示,冷季给予怀孕牦牛补饲精料可提高犊牦牛初生重;冷季生长牦牛补充精料有助于提高生长性能,同时补饲能量饲料(玉米)的效果高于蛋白饲料(菜粕)。  相似文献   

8.
为加深对DBI基因功能的探究,揭示其在牦牛生殖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采集健康母牦牛(3~6岁)繁殖周期不同阶段(卵泡期、黄体期和妊娠期)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组织,共分为9组,每组设置3个生物学重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WB)检测牦牛DBI在繁...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α干扰素(IFN-α)对体外培养猪黄体细胞增殖及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分离猪卵巢中的黄体组织进行消化处理,制成细胞悬液,体外培养猪黄体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猪黄体细胞的增殖,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孕酮的浓度;Real time PCR和Western-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结果表明:IFN-α对猪黄体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强。在IFN-α浓度低于100 IU/m L时,对猪培养黄体细胞分泌孕酮呈现抑制作用;当IFN-α浓度高于100 IU/m L时,对猪培养黄体细胞分泌孕酮呈现促进作用。IFN-α下调猪黄体细胞中VEGF mRNA和VEGF蛋白表达。说明IFN-α抑制黄体细胞增殖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对猪黄体细胞中孕酮的分泌没有影响,下调猪黄体细胞中VEGF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麦洼牦牛高产奶选育群牛乳体细胞数与乳成分的相关性,本试验测定了92份鲜牦牛乳的体细胞数和脂肪、非脂乳固体、密度、蛋白质、乳糖、灰分和冰点7个乳成分指标。结果表明:生牦牛乳体细胞数(SCC)极小值为20.90万个/m L,极大值为70.40万个/m L,平均SCC为35.17万个/m L,高于健康牦牛的体细胞数(2~20万个/m L);SCC上升会引起非脂乳固体、脂肪、蛋白质、乳糖、密度和灰分等乳成分指标的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SCC增加会引起牛乳冰点的上升,可能与牛患乳房炎时乳糖分泌降低有关;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SCC与乳脂呈显著负相关(P0.05),乳脂、非脂乳固体、蛋白质、乳糖与冰点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究Notch2在牛黄体化颗粒细胞中的调控机制。将免疫荧光鉴定采集到的原代颗粒细胞,通过慢病毒过表达技术感染牛黄体化颗粒细胞,最后应用qRT-PCR技术检测周期基因、抗氧化基因和孕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牛黄体化颗粒细胞过表达Notch2胞内功能片段NICD2后,周期基因CyclinD1、CyclinD2、CDK4和PCNA的mRNA表达量上升(P<0.05),而CDK1基因的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抗氧化基因SOD和CAT的mRNA表达量上升(P<0.05);孕酮合成相关基因CYP11A1、STAR和3β-HSD的mRNA表达量上升(P<0.05)。综上所述,推测Notch2在牛卵泡颗粒细胞黄体化过程中促进细胞增殖、抗氧化水平和孕酮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究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在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诱导牦牛颗粒细胞产生氧化损伤后,对颗粒细胞生长增殖、抗氧化性以及激素分泌的影响。本试验选取3~5岁的健康牦牛(n=3),完成卵巢颗粒细胞的分离培养,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颗粒细胞纯度。通过CCK-8法分别比较不同浓度ZEA (0(对照组)、5、10、20、40、60、80和100 μmol·mL-1)、不同浓度PC (0(对照组)、0.05、0.5、2.5、5、10、50和100 μg·mL-1)以及50 μmol·mL-1 ZEA+5 μg·mL-1 PC联合处理对牦牛颗粒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ELISA法检测对照组(未添加ZEA及PC)、50 μmol·mL-1 ZEA组和50 μmol·mL-1ZEA+5 μg·mL-1PC联合处理组牦牛颗粒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以及雌二醇(E2)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组颗粒细胞中部分增殖生长、凋亡、抗氧化及E2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分离培养得到的细胞表达颗粒细胞标志蛋白FSHR,具有较高的纯度,可以满足后续试验要求。添加不同浓度ZEA后,颗粒细胞活力随着ZEA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5 μg·mL-1),随着浓度的上升,PC对颗粒细胞的活力有显著提高作用(P<0.05),且在浓度为5 μg·mL-1时对细胞活力的提高作用最明显。与ZEA处理组相比,ZEA与PC联合处理后颗粒细胞的数量增加且细胞活力极显著提高(P<0.05),颗粒细胞增殖生长相关基因PCNAIGF-Ⅱ 以及抗凋亡相关基因XIAPBCL-2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相反,促凋亡相关基因BAXCASP3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同时,ZEA+PC联合处理后能显著降低牦牛颗粒细胞活性氧水平并促进颗粒细胞分泌E2P<0.05),颗粒细胞中的抗氧化相关基因SOD2、GPX1及CAT和E2合成相关基因STAR、CYP11A1及HSD3B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上述结果表明,PC可提高经ZEA处理后颗粒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上调颗粒细胞的活力,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ROS水平以及提高E2的分泌水平。综上所述,PC对ZEA诱导的牦牛颗粒细胞氧化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本研究为ZEA毒性的防治和畜牧业生产中PC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瘦素和FSH对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孕激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探明瘦素和卵泡刺激素(FSH)对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孕激素分泌的影响并建立瘦素和FSH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屠宰场收集健康母羊的卵巢,机械分离卵泡,收集卵泡颗粒细胞。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FSH(0 U/mL,2.5 U/mL,5 U/mL,7.5 U/mL,10 U/mL)培养24 h和48 h,通过MTT检测细胞增殖,以确定后续试验FSH的使用浓度。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瘦素(0 ng/mL,25 ng/mL,50 ng/mL)和FSH(5 U/mL)单独或联合作用48 h后,通过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孕酮(P_4)的浓度。收集细胞,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YP11A1、STAR、3β-HSD的表达。结果表明:5 U/mL的FSH浓度可显著促进细胞生长,使类固醇相关基因(CYP11A1、STAR、3β-HSD)的表达升高(P<0.05),但对其蛋白无显著影响,对P4分泌无刺激作用。单独添加瘦素时,25 ng/mL瘦素降低了CYP11A1、STAR、3β-HSD基因的表达(P<0.05),但相应蛋白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对P_4的分泌无影响;50 ng/mL瘦素降低了STAR、CYP11A1基因的表达,但相应蛋白表达和P4分泌未受影响。瘦素和FSH联合使用时,P4分泌显著降低,STAR表达降低(P<0.05),但对其他类固醇合成基因和蛋白(CYP11A1、3β-HSD)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FSH对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类固醇合成基因表达有促进作用;瘦素对FSH诱导下P_4的分泌有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提示瘦素参与卵泡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目的是评价CLC对牛冻融精子获能、抗氧化及抗凋亡能力的影响。试验分对照组和CLC处理组(0.5、1.0、1.5及2.0 mg/mL),检测冻融牛精子体外获能后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以及冻融牛精子抗氧化基因和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结果:1)在0.5 mg/mL CLC处理组冷冻效果最好,与对照组和1.0 mg/mL CLC处理组相比无显著差异;2)冻融牛精子获能处理后,在1.0 mg/mL CLC处理组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3)在0.5 mg/mL CLC处理组冻融牛精子抗氧化基因CAT、GPX和SOD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4)在0.5和1.0 mg/mL CLC处理组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和BAX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添加CLC可以改进冻融牛精子获能和抗氧化、抗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Nrf2/HO-1通路在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感染引起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本试验建立Nrf2激动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 TBHQ)处理JEV感染的小鼠神经瘤母N2a细胞的体外感染模型。N2a细胞四种处理分别为空白DMEM对照组(Control)、JEV感染组(JEV)、TBHQ处理组(TBHQ)、JEV感染+TBHQ处理组(JEV+TBHQ)。不同处理后观察细胞病变,检测ROS水平及MDA、SOD、CAT含量变化,利用qPCR和WB技术检测Nrf2、HO-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Nrf2蛋白表达情况,以及炎性因子及病毒含量。结果显示,JEV感染N2a细胞后随着时间延长ROS水平逐渐升高,且在36 h ROS水平最高。JEV感染后36 h Nrf2、HO-1的mRNA均升高,炎性因子水平升高。JEV感染N2a细胞后细胞皱缩,胞膜破裂,ROS、MDA水平升高,SOD、CAT水平降低;用40μmol·L-1 TBHQ处理6 h后...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通过研究维生素E (VE)对H2O2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 cells)氧化损伤及紧密连接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揭示维生素E对缓解奶牛乳腺细胞氧化应激的作用。试验设对照组(完全培养基处理组)、H2O2组和H2O2+VE组。利用MTT法检测奶牛乳腺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奶牛乳腺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含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紧密连接基因ZO-1、occludin、claudin-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ROS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与H2O2组相比,H2O2+20 μmol/L VE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上升(P<0.05),ROS和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SOD和CAT活性显著增加(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极显著抑制了紧密连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1);而与H2O2组相比,添加维生素E极显著缓解了H2O2对紧密连接基因相对表达的抑制作用(P<0.01)。本研究结果证明,维生素E不仅能够减轻H2O2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还能缓解H2O2对紧密连接基因相对表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褪黑素是机体可自身合成并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物质,对维持哺乳动物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凋亡的影响尚不明确。本实验旨在研究褪黑素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系(TM3)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中直接加入培养液,不同浓度处理组中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1、10、100、1 000 ng/mL褪黑素处理细胞36 h后,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ng/mL褪黑素提高了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活力(P<0.01),降低细胞凋亡水平(P<0.05),极显著提高了抑凋亡基因BCL-2表达,降低了促凋亡基因BAX表达(P<0.01)。结果提示,褪黑素可抑制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旨在克隆获得牦牛StAR基因编码序列(CD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其mRNA组织表达特性。本研究以屠宰场采集的成年母牦牛心、肝、脾、肺、肾、卵巢、输卵管、子宫组织(n=5),不同年龄(胎牛、1岁、2岁)牦牛的卵巢(n=3),不同发情周期(卵泡期、黄体期)的牦牛卵巢(n=3),黄体期黄牛的卵巢(n=3)及实验室冻存的牦牛颗粒细胞为研究材料。以牦牛黄体期卵巢cDNA为模板,用逆转录PCR克隆StAR基因,并使用MEGA7.0和ExPASy-ProtParam等软件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牦牛StAR基因组织表达特性。结果发现,StAR基因CDS区长858 bp,编码285个氨基酸,StAR蛋白总体带正电荷,属于碱性亲水稳定蛋白,无跨膜结构及信号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线粒体; StAR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符合物种进化规律。牦牛StAR基因在卵巢表达水平最高(P<0.01),且2岁时卵巢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胎牛和1岁龄(P<0.01),黄体期卵巢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卵泡期(P<0.01);黄体期黄牛卵巢中StAR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牦牛(P<0.01);在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过程中StAR基因表达量逐渐上升,在培养24 h时达到高峰(P<0.01),随后显著降低。综上所述,StAR基因序列较为保守,在牦牛卵巢组织中表达最高,且表达水平随年龄与卵巢周期而变化,提示StAR基因可能参与牦牛卵巢及黄体功能相关的繁殖调控。  相似文献   

19.
20.
紫花苜蓿对牛角花齿蓟马为害的生理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江涛  师尚礼 《草地学报》2015,23(1):143-150
为明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对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为害的抗性生理机理,测定了不同牛角花齿蓟马虫口密度下抗蓟马苜蓿无性系R-1、感蓟马苜蓿无性系I-1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受牛角花齿蓟马为害后,R-1无性系在低虫口密度(1, 3头·枝条-1)下,SOD, GPX活性升高,在高虫口密度(5, 7头·枝条-1)下,SOD, GPX活性先上升后下降;I-1无性系各接虫处理的SOD, GPX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二者各接虫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增加,CAT活性均下降,且在牛角花齿蓟马为害过程中,R-1无性系各接虫处理可溶性蛋白的减少量、游离脯氨酸的增加量及CAT活性的下降速率均小于I-1无性系.说明SOD, GPX活性的升高是紫花苜蓿对牛角花齿蓟马诱导抗性的一种表现,R-1无性系在低虫口密度下其SOD, GPX活性持续升高而表现为抗蓟马,I-1无性系对蓟马为害的诱导抗性反应滞后于R-1无性系而表现为感蓟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