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酮是桑黄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对桑黄黄酮的超声波辅助乙醇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还原力及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桑黄黄酮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5 h,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的桑黄黄酮提取得率为4.41%,达到回归模型预测值的98.44%;3个因素对桑黄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并且料液比与提取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提取的桑黄黄酮具有较强还原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强清除作用,表现出明显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及还原力为指标,测定桑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桑黄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其还原力和自由基清除作用与其浓度呈现量效关系。结果表明,桑黄多糖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桑黄是珍贵的食用药真菌,含有多糖、黄酮、多酚、萜类等活性成分,为了探索桑黄在药用领域的开发价值以及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状况,就国内外研究学者在桑黄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人工栽培方面的研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展望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今后在桑黄资源产业化开发方面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桑黄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食疗保健功效。随着对桑黄的深入研究,其功能价值愈发凸显。针对桑黄的多糖、黄酮、三萜等活性成分,综述了桑黄抗肿瘤、保护肝脏功能、降血糖、提高免疫和抗氧化等主要功能,旨在为桑黄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钟石  林天宝  吕志强  朱俭勋 《蚕桑通报》2010,41(4):23-23,31
<正>桑黄是一种东南亚传统的珍贵药用真菌,素有"森林黄金"之美称。据《药性论》记载:味甘辛,无毒。《全国中草药汇编》则记载桑黄具有"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桑黄具有抗肿瘤、免疫增强、抗肝纤维化等作用。目前在日韩等国主要用于治疗癌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桑黄,进一步拓宽桑黄活性成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范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桑黄的多糖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主要活性成分在抗肿瘤、抗氧化、保肝护肝、免疫调节与抗炎、抗菌方面的药理作用,并综述了活性物质成分的构成和提取分离方法,总结桑黄活性成分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领域的研究开发前景,为桑黄活性物...  相似文献   

7.
桑黄是一类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很好的抗癌功效。本文综述了桑黄的菌种资源、药用价值、人工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桑黄的应用前景和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桑黄的开发利用及相关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桑黄是一类珍稀的药用真菌,市场需求量大,人工栽培桑黄及其药用功效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目前人工栽培桑黄的方法主要有桑黄菌丝发酵培养、袋料栽培桑黄子实体,采用这2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野生桑黄生长周期长、产量低以及药性不稳定等问题,提高桑黄的产量和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益。桑黄具有的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和调节免疫等多种功效也已被研究证实,并得到了国内外医药与保健行业的关注,显示出桑黄的开发利用深度将会进一步加强,应用范围也将拓宽。  相似文献   

9.
桑黄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黄(Phellinus baumii)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真菌子实体,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桑黄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且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小,已成为生物抗癌药物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对桑黄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组成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状况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研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桑黄多糖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桑黄白化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山东省高密、惠民等部分市、县及江苏省北部大面积发生桑黄白化病,一些原来无病或有轻微病害的桑园2006年严重受害,严重地块桑黄白化植株近80%,部分叶缘焦枯,个别植株死亡。桑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人工栽培桑黄(Phellinus spp.)的药用价值,以野生桑黄和人工栽培桑黄的子实体为材料,检测分析其水溶性活性物质粗多糖和粗酚的含量,以及其抗肿瘤、抗感染活性。采用乙醇浸提及甲醇萃取的方法提取栽培桑黄子实体粗酚的得率显著高于野生桑黄子实体,经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MS)技术分析2种桑黄子实体中的桑黄酚主要由丁香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4种单体酚组成。采用MTT法检测2种桑黄子实体来源粗多糖、粗酚以及4种单体酚物质对体外培养HCT116、HT-29、HepG 2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较强抑制作用,2种来源的活性成分样品在相同剂量下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显著,其中原儿茶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较强。用流式细胞术体外检测桑黄粗酚中的单体酚物质对结肠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凋亡具有诱导活性,且咖啡酸、原儿茶酸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活性较强。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栽培桑黄子实体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其中多糖和原儿茶醛成分是抑制结肠癌、肝癌细胞增殖的主要活性物质,丁香酸、原儿茶酸通过诱导CD4+T细胞凋亡发挥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2.
桑黄是一种名贵珍稀药用真菌,仅生长于桑树之上。本文介绍了桑黄的类型、生长特性、活性成分功能以及人工培养条件,简述了国内外有关桑黄的研究成果,并对桑黄的开发利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10株桑黄菌基于rDNA ITS序列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桑黄菌的分类学基本框架,可为桑黄菌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利用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采自秦巴山区的9株野生桑黄菌和1株实用桑黄菌进行分类鉴定。以真菌rDNAITS序列分析中的通用引物ITS1和ITS4,分别对10个菌株的基因组DNA模板PCR扩增出目的片段,将扩增产物割胶纯化、克隆并测序,获得10个菌株的rDNAITS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已登录桑黄菌的rDNAITS同源序列,应用MEGA4.1软件和Neighbor-Joining法,分别计算遗传距离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0株桑黄菌均为针层孔菌属(Phellinus),其中:S1、S4、S6、Rh、Sc菌株初步鉴定为鲍氏针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S2、S3、S5、S7、Gy菌株初步鉴定为裂蹄木层孔菌(Phellinus linteus)。  相似文献   

14.
药用真菌桑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桑黄(Phellinus spp.)是一类具有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其中以野生的桑树(Morus L.)桑黄最为珍贵。综述了国内外在桑黄的分类学地位、形态特征、地理分布、人工培养方法研究,以及药理活性物质的组成、提取与分离纯化、药理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桑黄化型萎缩病的发生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阳 《广西蚕业》2005,42(4):22-23
调查了桑黄化型萎缩病的发生史、症状及发生规律,提出了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四个方面的桑黄化型萎缩病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野生桑黄菌固体培养基配方的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黄菌是一种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药用真菌。以菌丝日均生长速度为指标,比较野生桑黄菌在玉米粉综合培养基、马铃薯综合培养基、木生菌标准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野生桑黄菌在玉米粉综合培养基上的日均生长速度最快。在选择葡萄糖为碳源,玉米粉+蛋白胨为氮源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野生桑黄菌固体培养基的配方为:20g/L葡萄糖,20g/L玉米粉,1g/L蛋白胨,0.3g/L MgSO4,2g/L KH2PO4,20g/L琼脂。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桑树桑黄的产量和品质,增加桑树的附加值,本试验筛选适合的桑树桑黄菌株,研究其繁育技术。结果表明:从目前常用桑黄菌株中筛选出适合桑树桑黄的菌株,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瓦宁纤孔菌(Inonotus vaninii),并构建了该菌的系统进化树;通过对其繁育技术的研究,从20组代料配方中选出了最佳比例的配方,即:桑树木屑80%,玉米粉10%,稻皮2%,棉籽壳7%,熟石膏1%。本研究为桑树桑黄的人工繁育和规模化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桑黄是一种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真菌,但其分类及鉴定较为混乱。本研究克隆并测定了桑黄Y1菌株的rDNA ITS序列,对该序列的碱基组成、碱基替换数及序列同源性等进行分析;用Mega7.0软件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NJ)构建了基于桑黄rDNA ITS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桑黄Y1菌株的rDNA ITS序列总长度为709 bp, rDNA ITS1和rDNA ITS2序列具有很多变异位点,存在序列多态性,其中rDNAITS1序列的碱基替换数比rDNAITS2的碱基替换数明显增多;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木层孔菌属真菌可分为3个类群,桑黄属于鲍姆木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与裂蹄木层孔菌(Phellinus linteus)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可为桑黄的分类及鉴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每100 m L发酵液生成的菌丝体生物量及其中桑黄多糖、三萜及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桑枝水提物对桑黄发酵的影响,并对桑黄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常规培养基中添加桑枝水提物对菌丝体每100 m L发酵液生成的生物量及发酵液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桑黄菌株SH1501、SH1502、SH1503每100 m L发酵液生成的生物量分别达到0.312 g、0.183 g、0.235 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1%、107.9%、39.9%;最适桑黄液体发酵的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11 d,p H值6.5。  相似文献   

20.
多糖是药用真菌桑黄(Phellinus baumii)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了建立高效实用的桑黄多糖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方法提取桑黄多糖,在对料液体积质量(g/mL)、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研究各因素交互作用及对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体积质量为1∶26,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35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桑黄多糖的提取得率为1.645%,是理论预测值(1.706%)的96.42%。建立的回归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桑黄多糖提取得率,优化的工艺条件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