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选择体重35kg左右的杂交猪34头,采用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研究了育肥结束体重和屠宰体重对试验猪的肥育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育肥结束体重在85~110 kg阶段对试验猪的生长肥育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屠宰体重除对屠宰率形成显著差异外,对试验猪的其它胴体性能及肉品质影响不明显;采用综合选择指数对试验猪肥育性能及胴体肉品质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体重在95~100kg阶段结束育肥并屠宰的试验猪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综合选择指数最大.因此,在该试验日粮水平下社莱商品猪的适宜育肥结束及屠宰体重为95~100kga.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低聚木糖(XOS)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30 kg左右的三元杂交猪80头,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占1/2,单栏饲养。试验设对照组、抗生素组,3065 kg阶段100、250和500 g/t XOS组,以及30100 kg阶段100、250和500 g/t XOS组。分别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记录每头猪的空腹体重及采食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于试猪平均体重达100 kg时屠宰采样,测定胴体性状、肉品质和肌肉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或抗生素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剂量的XOS对生长肥育猪的ADFI、ADG、F/G、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3065 kg阶段添加250 g/t XOS可显著增加脾脏指数以及背最长肌粗蛋白质含量(P0.05);30100 kg阶段添加500 g/t XOS可显著增加脾脏指数及背最长肌粗蛋白质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不同剂量的XOS虽对生长肥育猪的ADFI、ADG、F/G、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等指标影响不显著,但可通过增加肌肉粗蛋白质含量而改善猪肉营养价值;以30100 kg阶段添加500 g/t XOS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5,(11):64-66
本文主要对不同育肥阶段大白猪平均日增重、屠宰性能、胴体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育肥阶段在30~80 kg平均日增重最低,30~100 kg最高,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屠宰性能上,大白猪胴体重、屠宰率、板油重、肾脏重随屠宰体重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骨率、皮率呈下降趋势,且在120 kg屠宰时屠宰率、肾脏重均高于80 kg、100 kg,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率差异显著(P0.05);瘦肉率、骨率、皮率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肉质性状上,肉色、大理石纹、肌内脂肪含量随屠宰体重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100 kg、120 kg屠宰时大理石纹分别比80 kg高0.67和0.69,差异显著(P0.05),其他肉质性状与屠宰体重均无显著关联(P0.05)。结果表明,育肥阶段在30~80 kg时平均日增重、屠宰率、大理石纹均较低,为获得较快生长速度,较好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上市屠宰体重在100~120 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研究测定了80~140 kg体重阶段100头育肥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以分析猪胴体性能、肉质性状随体重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程度,为确定适宜上市屠宰体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80~100 kg体重阶段,随体重增大,瘦肉率显著降低;100~140 kg体重阶段,胴体直长、胴体斜长和眼肌面积随屠宰体重升高而极显著升高.胴体和肉...  相似文献   

5.
米糠和抗氧化剂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米糠和不同抗氧化剂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饲养试验选择体重(49.72±4.28)kg的肥育猪6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饲喂4种不同的饲粮即(Ⅰ组)玉米-豆粕型饲粮;(Ⅱ组)含15%米糠的饲粮;(Ⅲ组)Ⅱ组+200mg/kgVE;(Ⅳ组)Ⅱ组+200mg/kg抗氧化剂。试验猪75kg左右时屠宰。结果显示:日增重Ⅱ组极显著低于Ⅰ组和Ⅳ组(P<0.01),Ⅲ组显著低于Ⅳ组(0.01相似文献   

6.
对80 kg、90 kg和100 kg3个体重段可乐猪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胴体品质方面,可乐猪屠宰率以100 kg组最高,为69.70%并显著高于80 kg和90 kg组;瘦肉率以80 kg组最高,为53.34%,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90 kg体重段的胴体品质较好。体组分比率方面,除肺脏100 kg组显著高于80和90 kg组外(P〈0.05),其他脏器随体重增加变化不显著,头重率和板油率呈现增加趋势,且可乐猪100 kg组头重率为7.45%,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肉品质方面,除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外其他指标均随屠宰体重呈现趋势性变化,表现出100 kg组测定结果优于80 kg和90 kg组。可见,可乐猪的胴体品质及肉质受屠宰体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选用70 kg左右健康无病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32头,随机分到2个组中,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450 mg/kg复合肉质改良剂,研究复合肉质改良剂对肥育猪生产性能、肉质的影响。生长试验从70 kg左右开始,100 kg左右结束,测定猪只的生产性能;试验结束时从每个重复中选1头体重接近100 kg的猪只进行屠宰,测定猪只的胴体、肉质指标。试验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猪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以及料重比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较对照组的饲料利用效率提高了5.50%;日粮中添加复合肉质改良剂显著降低猪肉滴水损失、失水率(P<0.05),分别较对照组低11.19和2.06个百分点,其余胴体品质和肉质指标也不同程度地提高。结果表明,肥育猪日粮添加由茶多酚、牛至油组成的复合肉质改良剂不仅具有提高肥育猪饲料利用效率的趋势,而且可改善猪肉胴体品质和肉质。  相似文献   

8.
选择20kg左右,胎次、日龄相近的DLY生长育肥猪96头,按照体重相似的原则随机分为添加0.1%中草药制剂组和对照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研究对DLY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品质的影响。通过饲养试验、消化试验及屠宰试验,并对背最长肌进行采样,测定分析其肉品品质。结果表明,生长育肥猪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具有提高其生产性能、改善其胴体性状及肉品品质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该文旨在研究利用净能体系配制低蛋白质日粮对商业条件下生长和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及肉品质的影响.生长阶段(试验1)与育肥阶段(试验2)分别选择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生长猪(30~55 kg)和育肥猪(50~100 kg)各216头,随机分为正常蛋白质组和低蛋白质组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试验2结束后每组选30头育肥猪进行屠宰.结果表明,低蛋白质组生长猪和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与正常蛋白质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生长猪增重成本降低6.80%/kg(P<0.05),育肥猪增重成本降低9.49%/kg(P<0.05);除失水率显著高于正常蛋白质组外(P<0.05),低蛋白质组育肥猪胴体品质和肌肉品质与正常蛋白质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商业化条件下,利用净能体系配制生长和育肥猪低蛋白质日粮可获得与传统日粮相近的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肌肉品质,增重成本能够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亚麻籽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52.31±2.28) kg的生长猪72头,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和10%亚麻籽的饲粮。试验分2个阶段(50~80 kg和81~110 kg),每个阶段结束时对猪进行称重,试验结束后每栏选2头接近平均体重猪进行麻醉屠宰。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5%和10%亚麻籽显著降低了生长育肥猪50~80 kg阶段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及50~110 kg阶段料重比(P<0.05),并且10%添加量还显著提高了50~80 kg阶段平均日增重(P<0.05)。2)饲粮添加亚麻籽能显著增加生长育肥猪眼肌面积(P<0.05),但对胴体长、屠宰率、平均背膘厚等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添加5%和10%亚麻籽能显著降低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值(P<0.05),显著提高α-亚麻酸、二十二碳烯酸、二十二碳二烯酸含量及PUFA总含量(P<0.05),且当添加量达到10%时,还能显著提高背最长肌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P<0.05)。结果提示,亚麻籽能一定程度提高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增加背最长肌中n-3PUFA含量,降低n-6/n-3 PUFA值,且对胴体性状及肉质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同体重商品猪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其相关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测定了92~109 kg体重阶段31头杂交商品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以分析商品猪胴体、肌肉品质随体重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程度,为确定适宜上市屠宰体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商品猪在92~95 kg阶段屠宰瘦肉率最高为61.17%,分别比其它3组提高4.83%(P>0.05)、11.83%(P<0.05)和8.84%(P<0.05);在107~109 kg阶段屠宰肉品质〖JP2〗优良,肌肉pH 6.07,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较高分别为3.13和 3.33,肌内脂肪含量较高为3.89%,肌肉失水率较低为18.91%。胴体和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反性状间有较强的负相关。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认为,注重产肉量强调胴体瘦肉率时可选择在92~95 kg阶段屠宰;注重肉品质时可选择107~109 kg阶段屠宰;若二者兼顾则选择95~98 kg阶段屠宰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究可代谢生脂物质(MLS)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的影响。挑选体型相似、体重为28.15 kg±4.51 kg的18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营养水平相同但MLS水平不同的饲粮,MLS水平分别为70.51(Ⅰ组)、68.09(Ⅱ组)和40.58 g/d(Ⅲ组),试验期28 d,测定生长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不同MLS水平对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影响均不显著(P>0.05);3组中Ⅱ组的料重比最低。3组间生长猪屠宰率、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等胴体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组中,Ⅲ组的熟肉率显著低于Ⅰ和Ⅱ组(P<0.05),而其他肉品质指标如亮度值、大理石评分、滴水损失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屠宰后45 min及24 h肌肉pH变化差异很小(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3种不同MLS水平饲粮,生长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大部分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但对于优化配方以及今后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德氏乳杆菌对宁乡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48头(33.28±1.15)kg的宁乡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栏,每个重复栏6头,对照组饲喂无抗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德氏乳杆菌制剂的试验饲粮。试验猪分2个阶段饲喂,分别为30~70 kg和71~100 kg。试验期120 d。结果显示:生产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2个阶段中试验组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略有升高,料重比略有降低,但变化均不显著(P0.05);胴体性状方面,添加德氏乳杆菌制剂后略有改善,但2组各指标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肉品质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宰后45 min的黄度值显著降低(P0.05),宰后24 h的亮度值和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其他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知,饲粮中添加0.2%德氏乳杆菌制剂能够改善宁乡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究可代谢生脂物质(MLS)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的影响。挑选体型相似、体重为28.15 kg±4.51 kg的18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营养水平相同但MLS水平不同的饲粮,MLS水平分别为70.51(Ⅰ组)、68.09(Ⅱ组)和40.58 g/d(Ⅲ组),试验期28 d,测定生长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不同MLS水平对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影响均不显著(P>0.05);3组中Ⅱ组的料重比最低。3组间生长猪屠宰率、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等胴体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组中,Ⅲ组的熟肉率显著低于Ⅰ和Ⅱ组(P<0.05),而其他肉品质指标如亮度值、大理石评分、滴水损失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屠宰后45 min及24 h肌肉pH变化差异很小(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3种不同MLS水平饲粮,生长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大部分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但对于优化配方以及今后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莱芜猪胴体品质肉质特性及其随体重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测定了25头莱芜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分析了莱芜猪胴体、肌肉品质随体重(35、40、50、60、70、80、90kg)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营养水平和上市屠宰体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莱芜猪自35~90kg瘦肉率在42.43%~55.29%之间,肌肉pH值稳定在6.19~6.52之间,肉色指标优良,大理石纹评分在2.50~4.38之间,肌内脂肪含量在4.51%~19.92%之间;当70kg体重屠宰时,肌肉失水率较低为13.47%,肉色、大理石纹评分较高分别为3.5、3.38,肌内脂肪含量较高为11.54%.胴体和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反性状间有较强的负相关.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认为,莱芜猪以体重70kg作为上市屠宰体重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6.
研究测定了25头莱芜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分析了莱芜猪胴体、肌肉品质随体重(35、40、50、60、70、80、90kg)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营养水平和上市屠宰体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莱芜猪自35~90kg瘦肉率在42.43%~55.29%之间,肌肉pH值稳定在6.19~6.52之间,肉色指标优良,大理石纹评分在2.50~4.38之间,肌内脂肪含量在4.51%~19.92%之间;当70kg体重屠宰时,肌肉失水率较低为13.47%,肉色、大理石纹评分较高分别为3.5、3.38,肌内脂肪含量较高为11.54%。胴体和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反性状间有较强的负相关。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认为,莱芜猪以体重70kg作为上市屠宰体重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乳酸菌制剂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55±2)kg的杜×长×大三元杂猪24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试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玉米-豆粕型),2个试验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乳酸菌干粉和0.3%乳酸菌菌液,这2种制剂中乳酸菌含量均为1.2×10~9 CFU/g。试验期57 d,在饲养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选择2头(1公1母)接近平均体重的试猪进行屠宰,测定胴体性状、肉品质和风味物质含量。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乳酸菌干粉和乳酸菌菌液均对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耗料增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对肥育猪胴体直长、斜长、背膘厚、皮厚及眼肌面积也无显著影响(P0.05),对肌肉的肉色、大理石纹、pH、滴水损失率及剪切力无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酸菌菌液显著降低背最长肌中次黄嘌呤含量(P0.05),但2个试验组肌苷酸、谷氨酸和肌内脂肪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喂乳酸菌制剂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无显著影响,但可降低肌肉中次黄嘌呤含量,有利于改善猪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8.
选择60头长白×大蒲莲猪杂种商品猪,研究其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60头试验猪35~100kg阶段平均日增重688.39g,料重比2.79。4头屠宰测定,宰前重95.25kg,胴体瘦肉率60.22%;肉质优良,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3.45、3.33,pH为6.38,滴水损失较低为1.57%,剪切力较小为46.80N,肌内脂肪含量较高为3.78%。每100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2.09g、17.11g、9.14g,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和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分别为77.45%和41.35%,肌肉营养价值较高。背最长肌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4.90%、12.53%、44.58%和8.18%。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豫西黑猪屠宰性能、肉品质等遗传性状,以及与河南地方猪确山黑猪间的差异,本研究挑选相同条件下健康的豫西黑猪(120.28 kg±6.96 kg)和确山黑猪(117.80 kg±8.76 kg)各8头,按相关规定开展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液指标测定,即对豫西黑猪与确山黑猪体尺指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等)、屠宰性能(胴体重、胴体长、皮率、骨率、屠宰率等)、肉品质(肉色、大理石纹、pH、肌内脂肪、粗灰分等)、血液指标(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小板数、血小板压积等)及两种猪肌肉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豫西黑猪体长、胴体长、皮率和头重均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5),背膘厚、瘦肉率、脾脏重、心脏重和眼肌面积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1;P<0.05)。在肉品质方面,豫西黑猪大理石纹评分、pH45 min、pH24 h、粗蛋白质及粗灰分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5;P<0.01),但水分和磷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5;P<0.01)。在血液指标方面,豫西黑猪血小板数目和血小板压积均极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1),但其他指标与确山黑猪无明显差异(P>0.05)。豫西黑猪精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5;P<0.01),甘氨酸含量极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1)。综上所述,豫西黑猪和确山黑猪在体尺指标、肉品质及血液指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在屠宰性能方面豫西黑猪稍优于确山黑猪,均可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的猪肉。  相似文献   

20.
以马身猪、太湖猪(二花脸类群)和长白猪为育种素材,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群体继代选育法,经7年6个世代育成山西白猪高产仔母系。结果发现,该品系6世代个体186.48日龄体重达100 kg,30~100 kg阶段日增重708.35 g,每千克增重耗料3.14 kg;体重100 kg屠宰,屠宰率为77.00%,胴体瘦肉率为57.93%,眼肌面积为32.20 cm2。山西白猪高产仔母系生长发育快,胴体品质好,是一个优良的专门化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