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黄龙带水库浮游生物现状及水质情况。 方法 于2021年2月至5月,对黄龙带水库进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分析其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度;通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黄龙带水库浮游植物6门30种,其优势藻类为绿藻门;浮游动物13属15种,以轮虫为主。浮游植物丰度为10.00× 105 ind./L,浮游动物丰度为413 ind./L。黄龙带水库浮游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大于3;浮游植物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67;浮游动物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94。 结论 黄龙带水库浮游生物多样性较高,水质综合评价结果为清洁贫营养型。  相似文献   

2.
广东连江梯级电站开发后春季河流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更好地了解梯级电站开发后广东连江水质状况,于2008年4月调查了浮游植物和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监测到浮游植物28种,其中蓝藻门6种(属),绿藻门7种(属),硅藻门12种(属),甲藻门2种(属)和裸藻门1种。浮游植物丰度在0.35×10^4~1.42×10^4cells/L。浮游植物主要是由硅藻组成,占73.33%~90.62%。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在2.85~3.47;均匀度指数在1.15~1.25。监测到浮游动物6种,其中桡足类有1种为桡足类幼体(Copepodites),轮虫类有4种,分别是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 Gosse)、热带龟甲轮虫(Keratella tropica)、蛭态轮虫(Bdelloidea)、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和枝角类1种为长额象鼻氵蚤(Bosminalongirostris)。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种类和丰度在下游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东洞庭湖沿岸带浮游生物多样性与空间分布特征,在2018年8月对东洞庭湖沿岸带浮游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东洞庭湖沿岸带共有浮游植物7门54属92种,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96.46×10~4 ind/L和2.0240 mg/L,以硅藻和绿藻为优势种。浮游动物共34属55种,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402.86 ind/L和5.51 mg/L,浮游动物分布以轮虫为主。生物量上,浮游植物以S6(君山区沿湖3)生物量最大,浮游动物以S8(君山区沿湖5)生物量最大,利用Shannon Wiener指数分析,东洞庭湖目前生物多样性有减少趋势,且水质属于轻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工程建设之前铁黄沙水域浮游生物群落的结构及水质状况,2011年6月对该河段13个监测点进行浮游生物的调查.结果表明:铁黄沙水域浮游植物共有5门28属36种,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共有22种.铁黄沙水域不同断面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的不同,但整体看来,浮游植物组成以硅藻为主,浮游动物以轮虫为主.浮游生物量和密度在各个样点波动较大,从断面上表现为铁黄沙断面高于上游和下游断面,这是由于在各个样点种类组成和水文环境等差别造成的.根据所测数据对浮游生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计算,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为1.84 ~2.80,平均为2.33,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动范围为0.74~0.97,平均为0.91;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在1.24 ~2.10之间变动,平均为1.76,Pielou均匀度指数在0.456 ~0.813之间变动,平均为0.680.综合判定常熟铁黄沙河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水质属于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5.
渭河甘肃天水段渔业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了解甘肃天水段渭河的水质状况、生物资源分布现状,2012年10月,在天水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七条主要河流选取采样点,通过野外调查、访谈交流,采集样品进行水质监测、浮游生物测定和鱼类调查。结果得出水质为CCaⅡ;总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41种(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达15种(属);浮游动物18种,其中原生动物种类最多,达9种,底栖生物6种,鱼类共3科7种。  相似文献   

6.
张洁  计勇  宋希望  张林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05-21207
2011年4月和5月对赣抚平原灌区六干渠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类群的结构组成、优势类群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赣抚平原灌区六干渠中的浮游动物有4类37种,种类最多的是轮虫类;浮游植物种类有6门21种,种类最多的为绿藻门、蓝藻门和硅藻门,分别鉴定出10种、5种和3种。5月的调查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506.39万个/L,绿藻门、蓝藻门和硅藻门共占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的95.88%,优势种类为小环藻和普通水绵。叶绿素a的含量为7.88μg/L,水质综合评价为中营养。  相似文献   

7.
廖维敏  龙举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4):69-71,75
2019年12月对浙江马迹山附近进行水质、沉积物和海域生态环境现状(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和潮间带生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水质除个别站位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外,其他站位及其他评价因子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质量保持在良好的水平,各监测指标(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铜、铅、锌、镉)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浮游植物40种,以硅藻门为主,占比77.50%;大型浮游动物30种,以桡足为主,占比50.00%;大型底栖生物8种,以多毛类为主,占比50.00%;潮间带生物12种,以软体动物为主,占比66.67%,种类和生物量较少.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偏低.  相似文献   

8.
于2007年11月19日、2008年3月21日、2008年7月20日3次对葫芦岛贝类养殖区的水环境和浮游生物进行了调查,调查共设10个站位.结果表明:从pH、溶解氧含量来看,该海域海水属于Ⅰ类海水;10个站位营养盐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从溶解性无机氮含量来看,该海域海水介于Ⅱ类至Ⅳ类海水之间;从活性磷酸盐含量来看,该海域海水介于Ⅰ类至Ⅱ类海水之间;2007年11月、2008年3月、2008年7月该海域的N/P值分别为221.4、86.0、51.5,P是限制性因子;该海域浮游植物共计46种(属),其中硅藻门41种(属),甲藻门5种(属),2007年11月、2008年3月、2008年7月分别出现浮游植物40、37、43种(属);浮游动物共计23种(属),其中毛颚动物1种(属),被囊动物1种(属),桡足类11种(属),浮游幼虫类10种(属),2007年11月、2008年7月、2008年3月分别出现浮游动物23、23、15种(属);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密度及其生物量均为2008年7月最高、2007年11月次之、2008年3月最低;该海域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3.34 ~3.94,浮游动物H'为2.92 ~3.90,该海域处于轻度污染或无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日本囊对虾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和动态.[方法]对日本囊对虾虾池整个养殖周期中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监测,研究日本囊对虾养殖水体中的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和动态.[结果]日本囊对虾养殖过程中共观测到浮游植物7门26种.养殖前中期绿藻、硅藻多为优势种,养殖后期蓝藻、硅藻和绿藻多为优势种.养殖初期浮游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养殖后期浮游植物种类数量达到高峰.浮游动物4类,其中原生动物8种,桡足类3种,轮虫类2种,其他浮游幼虫3种.养殖前期原生动物、桡足类和轮虫类共为优势种,养殖中期原生动物和轮虫共为优势种,养殖后期仅以原生动物为优势种.养殖初期浮游动物种类相对较少,养殖中期浮游动物种类数量达到高峰,养殖后期种类数量下降.整个养殖周期中虾池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9 ~ 1.30和0.25-0.72,但虾池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的栖息密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且在数量方面呈现密切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R2为0.855 3.[结论]该研究可为水质调控及日本囊对虾高产养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13年5月对普陀山附近海域的水质、沉积物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和潮间带生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水质、沉积物监测项目中的无机氮、磷酸盐和锌部分站位超标,水质富营养化严重。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较低,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和潮间带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种类较丰富。  相似文献   

11.
菲律宾蛤仔育苗用水系统中浮游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5年3月至2005年11月对庄河海洋村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育苗用水系统中浮游生物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植物62种(属),优势种类为新月拟菱形藻、洛氏角毛藻、菱形藻、三角褐指藻、舟形藻、尖尾蓝隐藻、普通小球藻、绿裸藻等;浮游动物45种(属),优势种类为诺氏麻铃虫、咽拟斜管虫、旋回侠盗虫、刚毛幼虫、褶皱臂尾轮虫、椎尾水轮虫、小拟哲水蚤、近缘大眼水蚤和半球腺介形虫等。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为2.90~30.91mg/L,沉淀池出口浮游植物的平均生物量最高,为16.78mg/L,沉淀池人口的次之,砂滤池出口的最低;浮游动物的密度为5.5~118个/L,生物量为0.01—5.97mg/L,外海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量最高(2.48mg/L),砂滤池出口的最少。浮游植物硅藻门的种类占优势,而浮游动物生物量较大的主要是桡足类及其幼体。  相似文献   

12.
赤城湖指示藻类的组成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弄清蓬溪县赤城湖指示藻类的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从而为有效保护湖区水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取样分析法分别在2006年8月28日、11月28日、2007年2月2日和3月28日对11个采样点(渡口、库闸、抽水站、湖心①、团结桥、金仙寺、清幽岛、船舫岛、新堰坎、农家乐和湖心②)的藻类植物进行定性和定量采集,同时对各采样点的pH值、水温、气温和透明度进行测定,并采用Margalef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Whittaker多样性指数等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有指示各类水质的藻类73种,但极常出现在各类水体的只有69种,隶属于8门36属。其中,多污带水体指示藻类1种;α-中污带水体中的指示藻类4种;β-中污带的种类28种;微污带水体的种类27种;另有9种可同时指示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Margalef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Whittaker多样性指数分析的结果与指示藻类指示的水环境基本一致。[结论]目前,赤城湖水体为微污与β-中污之间的水质。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沿岸碎波带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明长江口碎波带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设置13个站位点,用浮游Ⅰ型生物网(口径30 cm,网目0.2 mm)共拖网156次,采集到浮游动物74种,浮游幼虫10类;浮游动物中甲壳动物共63种(桡足类43种,枝角类15种,其他5种),水生昆虫5种,轮虫3种,水母类2种,毛颚动物1种。最优势种为中华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优势度Y=0.52;其次为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Y=0.22。〖WTBZ〗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碎波带浮游动物以河口半咸水性浮游动物为主,受长江径流量、外海水团、温度和盐度等环境因素影响,淡水性种类和近岸低盐性种类平均密度呈季节性变化,不同区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4.
2012年8月对贵州舞阳河风景区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并对水体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期间鉴定出的浮游植物属于5门58属共149种,其中硅藻种数最多,占总种数的46.31%。舞阳河夏季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平均值为16.7×105个/L,生物量平均值为1.58 mg/L。使用指示生物法和多样指数法,表明舞阳河水质总体处于α-中污带与β-中污带之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了解合肥市饮用水源地水生态环境状况,于2020年夏季、秋季、冬季及2021年春季对大房郢水库的水质、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进行监测,对比浮游生物群落现存量与历史变化,并使用冗余分析(RDA)以及蒙特卡洛置换检验探究环境因子对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浮游植物以蓝藻门为主要优势种属,密度及生物量较2005年分别增加37.7%和7.0%,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要优势种,密度较2005年大幅度下降了77.5%,生物量多样性增加了47.8%,影响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NH3-N、T(温度)、pH和TN。此外,研究也揭示了季节变化对水库浮游生物的物种组成影响小,但对浮游生物的丰度及多样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济南市湖库水生生物资源状况,有效保护城市水生态环境,于2021年秋季对雪野湖开展了浮游生物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到浮游植物6门40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35.00%,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10.06×106 cell/L、12.88 mg/L,优势种有5种。采集到浮游动物4类13种,其中轮虫种类数最多,占浮游动物总种类数的38.46%,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1.93个/L、0.013 mg/L,优势种有5种。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554、1.556,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467、0.966,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059、2.873。生物多样性指数水质评价表明,湖区水质整体处于中污染状态,污染程度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7.
昆明市金汁河浮游生物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5月,对位于昆明市金汁河的浮游生物进行调查统计,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金汁河的浮游生物共有60种,隶属于8门38科56属,其中,浮游植物6门34科52属56种,浮游动物2门4科4属4种;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均远大于浮游动物,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浮游生物的生态类型、对水温等水环境适应性的不同;该河流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硅藻门类;水环境变化对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生物量有明显影响;金汁河是一条污染严重的河流。  相似文献   

18.
镜泊湖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5月-2007年4月对牡丹江市镜泊湖湖区内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得浮游植物8门55属103种及变种,通过镜泊湖浮游植物组成、生物量以及生物多样性指数综合判定,镜泊湖夏季水质最好,春、冬季节次之,秋季水质最差,上游水质优于下游,镜泊湖总体水质为贫-中营养型.  相似文献   

19.
水质改良剂对池塘养殖水体浮游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质改良剂对池塘进行了浮游生物的定量和定性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经过7 d的试验,使用水质改良剂的池塘,藻类的种类增加了14种,浮游植物生物总量增加了2 700个/mL;未使用水质改良剂的池塘,藻类的种类增加了4种,浮游植物生物总量增加了1 247个/mL。浮游动物变化不明显。说明水质改良剂能够促进藻类的繁殖,增加有益藻类的数量。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和9月2次对鸣翠湖浮游生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浮游植物6门9科13属,以蓝藻门、绿藻门种类为优势种群:浮游动物4门10属,以晶囊轮虫、裸腹蚤为优势种;底栖生物2门5属;水生植物2门4科4属5种,芦苇为优势种类;鱼类资源4科9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