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不同月龄合作猪及对照组八眉猪肌肉氨基酸含量,并通过考察蒸煮处理对氨基酸含量水平的影响,评价合作猪肌肉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合作猪肌肉氨基酸含量高于FAO/WHO的模式标准,可以判断合作猪肉是优质蛋白质来源。蒸煮后,合作猪肌肉中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以及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有所下降,但EAA/TAA、EAA/NEAA上升。多数氨基酸含量在蒸煮后下降,降幅7.61%~78.39%,但丙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含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青海八眉猪肉品质特性。选取300~350日龄、体重(65~75)kg的青海省互助县八眉猪种猪繁育场的二元公猪10头为试验对象,采用国标法对其背最长肌肉质性状、营养组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八眉猪肉中蛋白含量18.41 g/100 g,肌内脂肪16.71 g/100 g;含有葵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等17种氨基酸,特别是影响肉质风味的谷氨酸(2.72 g/100 g)、天冬氨酸(1.52 g/100 g)、精氨酸(1.02 g/100 g)、丙氨酸(0.96 g/100 g)、组氨酸(0.79 g/100 g)等鲜味氨基酸含量高;EAA/TAA之比为40,与FAO氨基酸模式相比,八眉猪氨基酸评分较高,蛋白质的"生物效价"较高;共测出14种脂肪酸,亚油酸含量高达5.77%、油酸高达34.23%、棕榈酸高达21.06%、硬脂酸达24.60%。检测结果表明,八眉猪肉中蛋白含量高、肌内脂肪沉积多、氨基酸种类齐全,影响肉风味的氨基酸含量丰富,说明八眉猪肉质优良,各项指均符合优质肉范畴,可为人们提供优质、健康的猪肉产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青海八眉猪原种、二元长八、三元约长八猪以及对照杜长大猪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的分析,结果显示,八眉原种猪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三元约长八猪和对照杜长大蛋白质含量(P0.05),(除繁育场八眉原种外)八眉猪及其杂交猪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猪均显著高于对照杜长大(P0.05),肉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以及精氨酸等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杜长大(P0.05),其肉质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适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等特点,致八眉猪肉质浓郁清香、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可为人们提供优质、健康的猪肉产品,开发前景广。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深入了解中国地方猪种肌肉氨基酸组成,从而有利于改良猪肉品质及营养价值,促进优良猪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基于前人对嵊县花猪、湘西黑猪、西藏藏猪、荣昌乳猪、滇南小耳猪、青海八眉猪、杜陆猪、淮南猪、沂蒙黑猪、蕨麻猪、甘肃白猪、姜曲海猪、江香猪、东北民猪、松辽黑猪15个中国地方猪种肌肉中16种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比较了不同猪种肌肉16种氨基酸含量及味觉氨基酸含量差异,以联合国粮食组织(FAO)模式评价8种必需氨基酸,并对16种氨基酸组成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嵊县花猪猪肉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味觉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总量最高,分别为48.28、68.82、125.93 g/100 g,且猪肉氨基酸模式与FAO氨基酸模式最接近,必需氨基酸含量远高于FA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含量。主成分分析获得的前4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全部变异的89.499%,基于主成分值的UPGMA聚类图将中国15个地方猪种归为九大类。总之,中国地方猪猪肉氨基酸组成和相对含量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嵊县花猪的肌肉氨基酸组成最优,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深入了解中国地方猪种肌肉氨基酸组成,从而有利于改良猪肉品质及营养价值,促进优良猪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基于前人对嵊县花猪、湘西黑猪、西藏藏猪、荣昌乳猪、滇南小耳猪、青海八眉猪、杜陆猪、淮南猪、沂蒙黑猪、蕨麻猪、甘肃白猪、姜曲海猪、江香猪、东北民猪、松辽黑猪15个中国地方猪种肌肉中16种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比较了不同猪种肌肉16种氨基酸含量及味觉氨基酸含量差异,以联合国粮食组织(FAO)模式评价8种必需氨基酸,并对16种氨基酸组成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嵊县花猪猪肉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味觉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总量最高,分别为48.28、68.82、125.93 g/100 g,且猪肉氨基酸模式与FAO氨基酸模式最接近,必需氨基酸含量远高于FA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含量。主成分分析获得的前4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全部变异的89.499%,基于主成分值的UPGMA聚类图将中国15个地方猪种归为九大类。总之,中国地方猪猪肉氨基酸组成和相对含量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嵊县花猪的肌肉氨基酸组成最优,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对五指山猪和长白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五指山猪肉和长白猪肉的肉品质差异。结果表明,长白猪宰前重、胴体直长、胴体斜长、屠宰率、眼肌面积、平均背膘厚及瘦肉率均极显著高于五指山猪(P<0.01);五指山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pH、熟肉率、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差异不显著(P>0.05);五指山猪肉的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因此,五指山猪肉品质优于长白猪。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猪肉市场的变化,特色优质风味猪肉走俏;回顾了青海八眉猪的杂交利用、保种、育种,青海八眉猪肉质品质特性一直被忽视;并对高原八眉猪种质特性进行了再认识,八眉猪肌肉干物质和脂肪含量高,肉香味浓,具有独特的风味;因此笔者建议青海省养猪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生产具有高原特色的优质风味猪肉。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尼西鸡和无量山乌骨鸡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选取尼西鸡和无量山乌骨鸡各44羽,测定胸肌和腿肌中17种氨基酸和18种脂肪酸的含量,比较分析其差异性。结果显示,尼西鸡和无量山乌骨鸡肌肉中谷氨酸含量均最高,其次是天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最低的是半胱氨酸;无量山乌骨鸡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AA/TAA)均极显著高于尼西鸡(P < 0.01),而鲜味氨基酸含量(尤其是谷氨酸的含量)极显著低于尼西鸡(P < 0.01);这两种鸡肌肉中的脂肪酸均以油酸、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和花生四烯酸为主,其余的脂肪酸含量较低;无量山乌骨鸡肌肉中的总脂肪酸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必需脂肪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尼西鸡(P < 0.01)。  相似文献   

9.
研究测定了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的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的氨基酸、脂肪酸及肌苷酸含量。结果表明:大约克的肉色评分最好,失水率和滴水损失最低,分别为3.34、8.30%和2.43%,杜洛克的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3.4和2.11%,剪切力最小,肌纤维最细。每100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长白猪最高,分别为22.97g、18.04g、9.25g,但品种间差异不明显(P>0.0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品种间差异显著,以长白猪最高为40.25%,分别比大约克、杜洛克提高1.77%(P<0.05)、1.54%(P<0.05)。大约克、杜洛克和长白猪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脂肪酸总量大约克稍高于杜洛克,二者差异不显著。饱和脂肪酸(SFA)含量、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SFA+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都以大约克较高,分别比杜洛克提高14.33%(P>0.05)、3.89%(P>0.05)、0.33%(P>0.05)。不饱和脂肪酸(UFA)杜洛克较高,比大约克提高2.32%(P>0.05)。肌苷酸(IMP)含量以长白猪最高为2.57m...  相似文献   

10.
鲁烟白猪胴体性能及肌肉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烟白猪是以烟台黑猪、长白猪和施格猪为育种素材,采用不完全闭锁的群体继代选育法和综合选择指数法,经7个世代选育而成的猪新品种。屠宰体重95.19 kg,胴体瘦肉率61.66%,肉色3.26,大理石纹3.2,肌内脂肪为2.49%。每100 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0.6399 g、16.5008 g、7.9157 g,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分别为79.9497%和38.3664%。肌苷酸含量为2.3078 mg/g。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选择肉质优良地方品种金华猪、金华猪与引进瘦肉型猪杂交品种以及国外瘦肉型品种大约克等,屠宰测定其背最长肌中肌苷酸、肌内脂肪以及氨基酸含量,探讨不同品种对肌肉风味物质以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品种金华猪背最长肌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国外瘦肉型品种和杂交品种(P0.05),肌内脂肪酸含量则是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在测定7个猪品种背最长肌的16种氨基酸中除亮氨酸外,品种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金华猪背最长肌中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及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均高于国外瘦肉型品种大约克;杜洛克×金华和长白×金华的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均高于金华猪,但是3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7个品种中杜金×长大猪的谷氨酸含量为最高,显著高于长×大猪(P0.05),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  相似文献   

12.
长白猪、大约克及杜洛克肌肉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测定了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的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的氨基酸、脂肪酸及肌苷酸含量.结果表明:大约克的肉色评分最好,失水率和滴水损失最低,分别为3.34、8.30%和2.43%,杜洛克的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3.4和2.11%,剪切力最小,肌纤维最细.每100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长白猪最高,分别为22.97g、18.04g、9.25g,但品种间差异不明显(P>0.0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品种间差异显著,以长白猪最高为40.25%,分别比大约克、杜洛克提高1.77%(P<0.05)、1.54%(P<0.05).大约克、杜洛克和长白猪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脂肪酸总量大约克稍高于杜洛克,二者差异不显著.饱和脂肪酸(SFA)含量、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SFA+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都以大约克较高,分别比杜洛克提高14.33%(P>0.05)、3.89%(P>0.05)、0.33%(P>0.05).不饱和脂肪酸(UFA)杜洛克较高,比大约克提高2.32%(P>0.05).肌苷酸(IMP)含量以长白猪最高为2.57mg/g,比大约克、杜洛克分别提高1.18%(P>0.05)和2.39%(P>0.05),三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比较野屯杂交猪与屯昌黑猪肌肉脂肪酸和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探究野屯杂交猪的肌肉脂肪酸与氨基酸特性。试验结果如下:野屯杂交猪肌肉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氨基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23.92%,必需氨基酸含量为8.83 g/100 g,亚油酸(C20∶4)含量是屯昌黑猪的2.08倍,亚麻酸(C20∶4)含量是屯昌黑猪的1.97倍,花生四烯酸(C20∶4)含量是屯昌黑猪的1.89倍,PUFA/SFA比值符合人类营养学认为的最佳比例,EAA/TAA和EAA/NEAA比值均高于FAO/WHO的模式标准。表明野屯杂交猪肉是优质蛋白质来源,食用营养价值高,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早期断奶对藏西北绒山羊背最长肌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18只健康羔羊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28日龄(D28)实施早期断奶,对照组在60日龄(D60)自然断奶,羔羊断奶后饲喂相同的代乳料至75日龄;从两组随机选取5只羔羊进行屠宰采样,对其背最长肌中氨基酸和脂肪酸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在藏西北绒山羊背最长肌中检测出17种氨基酸,包括赖氨酸、亮氨酸等7种必需氨基酸,天冬氨酸、精氨酸等10种非必需氨基酸。两组断奶羔羊肉中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8日龄断奶组羔羊肉中EAA/TAA、EAA/NEAA比值显著(P<0.05)高于60日龄断奶羔羊。共检测出29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和油酸含量最高,早期断奶对羔羊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 藏西北绒山羊羔羊肉中所含氨基酸和脂肪酸种类多、含量丰富,实施早期断奶、及早补充颗粒料对肉中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无影响,且可提高EAA/TAA、EAA/NEAA比值,使其更符合FAO/WHO氨基酸评分模式;该试验可为藏西北绒山羊羔羊实施早期断奶、提高母羊的繁殖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梅山猪、杜洛克×梅山猪(简称杜×梅猪)和巴克夏×梅山猪(简称巴×梅猪)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分析,筛选出最优杂交组合,对梅山猪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试验选取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各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8头猪,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饲养,分别育肥饲养至适当体重进行屠宰,每组随机选取1头猪测定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肉背最长肌各项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肉背最长肌各项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总氨基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肌肉中风味和营养价值基本一致,综合考虑饲养周期及经济效益,杜×梅猪和巴×梅猪优于纯种梅山猪,在生产中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17,(2)
为全面了解云南地方猪种的肌肉氨基酸组成以生产优质猪肉,测定并比较了大河猪、丽江猪、迪庆藏猪、滇南小耳猪、撒坝猪及长白猪的肌肉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6个猪种肌肉中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胱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大河猪、迪庆藏猪、滇南小耳猪、丽江猪、撒坝猪的氨基酸总量分别比长白猪高32.87%(P0.05)、36.31%(P0.05)、17.39%(P0.05)、22.48%(P0.05)、14.27%(P0.05),必需氨基酸分别比长白猪高31.84%(P0.05)、38.64%(P0.05)、13.06%(P0.05)、18.91%(P0.05)、18.37%(P0.05),风味氨基酸分别比长白猪高36.30%(P0.05)、33.78%(P0.05)、23.19%(P0.05)、29.92%(P0.05)、8.07%(P0.05),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分别比长白猪高81.04%、35.02%、73.36%、84.14%、29.80%。表明云南地方猪种肌肉氨基酸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组成和比例更接近人体需要,肉味香浓,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均优于长白猪。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八眉猪不同部位肌肉中风味物质的差异,试验以青海省互助县八眉猪种猪繁育场的二元猪为研究对象,采用食品或肉制品相应国家标准及相关参考方法对其背最长肌和五花肉中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肌苷酸等含量进行系统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背最长肌中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五花肉(P0. 01),其他各营养成分含量背最长肌均显著高于五花肉(P0. 05);背最长肌肌苷酸、肌酐、次黄嘌呤含量均高于五花肉,差异不显著(P0. 05);除胱氨酸含量二者无显著差异(P0. 05),背最长肌中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五花肉(P0. 05)外,其余15种氨基酸含量背最长肌均极显著高于五花肉(P0. 01)。说明相对于五花肉背最长肌具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等特点,更符合现代人的健康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香猪的肌肉营养组分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香猪肌肉中肌内脂肪含量达3.67%,香猪猪肉中每100 mg干重中氨基酸总量为64.63 g,主要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4.67%,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为45.86%,香猪猪肉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达到47.57%,UFA/SFA(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为0.90.因此,香猪的肌肉细嫩多汁、质量好,营养保健价值高,脂肪酸营养价值高,经济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对雉鸡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价。选取中国环颈雉、蒙古雉鸡、黑化雉鸡、申鸿七彩雉鸡和绿雉鸡200只(每个品种各40只,公母各占1/2),参照国家标准,采用索氏提取法、凯氏定氮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测定胸肌中粗脂肪、粗蛋白质、肌苷酸、胆固醇、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1)黑化雉鸡胸肌中粗脂肪、粗蛋白质和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雉鸡(P0.05)。雉鸡胸肌中均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分别为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总氨基酸含量为33.22%~37.26%,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含量比值在0.40左右,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高于0.60。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谷氨酸味道强度值最大(19.53~22.77)。2)雉鸡胸肌中检测到22种脂肪酸。黑化绿雉肌肉中12~16碳饱和脂肪酸、其他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均高于其他雉鸡。由此可知,5种雉鸡胸肌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和组成基本一致,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黑化雉鸡脂肪酸含量优于其他雉鸡。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15,(5)
文章比较研究了杂种黑猪(长白山野猪×莱芜猪×杜洛克猪)和外三元杂种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猪)的肉质性状,测定了肉色、大理石纹、p H24、嫩度、保水性(失水率、汁液损失、贮藏损失、蒸煮损失和熟肉率)、肌纤维直径、肌内脂肪含量、肌苷酸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和挥发性物质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杂种黑猪肉的L*值、a*值、熟肉率、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外三元杂种猪肉(P0.05);外三元杂种猪肉的失水率、汁液损失显著高于杂种黑猪肉(P0.05);杂种黑猪肉的p H24极显著高于外三元杂种猪肉(P0.01);杂种黑猪肉的亚油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外三元杂种猪肉(P0.01);大理石纹、嫩度、贮藏损失、肌纤维直径、肌内脂肪含量、肌苷酸含量、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和挥发性物质成分等指标,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杂种黑猪的肉质优于外三元杂种猪,可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