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圆环病毒2型和致病性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诸多规模化猪场断奶后仔猪出现全身消耗性综合征,同时出现呼吸困难,寒颤,下痢,体温升高等症状。发病猪的病变组织用PCR检测PCV-2为阳性,分离的细菌可于普通琼脂、伊红美兰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形态与组织触片镜检及生化反应特征与沙门氏菌一致,并可致死小鼠,仅对头孢唑啉呈中度敏感。结合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证实2型猪圆环病毒(PorcineCircovirus2,PCV-2)和致病性沙门氏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猪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猪群频繁的调入转出,猪群发病的动态也越来越复杂。猪群发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作用的结果,往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混合感染所造成。常常是多种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或者是继发感染,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升高,危害加大,使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难度增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某发病猪场病死仔猪进行了剖检诊断、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实验室病原检测,确诊其为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3.
猪圆环病毒是引起猪免疫抑制的主要疾病,猪被感染后会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疫苗接种失败的现象屡见不鲜,从而导致一些病原微生物之间混合感染,感染相当严重,常常会继发细菌感染。2019年6月,黑龙江省内某猪场出现猪圆环病毒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导致仔猪相继出现死亡的现象。为减少经济损失,根据畜主送检的四头仔猪样本进行诊治。此次诊治为养殖场发病原因分析和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分年龄、性别、季节均可发生,可表现为急性、慢性、不典型感染病程。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引起的1~4月龄仔猪发生的传染病,不分季节,多为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与猪瘟混合感染,则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给准确诊治带来了难度[1]。2013年12月中旬,铁岭市某种猪场猪先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贵阳市某猪场出现仔猪发病死亡和母猪流产的原因,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病料中检出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核酸,未分离出细菌,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为猪瘟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6.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热、接触性传染病,不分年龄、性别、季节均可发病。仔猪副伤寒病,又称为猪沙门氏菌病,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1~4月龄仔猪发生的传染病,各季均可发生,多为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与猪瘟混合感染,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菏泽市某养猪场于2018年3月份前后陆续发生了8头育肥猪死亡病例。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猪群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检查及病理剖检,又通过实验室RT-PCR和PCR检测,最终判定该病例为猪瘟病毒与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同时,针对该病例分析了发病原因,提出了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8.
猪瘟猪副伤寒混合感染的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贵州省某公司从北京引进40~50kg大约克种猪(曾接种过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周后,有30头猪先后发病,其临床症状为:体温升至40℃以上,全身皮肤发红,后期发绀,同时伴有腹泻。经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著,死亡20头,病死率达66.7%。经实验室诊断,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病料贵州省某公司送检病死亡猪。(2)猪沙门氏菌标准血清购于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1.2方法1.2.1细菌分离无菌取肝脏、脾脏、淋巴结病料分别接种在鸡鲜血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h后,挑取鸡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单个菌落接种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h。1.…  相似文献   

9.
猪瘟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广西南宁市、贵港市、崇左市共5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病猪的组织器官样品(脾脏和淋巴结),应用已建立的检测猪瘟病毒(CSFV)的RT-PCR技术和检测圆环病毒2型(PCV-2)的PCR技术,快速准确地扩增出了CSFV和PCV-2特异的目的基因片段,从而证实为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0.
朱凤霞  路方 《中国猪业》2014,9(11):40-42
河南省驻马店市某养殖场由于外购保育猪,导致猪群发病。经过发病情况调查、临床诊断、剖检、实验室检验等,确诊为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病毒的混合感染。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2017年8月,黑龙江省大庆市某猪场暴发传染病,传染率高,死亡率高,病程为2~5 d,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仔猪食欲不振、体表高温发热、皮肤发绀、仔猪腹泻、气喘等症状。无菌采取病猪肠段、肺脏等病料提取其DNA和RNA,进行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同时分离纯化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药敏试验和生化鉴定等。PCR扩增出的结果为猪蓝耳病毒、猪瘟和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链霉素、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对分离细菌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2.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为已知的最小动物病毒之一,分为I型(PCV-1)和II型(PCV-2)两个型.由于猪圆环病毒可以使感染猪出现免疫抑制,可以与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导致多系统、多组织的损伤,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猪瘟病毒是猪常见易感病毒,猪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临床上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很普遍,本文介绍了一例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病毒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治,以期为基层兽医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侯洪烈 《畜牧与兽医》2002,34(10):23-24
丹东市某千头自繁自养猪场于 2 0 0 1年 12月初 ,猪先后发生以寒战、气喘、下痢、皮肤发紫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仔猪发病率 80 % ,2月龄以上猪发病率 5 6%。经确诊为猪副伤寒和猪瘟混合感染。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11头怀孕母猪中有 8头 ,都在妊娠后期流产。 2 2头已断奶和哺乳期母猪中有 6头寒战、食欲不振 ,5d后自行痊愈。所产仔猪呼吸困难、皮肤发紫。发病率 80 % ,病死率 95 %。 2~ 4月龄猪体温升高 ,皮肤发紫 ,便秘和腹泻交替 ,发病率5 6% ,病死率 85 %。 4月龄以上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较低。2 症状及剖检变化哺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逐渐增加。本文主要阐述了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具体诊断和治疗对策,希望为相关的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炎  戴成吉 《中国猪业》2008,3(9):28-31
目前的猪病由原来的单一病原转变为多因子协同作用,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猪蓝耳病病毒混合感染成为许多猪场面对的难题,而了解病毒的致病机理对于疾病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从而为开展猪病防制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4种病毒的多重PCR方法.对于每一种特定的病毒,用4对寡核苷酸引物均能特异扩增其目的片段.以含有病毒目的片段的质粒为模板,测定了多重PCR的检测灵敏度,PRRSV和CSFV检测最低限是48 pg,而PPV和PCV-2为0.48 pg.利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具有产自有繁殖障碍母猪的仔猪或具有呼吸障碍症状的76个仔猪样本进行检测.检出了4种病毒的存在,其中26个样本(34.2%)同时感染了2种以上病毒.结果表明多重PCR方法检测猪混合感染的病毒,是一种快速、灵敏、低成本、高效率的病原学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8.
济源市某猪场保育仔猪突然发病,以拉水样稀粪、气喘、体温升高、严重消瘦、有部分猪出现神经症状、皮肤上有红斑、有眼屎为主要症状,剖检为肺粘连严重,发病率80%-90%,死亡率30%。用各种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等综合诊断,确诊为猪瘟病毒、圆环病毒及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对其采取隔离病猪、全场紧急补防猪瘟疫苗、配合使用免疫调节剂、全场彻底大消毒、改善卫生和饲养管理条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注射等针对性防控措施,逐渐控制了疫情发展态势,大大降低了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Virus,C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和致死性疾病[1]。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CircovirusDiseases)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covirustype2,PCV2)感染引起的仔猪多种综合征[2]。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该病病毒主要侵害猪的免疫系统,可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继发如猪伪狂犬病、猪瘟、猪肺炎支原体和猪细小病毒病等疾病,与之发生混合感染,加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严重危害着猪群的健康程度[3]。  相似文献   

20.
为调查贵州省某规模化猪场送检病料的感染状况,试验首先对该猪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并对送检的2头发病仔猪进行病理剖检,然后采用ELISA方法对该猪场送检的80份血液样品进行了CSFV和PCV2血清学检测,最后采用RT-PCR和PCR技术进行确诊。结果表明: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剖检和ELISA方法检测猪瘟和猪圆环病毒病2型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25%和52.5%后,初步判定该猪场疑似猪瘟和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RT-PCR和PCR检测确诊该猪场为猪瘟和猪圆环病毒病2型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