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洋珍珠贝病害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海洋珍珠贝是人工养殖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病害问题也日趋严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多个国家的海洋珍珠贝出现大量死亡[1-6],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推动了对海洋珍珠贝病害的研究。本文对国内外海洋珍珠贝的病害研究进展进行概括。1 养殖海洋珍珠贝的种类目前世界上能够养殖海水珍珠的贝类约有20种[7],但在世界各地大规模进行养殖的海洋珍珠贝主要有大珠母贝、马氏珠母贝和珠母贝三种。1.1 大珠母贝大珠母贝(Pinctadamaxima),俗名白蝶贝,是目前世界珍珠养殖母贝中…  相似文献   

2.
3种珍珠贝精子发生及其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合浦珠母贝、大珠母贝和企鹅珍珠贝的精子发生及精子形态。结果表明,大珠母贝从精原细胞到精子,核内都有数量不等的板层小体;企鹅珍珠贝从精原细胞的晚期直到精子细胞早期,大多数细胞出现核内包含体;而合浦珠母贝的生精细胞核无特殊结构。合浦珠母贝在初级精母细胞时由高尔基体分泌形成前顶体粒;企鹅珍珠贝的前顶体粒主要在次级精母细胞和早期精子细胞阶段形成。虽然大珠母贝的各级生精细胞中都没出现典  相似文献   

3.
2种珍珠贝的外套膜同工酶及粘液蛋白的电泳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企鹅珍珠贝、马氏珠母贝外套膜组织及粘液进行垂直板状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分离,分析这2种珍珠贝的粘液蛋白和外套膜的SOD、MDH、EST、LDH同工酶谱带。结果表明,2种珍珠贝同工酶的表达,既呈现出明显差异,又有一些相似的特征。对比粘液的蛋白谱带和其同工酶谱带,发现主要的蛋白带具有明显的SOD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马氏珠母贝及海水珍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占旺  王大鹏  甘西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2):1618-1622
马氏珠母贝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人工培育海水珍珠的最常用贝类,目前已在养殖生态、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文章综述了我国马氏珠母贝的育种、人工育苗、养殖容量、术前处理、药用和食用价值开发,及其所育海水珍珠的成分分析、育珠技术、价值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海水珍珠产业发展概况,最后指出今后关注和研究的主要方向,以加深对马氏珠母贝及海水珍珠产业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5.
对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和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的棱柱层形成相关基因prismalin - 14的组织表达和碳酸钙沉降抑制进行了比较研究.选取编码prismalin - 14蛋白的cDNA序列插入pET - 32a质粒,构建表达载体,通过IPTG诱导、亲和层析柱纯化,成功获得预期大小的融合蛋白并用于碳酸钙沉淀的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大珠母贝的prismalin - 14蛋白对碳酸钙沉降的抑制能力比合浦珠母贝弱.组织特异性表达表明,prismalin - 14基因在外套膜的表达量远高于其他组织.对大珠母贝外套膜3个不同部位的荧光定量PCR表明,prismalin - 14基因在大珠母贝外套膜边缘表达量最高,在外套膜皮质部和外套膜中心表达量较低,与合浦珠母贝的表达模式相似.  相似文献   

6.
3 种野生珍珠贝表型性状比较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开发具有优良生产性能的珍珠贝新品种,并为亲贝的挑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 自然海区捕捞的野生合浦珠母贝、黑珠母贝和射肋珠母贝各 100 只,测量其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绞 合线长)和经济性状(湿重、软体重、壳重)。对其各表型性状进行比较,并应用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等方法 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合浦珠母贝各表型性状的均值和极大值均大于其他两种珍珠贝,而射肋珠母贝的壳高、 壳宽、绞合线长及含肉率大于黑珠母贝。各性状相关系数中,除射肋珠母贝的壳高与壳宽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外, 其他种类性状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3 种野生珍珠贝中,影响合浦珠母贝、黑珠母贝和射肋珠母贝湿重的直接 作用最大的形态性状分别为壳宽(0.362)、壳高(0.517)和壳长(0.337);影响软体重直接作用最大的分别 为壳宽(0.379)、壳高(0.388)和壳宽(0.340);影响壳重直接作用最大的形态性状均是壳高。【结论】3 种珍珠贝间影响其湿重的最大形态性状不同,影响其壳重的形态性状都相同。  相似文献   

7.
对海南新村港珍珠贝养殖基地的1~1.5龄和2龄以上的合浦珠母贝上的寄生多毛类的种类和数量做周年采样调查,并分析优势种的数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上的寄生多毛类主要有9种,其中缨鳃类、丝鳃类、才女虫类3种为优势种;贝龄越大,丝鳃类、才女虫类寄生虫总数量越多,而缨鳃类数量并无明显变化;2龄以上合浦珠母贝的3种主要多毛类寄生虫的总数量在10月份达到最高峰,而在1月份最低,其中缨鳃类数量的周年变化不显著,才女虫类的数量在4月份时达到峰值,而在10月份最低,丝鳃类的数量在10月份达到峰值,而在4月份最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矿化基因、贝壳和珍珠经济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47个培育优质珍珠的马氏珠母贝,测量贝壳的壳宽、壳高、壳长、绞合线长、总壳重、左壳重、珠层厚度及珍珠的直径、重量、珠层厚度,并分析矿化基因msi60在外套膜内缘组织的相对表达量,珍珠经济性状和贝壳经济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珍珠的珠层厚度、珍珠直径和珍珠重量3个经济性状均与受体贝贝壳的壳宽、壳长、总壳重和左壳重呈显著相关,推测育珠贝的生长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珍珠的培育;msi60在外套膜内缘的相对表达量与珍珠重量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9),贝壳和珍珠的珍珠层厚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9),推测在马氏珠母贝中,贝壳的矿化和珍珠的矿化可能具有共同的上游调控元件。[结论]msi60在形成贝壳珍珠质层的外套膜内缘组织中的基因表达量与珍珠的经济性状相关。该研究为马氏珠母贝生物矿化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合浦珠母贝不同来源群体小片贝的育珠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广东湛江的2龄合浦珠母贝作为插核母贝,选取1.5龄,30-35 g之间的三亚贝、印度贝和广东贝作为小片贝,研究不同小片贝对珍珠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光泽来看,印度小片贝的优质珠比例(47.7%)显著高于三亚小片贝(40.0%)和广东小片贝(42.0%,P<0.05 ),但二亚小片贝的珍珠上层速度0.0538 (±0.0046 )mm/月显著高于广东小片贝珍珠的0.0521(±0.0045) mm/月.说明采用印度小片贝对提高优质珠的比例有一定的效果,采用三亚小片贝能提高珍珠质分泌的速度,小片贝和受体贝来源于相同群体时能增加商品珠比例.  相似文献   

10.
企鹅珍珠贝是我国培育附壳珍珠和游离珍珠的优良贝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国内外对企鹅珍珠贝的研究多集中在繁育、人工育苗、成贝养殖、附壳珠核和游离珠培育等方面。笔者综述了企鹅珍珠贝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企鹅珍珠贝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