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和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测定猪瘟兔化弱毒的组织半数感染量(TCID50)。优化了两种方法的一抗使用浓度;筛选了IPMA方法中敏感、易辨识的酶作用底物。优化后的IFA和IPMA方法测定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半成品和成品的TCID50,可以作为兔体感染量(RID)和猪体半数保护量(PD50)效力检验标准的补充,应用到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生产中,加强质检、质控力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猪瘟兔化弱毒乳免疫苗成本高,易污染的缺点,弥补采用常规猪肾细胞制造猪瘟弱毒疫苗的潜在致病危险性。本文成功的在犊牛睾丸细胞上连续增殖猪瘟化弱毒,特别是利用次代或二代细胞进行转瓶堵养,收获的猪瘟兔化弱毒其毒价稳定,细胞不易老化脱壁。现已制成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培养冻干疫苗,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疫苗对猪的免疫原性良好,免疫期一年以上。性能稳定,在-15℃可保存13个月,4℃保存半年以上,25℃也可保存14天。经7691头猪的免疫接种试验,证明本苗安全,无一死亡,个别猪有反应,其反应率仅为0.74%。  相似文献   

3.
猪瘟兔化弱毒(以下简称兔化毒)在兔体已传至430代,注射家兔90%以上发生热反应。注射猪反应轻微,对妊娠母猪及仔猪的生长发育皆无不良影响,其详细结果已分别发表于前两篇报告(Ⅰ、Ⅱ)。现将兔化毒对猪的免疫原性试验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试验经过和结果一、兔化毒对猪最小免疫量的测定及其对兔最小感染量的关系 (一)兔化毒对猪最小免疫量的测定:在种毒继代试验过程中,曾分别采取不同代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为世界上公认的效果非常良好的疫苗,但由于保存或使用不当或受母源抗体的干扰,往往造成免疫失败或免疫不全,从而发生典型或非典型猪瘟。过去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而现在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这两种疫苗每头份中的感染量不同。为了了解我县母猪猪瘟免疫的效果,从1995年起进行了猪瘟抗体监测工作,现将二年的结果总结如下,以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1.1样本采集:母猪在猪瘟免疫后一个月左右采样,采样比例约为免疫母猪的10%。1.2监测方法:采用南京农业大学的PPA-ELISAHC诊断盒,并根据其提供…  相似文献   

5.
猪瘟兔化弱毒苗免疫效果浅析安徽农业大学姚太平,谢三星据1989年FAO-WHO-OIE动物健康年鉴记载,猪瘟已发生于36个国家和地区(还有两个国家可疑),给养猪业带来严重损失。而我国猪瘟兔化弱毒苗在预防和控制该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今就该苗有关问题作如下...  相似文献   

6.
养猪生产实践中,防治猪的传染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制定严格的防疫程序,进行严格免疫。但是,免疫程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对常见的传染病,大体可以如下制定:1猪瘟一般公猪、繁殖母猪和育成猪每年春、秋季各注射猪瘟兔化弱毒冻干疫苗1次,注射剂量为常规量的4倍。对仔猪可采用3种免疫程序:有猪瘟疫情的地区和猪场,于3周龄第一次免疫,8周龄(断乳散窝时)第二次免疫;没有猪瘟疫情的地区和猪场,可在8周龄免疫1次,注射剂量均为常规量的4倍;发生过仔猪猪瘟的猪场,应在吃初乳前注射2倍剂量的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  相似文献   

7.
猪瘟病毒流行株与疫苗株主要抗原编码基因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国7个省市1200多份可疑猪瘟病料中分离出9个猪瘟病毒(HCV)野毒株,编号分别为HCV-01-09。将9株野毒分别通过PK15细胞分别通过PK15细胞传6代,测其毒价,并提纯做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毒价范围在10^2-10^7TCID50,电镜观察均可清晰地见到直径为25-70nm,略呈圆形的病毒颗粒,具有较完整的囊膜和纤突结构。从9株野毒中选取5株经猪瘟阴性猪各传3-4代,测其毒力、病原性、致死性,结果表明:各毒株在传代中其上述生物学特性上有变化和差别。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分别对这5株野毒做免疫保护相关性试验,结果证明:攻毒后的疫苗接种猪100%保护,而攻毒对照猪100%死亡,且对照猪在攻毒1周后便出现猪瘟野毒感染,而免疫猪在整个观察期均未见到野毒感染。用不同剂量的猪瘟兔化弱毒,表明猪瘟兔化弱毒不通过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将猪瘟野毒株、石门系强毒株、兔化弱毒株及1982年分离的郑州野毒等毒株进行主要抗原编码基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猪瘟病毒可分2个基因组6个基因亚组,HCV-02、03、06、07等4个野毒株与国内的C株、石门强毒株、国外的C株、日本GPE株、ALD株、意大利Brescia株均属同一基困组,而HCV-08株及郑州株等2个野毒与法国的Alfor株同属另一个基因组。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药监察所于1984年在我厂进行猪瘟兔化弱毒毒种对猪的安全性试验时发现,对注射猪瘟冻干苗后21天的猪血清,用100个感染剂量的猪瘟兔化弱毒作兔体中和试验(按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及检验规程进行),检不出中和抗体。为此,我们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医学报》2017,(3):410-414
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与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对12份猪瘟兔化弱毒(ST细胞毒)病毒含量与毒价进行了测定,并与兔体反应热法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2份猪瘟兔化弱毒(ST细胞毒)可根据兔体感染量分为4组,各组间荧光定量RT-PCR法与IFA法测得的病毒含量间差异极显著(P<0.01);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间呈显著正相关性(γ>0.9)。研究结果提示:可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结合IFA替代传统的兔体反应热法,高通量、快速、准确地测定猪瘟兔化弱毒病毒含量,其有助于简化疫苗检验工作并提高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猪瘟活疫苗(种毒)鉴别检验阳性血清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猪瘟活疫苗(种毒)鉴别检验阳性血清,本实验将4头非免疫健康猪进行猪瘟活疫苗基础免疫和猪瘟石门强毒株反复强化免疫后,采血分离血清,过滤、分装、冻干、熔封,获得4批产品,并进行了检验和验证。结果显示:物理性状、无菌检验、安全检验、均一性检验、支原体检验、真空度测定均合格;剩余水分均小于4%;特异性检验表明,口蹄疫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细小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抗体均为阴性;残余猪瘟病毒免疫荧光和套式RT-PCR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兔体中和效价分别为1∶800、1∶800、1∶800和1∶1 600;对猪瘟兔化弱毒种毒和5种猪瘟活疫苗的验证结果均良好。该4批血清可以用于猪瘟活疫苗(种毒)鉴别检验。  相似文献   

11.
兔化猪瘟弱毒冻干苗在未大批生产供应防疫使用之前,兔化猪瘟弱毒山羊体、绵羊体或牛体反应苗在我省和兄弟省区曾经有效地用于防制猪瘟,在控制和消灭猪  相似文献   

12.
在传至70代的永生化猪血管内皮细胞接种猪瘟兔化弱毒,72 h后收取细胞上清液并对处理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分别检测第70、75、80、90、100、105代接毒细胞中病毒,观察各代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接种猪瘟兔化弱毒后20代(第90代永生化猪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与正常的形态相似,但传至接毒后35代(第105代永生化猪血管内皮细胞)时,细胞稍有拉长现象。各代次细胞中都有猪瘟兔化弱毒的检出。本研究为永生化猪血管内皮细胞生产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敏感、特异的评价猪瘟兔化弱毒(HCLV)疫苗中病毒含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参照中国猪瘟石门株兔化弱毒全长序列,在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基因组5'非编码区设计1对标准品引物、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探针,建立检测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病毒含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检测的敏感度达1.20×105拷贝/mL;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乙型脑炎、仔猪副伤寒和猪伪狂犬病4种活疫苗基因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内变异系数为0.29%~0.39%,批间变异系数为0.32%~0.61%.应用此方法对6个不同厂家生产的7种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中病毒含量进行了检测,发现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中病毒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结果表明,建立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能特异地检测疫苗病毒含量,可用于初步评价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抗原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为用体外试验方法评价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效力,以猪瘟病毒抗体(兔源)为一抗、荧光素标记羊抗兔IgG 为二抗,建立了CSFV兔化弱毒株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 IFA)。特异性试验表明,用该IFA方法检测CSFV兔化弱毒株接种的RK细胞为阳性,而检测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病、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毒接种的RK细胞均为阴性。 CSFV兔化弱毒株和活疫苗的兔体感染量( RID)用兔体测定,半数组织感染量( TCID50)用IFA测定,拟合RID与TCID50的线性回归方程,确定1RID/mL=( TCID50/0.1mL+200)/12。  相似文献   

15.
异源细胞培养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的保存期观察以体强(广东生物药厂广州,510630)在多年进行猪瘟细胞活疫苗的检验工作中,在研制羊肾细胞活疫苗作的-15℃、8-15℃保存期的测定中,发现猪瘟兔化弱毒株在异源细胞活疫苗中经较长时间的保存后毒价没有降低。在...  相似文献   

16.
1猪瘟活疫苗(Ⅰ) 1.1名称:通用名,猪瘟活疫苗(Ⅰ) 1.2简介:本品系用猪瘟兔化弱毒C株接种乳兔,收获感染乳兔实质脏器制成乳剂,加适宜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因此又称猪瘟兔化弱毒乳兔组织疫苗。每头份疫苗所含病毒稀释150倍后能引起兔体的热反应。  相似文献   

17.
本公司2001年生产猪瘟兔化弱毒细胞疫苗27批,效力不合格报废1批,污染报废1批。成品合格率为92.6%。制备原代细胞24批(144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原代细胞不形成单层的有10批(63瓶),成功率为56.3%;次代细胞失败的有3批(89瓶),次代细胞成功率仅为68.6%;而不产毒的细胞有2批(43瓶),产毒率为74.5%。本文就引起猪瘟兔化弱毒细胞疫苗生产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05,(6):56-56
该疫苗是选取特殊的耐热冻干保护剂、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而研制成功的,具有以下特点:(1)每1头份的免疫剂量达到900个兔体反应量(RID)(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与检验规程规定的猪瘟免疫量为每1头份150RID,目前欧洲一些国家将我国现在应用的C株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的免疫剂量提高到4  相似文献   

19.
根据GenBank中的猪瘟病毒强毒和弱毒株基因组序列设计了1对针对猪瘟病毒的通用引物和2条分别针对猪瘟病毒强毒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的特异性TaqMan水解探针,建立了一种能区分猪瘟病毒强毒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复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将我国大陆流行的不同基因亚群的猪瘟病毒强毒株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完全区分开来,而不与其他猪源病毒发生非特异反应,分别可检测到初始模板中41.8和81.5个拷贝的病毒RNA,与已建立的复合RT-套式PCR的敏感性相近,两种方法对152份样品检测的符合率达96.9%~100%。通过对8份猪瘟兔化细胞疫苗效价的检测,证实本方法与兔体反应热测定法有一定的相关性,可用于猪瘟病毒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的定量和鉴别检测。  相似文献   

20.
猪瘟单克隆抗体酶联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猪瘟单抗酶联试剂对曾发生过猪瘟的猪群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猪群的猪瘟弱毒体阳性率为78.5%,仍有21.5%的猪免疫不确实、猪群的猪温强毒抗体阳性率为27.5%,说明猪群感染过猪瘟强毒。猪瘟强毒抗体阳性与猪瘟弱毒抗体,繁殖母猪的胎次无关,与毒猪的繁殖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