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畜牧业》2019,(1):17-17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研究发现,蜜蜂、熊蜂和切叶蜂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SA的分子结构及识别功能和双翅目昆虫果蝇完全不同,为深入研究蜂类昆虫免疫应答机制及其疾病预防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对于传粉昆虫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免疫学杂志(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相似文献   

2.
在对我国云南野生蜜蜂资源现状考察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云南野生蜜蜂种质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对云南野生蜜蜂种质资源问题形成的原因展开了深入分析,阐述了云南野生蜜蜂的保护思路。对认识我国云南野生蜜蜂存在的危机和开展该地区野生蜜蜂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蜜蜂为主的传粉昆虫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野生传粉昆虫也在特定的环境中为生态系统提供了巨大的传粉服务功能。大蜜蜂(Apis dorsata)为亚洲特有的一种野生传粉昆虫,它们在保障热带生物多样性及作物产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近20多年来,野生大蜜蜂数量急剧下降,人类活动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大蜜蜂栖息环境受到一定的破坏。本文介绍了国外对大蜜蜂猎取方式的改变,并由此对野生大蜜蜂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国内加强对野生传粉昆虫资源的研究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4.
李位三 《蜜蜂杂志》2010,30(7):29-30
野生授粉昆虫是我国授粉昆虫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中蜜蜂总科最为重要。我们在大力发展家养蜜蜂的同时,应加强野生授粉昆虫资源利用研究,分析数量减少的原因并积极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5.
中华蜜蜂是我国特有的蜜蜂种质资源,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中华蜜蜂面临的生存危机,并对如何保护中蜂资源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中国蜜蜂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保护与利用"成果通过了由中国农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由刘旭院士、黄路生院士、李胜利教授等11位专家组成的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创建了我国蜜蜂种质资源收集、评价、监控体系和开发平台,提出了我国蜜蜂资源的整体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西方蜜蜂种质(遗传)多样性减少可能是蜜蜂消失的一个原因,蜜蜂消失的流行趋势最终波及到当地土生土长的西方蜜蜂。【方法】对西方蜜蜂进行传统形态测定分析、生态地理学分析、蛋白质多态性分析、DNA多态性分析以及其它特征变量分析是研究西方蜜蜂种质多样性的主要方法。【结果】西方蜜蜂种质资源信息数据的建立和完善,西方蜜蜂亚种和(或)地理类型的保护和繁育以及西方蜜蜂的优良性状选择和良种选育是研究西方蜜蜂种质多样性的重要内容。【结论】有关西方蜜蜂种质多样性的报道构成了目前蜜蜂学科的一个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中华蜜蜂是长白山地区珍贵的地方蜂种,具有优异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性能,已处于濒危状态,亟需开展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阐述了长白山中华蜜蜂种群的生存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长白山中华蜜蜂种群资源的几点建议,并将微卫星亲子鉴定技术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应用于长白山中华蜜蜂种质资源的保护方面做了研究展望,可为其他蜜蜂珍稀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借鉴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蜜蜂是最重要的经济昆虫之一,每年生产蜂产品和为农作物授粉所产生的经济价值高达数千亿美元。21世纪初在欧美地区流行的蜂群崩溃失调(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造成当地蜂群的大量损失,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是蜜蜂种质资源多样性水平的降低。我国虽未出现明显的蜂群数量下降现象,但随着国际贸易和交流的快速增长,蜜蜂种群稳定性的威胁广泛存在,蜜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仍然是阻碍我国蜂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能实现优良蜂种的创新利用、专业育种技术人才培养储备等,  相似文献   

10.
李运喜 《蜜蜂杂志》2021,41(4):38-39
就创建沂蒙山中华蜜蜂(北方型)保护区临沂经验进行总结分享:政治引领、严格标准、抢抓机遇,构建沂蒙山中华蜜蜂沟峪型保护新模式和“我要学”中华蜜蜂养殖技术推广模式。分析了现阶段沂蒙山中华蜜蜂保护方面的遗传资源“种质”保护意识不强,中华蜜蜂保护区管理执法难的问题。并就下一步沂蒙山中华蜜蜂遗传资源保护提出了积极推广中华蜜蜂沟峪型保护模式,提升从业者“种质”资源保护专业素养和推广“我要学”中华蜜蜂养殖技术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华蜜蜂种质资源调查保护及增产技术研究"是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申报的省公益性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目前,已对金华地区中蜂进行了实地考察及取样,掌握了当前中蜂资源的种群数量、生存状态、分布情况、生产水平以及饲养管理方式等技术资料,对进一步加大中华蜜蜂种质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从蜜蜂饲养的种类与结构、良种蜂王的选育与推广、中华蜜蜂保护等方面对北京市蜜蜂种质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北京市蜜蜂种质资源发展中存在的五大不足:蜂种保护与利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扶持政策;蜂种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下;引种积极性低,蜂种适应性弱;优良蜂种的选育和利用不够,蜂种种性下降;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控力度不强,制约了蜂种生产性能的高效化。结合北京市养蜂业的发展优势和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为北京地区优良蜂种资源的选育、保护与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2021年~2022年龙山县中华蜜蜂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建设实施情况,依托养殖企业,建立高低海拔核心群,采用自然放养与活框饲养相结合,对蜂种进行系统性的选优、提纯、复壮,采用闭锁繁育和人工授精繁育种王,确保龙山中华蜜蜂基因不流失,保护其遗传多样性和优良生产性状。为武陵山区中华蜜蜂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奠定了基础,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起到关键作用,对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技     
正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高海拔熊蜂的生态适应性机制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在高海拔地区熊蜂生态适应性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该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熊蜂耐寒和耐低氧适应性的调控机制,为深入研究高海拔地区传粉昆虫资源保护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养蜂学  相似文献   

15.
科技     
<正>中国熊蜂物种资源丰富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研究发现,中国是全球熊蜂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境内125种熊蜂可以划分为4大生物地理区系,其中26种熊蜂被鉴定为指示物种。研究结果为我国野生传粉昆虫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基础。该成果在线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相似文献   

16.
蜜蜂是重要的访花昆虫,对其进行保护既有利于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也可提升园林景观效果.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植物主要开花期内,对城市园林中开花植物和蜜蜂访花行为进行调查和观测.结果显示:即使在具丰富蜜粉的其他植物大量开花期间,园林植物仍然是蜜蜂的采集对象.由于食物资源差异等因素,蜜蜂对不同植物的拜访频次和单花访问时间不同,表明不同植物类群在蜜蜂吸引和种群维持中的贡献不同.园林植物已成为部分地区蜜蜂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开花植物配置可以加强城市园林中观赏昆虫的招引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
大门岛中华蜜蜂种群分化形态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蜜蜂种群遗传分析是中华蜜蜂种质资源研究、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基础。通过对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的大门岛以及相邻大陆的中华蜜蜂形态遗传分析,发现大门岛中华蜜蜂与大陆的中华蜜蜂发生种群分化。这对进一步揭示中华蜜蜂生态隔离规律,种群形成机制,中华蜜蜂微进化动力等蜜蜂种群遗传学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32号令———《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已于1997年12月23日经农业部常务会议通过,并于1998年1月5日发布施行。为了全面贯彻执行这一重要法规性文件,切实做好蜜蜂种质资源的保护和蜜蜂育种、引种及经营销售工作,现予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畜牧业》2019,(7):21-2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研究发现,东亚地区熊蜂多样性面临着气候变化与植被变化的威胁,并提出了不同熊蜂类群的保护措施,为传粉昆虫保护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Agriculture Ecosystems &Environment)》上。熊蜂是一类十分重要的传粉昆虫,在维护陆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东亚地区是全球熊蜂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是该地区熊蜂本底资源调查完成较晚,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有待进一步评价。该研究以东亚地区特有的29种熊蜂为材料,利用物种分布模型,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与植被变化对熊蜂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黄粉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缺乏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重要问题。由于昆虫的巨大资源及其优质蛋白,而成为极具开发前景的动物蛋白资源。黄粉虫是继家蚕和蜜蜂之后的第三大昆虫产业,已被作为饲用和食用昆虫广泛养殖。文中介绍了黄粉虫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及其应用现状,并对近年来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全面总结,以利于人们更深入地研究和开发利用黄粉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