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性状简化动物模型BLUP方法在猪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泛应用于奶牛育种的公畜模型BLUP方法,不能利用待估个体本身的成绩,只有当其后代有记录时才能评价该种畜,这无疑延长了世代间隔,而且也无法预测那些本身无后代或有后代但后代无记录或者自己也无记录的个体的育种值。动物模型克服了上述缺陷,能够充分利用生产性能资料,但计算量较大,尤其是多性状。简化动物模型可得  相似文献   

2.
BLUP法是数理统计在遗传学上的应用,基于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模型方法。对于BLUP法估计育种值模型可以分为公畜模型、公畜一母畜模型、外祖父模型、动物模型及简化动物模型,其中公畜模型未能对影响后代的母畜效应进行有效的计算,在同质选配过程中会对公畜效应的预测带来一定的偏差,同时也不能预测后代的个体效应;公畜一母畜模型也不能预测后代个体效应,而外祖父模型适用于种公牛评定,缺点也与上述2种模型一样。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对宁乡猪进行育种值估计时采用动物模型,其一般形式为:  相似文献   

3.
基因组选择近年来成为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一个热点,并有望在将来引起传统育种方式产生重大的变化。猪的基因组选择目前主要是利用基因组信息和猪屠宰、繁殖性状的生产记录对猪进行选择。猪的育种值并不能直接观察得到,而是利用个体本身和亲属信息(后裔、同胞及祖先)估计个体的育种值。所利用的信息越多,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越高。基因组选择的基本思想是基因分型个体的DNA信息包括来自其他远缘及无关基因分型个体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在家畜育种中,实施选择的首要条件是估计出育种值。根据数量遗传理论,个体育种值的大小是选种的定量性标准。因此准确可靠的群体遗传参数和个体育种值是育种实践的必要条件。随着育种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育种值的估计方法也不断的发展和更新。近年来由于数理统计(尤其是线性模型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动物育种值估计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未来的育种工作中,依靠经典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依然是今后育种工作的重点。1动物育种值估计的意义家畜育种中大…  相似文献   

5.
3 生理和遗传标记3.1 生理标记动物育种方法主要依赖于表型度量推知动物基因型(育种值)。表型信息包括有益性状的个体性能以及遗传相关性状的信息,其中也包括利用祖先、同胞以及后裔的性能。有些学者利用不同亲属和相关性状制定选择指数作为遗传指标,但信息仍是表型的。有关影响性状的位点和等位基因数目,以及DNA为哪种等位基因编码,在特定位点上启  相似文献   

6.
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遗传学的不断发展,动物育种方法从传统的数量评估方法,逐渐向全基因组选择法评估育种值转变。全基因组选择是动物育种的一次革命,利用全基因组遗传标记信息对个体进行遗传评估,能大大缩短育种间隔,提高遗传进展,已然成为动物育种研究的热点。该文主要对全基因组选择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做一个简述。  相似文献   

7.
统计昆明犬家系3个世代兴奋性测试记录和系谱数据,对昆明犬兴奋性状不同选育方法进行模拟研究。利用家系系谱资料及F3和F4世代兴奋性状数据,估算个体育种值,依据表型和育种值,对F4犬群按照个体表型、家系表型、个体育种值、家系育种值排序,各选择30%个体,寻找其在F5代中的个体,计算各种选择方法所产生后代的表型和遗传进展,评估各种选择方法对昆明犬兴奋性状选育最优方法。研究表明:选择昆明犬个体育种值好于选择昆明犬家系育种值好于选择家系表型好于选择个体表型,选择昆明犬公犬效果好于选择昆明犬母犬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因组选择是一种全基因组范围内的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是家畜经济性状育种改良的重要技术,利用全基因组遗传标记信息对个体进行遗传评估,能够精准地早期预测估计个体育种值,降低近交系数,大大提高猪育种的遗传进展。随着基因组育种技术不断成熟,基因检测价格不断下降,这项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奶牛、生猪、鸡等动物的育种工作中,本文将从猪基因组选择技术应用意义、国内外应用现状与趋势、技术集成、应用前景等4方面进行综述,为猪的基因组选择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将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引入动物离散性状的遗传分析及个体的遗传评定,初步比较了GLMM方法与一般线性方法(LM)的估计效果。模拟研究的性状为单阈值二项分类性状,选用的连接函数为对数连接μi=eη/(1+eη),方差函数为V(μi)=μ(i1-μi)/n,试验设计为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参数估计采用Fisher迹法。结果表明:GLMM方法能较准确地估计公畜的个体育种值,在个体的遗传评定效果方面要明显优于常规的线性方法,其预测的育种值排序结果与真实育种值的排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01)。  相似文献   

10.
上期从“正确地估计动物群体的遗传参数和个体育种值”和“以混合模型方程组理论和方法为核心的育种值和遗传参数估计方法”两个方面对数量遗传学的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BLUP方法的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的育种值最初分别采用个体本身成绩、祖先成绩、同胞成绩和后裔成绩进行估计。但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同时又都不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料.后来人们采用丁能够利用更多信息资料的选择指数法,在进行多性状的选择时又发展了综合选择指数法(Lush,1942)。  相似文献   

12.
利用连续3个世代鹅的产蛋记录和系谱数据,对鹅产蛋性状不同的选育方法进行了模拟研究。利用系谱数据,G1和G2世代产蛋数据,估计个体育种值,并依据表型和育种值数据,对G2群体按照个体表型、家系表型、个体育种值、家系育种值进行排序,各选择30%个体,寻找其在G3世代中的后代,计算不同选择方法所产生后代的表型和遗传进展,评估不同选择方法对鹅产蛋数选育的最优方法。结果表明:个体育种值选择家系育种值选择家系选择个体表型选择效果;对公鹅的选择效果对母鹅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3.
1 利用BLUP法个体动物模型评价种公牛 用BLUP法个体动物模型可望达到: (1)现在种牛评价的中心是公牛,动物个体模型也能对母牛育种值进行评价,所以可成为按计划选配母牛的手段。 (2)对没有能力的年青后备牛可利用血缘信息算出育种值,所以可进行早期选择。 (3)地域育种时可做为保留后备牛时的判断资料利用。问题是第一动物个体模型与公牛模型、外祖父模型相比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第二动物个体模型因为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血缘关系信息算出育种值,所以血缘的误差对结果影响恐怕很大。现场测定饲养  相似文献   

14.
估计育种值是种猪选育的主要依据,而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猪群的遗传进展。随着育种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育种值的估计方法也不断的发展和更新。近年来由于数理统计(尤其是线性模型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等学科领域的迅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动物育种值估计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未来的猪育种工作中,依靠经典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依然是今后育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对家畜数量性状的选择中,应用表型值选择往往不够准确。因为数量性状的表型值都是在遗传与环境两方面作用的结果。如奶牛的产奶量,除决定于本身的遗传原因,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饲养管理条件。如果根据育种值进行选择则较为准确。育种值的估计,依资料的来源不同而分为:1.根据本身成绩估计育种值。2.根据祖先成绩估计育种值。3.根据同胞成绩估计育种值。4.根据后代成绩估计育种值。5.根据几方面资料来源估计复合育种值。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研究转基因猪育种中的小鼠模型,探讨转基因小鼠传代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为转基因猪育种工作提供参考.选用昆明小白鼠制作转基因小鼠,然后进行转基因小鼠的传代,并对小鼠进行检测,统计转基因阳性小鼠的数量,研究转基因小鼠传代过程中阳性率的变化以及转基因个体的选择、 表型分析、 性状分析、 育种规划以及育种中的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所得的首建阳性小鼠的比例为2.3%,转基因阳性小鼠与野生型交配传代时阳性后代的比例为50%左右;结果提示,原核显微注射法制作的转基因阳性个体在传代过程中,后代的比例不会超过50%.该结果将直接用于指导转基因猪的育种工作,即在转基因猪育种中要加强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优质鸡睾丸重,试验采用屠宰法测定天露黄鸡N409品系08世代第1批次的睾丸重,结合系谱信息,采用平均信息约束最大似然法(AI-REML)估计其遗传参数,采用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估计同胞个体睾丸重育种值,基于育种值进行选种和组建双向选择系。结果表明:未经正态转换和经过Box-Cox转换的105天睾丸重遗传力分别为0. 64和0. 66,属于高遗传力性状;表型正态与否并不影响候选同胞个体的育种值排序;经睾丸重育种值排序后筛选出小睾丸、中睾丸和大睾丸公鸡,与母鸡组建双向系,其后代公鸡睾丸重差异显著(P0. 05),而体重差异不显著(P0. 05)。说明基于上述方法提高优质鸡睾丸重可行,而且选择睾丸重不影响后代体重。  相似文献   

18.
随着遗传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动物遗传育种技术经历了表型和表型值选种技术育种、DNA重组技术育种、分子技术育种3个阶段。其中,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动物育种已进入分子水平,朝着快速改变动物基因型的方向发展,即开始分子育种技术阶段。国内也紧跟国际步伐,主要研究畜禽遗传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为我国21世纪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先进技术。现在,动物分子育种仍占据着动物育种大部分的领地,并将主导21世纪动物遗传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鲍晶晶  张莉 《中国畜牧兽医》2020,47(10):3297-3304
畜禽的选种选育在生产中至关重要,育种值估计是选种选育的核心。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利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高密度标记估计个体基因组育种值的一种新型分子育种方法,目前已在牛、猪、鸡等畜禽育种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可实现畜禽育种早期选择,降低测定费用,缩短世代间隔,提高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加快遗传进展。基因组选择主要是通过参考群体中每个个体的表型性状信息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基因型估计出每个SNP的效应值,然后测定候选群体中每个个体的SNP基因型,计算候选个体的基因组育种值,根据基因组育种值的高低对候选群体进行合理的选择。随着基因分型技术快速发展和检测成本不断降低,以及基因组选择方法不断优化,基因组选择已成为畜禽选种选育的重要手段。作者对一些常用的基因组选择方法进行了综述,比较了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分析了基因组选择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展望了其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EPD是在BLUP理论的基础上对种用动物遗传值估计的一种参数。EPD值是估计育种值的一半,它是一个容易理解和应用的种畜遗传传递力的值,能很直观地反映种畜价值在其后代中的体现。EPD主要是用在同一品种中2个不同个体间直接遗传效应的比较,从而预测在同一平均遗传值水平上种用动物未来子女的性能差异。EPD适用于动物的出生、发育、母性性状、屠宰性状以及其它特征性状的估计。EPD广泛应用于肉用种公牛价值的评定。对肉牛重要经济性状EPD估计后,以出版物和(或)计算机网络的方式发布,肉牛生产者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用种牛或精液。作者对EPD的估计原理与应用作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