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宋代军  黄嫚秋 《饲料工业》2007,28(23):37-39
试验用含魔芋粉0%、2%、3%、4%的饲粮饲喂12日龄的樱桃谷杂交肉鸭SM3,探讨魔芋粉作为一种饲料原料的饲用价值。结果表明:用含魔芋粉的日粮饲喂肉鸭,对肉鸭的日增重、耗料量和增重饲料成本没有明显影响(P>0.05),但对鸭的总增重和经济效益有一定影响。在本试验中,添加2%的魔芋粉使肉鸭的总增重增加,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
粒料品质对肉鸡生长过程有极大的影响.随着颗粒饲料的广泛应用,其优点也逐渐显露出来.国内外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及指标项目.我国表示粒料品质的主要指标项目有感官性状、水分、颗粒直径、长度、含粉率和粉化率等6项.近年来,许多专家对粒料品质与肉鸡生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试验,得出如下结论:1)预调质或冷却饲料粉碎的水分含量对颗粒质量具有线性影响.2)肉鸡饲喂颗粒饲料直径不同,则采食时间不同,不同粉化率的颗粒饲料饲喂肉鸡,粉化率高的试验组料肉比趋向高.3)与粉料相比,颗粒饲料提高了雏鸡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颗粒含量低于40%的颗粒饲料将减少雏鸡的增质量和采食量.4)随着日粮中细粉含量的增加,雏鸡生长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3.
选择生长猪颗粒饲料作为试验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配方组成为玉米67.5%,豆粕18.5%,小麦麸10%,预混料4%。试验组每吨饲料使用3 kg水溶性纤维木质素复合物等量取代玉米,其他配比不变,研究其对生长猪颗粒饲料颗粒质量的影响。测定指标包括水分、粉化率、含粉率和硬度。结果表明:每吨饲料使用3 kg水溶性纤维木质素复合物等量取代玉米,对生长猪颗粒饲料水分含量、含粉率和硬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极显著降低了在颗粒耐久性检测仪中回转30 s、60 s、90 s和120 s粉化率(P0.01)。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浒苔对肉鸭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288只1日龄的健康樱桃谷雏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组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3%、4%的浒苔干粉,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3%和4%的浒苔干粉可显著提高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可显著提高平均活体重、屠宰率、半净膛率(P0.05);添加4%的浒苔干粉可显著提高全净膛率(P0.05);添加2%~4%的浒苔干粉可显著提高胸肌率(P0.05);添加3%和4%的浒苔干粉可显著提高肉鸭的免疫器官指数(P0.05);日粮中添加3%浒苔干粉可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P0.05)。由此可见,浒苔是一种良好的新型鸭饲料,可提高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功能、改善机体蛋白的合成,生产中建议添加量为3%~4%。  相似文献   

5.
桑嫩芽叶粉对提高家蚕人工饲料配方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家蚕人工饲料配方的改进,探讨了桑嫩芽叶粉在人工饲料配方中的含量组成对饲养家蚕的效果。用含20%桑叶粉 20%桑嫩芽叶粉的配方对养蚕效果较好,其疏毛率、2龄起蚕率、2龄眠体重、4龄眠体重比含40%桑嫩芽叶粉或含40%桑叶粉的人工饲料配方优。在人工饲料原料中加入适量的桑嫩芽叶粉,可提高人工饲料的养蚕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地衣芽胞杆菌作为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随机选39头断奶仔猪分成4组,按非配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含12%预混料的配合料,试验组饲料在对照组的预混料中按10×109CFU/kg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试验期为15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断奶2d的仔猪日增重提高12.67%,料肉比降低1.47%,仔猪腹泻率减少33.3%;断奶10d的仔猪日增重提高26.87%,料肉比降低23.66%,仔猪腹泻率减少70.37%,差异显著(P<0.05)。同时,试验组猪的粪便中氨含量显著下降。说明饲料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能有效地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减少猪场环境污染、提高仔猪抗病力。  相似文献   

7.
地衣芽胞杆菌对仔猪生产性能和猪舍氨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地衣芽胞杆菌作为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随机选39头断奶仔猪分成4组,按非配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含12%预混料的配合料,试验组饲料在对照组的预混料中按10×109CFU/kg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试验期为15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断奶2d的仔猪日增重提高12.67%,料肉比降低1.47%,仔猪腹泻率减少33.3%;断奶10d的仔猪日增重提高26.87%,料肉比降低23.66%,仔猪腹泻率减少70.37%,差异显著(P<0.05).同时,试验组猪的粪便中氨含量显著下降.说明饲料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能有效地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减少猪场环境污染、提高仔猪抗病力.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双螺杆膨化机喂料速度对含番茄秸秆鲤鱼饲料品质的影响,以喂料速度为变量对鲤鱼饲料膨化度、各项质构特性、成型质量、颗粒含粉率、水中稳定性5个方面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喂料速度在35~45 r/min时,饲料膨化度最好;喂料速度选择50 r/min左右可保证试验鲤鱼饲料各项质构指标都在较优区间内;喂料速度在50 r/min左右时,饲料成型质量最好;喂料速度选择在45~50 r/min时,饲料含粉率最低;喂料速度在50~55 r/min时,饲料在水中最为稳定。综合考虑膨化度、各项质构指标、成型质量、含粉率、水中稳定性5方面因素,可以确定含番茄秸秆鲤鱼饲料挤压膨化较优喂料速度区间在50 r/min时鲤鱼饲料各项指标都表现较优异。  相似文献   

9.
饲料的颗粒质量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研究表明,使用颗粒饲料相比粉料饲喂肉鸡其能获得更佳的日增重和料肉比.自1930年首次引用颗粒饲料生产工艺后,肉鸡颗粒料生产应用更为普遍.颗粒饲料的含粉率是衡量饲料颗粒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饲料的含粉率与配方、加工工艺参数、气温、物料水分、粘结性能等有关,主要表现在淀粉含量、淀粉组成、蒸...  相似文献   

10.
饲料中添加10%~50%不同水平的芜萍粉对泥鳅的生长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芜萍粉,泥鳅的成活率、日增质量和相对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20%组、30%组、40%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30%组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其他试验组,其日增质量和相对生长率分别是对照组的1.22和1.24倍,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10%;芜萍粉添加量超过40%时,蛋白质效率降低,饲料系数升高。芜萍对泥鳅的含肉率和内脏比均产生明显的影响,在10%~50%的含量范围内,含肉率与芜萍添加量呈正相关性,相关回归方程为Y1=0.037 6X1+71.53,R=0.932 2,相关性极显著;内脏比与芜萍添加量呈负相关性,相关回归方程为Y2=-0.040 8X2+10.57,R=-0.963 9,相关性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究粗脂肪水平和不同调质温度对颗粒饲料硬度的影响。在粗脂肪水平分别为3.37%、4.0%和4.65%时,调质温度为60℃、70℃和80℃时进行制粒为9种饲料,测定制粒后不同风干时间颗粒饲料的硬度、颗粒耐久性指数(PDI)等加工质量指标。结果表明:对于未经风干的颗粒饲料,当调质温度为60℃,当粗脂肪含量由3.37%提高到4.65%时,颗粒饲料硬度降低了30.6%(P0.05);而当粗脂肪含量为3.37%,调质温度从60℃升高到80℃,颗粒饲料硬度升高了138.5%(P0.05);与粉料相比,调质温度为60℃、70℃和80℃时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分别显著增加了67.9%、88.1%和130.5%(P0.05);随着颗粒饲料风干时间的延长,饲料水分降低,颗粒硬度却随之增加(P0.05);PDI与颗粒硬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2=0.954,P0.05)。综上可知,颗粒饲料的粗脂肪含量、调质温度和水分含量均会影响颗粒饲料的硬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通过提高调质温度,降低饲料中粗脂肪或水分含量,进而提高颗粒饲料的硬度。  相似文献   

12.
试验对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饲喂吉戎兔效果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选取胎次相同,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60~66日龄健康吉戎幼兔10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饲喂颗粒饲料,对照组饲喂粉状饲料。试验期为30 d。试验结束测定2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料重比;测定日粮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颗粒饲料组与粉状饲料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颗粒饲料组比粉状饲料组提高了9.57%;颗粒饲料组与粉状饲料组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颗粒饲料组比粉状饲料组降低了13.13%;颗粒饲料组与粉状饲料组的粗蛋白、粗脂肪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分别提高了9.01%、5.00%,粗纤维消化率的差异极显著(P<0.01),提高了31.87%。  相似文献   

13.
The majority of broiler feed is in pelleted form. Feeding pelleted diets results in improved BW gain and FE compared with feeding mash diets. However, improvements in performance are contingent on pellet quality. Past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methods to improve pellet quality without negatively affecting processing variables and performance. The objective of these studies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and interactions that occur when small inclusion amounts of fiber, protein, and moisture were formulated into corn- and soybean-based broiler diets. Two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experiment 1, small inclusion amounts (5%) of fiber (in the form of cellulose) or protein (in the form of soy protein isolate) improved the pellet durability index and the modified pellet durability index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P ≤ 0.05). Moreover, manufacturing variables were not negatively affected (P > 0.05). In experiment 2, small inclusion amounts of protein (2%), in the form of soybean meal, and moisture (2 and 4%), in the form of tap water, improved the pellet durability index and the modified pellet durability index (P ≤ 0.05). Small inclusion amounts of fiber, in the form of oat hulls, negatively affected pellet quality and manufacturing variables. Ingredient interactions were not observed for manufacturing variables or pellet quality.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small inclusion amounts of supplemental fiber (cellulose), protein (soy protein isolate or soybean meal), and moisture (tap water) can be used to ameliorate poor pellet quality.  相似文献   

14.
笼养原鸡3种饲料的择优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笼养条件下 ,分别用 16 1#、72 2 #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和某鹌鹑饲养场的自配粉状料对 4只成年笼养原鸡 (Gallusgallus)进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 ,成年原鸡对 3种饲料干物质、粗蛋白及碳水化合物的表观消化率 ,自配料均低于 16 1#、72 2 #饲料 ,且与 16 1#、72 2 #饲料差异显著 (P <0 0 5 ) ,而 16 1#与 72 2 #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3种饲料间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并结合饲料的适口性、料增重比等方面评价的结果得知 ,以颗粒状的 72 2 #家鸡饲料作为原鸡的基础日粮就于其它种类饲料 ,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 ,原鸡对其的消化率也高 ,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以 19%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环模模孔参数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及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环模模孔参数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及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通过固定模孔直径(3mm)改变模孔长径比(6∶1、8∶1、10∶1)以及固定模孔长径比(10∶1)改变模孔直径(3.0、3.5、4.0mm),生产5种不同直径及硬度的肉鸡颗粒饲料。选取864只体重相近的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成6组,每个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Ⅰ~Ⅴ组分别饲喂模孔直径和长径比分别为3.0mm和6∶1、3.0mm和8∶1、3.0mm和10∶1、3.5mm和10∶1、4.0mm和10∶1的颗粒饲料;Ⅵ组分2阶段饲喂,22~35日龄饲喂模孔直径和长径比为3.0 mm和10∶1颗粒饲料,36~42日龄饲喂模孔直径和长径比为4.0mm和10∶1颗粒饲料。试验期21d。结果表明:1)模孔直径相同时,颗粒硬度随着模孔长径比的增加而极显著提高(P0.01);模孔长径比相同时,颗粒硬度随着模孔直径的增加而极显著提高(P0.01)。各组颗粒耐久性指数(PDI)无显著差异(P0.05),且都高于95%。2)模孔直径相同时,随着颗粒硬度的增加,肉鸡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均逐渐降低,料重比逐渐升高。Ⅰ组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Ⅲ组(P0.05或P0.01),Ⅰ组料重比显著低于Ⅱ、Ⅲ组(P0.05)。3)模孔长径比相同时,各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加料重比逐渐降低,且Ⅲ组料重比显著高于Ⅴ组(P0.05)。综上所述,模孔长径比和直径的增大均会显著提高颗粒硬度。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颗粒硬度会使肉鸡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升高,而增大颗粒直径则会使料重比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断奶仔猪选择合适的饲料类型,采用2种类型的饲料对60头35日龄断奶的仔猪进行饲养试验。试验分为2组,即颗粒饲料组和粉状饲料组,每组三个重复,经3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颗粒饲料组仔猪体质量每日增加数、日头均耗料量明显高于粉状饲料组(P〈0.05),且颗粒饲料组的经济效益要高于粉状饲料组,而饲料转化效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颗粒饲料比粉状饲料更适合饲喂断奶仔猪.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粉状饲料和颗粒饲料对育肥后期公驴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了体重与年龄相近的育肥公驴3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驴,分别饲喂粉状饲料和颗粒饲料,饲喂时间为30 d。试验结束时计算育肥后期公驴平均日增重,并根据当前价格计算经济效益。此外,试验末期进行3 d的消化试验。结果表明:与粉状饲料相比,饲喂颗粒饲料显著(P〈0.05)提高了育肥后期公驴的平均日增重,提高幅度达到4.61%;粗蛋白消化率提高了8.40%,差异显著(P〈0.05);饲喂颗粒饲料组的经济效益比粉状饲料组减少了12.12元/头。由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对于育肥后期公驴,饲喂粉状饲料的经济效益优于饲喂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水分和颗粒粒度的高粱制粒或膨化对不同原料粒度、肉鸡代谢能、氨基酸回肠消化率和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以720只雄性雏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处理以2×2×2因子设计,即2种加工方式(制粒和膨化),2个调质水分(1.6%和0.8%),2个颗粒粉碎粒度(650和850μm)。结果显示:在添加1.6%水分的膨化日粮中,制粒制粒和颗粒耐久指数较高。850μm的粒径增加了饲料颗粒耐久指数。各处理组对肉鸡日增重和屠体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10~13 d饲喂颗粒饲料和添加1.6%水分的饲料的肉鸡表观代谢能和氮校正代谢能均较高(P<0.05),与添加膨化性饲料相比,高粱制粒饲料回肠赖氨酸和甘氨酸消化系数显著提高(P<0.05)。在评价饲料加湿效果时,饲料添加1.6%水分后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和精氨酸回肠表观消化系数显著升高(P<0.05)。1.6%水分的膨化饲料较0.8%水分显著提高了21 d肉鸡采食量(P<0.05),在42 d时,0.8%水分的颗粒饲料显著提高了采食量(P<0.05)。结论:以650μm的粉碎粒度和1.6%的水分制备颗粒饲料在肉鸡生长后期可以提高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和表观代谢能,而膨化工艺提高了42 d肉鸡饲料颗粒制粒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9.
葡甘露低聚糖是一种重要的双歧因子,近年来已被作为一种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的新方向。试验通过对黑曲霉酸性β-甘露聚糖酶酶解魔芋粉制备甘露寡糖进行条件研究,获得了以葡甘露低聚糖为主的酶解产物。酶解条件为:用煮沸的pH值3.5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配制180 g/l的魔芋粉溶液,加酶量按30 IU/g魔芋粉计算,酶解水浴温度为65℃,酶解时间为4 h。酶解结束后,将酶解液进行高温灭菌并接种酿酒酵母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0℃,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20 h后将发酵液离心,所得上清液即为不含单糖的葡甘露低聚糖,得率可以达到35.73%(以魔芋粉计)。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人参渣对黑羽乌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的21日龄黑羽乌鸡96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2%、3%的人参渣。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了19.667%、采食量提高了9.203%,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降低8.791%,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和对照组相比,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分别提高了16.818%、40.370%、14.393%(P<0.05);综合各种指标试验Ⅱ组效果较其他组好,即人参渣添加剂量为2%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