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获得制作南方馒头的最适工艺参数,探究了和面时间、醒发时间、醒发温度、醒发湿度、压面次数、辊轴宽度对南方馒头比容、色度L值、硬度、弹性、黏着性及综合品质得分的影响,以南方馒头品质综合得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得出南方馒头最佳工艺条件为:和面时间3 min,醒发湿度80%,醒发时间30 min,醒发温度40℃,压面12次,辊轴宽度5.5 cm.在此条件下,南方馒头的品质综合得分为3.26.  相似文献   

2.
柿子馒头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子馒头可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在国内有着广阔的市场。研究了采用一次发酵法工艺生产柿子馒头的柿子用量、不同的pH值、和面时间、压面次数、饧发时间等生产工艺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青麦仁馒头蒸制品质,以青麦仁面团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醒发过程中菌相变化,探讨其与面团醒发过程中生化指标(水分含量、TTA、pH)及青麦仁馒头感官品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随着面团醒发时间的延长,醋酸菌数量及总酸呈缓慢升高趋势,pH呈下降趋势;酵母菌、乳酸菌的数量先升后降,在醒发40min时达到最大值,此时含水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面团醒发过程中菌相与生化指标及青麦仁馒头感官品质均具有相关性。其中,菌落总数与pH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含水量、总酸及感官评分呈显著相关(p<0.05);酵母菌与pH、含水量及感官品质呈极显著相关;乳酸菌与感官评分呈极显著相关;醋酸菌与pH、总酸呈极显著相关。面团醒发40min时蒸制的青麦仁馒头感官评分最高,达82.75分;对青麦仁馒头感官品质影响最大的是酵母菌和乳酸菌。  相似文献   

4.
将苦荞花叶粉添加到面粉中,通过和面、发酵、成型、蒸制等工艺制成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苦荞花叶粉馒头。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出苦荞花叶粉馒头的最佳工艺配方为苦荞花叶粉添加量20%,加水量90%,醒发时间2 h,此工艺条件下馒头的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高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采用一次发酵法制作新疆卡提拉玛,以新疆卡提拉玛的感官评价值为考察指标,比较了和面时间、发酵时间、焙烤时间、面火温度、底火温度等加工工艺条件对新疆卡提拉玛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加工工艺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影响新疆卡提拉玛感官品质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是:B(发酵时间)D(面火温度)E(底火温度)C(焙烤时间)A(和面时间)。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佳试验条件为:和面时间30 min,发酵时间61 min,焙烤时间20 min,面火温度201℃,底火温度182℃,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新疆卡提拉玛感官品质最佳,口感醇香、色泽金黄、质地酥脆、层次分明、无焦糊现象、具有奶皮特有香气,感官品质评分为92.47分。该研究为新疆卡提拉玛的实际生产与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蒿菜粉、面粉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_9(3~4)正交试验对蒿菜面条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蒿菜面条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蒿菜粉添加量1.0%、加水量36%、和面时间3 min、压片后醒发时间3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蒿菜面条呈浅绿色,表面较光滑,耐咀嚼,口感较爽滑,略有淡淡的苦涩蒿菜味,平均感官品质评分为71.7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提取废弃烟叶及烟杆中的烟碱,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pH值、料液比、浸提时间、萃取次数等对烟碱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pH值4~5,萃取次数2次,萃取时间1 h,料液比1∶2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辐射时间20~30 min,料液比1∶15,pH值4;超声波辅助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5,处理时间180 s,料液比1∶15。该结果可为企业萃取烟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一定比例的藕粉和小麦粉混合制作馒头,并进行比容和感官指标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藕粉馒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藕粉添加量30%,水添加量55%,醒发时间15 min,按照此工艺制作的馒头香味纯正、松软可口,并对此进行血糖生成指数测定,结果为61.6,相对于普通馒头的88.7左右,降低了30.6%,属于中等血糖生成指数(GI)食品,可以作为特殊人群的主食适量食用,具有控制血糖、减轻体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黑米小麦粉馒头冷冻面团品质,以馒头感官评价为指标,研究黑米小麦粉馒头面团的被膜处理、辐照处理、酵母用量、冻前发酵时间、蒸前醒发时间、不同组合的添加剂对黑米小麦粉馒头冷冻面团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粉馒头面团被膜处理、酵母用量为1%,冻前发酵时间为1 h,蒸前醒发时间为45 min,添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0.075%,抗坏血酸(VC)0.21%,单甘脂(GMS)0.35%可以得到品质良好的黑米小麦粉冷冻面团。  相似文献   

10.
以绿豆沙加工过程产生的绿豆水作为面包加工过程中的和面用水,将其进行综合利用。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绿豆水面包的最佳配方为绿豆水添加量55%,活性干酵母添加量3.0%,面包改良剂添加量0.3%,白砂糖添加量20%;最佳制作工艺为醒发时间2 h,醒发温度40℃,烘焙温度200℃,烘焙时间22 min。  相似文献   

11.
预制调理馅饼在中国多以家庭作坊为主,存在工艺不完善、生产速率低、食品安全差等问题。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醒发时间、馅料发粉比、冷藏后馅饼煎制时间为自变量,感官评分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采用响应面试验对预制调理馅饼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预制调理馅饼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醒发时间1.4 h,馅料面粉比3∶4,冷藏后馅饼煎制时间2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产品感官评分为96.6667分,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96.8727分相差无几,说明优化后的预制调理馅饼工艺条件对馅饼的加工制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金针菇为试材,以感官品质评分为指标,探究金针菇粉添加量、加水量、酵母添加量、发酵时间对馒头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金针菇保健馒头制作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金针菇保健馒头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金针菇粉添加量5%,加水量55%,酵母添加量0.3%,发酵时间15 min,实际感官评分为91.5分。该研究丰富了馒头的品种,拓展了金针菇的开发应用,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13.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干面粉戗入量、酵母用量、饧面时间对戗面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面粉戗入量对戗面馒头品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加入酵母比例,最后是饧面时间。其优化工艺参数为干面粉添加量为47%(以面坯质量计),酵母添加比例为1.25%(以面粉量计),饧面时间22 min。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添加玉米软质面包的生产工艺及操作参数,探讨了玉米粉添加量、酵母用量、复合面团改良剂等因素对面包品质的影响,分析得出低糖高纤维玉米软质面包生产的适宜配方和工艺条件为:玉米粉10%,酵母2.00%,复合面团改良剂2.00%;面团调制的水温约为30℃,调制时间为10min;面包坯醒发时的温度保持在30~40℃,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醒发时间为120~150min;烘烤面包的温度为160~180℃,时间为10~15min。  相似文献   

15.
复合菌粉发酵馒头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复合菌粉发酵馒头的单因素实验,选出最佳酵母菌粉添加量为0.1~0.2g,乳酸菌粉添加量为0.05~0.15g,最佳醒发温度为28~32℃。将乳酸菌粉量、酵母菌粉量和不同醒发温度对感官品质的影响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Y-3为0.15g,L-25为0.1g,醒发温度为32℃为最优工艺。质构分析验证了该条件下馒头质构指标也是最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预制调理包子的口感与风味,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加工,以感官评分和质构分析为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预制调理包子品质的影响,优化了预制调理包子的加工工艺.结果 表明,预制调理包子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添加量1.01%,发酵时间79 min,馅料面粉比4∶5,醒发时间40 min.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产品形状挺拔完整,质地良好,光泽明亮,口感佳.对不同储藏温度下储藏5d的预制调理包子进行质构和感官评分分析,得出-20℃为最佳储藏温度.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筛选了预烤冷冻面包的原料小麦粉,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法优化预烤冷冻面包的最佳工艺参数,并进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结合小麦粉的基础成分与流变学特性的检测判断,确定金沙河富强高筋小麦粉为预烤冷冻面包原料粉;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得出影响复烤面包品质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醒发温度>醒发时间>预烤时间>预烤温度,其中醒发时间与预烤温度、醒发温度与预烤时间交互作用显著;最佳工艺参数为:醒发时间105 min,醒发温度35 ℃,预烤时间10 min,预烤温度180 ℃;在此最佳参数下,复烤面包的硬度、咀嚼性、胶着性、黏聚性、回复性和弹性等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均优于单因素效果,表面颜色均匀呈金黄色,有少量均匀气孔,横切面气孔细密,排列均匀,大小适中,面包支撑力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预烤冷冻面包可见充足、连续的面筋蛋白网络结构,淀粉颗粒大小均匀,得以完整地包裹其中。  相似文献   

18.
选用超声法提取柑橘皮中的总黄酮,将单因素试验分析与正交试验相结合,得到超声法提取柑橘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5,提取液pH值8,提取时间60min,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2.68%。  相似文献   

19.
以天麻、豆渣为主要辅料进行天麻豆渣蛋糕的制作,探讨天麻浆质量分数、豆渣粉质量分数、鸡蛋液温度、和面时间及烘烤时间对天麻豆渣蛋糕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天麻豆渣蛋糕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天麻豆渣蛋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天麻浆质量分数5%,豆渣粉质量分数10%,鸡蛋液温度40 ℃,和面时间9 min,烘烤时间16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天麻豆渣蛋糕表面金黄、有光泽,质地柔软、有弹性,风味纯正、不油腻。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波技术对黑豆中的蛋白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和pH值对黑豆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黑豆蛋白提取率影响顺序为微波功率pH值微波时间料液比,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pH值9.5,料液比1∶15,微波时间4 min,微波功率480 W,在此工艺条件下黑豆蛋白提取率可达85.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