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喂甜高粱秆法 甜高粱秆出汁率达65%~70%,糖分含量18%~20%,蛋白质、脂肪分别比玉米高8.7%和17.6%,无氮浸出物比玉米高64%。据试验,给奶牛喂甜高粱秆,每头牛每日比喂玉米增加产奶量0.5~1千克。 (二)喂含钾丰富的饲料法 奶牛产奶要消耗大量的钾元素。据测定,每天奶牛体内有20%~40%的钾进入奶中。因此,多喂含钾丰富的饲料,如苜蓿等豆料植物和禾谷类精料,能增加产奶量。 (三)喂发酵桔叶法 日本研制成一种柑桔叶发酵催奶饲料,用该料喂牛,产奶量可提高30%左右。方法是:在初春对柑桔树剪枝时,将枝叶收集起来,洗净后切成碎片,再拌以少量啤…  相似文献   

2.
1调查目的由于饲养方式和奶牛的日粮结构不尽合理,导致奶牛某些矿物质元素缺乏症的发生,鉴于此,我们对山东省3家奶牛场主要日粮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进行抽样测定,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奶牛日粮进行调整。2材料与方法2.1饲料样品采集地点和调整方法在济南东部、北部和西北部3个大型奶牛  相似文献   

3.
利用生物芯片真菌毒素阵列,选用其中的赭曲霉毒素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4个组分,同时测定其在奶牛饲料中的残留量,考察该生物芯片的准确性、精密度和重现性等指标。结果表明:4种真菌毒素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可达到0.99以上;试剂盒质控样品和阴性样品2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80%~120%之间,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CV)在15%以内,方法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好;对奶牛饲料样品检测结果重现性考察的CV在10%以内,表明方法重现性较好;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2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差异性小,且生物芯片法前处理更为简便。真菌毒素阵列生物芯片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缩短了大量样本的筛查时间,为批量样品筛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4.
对华东某省部分家禽养殖场的水体、饲料及其粪便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包括水样、饲料及粪样在内的49份样品,其中水样16份,饲料样24份,粪样9份。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铜(Cu)、锌(Zn)、铅(Pb)、镉(Cd)、铬(Cr)含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砷(As)、汞(Hg)含量。结果表明:水样中各元素含量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三类水质要求;部分饲料样品中铬和砷含量超过饲料卫生标准要求,超标率分别为33.3%和8.3%,其中铬元素最高含量达622.5mg/kg,砷元素含量最高为5.8mg/kg;粪样中除铜元素超标外,其余元素均在标准范围内。研究提示少数家禽养殖场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应加强对其饲料中铜、砷、铬的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硝酸和高氯酸为消解试剂对饲料样品进行消解处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仪(AFS)分别测定样品中铅、镉、铬和砷、汞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各元素在标准使用液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均大于0.999 6,方法检出限在0.003~0.010 mg/kg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8%,加标回收率为95.5%~103.0%。该方法准确、方便、灵敏度高,系统地解决不同类型饲料中常见有害重金属检测。  相似文献   

6.
《饲料工业》2019,(18):54-58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技术(ICP-MS),建立饲料中钠、镁、铬、锰、铁、铜、锌、砷、硒、镉和铅等元素的测定方法。对饲料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仪器工作参数和11种元素标准曲线进行优化;并以加标回收、分析方法比对和重复测试说明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性。方法在0~1 0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仪器检出限为0.557 7~5.072 ng/ml,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其回收率在88.1%~104.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同时与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方法进行比对,测定结果相近。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可替代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方法测定饲料中的11种金属元素,为饲料的质量控制提供理想的元素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畜牧专家制成了一种可以提高奶牛泌乳期奶量的复合饲料。这种复合饲料的组成是:大豆粕、油菜籽粕各40%,植物性蛋白粉(如大豆粉)12%,动物性脂肪8%。将这种复合饲料添加到青饲料中饲喂泌乳期奶牛,可使每头奶牛的日产奶量增加5公斤左右,同时饲料的能量及蛋白质转换率提高22~24%。  相似文献   

8.
要想提高奶牛的产奶量,给奶牛喂多汁饲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措施。能提高奶牛多产奶的多汁类饲料,有块根、块茎类饲料和瓜果类饲料。这些饲料含水量一般高达70%~90%,干物质中糖和淀粉的含量较高,纤维素含量不超过10%,且有一定量的矿物质。饲喂实践证明,这类饲料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达80%~90%,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重要饲料。下面简要介绍几种主要多汁饲料的营养特点和饲喂方法:1甜菜甜菜干物质中含糖类5%~6%,蛋白质1%~2%,粗纤维1.7%,无氮浸出物9%左右。饲喂时,应先洗净、切碎,每日每头奶牛可喂30~40kg,肉牛6kg。饲喂的甜菜饲料不能放置时…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奶牛饲料样品中甲草胺、乙草胺、莠去津3种除草剂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样品经分散固相萃取法处理后,取上清液用安捷伦HP-5气相色谱毛细管柱分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3 种除草剂在 5~500 μg/kg 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4.5%~115.4%,相对标准偏差(RSD) 为4.4%~9.2%,最低检测限为1.5 μg/kg。本方法前处理操作快速简单,可重复性好,满足国内外对饲料中甲草胺、乙草胺和莠去津的快速、准确的检测要求,适合大量样品的准确定量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1)饲喂粥料法。有资料表明,喂给奶牛粥料比喂干湿料可提高产奶量13%。加工粥料可先把粉状精料加少许食盐用少量水冲稀搅匀,待锅内水沸腾时倒入,搅拌5~10min即成。(2)头部冷热法。把热水袋固定在奶牛两角之间,冬天灌满热水,夏天灌满冰凉水,使奶牛感到舒适,冷热应激小,产奶量随之增加。(3)修整牛蹄法。每季度修整牛蹄一次,特别在春初秋末尤为重要。把不正确的牛蹄校正过来。可使奶牛日产鲜奶增加1~2kg。(4)加喂脂肪法。抽脂产热性能高,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在饲料中添加3%~5%的动物油脂,可提高奶牛对饲料的消化率,同时要适当提高饲料中钙的…  相似文献   

11.
全混合日粮(TMR)就是一次性提供给奶牛无副作用、适口性较好、营养均衡且全面的饲料。饲料是奶牛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影响奶牛生产经济效益好坏的最主要的因素。饲料开支是奶牛生产总开支中最大的一部分,约占55%。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牛奶的产量与质量。奶牛每消耗0.25~0.30千克饲料就可生产1千克奶。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乳品的质量,最终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利用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饲料资源,为奶牛提供合理又经济的TMR,是奶牛绿色养殖的必要手段,更是提高奶牛生产经济效益,保障人类健康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建立饲料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稳定同位素稀释-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检测方法。饲料样品加入同位素内标后,经乙腈-水(8416,v/v)超声提取后,用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净化液经C18色谱柱分离,甲醇-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方式检测,基质匹配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种黄曲霉毒素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方法的检出限为0.015~0.025μg/kg,空白饲料样品中3个不同浓度的添加回收率为76.19%~102.29%,RSD在1.91%~10.12%之间。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稳定同位素稀释校正了前处理过程的损失和基质效应,适合饲料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同时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3.
魏姜勉 《中国饲料》2021,1(22):69-73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霉菌产生的毒素,易存在各类饲料和食品中。本研究采用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法对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1进行测定,而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研究结果发现:本实验中的黄曲霉毒素M1的荧光光度计的最佳光谱发射波长为450 nm,分析阴性牛奶产品的黄曲霉毒素M1含量,确定数据的精确性,牛奶回收率为76.67%~93.33%,变异系数为0.45%~2.8%,满足我国制定的检测标准,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和安全。奶牛饲料中青绿饲料、粗饲料、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样品的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率为100%,奶牛饲料中被检测的青绿饲料、粗饲料、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阳性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分别为11.45、4.25、5.24和7.58 μg/kg,均小于20μg/kg(国家卫生部门制定标准),属于轻度污染|不同类型牛奶样品中阳性最高值为0.201 μg/kg,阳性最低值为0.004 μg/kg,平均值最大为0.084 μg/kg,严重超过我国卫生部门制定的标准。 [关键词]饲料|黄曲霉毒素|牛奶品质  相似文献   

14.
2015年8月至10月,在富农牛羊养殖基地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加入奶牛饲料中饲喂奶牛,观察奶牛产奶量及质量的变化。一个多月的试验表明:将该饲料添加剂饲喂奶牛后,奶牛明显地增加了产乳量,产奶量提高了12.6%~17.26%,并且改善了牛奶的品质。使用该饲料添加剂对奶牛还具有保胎、驱虫和防病等效果,对饲料还可防止其霉变。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进行营养成分测定,其中蛋白质含量为12.29%,粗脂肪为2.66%、钙含量为1.8%、磷含量为0.22%。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高湿全混合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水对饲料温度及奶牛采食量、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2头泌乳荷斯坦奶牛(155.8±60.1DIM),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每期28d。每天10∶00饲喂1次。基础日粮由30.9%的玉米青贮、30.3%的苜蓿草、21.2%的高湿玉米和17.6%的蛋白质饲料原料组成。通过降低水的添加量来调控日粮干物质含量,处理日粮组干物质含量分别为56.3%,50.8%和44.1%。试验在5~8月间进行,牛舍外环境温度为18.2℃±3.6℃,牛舍内环境温度为24.4℃±3.3℃。每期试验的最后14d测定干物质采食量;最后7d,每日3次(10∶00,13∶00和16∶00)测定产奶量、饲料温度和牛舍内温湿度,采集鲜日粮样品和剩余饲料样品用于测定奶牛的采食行为;最后4d,采集乳样品分析乳成分。鲜日粮样品和剩料样品采用滨州筛分离,用于测定奶牛的采食行为,滨州筛由三层筛网(19,8和1.18mm)和一个底盘组成,饲料被分成4个组分(长、中等、短和适中)。采食行为以每种组分实际采食量占预测采食量的百分比表示。研究结果表明,投喂日粮数小时后,随着水添加比例的提高,日粮长颗粒分数越多,日粮温度升高越快,并且降低了干物质和淀粉及中性洗涤纤维的总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不受添加水量的影响。乳的生产效率随着水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同时,更高的牛舍内温度也提高了投喂日粮的温度,导致了饲料酸败和干物质采食量降低。总之,对于由牧草和青贮饲料组成的高湿日粮(干物质含量低于60%),额外的添加水提高了奶牛的挑食行为,特别是牛舍内温度较高时,挑食现象更加严重并且降低了养分的消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一种抗病性饲料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本试验选取40头健康奶牛,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分别添加0.05%、0.10%和0.15%的饲料添加剂),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饲喂试验,并分析该饲料添加剂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牛乳中体细胞数和肠炎患病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奶牛日粮中添加0.10%和0.15%添加剂对产奶量有显著提升作用(P0.05),在饲喂90d时,试验组产奶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0.13%(添加0.10%)和10.69%(添加0.15%);0.10%和0.15%添加组牛乳中体细胞数分别比对照组减少28.26%和23.72%(P0.05),而且奶牛肠道炎的患病率也明显降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0.05%添加剂对奶牛的改善不明显(P0.05)。研究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0.10%~0.15%抗病性饲料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奶产量,还能预防隐性乳房炎和肠道炎。  相似文献   

17.
饲料对奶牛生产尤为重要,约占生产总成本的60%~70%,通过降低饲料成本而又保持其质量,或者提高饲料质量而保持其成本不变,来提高饲料效率,将直接提高奶牛生产效率,以便利用最低成本生产出高质量日粮,来满足奶牛营养的需要。因此,通过饲料营养成分测定,确定奶牛的日粮至关重要,是低成本日粮配方成败与否的关键,可以说“保证原料的质量,也就保证了配合饲料质量的90%”。奶牛场(户)在奶牛生产过程中应重视饲料营养成分测定,选择权威的饲料分析机构,主要对奶牛的常用饲料如精饲料、羊草、苜蓿干草、青贮玉米、糟渣类、块根块茎类进行常规成分测…  相似文献   

18.
1科学饲养1.1注意日粮的类型和质量奶牛的日粮应坚持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的原则。按饲料干物质计算,日粮中精饲料应占35%~40%,粗饲料应占60%~65%。日粮中最好要有两种以上的粗料(青干草、稻草、秸秆)、2~3种多汁饲料(胡萝卜、甜菜、南瓜、青草)、4~5种以上的精饲料(玉米、大麦、麦麸、豆饼、油枯、血粉)和1~2种富含钙的补充料(磷酸二氢钙、碳酸钙)。精料混合均匀或加热水烫成粥状。奶牛的日粮必须保证蛋白质饲料、青绿多汁饲料全年均衡供应才能创高产。1.2饲喂次数要适当奶牛的饲喂次数一般与挤奶次数相同,多实行每1d3次挤奶,3次饲…  相似文献   

19.
奶牛矿物饲料添加剂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沸石和膨润土等天然矿物按比例配制奶牛饲料添加剂,对34头产奶奶牛进行对比饲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加鲜奶产量2.6%,提高粗脂肪消化率13.0%,提高粗纤维消化率11.7%,调节机体对矿物元素的吸收,为矿物在奶牛饲料中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制备的抗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建立了间接竞争ELISA方法,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最佳三聚氰胺-OVA包被浓度为1.0μg/mL,单抗最佳稀释度为1∶1 000,最佳的封闭液为50g/L的脱脂乳,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为y=-15.12x+107.3(R2=0.997)。批内变异系数(CV)为1.07%~5.53%,批间CV值为3.33%~11.92%,确定此方法精确度良好。利用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添加有三聚氰胺标准溶液的样品(宠物食品、小麦面筋、饲料、牛乳、鸡蛋),得到三聚氰胺在各样品中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宠物食品73.8%~84.32%,小麦面筋67.3%~88.27%,饲料70.3%~85.9%,牛乳83.47%~89.76%,鸡蛋76.2%~87.29%。确定可以利用此间接竞争ELISA方法检测样品中的三聚氰胺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