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以生牛奶、自制泡菜水、青贮料、市售奶酪为样品,进行乳酸乳球菌和魏斯氏菌的筛选与鉴定。通过培养基中菌落形态观察和镜检细胞形态观察,共筛得6株疑似乳酸球菌(分别命名为ST1、ST2、ST6、ST7、ST8、ST9)。经生理生化、耐盐性、耐热性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这6株菌分属两个属:ST1、ST2、ST7、ST9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其中ST2为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Cremoris),ST7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 );ST6、ST8属于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其中ST6为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研究表明,生牛奶和泡菜水分别是乳酸乳球菌和魏斯氏菌的优良生活环境,传统方法与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可更准确快速地分离及鉴定菌株。  相似文献   

2.
Raib(Rayeb)是由乳球菌和明串珠菌发酵产酸进而酸化和产生风味的一种自然发酵乳。Raib及其副产品是许多地中海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传统食品。当前尚未有用于发酵Raib的专门发酵剂。本研究目的是分离和鉴定可用于Raib及其副产品的生产,并能保持自身传统特性的天然乳球菌和明串珠菌菌株。在实验室中采用M17和MRS(含万古霉素)培养基,从新鲜阿尔及利亚牛乳、绵羊乳、山羊乳、马乳、骆驼乳等原料乳或其发酵乳中分离了优势乳酸球菌,提取这些菌株的DNA,并且采用Rep-PCR技术对上述菌株指纹图谱分析。采用Rep-PCR技术结合Enterococcus属特异性引物、Lactis/hordniae和Cremoris ofLactococcus lactis.亚属特异性引物,对菌株进行鉴定。分离获得菌株的3个与Raib生产相关的特性被确定,其中包括在正常的相关温度范围内体现的高酸化能力、蛋白酶活性及柠檬酸代谢能力。84株菌被定性,其中包括4株乳球菌和4株明串珠菌;具有抗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常常被共分离。一株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菌与亚种模式菌株以及其他天然明串珠菌相比,显示了非典型的表型特征。两株分离自骆驼发酵乳,并具有蛋白酶活性的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 biovar diacetylactis和分离自马发酵乳的Leuconostocmesenteroides subsp.Mesenteroides在乳中显示高的酸化潜力;以上3株菌适合用作酸化发酵剂,它们既可保留传统Raib的传统的感官特性,同时可以改善Raib的安全性和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3.
以采集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2份发酵酸乳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纯化培养技术、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方法,对样品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以期解析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多样性,积累食品微生物资源。研究结果显示,共分离15株乳酸菌,被鉴定为3个属9个种,3个属分别为乳酸乳球菌属、明串珠菌属和乳杆菌属,9个种分别为乳酸乳球菌叶蝉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hordniae,3株)、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1株)、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cremoris,1株)、乳明串珠菌(Leuconostoc lactis,3株)、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 mesenteroides,1株)、肠膜明串珠菌右旋葡聚糖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 dextranicum,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1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3株)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1株)。综上表明,该研究采集的酸乳样品中乳酸菌资源丰富,是内蒙古传统乳制品优良发酵剂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的潜在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4.
山竹岩黄芪青贮中优质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山竹岩黄芪(Hedysarum fruticosum Pall.)青贮饲料中分离到3株乳酸菌(HF84,HF69,HF49)。经传统鉴定方法及16SrRNA序列分析,菌株HF84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菌株HF69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菌株HF49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3株乳酸菌均为同型发酵乳酸菌,蒙氏肠球菌在pH 3.0条件下不能生长,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在pH 3.0、温度5℃时及6.5%NaCl溶液中不能生长,植物乳杆菌均可在试验设定条件下生长。通过测定3株乳酸菌的生长曲线和产酸速率,菌株HF49生长速度快、产酸性能好,可作为制备乳酸菌青贮饲料添加剂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5.
<正>1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2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3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i)4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5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6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7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相似文献   

6.
以分离自西藏那曲县罗玛镇传统发酵酸牦牛奶中的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s)IMAU60064为试验菌株,研究其最佳的培养条件。对碳源、氮源、缓冲盐等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响应面法对优选的碳源、氮源和缓冲盐类的组成含量进行优化,得到IMAU60064的增殖培养基为:葡萄糖23g/L、大豆蛋白胨11g/L、牛肉膏11g/L、胰蛋白胨5g/L、NaAC1.8g/L、K2HP041.2g/L、柠檬酸钠1.2g/L、MgSO4·7H200.4g/L、MnSO4·5H2O54mg/L、L-半胱氨酸盐酸盐0.5g/L、吐温80为1g/L。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sIMAU60064在此增殖培养基中经30℃,14h培养活菌数可达到3.26×10^8cFu/mL,比在MRS中(6.54×10^7CFU/mL)提高近5倍。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更加丰富的乳酸菌资源,系统研究巴拉圭地区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的生物多样性,采用传统纯培养方法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和系统发育进化关系分析技术对巴拉圭地区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来自巴拉圭地区的8 份传统乳制品中共分离得到79 株乳酸菌,分属于4 个属、7 个种,其中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为巴拉圭地区传统发酵乳中的优势菌种,占总分离菌株的68.35%。  相似文献   

8.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原料,于初花期刈割,分别在发酵2d、3d、5d、7d、15d和30d开袋取样,研究苜蓿青贮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青贮第1~7d,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其干物质耗损的速率较快。在发酵前期,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发挥较主要作用,迅速降低了pH值,增加了乳酸、乙酸的含量。在发酵后期,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乳球菌属、肠球菌属的大量繁殖抑制了肠杆菌及霉菌等的生长,降低了腐败菌消耗营养成分的能力。综合分析,苜蓿在青贮发酵过程中会消耗部分营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和糖类物质。乳球菌属、肠球菌属、乳酸杆菌属等在不同阶段的丰度值有较大区别。因此选择当乳酸菌作为苜蓿青贮添加剂时,可添加混合菌剂来保证整个青贮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乳酸菌添加剂对禾本科混合牧草青贮发酵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分离于青贮原料牧草天然附着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mundtii)作为添加剂,进行披碱草和老芒麦混合牧草青贮发酵特性的研究。试验分4个处理:球菌组(Em)、杆菌组(Lp)、球菌+杆菌组(EL)、对照组(Con,不添加)。实验室常温发酵。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Em、Lp以及EL组均明显降低青贮pH(P〈0.05)。(2)Em与Lp以及EL组都明显增加乳酸含量(P〈0.05),以及乳酸与乙酸的比值,其中EL组增加效果最显著(P〈0.05);此外3个添加组丙酸及丁酸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3)EL组显著降低青贮中NH3-N含量(P〈0.05),Em、Lp组也有降低的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4)添加乳酸菌可以降低青贮DM的损失量,与对照组相比Em、Lp以及EL组DM的损失量分别降低了38.4%、43.4%、23.4%。综上所述添加乳酸菌可以改善试验牧草青贮发酵品质,球菌+杆菌组(EL组)对试验牧草青贮品质改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0.
开菲尔粒菌相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菲尔乳的风味和特性与开菲尔粒的菌相组成密切相关,对来自波兰的开菲尔粒中的微生物菌相进行分离鉴定表明,该开菲尔粒主要由干酪乳杆菌(9株)、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6株)、肠膜明串珠菌右旋匍聚糖亚种(3株)、酿酒酵母(2株)以及巨大克鲁维氏酵母(5株)构成.  相似文献   

11.
乳酸菌产酸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了嗜热性乳酸菌、乳球菌的产酸特性以及影响后酸化的因素。结果显示,乳球菌最大产酸量为64.4^0T~72.7^0T;嗜热性乳酸菌的最大产酸量为106.8^0T~294.2^0T。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的最大产酸速率为20.75^0T/h、24.57^0T/h。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乳酸乳球菌乳油亚种、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丁二酮变种的最大产酸速率分别为7.65^0T/h、6.52^0T/h、9.65^0T/h。优良的菌株特性、低温贮存、较低的最终发酵酸度是保证乳酸菌低后酸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找优质的发酵乳制品生产菌种,同时分析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多样性分布状况,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传统乳制品制作和食用较多的牧区采集传统发酵乳制品29份,通过选择性分离,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的方法对分离到的乳酸菌种进行鉴定及同源分析。对分离到的乳酸菌进行产酸性能测定、传代稳定性检测、菌株生长活力检测。结果共得到148株乳酸菌,其中各属型的数量为乳杆菌属53株、肠球菌属48株、明串球菌属37株、乳酸乳球菌属8株、片球菌属2株。这些乳酸菌属型中,乳杆菌是优势菌群(35.8%),其次依次是明串球菌(35%),肠球菌(32.4%),乳酸乳球菌(5.4%),片球菌属(1.4%)。在所有的菌种中,植物乳杆菌是优势菌,占全菌的26.4%。以产酸能力、传代稳定性、生长活力为指标,从分离到的菌株中获得发酵性能较好的乳酸菌9株。本研究初步阐明了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区传统乳制品中的乳酸菌群落的多样性分布,获得9株发酵性能较好的乳酸菌,为发酵剂的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海南热带地区的香蕉茎叶中分离出3株高产酸菌,利用经典分类法即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细菌学鉴定,结果表明,3株菌分别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etarium)、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和乳酸片球菌(P.pentosaceus)。对这3株菌产酸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HN1和短乳杆菌HN2产酸速率大于乳酸片球菌HN3。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技术对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采集的28份传统发酵乳制品(7份酸绵羊乳、8份酸山羊乳以及13份酸牛乳)样品中分离到的乳酸菌优势菌群L.helveticus、Leu.mesenteroides及ac.lactis subsp.lactis的数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酸山羊乳和酸牛乳中,3种优势菌属的数量关系为Leu.mesenteroides>L.helveticus> Lac.lactis subsp.lactis;酸绵羊乳中,3种优势菌属数量关系为L.helveticus> Leu.mesenteroides> Lac.lactis subsp.lactis.  相似文献   

15.
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序列分析方法对玉米(Zea mays)秸秆和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尾菜混贮料中的乳酸菌多样性进行分析,并以温度和p H为限制因素筛选优良乳酸菌菌株。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12株乳酸菌分属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片球菌属(Pediococcus)。其中,1株(LB-1)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6株(LB-2、LB-4、LB-7、LB-8、LB-9和LB-11)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3株(LB-5、LB-6和LB-12)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2株(LB-3和LB-10)为类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菌株LB-3和LB-8表现出优良的耐高温、耐酸碱特性,且具有较强的产乳酸能力,二者可作为青贮饲料的乳酸菌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6,(7):60-64
以发酵初期(5 d)的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为材料,分离获得乳酸菌菌株。经过表型特征,不同温度、p H和盐浓度生长,不同糖发酵底物和生长产酸速率筛选鉴定,选取3株乳酸菌通过测定16S rRNA序列,进一步鉴定属种。结果表明:菌株C1、C5和C8分别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均可以在15~45℃环境下生长。菌株C5能在6%Na Cl,p H 3.0~6.0培养基中生长,并且与菌株C1和C8相比,具有更强的产酸和耐酸能力,适宜用作玉米秸秆青贮生产的乳酸菌添加剂。考虑到乳酸杆菌和肠球菌在青贮发酵过程中的作用,亦可将植物乳杆菌C5与肠球菌(C1和C8)组合添加用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生产。  相似文献   

17.
拟利用前期筛选的分离于斜带石斑鱼肠道的短小芽孢杆菌SE5、分离于小丑鱼肠道的乳酸乳球菌17和分离于酒曲的酿酒酵母菌Sa,开发一种水产专用发酵豆粕。先通过控制因素,确定复合菌株的配伍比例、接种顺序、最适接种量、温度、料液比和发酵时间,然后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结果显示:以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为指标,最佳发酵工艺为:短小芽孢杆菌SE5:酿酒酵母菌Sa:乳酸乳球菌17比例为2:2:1;分别在0 h接入短小芽孢杆菌SE5,12 h接入酿酒酵母菌Sa,24 h接入乳酸乳球菌17;发酵温度30℃,总接种量10%,发酵时间为48 h,料液比1:1。在最优工艺下,发酵豆粕中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降解率分别为71.48%和73.29%。  相似文献   

18.
陶雅  李峰  孙启忠  柳茜  高润  徐春城 《草业学报》2018,27(8):118-129
旨在探讨小花棘豆与玉米按不同比例混贮对微生物特性及乳酸菌多样性影响,挖掘具有脱除苦马豆素活性的乳酸菌,为小花棘豆青贮饲料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小花棘豆和全株玉米为原料,按不同比例10:0(T1)、9:1(T2)、8:2(T3)7:3(T4)、6:4(T5)、5:5(T6)、4:6(T7)、0:10(T8)混合青贮,室温发酵60 d,检测青贮前、后微生物种类、数量变化,鉴定分离出的乳酸菌,并测定其对苦马豆素的脱除率。试验结果:1)原料中乳酸菌数量随着玉米混入量的增加逐渐升高,青贮饲料各处理间乳酸菌数量无显著差异;原料中的肠细菌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经过青贮发酵后肠细菌均未检测到;好氧细菌数量在原料和青贮饲料中均随着玉米比例的增加逐渐减少;酵母菌数量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原料中的霉菌数量随着玉米混入比例增加逐渐增加,而青贮饲料中的霉菌数量均在检出线以下。2)从小花棘豆与玉米混贮的原料中共分离得到乳酸菌菌株4株,经鉴定属于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hordniae、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和Lactococcus taiwanensis 3种;从青贮饲料中分离出乳酸菌菌株9株,经鉴定属于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 plantarum、Lactobacillus brevis、Lactobacillus pentosus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 4种,当玉米混入比例升高时,原料中乳酸菌多样性有所增加,而青贮饲料中乳酸菌多样性有所下降。3)不同乳酸菌菌株对苦马豆素的脱除率均高于85%,其中菌株JD6E、JD4D、JD10D、JD2E和JD1F对苦马豆素的脱除率高达100%。经过热处理后,菌株JD10D和JD2E对苦马豆素的脱除率分别为100%和97.76%,而其他菌株对苦马豆素的脱除率下降31.76%~100%,其中菌株JD6D和JD1E经过热处理后对苦马豆素的脱除率分别下降到2.17%和0。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与玉米混贮可以增加青贮原料中乳酸菌的数量及多样性,降低青贮饲料和原料中好氧细菌的数量,有助于提高青贮成功率;乳酸菌对苦马豆素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菌株JD10D和JD2E对苦马豆素的吸附脱除作用最强,而菌株JD6D和JD1E对苦马豆素的降解作用最强,均可用作小花棘豆青贮脱除苦马豆素的发酵菌株。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研究布氏乳杆菌与不同乳酸菌联用对玉米青贮发酵、干物质回收率、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分为3个处理:a)对照组,不加任何菌剂;b)布氏乳杆菌+乳酸片球菌组,添加量分别为4×10~5 CFU/g、1×10~5 CFU/g;c)布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组,添加量分别为4×10~5 CFU/g、1×10~5 CFU/g。发酵第180天后取样检测。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青贮饲料筒仓表面有明显变质的青贮饲料,导致其干物质回收率明显低于菌剂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布氏乳杆菌+乳酸片球菌组和布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组了、乳酸菌的数量、有氧稳定性、乙酸、1,2-丙二醇含量显著增加(P 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酵母数量、pH、乳酸含量、乙醇含量显著降低(P 0.05);与布氏乳杆菌+乳酸片球菌组相比,布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组pH、乙酸含量、1,2-丙二醇含量显著增加(P 0.05),乙醇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 0.05)。结果提示:布氏乳杆菌与植物乳杆菌或乳酸片球菌联用可提高干物质回收率、改善发酵品质、降低有害微生物数量、提高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6,(1):40-47
通过革兰染色、菌落形态观察、生化分析鉴定、牛津杯抑菌试验、Caco-2细胞黏附试验对分离到的6株乳酸产生菌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经16SrDNA序列测定,比对分析6株乳酸产生菌与鼠李糖乳杆菌、乳酸乳球菌乳亚种、唾液乳杆菌、乳链球菌、哥伦比亚肠球菌和鼠乳杆菌高度同源。6株乳酸菌抑菌试验检测显示:对大肠杆菌、沙门菌、蜡样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抑菌效应,以CM3菌株的抑菌效果最强。同时,这6株乳酸菌对Caco-2细胞均有一定的黏附能力。结果表明:6株番鸭肠道乳酸产生菌能够黏附于肠道模型Caco-2细胞上并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但其黏附性能及保护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