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南部县兴盛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首批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017年开始引进江浙地区桑树良繁技术,2018年成功繁育川桑系列优良品种桑苗20万株,2019年该社以建设高标准、快节奏、低成本、适应强的川桑良繁基地为目标,流转土地100余亩(6.67hm^2),建设蓄水池1口、渠系及作业便道1100m,建设穗母园30亩(2hm^2),实生桑育苗地10亩(0.67hm^2),良种桑苗圃60亩(4hm^2),生产川桑98-1、川桑826、白皮油桑、强桑1号等嫁接商品苗100万株。  相似文献   

2.
《四川蚕业》2015,(3):33-34
<正>嘉陵区是传统的丝绸之乡,种桑养蚕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5个市级蚕桑基地乡镇,是南充五大优质蚕茧基地之一。2009年以来,嘉陵区依托"东桑西移"和"蚕桑百万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稳步推进蚕桑产业发展。截止2014年嘉陵区有桑园2万余亩(1333.3 hm2),年产茧123万kg,蚕茧总产值4140万元。近年来,嘉陵区加大综合开发利用力度,发展"桑-粮"、"桑-经"  相似文献   

3.
嘉陵区果桑产业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嘉陵果桑产业的现状嘉陵区现有果桑100hm2(1500亩)、70万株,其中投产果桑53.3hm2(800亩)、30万株,主要分布在新庙、吉安两个乡镇。栽植品种以大10和嘉陵30为主。注册了"桑源圣果"商标,主要为千年绸都酒业有限公司提供原料。嘉陵区的果桑产业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受到蚕桑产业不断萎缩、市场起伏不定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果桑产业呈  相似文献   

4.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乌蒙山东麓,川滇黔结合部,幅员面积1373km^2,下辖12个乡镇,其中蚕桑产业基地乡镇8个。近年来,兴文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栽桑养蚕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按“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开展精准扶贫,着力推广应用新技术,发展立体种植、养殖业,探索“桑+N”循环发展新模式,开展桑园综合利用。2019年全县蚕桑面积达到9.1万亩(0.6万hm^2),养蚕户1.1万户,养蚕8.1万张,生产蚕茧43.5万t,蚕农售茧收入2.0亿元,养蚕户人均收入3668.4元,综合产值超5亿元。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泾县位于皖南山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是安徽省传统的栽桑养蚕大县。现有桑园面积2 500hm^2,桑椹资源丰富,养蚕农户有1.6万户,年蚕茧及蚕桑多元化收入5 600万元,蚕桑生产是泾县蚕农家庭年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引导蚕农改变传统的栽桑养蚕习惯,增加亩桑收入,泾县于2010年引进了叶果两用桑品种大十果桑,集中栽植在泾县4A级风景区桃花潭景区,种植面积有6hm^2。该品种一是成熟早、结果期较长,  相似文献   

6.
西昌市蚕种场成立于1975年,历经40多年的发展,场区占地面积40hm^2(600亩),其中自有桑园面积30hm^2(450亩),拥有原蚕共育工厂800m2,标准化蚕房4幢4800m^2及配套完善的保种、发蛾调节冷库、浸酸、浴种、镜检等设备设施;固定式原蚕基地集中在2个乡镇、4个村,500余户农户,基地规模333.3hm^2(5000亩);现有员工113人,其中在职员工64人。  相似文献   

7.
<正>"嘉陵30号"果叶兼用新桑品种是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桑树资源与育种研究室采用单株选优与化学诱变相结合的染色体工程,育成的人工果叶兼用多倍体品种。该品种于2009年11月通过重庆市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年陆续引种进入四川,其中南充市嘉陵区新庙乡栽种"嘉陵30号"3000多亩(200 hm2),资中县球溪镇、板栗垭乡栽种2000多  相似文献   

8.
一、2014年我国水果生产基本情况 2014年我国水果生产保持稳定发展,购销两旺.主要表现为三大特征: 一是面积稳步增长.根据各省交流汇报的材料,预计2014年全国水果面积1.89亿亩(1 260万hm2.最终数据以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为准.以下同),同比增长2.05%.其中,苹果3 533万亩(235.53万hm2),同比增加125万亩(8.33万hm2);柑桔3 698万亩(246.53万hm2),同比增加65万亩(4.33万hm2);梨1 675万亩(111.67万hm2),同比增加8万亩(0.53万hm2);桃1 180万亩(78.67万hm2),同比增加31万亩(2.07万hm2);葡萄1 130万亩(75.33万hm2),同比增加58万亩(3.87万hm2).总体上来看,生产面积柑桔仍然稳居第一,苹果居第二.  相似文献   

9.
《四川蚕业》2018,(4):32-33
正蚕桑作为宜宾市七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一直受到历届市委市政府重视,是我市丘陵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助农增收、脱贫攻坚、壮大县域经济、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近年来,我市桑蚕产业紧扣供给侧结构改革主线,以"五新"科技示范为抓手,以产业助力精准脱贫为契机,打造中国优质精品茧基地,推进桑蚕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市桑园面积3. 2万hm~2(48万亩),其中投产桑2. 67万hm~2(40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广西柑桔产业发展迅猛,一跃成为中国柑桔生产第一大省(区、市)。据预测,2018年广西柑桔产量将创新高,达700万t。其中,"沙糖桔"种植面积近3 00万亩(20万hm^2),产量230万~250万t;"沃柑"种植面积约200万亩(13.33万hm^2),产量约100万t。预计到2020年,广西"沃柑"产量将达到250万t,并和"沙糖桔"一起,形成广西柑桔产业的两大支柱产品。2018年12月下旬至2019年1月上旬,笔者受邀参加在广西桂林和南宁分别举行的"中国好柑桔大赛——沙糖桔总决赛"和"第三届广西柑桔大会",并围绕广西近几年发展最快的晚熟杂柑类品种"沃柑",走访了不少果园和业内人士。现以采访广西柑桔协会会长许立明为主线,介绍和探讨以"沃柑"为代表的广西柑桔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  相似文献   

11.
家住宁南县六铁镇树基村一组的苏呷色日,现有桑园91亩(6.07hm^2),其中自有桑园41亩(2.73hm^2),流转桑园50亩(3.33hm^2)。2018年养蚕87张,产茧4800kg,售茧收入25.8万元,通过栽桑养蚕,苏呷色日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朱德高 《四川蚕业》2020,48(1):17-19
蚕桑是富顺县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截止2019年底,全县有桑园面积2.4万亩(1600hm2),其中果叶兼用桑0.3万亩(200hm2),栽桑养蚕镇乡14个。年养蚕1.5万张,蚕茧单产达到39kg/张,蚕茧综合均价为41元/kg,张种养蚕收入1600元,蚕农售茧收入2400万。我县自贡裕民蚕种场年生产蚕种10万张,居全省普种生产第三位,蚕种产值550万元。  相似文献   

13.
<正> 建国以来,我国养蚕业发展的速度是比较快的。1949年,全国有桑园面积270万亩,年产茧仅61.8万担,平均亩产茧不到23斤。80年桑园面积,包括“四边”桑大约650万亩,其中“四边”桑约300万亩(每500株折算一亩),产茧486万担,平均亩产茧75斤左右。31年来桑园面积增加了1.4倍,产茧量增加了6.8倍,亩产茧量提高了2.3倍。拿亩产茧量来说,广东已超过200斤,浙江超过100斤,江苏近100斤,四川“四边”桑不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蒙自县是全国连片种植石榴面积最大的一个县,全县石榴种植面积已达0.63万hm^2,产量5.86万t,产值1.46亿元。该县新安所镇是重点发展种植石榴的一个乡镇,该镇种植的石榴,果大、皮薄、质优、畅销,誉满全国和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蒙自县被国家林业局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专家委员会授予“中国石榴之乡”荣誉称号;2002年11月农业部已正式将蒙自万亩石榴园列为“全国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新都基地果桑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建于2016年5月,面积约0.2hm^2(3亩),示范蜀椹1号、粤椹大10、嘉陵30号、白玉王、台湾72C002、长果桑等果桑品种12个。园区集中示范果桑标准化栽培、免除草免耕、果桑快速丰产建园、"果桑一病一虫"绿色防控等技术.  相似文献   

16.
肖山县有辽阔的海涂,发展蚕桑生产的潜力很大。海涂育桑,1971年从1斤桑籽开始试验,1972年小面积育苗110亩,1973年大面积育苗近3000亩,产苗4000万株,1974年开始全县围垦海涂,进行大面积栽桑养蚕。1976年全县桑面积达二万余亩,其中海涂桑园一万二千多亩,初步建成一批集中成片成带的专业桑园,每块面积分别有一百亩、二百亩、四百亩,最多的有五百亩,据统计全县新桑园面积在一百亩以上的大队(单位)  相似文献   

17.
前言古镇公社1983年已推广种植了沙二×伦一○九杂交一代桑2570亩,自1977年开始建立亲本采种基地以来,至1981年已有22个基地,面积17.5亩,生产这个什交组合的一代杂种桑籽、实行自繁自育、至1983年收获面积2700亩,并取得大面积高产(如岗南大队80年有90亩的,头年桑年平均亩产5500斤,  相似文献   

18.
李民  楼普灿 《蚕桑通报》1994,25(1):48-50
桑粉虱属同翅目(Homoptera)、胸喙亚目(Sternorhycha)、粉虱总科(Aleyrodoidea)、粉虱科(Aleyrodidae),学名为(Bemisia myricae Kuwana).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生态条件改变以及近二年夏秋季高温多湿的气象因子等诸原因,导致桑粉虱大发生.1992年夏秋季在嘉兴市主产蚕区暴发成灾,为害面涉及海宁、桐乡、嘉兴郊区的55个乡(镇),30万亩桑园和7万亩桑苗.其中成灾面积达10万亩桑园和5万亩桑苗.93年使嘉湖地区123个乡(镇)50万亩桑园受害,导致三秋茧大幅度减产减收,已严重威胁到嘉湖蚕区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路漫漫兮而求索———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蔬菜生产走向产业化本刊记者曾依晴一间20来平方米的办公室,一个只有4个人的班子,这就是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蔬菜办公室。嘉陵区常年种植蔬菜的面积近2万亩,年产各类蔬菜8万多吨,价值500余万元。办公室主任成开平如是说...  相似文献   

20.
我场现有耕地面积47亩,除水田3.6亩、花生地3.4亩外,实际桑园面积仅有40亩左右,而且历年来单位产量不高,制种系数低.1980年,桑园面积40亩,总产桑叶11.5万斤,饲养原蚕蚁量1044克,种茧量3956.6斤,制种7838张,亩桑产叶2875斤,亩桑制种195.95张,担桑制种8.70张,克蚁制种7.50张、斤茧制种1.98张;1981年桑园面积40亩,总产桑叶11.2万斤,饲养蚁量1105克,种茧量5020斤,制种8722张,亩桑产叶2800斤,亩桑制种218.05张,担桑制种10.02张,克蚁制种7.89张斤茧制种1.73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