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月苋草别名夜来香、山芝麻,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含有γ-亚麻酸,是生产保健、美容用品的主要原料。近些年来,月苋草在东北很多地方都有种植。现将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月苋草别名夜来香、山芝麻,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含有γ-亚麻酸,是生产保健、美容用品的主要原料.近些年来,月苋草在东北很多地方都有种植.现将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月苋草野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苋草是一年或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野生月苋草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内蒙。月苋草在药用、保健、化工等方面的用途非常广泛,其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大量采挖及垦荒,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而人工栽培月苋草技术不成熟,没有稳定的月苋草栽培面积。因此,导致月苋草市场供应量不足。本文根据月苋草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开发月苋草栽培的新路子,即月苋草野化栽培,就是利用退耕地、疏林地、柞蚕场、林缘、路边、沟边等可利用土地资源,通过人工播种方式,在自然条件下,不加人工管理,发展月苋草栽培。本文详细介绍了此项栽培技术,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月苋草是一年或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野生月苋草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内蒙.月苋草在药用、保健、化工等方面的用途非常广泛,其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大量采挖及垦荒,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而人工栽培月苋草技术不成熟,没有稳定的月苋草栽培面积.因此,导致月苋草市场供应量不足.本文根据月苋草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开发月苋草栽培的新路子,即月苋草野化栽培,就是利用退耕地、疏林地、柞蚕场、林缘、路边、沟边等可利用土地资源,通过人工播种方式,在自然条件下,不加人工管理,发展月苋草栽培.本文详细介绍了此项栽培技术,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月苋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黑龙江垦区赵光农场与火连参美药材公司签订1200吨的月苋草种植合同,种植月苋草2.5万卣.现长势十分喜人。这个场连续多年种植月苋草,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北方的栽培技术。月苋草别名夜来香、山芝麻、野芝麻,为柳叶菜科、月苋草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17世纪经欧洲传入我国,并在多处逸为野生,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北方各地均有栽培。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6.
月苋草是北安市近几年新推广种植的中草药材,是农村重点栽培的特色经济作物。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介绍了月苋草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月苋草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中除草活性物质的筛选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试验对一些主要的植物病害真菌毒素的除草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供试杂草为田间杂草反枝苋、稗草、狗尾草。种子萌发抑制试验结果表明,F-8菌株的培养滤液不仅对反枝苋、稗草、狗尾草种子萌发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对它们的根、茎生长抑制也很强;F-5菌株的培养滤液可强烈地抑制反枝苋种子萌发及根茎的伸长;某些菌株的代谢物只能起到单方面的抑制作用。出苗后的茎叶处理结果发现,F-8菌株的培养滤液对供试杂草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叶黄化干枯;F-9、F-19菌株的培养滤液对稗草、狗尾草表现出抑制作用;此外,F-16菌株也可抑制狗尾草的茎叶生长。F-8菌株的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玉米苗前、苗后均表现安全、但抑制小麦、大白菜种子的萌发,而对其苗后生长无影响。因此,可考虑作物的不同反应情况,作为不同时期的除草剂以供使用。  相似文献   

8.
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7种杂草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红豆草化感效应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提取红豆草根系分泌物,研究不同浓度(0(CK)、12.5、25、50、100mg/ml)根系分泌物对反枝苋、狗尾草、野燕麦、龙葵、白茅、灰藜、稗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7种供试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处理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当根系分泌物处理浓度为100mg/ml时,灰藜、反枝苋、野燕麦的萌发率分别只有6.6%、10%和10%,反枝苋、野燕麦、龙葵、稗草的发芽指数均小于1;100mg/ml根系分泌物对灰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达91.9%,对龙葵、白茅、狗尾草种子萌发的抑制率较低。[结论]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不同杂草的化感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9.
狗尾草和反枝苋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狗尾草种子在5~30cm土层中经一年时间存活率为2%~189%,反枝苋为21%~59%。反枝苋种子埋藏三年半时间基本失去发芽能力,狗尾草埋藏五年后仍有10%的种子具有发芽能力。狗尾草出苗最适深度为1~3cm,反枝苋为2cm。杂草种子出苗最适宜的土壤相对湿度为40%。  相似文献   

10.
正月苋草,俗名山芝麻、夜来香、属柳叶菜科,一年或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月苋草种子油含有丰富的亚麻酸,具有降血脂、强筋壮骨、祛风湿的功能,配制成的药可主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肥胖症、风湿性关节炎、皮炎、筋骨疼痛等疾病。?它的花可提取天然香料,是北方天然香料的主要品种。茎纤维是造纸的原料,叶及油渣是良好的饲料,已有30多个国家研究开发月苋草种子油,生产经销月苋草油制品已有专门公司,以月苋草油为主要成分的药品、食品、化  相似文献   

11.
月苋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苋草又名夜来香、山芝麻。在吉林省东北部地区分布较广。月苋草种子油含丰富的γ-亚麻酸,具有防止动脉硬化、减肥、抗炎、抗衰老和抗癌等作用,对降低胆固醇、治疗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都有显著的效果。月苋草花可提取天然香料,根可入药,主治风湿病、筋骨疼痛。茎纤维是造纸原料,叶及油渣是良好饲料。  相似文献   

12.
试验地大豆田为害严重的阔叶杂草有王种;藜,反枝苋,鸭跖草,马齿苋,苘麻,选择了5种药,8个配方进行试验,试验表明:乙草胺=排草丹,乙草+2.4-D防除上述5种阔叶草株数总防效 为82.4%-92.6%,鲜重总防效83.8%-95.4%。  相似文献   

13.
水稻肥床旱育秧田杂草发生规律与化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肥床旱育秧田以旱生杂草为主,有近30个草种,其中捭草,马唐,鳢肠,蓼,铁苋为优势种。出草主高峰出现在覆膜后期,即水稻播种后5~7天,每亩用45%旱秧草宁11ml进行土壤处理,除草效果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苋属(Amaranthus)约有60种植物,广泛分布在热带和温带,多为野生,只有十几种有不同程度的栽培。分菜用和子用两类。菜用苋的嫩叶富含维生素A、维生索C、核黄素和叶酸,中国、东南亚、南印度、西非和加勒比盆地都把苋作为蔬菜进行栽培。 苋的种子也曾是一种重要的粮食。籽用苋一直是美洲的阿兹台克人(墨西哥印第安人)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最近10年里,美洲大陆掀起了一股种苋热潮。  相似文献   

15.
1、小麦田草害识别 1)反枝苋 反枝苋别名红枝苋、野苋菜,是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 (1)形态识别 反枝苋的成株高80~100cm,茎直立,有分枝,上面密生着短柔毛.叶互生,有长柄;叶片卵形,边缘有细齿.花序圆锥状,花呈白色,具有1条浅绿色的中脉.胞果扁球形,包在花被里.种子接近球形,棕黑色,通常用种子繁殖.  相似文献   

16.
硬毛刺苞菊不同器官的除草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琼脂混粉法测定了硬毛刺苞菊根、茎、叶和种子粉末对4种受体植物的除草活性。在10g/L的粉末添加浓度下,4种植物器官均对生菜、小麦、反枝苋和稗草幼苗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胚根(或幼根)生长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对胚轴(或胚芽)的抑制,其中以叶片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4种器官中除叶片对反枝苋种子具有明显的推迟发芽作用外,对生菜、稗草和小麦种子的发芽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长寿之菜──苋菜山东省泰安市菜篮子科技园张志焱苋菜,为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荇菜。苋菜原产我国,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我国古代将觅菜分为白苋、赤苋、紫苋、五色苋、人苋、马齿苋、统称六苋。六苋均能当作蔬菜,又可药用,其种子还是一种古老的粮食。因此,它...  相似文献   

18.
五色草繁殖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圣芸 《农村科技》2011,(10):50-50
五色草是多年生草本,在北方作1年生栽培。别名五色苋、锦绣苋、红绿草,属苋科锦绣苋属。五色草是由大叶红、小叶红、绿草、黑草、白草5种不同颜色草组成。  相似文献   

19.
氟乐灵在土壤中残留量的检测和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乐灵(2.6-二硝基-N,N-二丙基-4-三氟甲基苯胺)是一种选择性的植前混入土壤的除草剂,用来防治多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近年来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国营农场使用,对防治大豆中的主要杂草,如稗草、狗尾草、燕麦草等禾本科杂草有显著效果;对一年生小种子的阔叶杂草,如苋、藜、蓼等也有较好的效果。1978年在北河省阜城等  相似文献   

20.
以稗草、反枝苋为材料,采用小杯法测定泽漆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的除草活性。以苹果腐烂病菌、白菜灰霉病菌、柑橘炭疽病菌、小麦全蚀病菌为供试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3种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泽漆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反枝苋幼苗的胚根、胚轴生长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0.75 mg/mL 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反枝苋胚根、胚轴的抑制率分别为94.96%、88.93%,抑制效果明显好于泽漆叶乙醇粗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稗草的胚根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