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价奶牛乳房炎多联菌苗对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炎的防治效果,构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炎小鼠模型,确定使试验小鼠100%发病的最小剂量。采用奶牛乳房炎多联菌苗免疫雌性小鼠,共免疫2次,首末免疫间隔14 d,首免后第7天免疫组雌鼠与雄鼠合笼,分娩后第10天对免疫组雌鼠进行攻菌试验,24 h后观察雌鼠体征和乳区外观变化,进行乳腺内细菌计数,测定发病率。结果表明,奶牛乳房炎多联菌苗免疫后可使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炎发病率降低83.3%。  相似文献   

2.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降低了奶牛产奶量和奶的品质,而且还影响奶牛发情和妊娠,病情严重者因产乳量明显减少或失去泌乳能力而被淘汰。因此,防治该病具有重要意义。1免疫防制1.1乳腺炎疫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目前研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苗或类毒素已  相似文献   

3.
为研制用于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的免疫疫苗,使用4株血清型为外膜多糖336型(336PS)、荚膜多糖5型(CP5)和荚膜多糖8型(CP8)强毒力金黄色葡萄球菌试制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价疫苗,并通过抗体水平监测、攻毒保护试验以及两个牧场的田间试验对免疫效果进行了评价。抗体水平监测显示,首免后30 d即可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二次免疫后有效抗体水平可持续到产后210 d;人工攻毒保护试验显示,疫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临床型乳房炎的保护率为89%;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保护率在75.2%~83.3%之间,对隐性乳房炎的保护率在49.9%~52.2%之间,免疫组日产奶量较对照组平均提高1.26 kg以上。上述结果表明,所试制的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泌乳牛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并提高产奶量。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多联苗(A)后海穴注射免疫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用奶牛乳房炎多联苗A免疫泌乳牛2328头,其中后海穴注苗组免疫1188头,肌肉组1140头,两组同期对照牛分别为1618头和2089头。经统计,在注苗后4个月中各组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后海穴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比相应对照组分别降低发病率63.51%和49.01%,后海穴注苗组比肌肉注苗组平均提高免疫效果14.47%。用菌苗免疫幼兔,检测其抗体及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后海穴注射组均高于肌肉注射组和对照组。提示后海穴免疫是提高菌苗保护率的有效免疫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通过采集呼和浩特不同的地区的不同养殖模式(牧场、小区、奶站)的奶样,进行实验室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分析引起呼和浩特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病的主要致病菌,为针对性预防和治疗乳房炎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地区乳腺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以环境性病原微生物感染为辅。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腺炎仍是困扰呼市奶牛养殖业的主要问题,环境性病原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也是影响奶牛养殖的大难题。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腺炎是世界奶牛养殖业中发病率最高、流行最快、造成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引起奶牛乳腺炎的原因很复杂,但主要是病原菌的感染,能引起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有100多种,但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7.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主要传染性病原菌.本实验采用分子克隆及蛋白表达技术,成功的表达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纤维素结合蛋白A(FnBPA)D片段并对其免疫学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表达产物免疫实验动物后,获得较高效价的抗体.用制备血清进行吞噬调理试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等一系列试验,证明 抗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吞噬调理作用,也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的作用,这将为制备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素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乳房炎多联苗免疫效果及评价疫苗免疫后的抗感染效果,试验从临床型乳房炎患牛奶样中分离、筛选出毒力及交叉免疫原性强的无乳链球菌(W271)、停乳链球菌(T253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J84184)3株优势血清型菌株,制备每剂量(5 mL)中含3种菌的抗原浓度分别为2.5×109CFU、5×109Cfu、1×1010CFU和2×1010CFU的4种氢氧化铝灭活多联苗,将每种疫苗于肩胛部肌肉免疫4头牛,每头牛免疫2次(0天和14天),每次5 mL,分别于免疫前后第28天采血,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免疫前后血清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免疫剂量与抗体效价具有显著相关性,随着菌苗中3种菌抗原浓度的增加,免疫后的3种菌血清抗体水平亦增加;用检验用的无乳链球菌(W117)、停乳链球菌(T103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J88014)进行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血清抗体效价与免疫攻毒保护效果具有显著相关性,当免疫后抗体水平达到免疫前的2倍以上时,免疫后的奶牛即具有较好的保护效力.  相似文献   

9.
在对陕北白绒山羊和关中奶山羊乳房炎阳性率调查的基础上,以乳房炎山羊乳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制成二联灭活疫苗,对处于妊娠期的陕北白绒山羊进行免疫接种,观察制备的灭活疫苗对陕北白绒山羊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陕北白绒山羊乳房炎发病率(11.5%)显著低于关中奶山羊(66%),说明山羊乳房炎发病率受不同经济用途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免疫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后14d和28d,免疫山羊抗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免疫前的水平(P<0.5),表明制备的乳房炎二联疫苗能有效激发山羊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刺激机体产生高水平的抗体,研究结果对不同品种山羊乳房炎的防控和乳房炎疫苗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奶牛乳房炎是对世界奶牛业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它不仅直接导致乳品工业的经济损失,而且由于患乳房炎的奶牛其乳汁中经常含有大量的毒素、病原微生物以及治疗后残留的抗生素,使得该病日益引起公众的关注。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由于其极易产生耐药性,使得治疗变得相当困难,因此使用预防或治疗性疫苗防治乳房炎就成为首选。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上皮细胞的黏附和侵袭力被认为是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的主要致病机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毒力因子,如黏附素、荚膜、各种毒素和酶类等。研究表明,以这些毒力因子为靶位进行疫苗研究,可能是预防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39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组织炎症,主要为乳腺组织感染病原微生物所致,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约为一百五十多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约占整个奶牛乳房炎病例的90%以上。利用疫苗来控制传染性疾病是一种经典的预防手段。利用疫苗防治奶牛乳房炎有很多优点:首先,没有乳汁残留问题;其次,疫苗有助于降低乳腺感染的严重程度,控制亚临床型乳房炎;最后是操作简便,费用低廉。1 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在乳房炎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最为广泛,在乳腺组织防御系统中,中性粒细胞对金黄色…  相似文献   

12.
穴位与常规注射奶牛乳房炎多联苗的临床免疫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用奶牛乳房炎多联苗(A)进行臀肌与后海穴位注射临床免疫比较试验,在注苗后4个月内,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臀肌注苗组比对照组降低39.7%,后海穴位组比对照组降低48.24%,后海穴位组比臀肌组发病率降低21.2,4%。奶产量臀肌组比对照组提高9.4个百分点,后海穴位组比对照组提高1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不同佐剂的奶牛乳房炎多联苗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影响,笔者将小白鼠分为3个组,每组30只,分别为蜂胶苗组、铝胶苗组和空白对照组。用制备的氢氧化铝胶和蜂胶2种乳房炎佐剂多联苗分别免疫小鼠,分别于免疫后的7、14、21、30和45 d采血,进行2种多联苗免疫后E-玫瑰花环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测定。结果表明,蜂胶和铝胶2种佐剂苗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水平,2种苗的细胞免疫水平均在免疫后30 d左右达到最高峰(P<0.01),但在免疫后第30和45天时E-玫瑰花环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蜂胶苗组均极显著高于铝胶苗组(P<0.01),说明蜂胶佐剂比铝胶佐剂能更强地增强多联苗抗原对小鼠T细胞的致敏程度。该研究为进一步明确乳房炎多联苗免疫机制及筛选更好的免疫佐剂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一起群发性急性临床型奶牛乳房炎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致病性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乳房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混合感染引起,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小鼠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三株菌对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均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和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乳房炎动物模型和系统性的乳房炎病理变化研究是深入研究乳房炎的基础。本研究以分娩后7~12 d的C57BL/6小鼠为模型动物,将从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汁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50μL(1×107CFU)或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通过乳导管将缓慢注入小鼠第4、5对乳腺,分别于感染后2、4、8、12、18、24、36、48、60 h和72 h处死小鼠,对乳腺的病理变化进行了系统性的观察。结果显示,对照小鼠乳腺结构完整,连接紧密,腺泡腔充满乳汁,而试验组小鼠2 h即有免疫细胞出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乳腺内的免疫细胞数量逐渐增加,60 h时小鼠乳腺组织开始脂肪化退变。本研究结果,对奶牛乳房炎乳腺病理变化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也为进一步进行乳腺免疫机制研究奠定了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奶牛乳腺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影响奶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方法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乳腺炎.虽然已经研制了许多金黄色葡萄球茵疫苗,但是试验表明,这些疫苗的免疫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仍将继续搜索有效疫苗.目前,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成为研究热点,研究集中在金黄色葡萄球茵的表面抗原上.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茵分泌的免疫原性蛋白而制成的疫苗可能具有高免疫效力,这些抗原将成为高效疫苗的候选者.同时,应用低毒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突变株,也可能成为预防乳房炎的一种新工具.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主要是乳腺伴有物理、化学、微生物学的一种炎性变化,包括乳腺感染炎症、微循环和免疫障碍等。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极大的一种疾病,同时奶牛乳房炎也影响了牛奶品质、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奶牛乳房炎发生的病因、症状、诊断及防制等问题正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在临床及亚临床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为广泛。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阻止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并产生多种致病因子,造成乳腺组织损伤。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疫情不易控制,且菌株分布广泛,因此有必要对发病地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流行病学的分型,从而为分析菌株传播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泌乳量和奶品质,增加奶牛淘汰率。饲养条件、环境因素及病原菌等都可诱发奶牛乳房炎,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导致的奶牛乳房炎最难治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具有高致病性、高耐药性且能通过自身分泌的酶、毒力因子介导免疫逃避作用的致病菌,其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可导致长期慢性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笔者首先从奶牛乳腺免疫防御方面揭示奶牛乳腺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入侵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免疫防御手段;其次从金黄色葡萄球菌依靠自身表达的毒力因子、生物膜、表面蛋白及进化过程中产生小菌落变种、持留菌等不断增强其致病性和高耐药性方面进行阐述,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高致病性和高耐药性的原因,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奶牛乳房炎难以治愈的原因;最后进一步阐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如何在宿主强大的免疫防御作用下存活,以及通过荚膜多糖和纤维连接蛋白在乳腺定植并逃避吞噬,分泌中性粒细胞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葡萄球菌蛋白A、产生细胞外囊泡等毒力因子逃避机体的免疫吞噬作用,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高度环境适应力及众多免疫逃避手段。笔者从以上三方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9.
选取体细胞数6.0×105~1.2×106范围内的奶牛30头,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10头.对照组肌肉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实验1组注射奶牛乳房炎多联菌苗1号,实验2组注射多联菌苗2号,注射量均为1mL,每隔6d注射一次,共给药5次.首次注射前及注射后第7、14、21、28d采取乳样,进行体细胞计数.实验28d后对照组奶牛体细胞平均数远远大于实验前的水平,差异显著(P<0.05),说明隐性乳房炎不经治疗,有很大的可能性恶化;实验1组和2组奶牛体细胞平均数远远小于实验前的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多联菌苗1号和2号治疗奶牛乳房炎疗效明显;实验1组和实验2组奶牛体细胞平均数差异显著,多联菌苗2号的效果好于1号.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开展兰州地区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及病原菌的调查研究,试验应用LMT诊断液对兰州地区4个中等规模奶牛场的344头泌乳牛的1 237个乳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并对临床型乳房炎乳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为58.43%,乳区阳性率为36.86%;临床型乳房炎的头发病率为5.52%,乳区发病率为2.91%;主要病原菌检出率为无乳链球菌30.0%、大肠杆菌27.1%、金黄色葡萄球菌21.4%。说明兰州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病率较高,病乳中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