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宋时期,茶叶制造需要经过捣、拍、研、焙,茶叶煎煮饮用之前,则需要进行碾磨.研茶、碾茶在唐宋时期的茶叶制造和饮茶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茶是制茶工艺,对饼茶,特别是贡茶的外形和内质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明代条形绿茶逐步取代了饼茶,揉捻工艺也就取代了研茶工艺.碾茶是唐宋时期茶叶煎煮饮用之前的必要程序,通过碾磨、筛分,然后煎煮或者烹点,这主要是因为古代饮茶和茶叶一起饮用.随着冲泡饮用茶叶方法的出现,碾茶的过程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2.
龙井茶诗话     
一、在宋代 在龙井茶尚未诞生前,美丽的杭州西湖边的群山中,已出现了多个名茶,如宝云茶、香林茶、白云茶、小龙茶、垂云茶等.《广群芳谱·茶谱》引《杭州府志》:"宝云山产者名宝云茶,下天竺香林洞者名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者名白云茶."宝云茶、白云茶均见于诗. 谢张和仲惠宝云茶 宋代 王令 故人有意真怜我,灵荈封题寄荜门.与疗文园消渴病,还招楚客独醒魂.烹来似带吴云脚,摘处应无谷雨痕.果肯同尝竹林下,寒泉应有惠山存.  相似文献   

3.
探讨枸杞叶茶、枸杞芽茶水煎剂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采用的方法为制备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后,将其分为6组,即枸杞叶茶低剂量组、枸杞叶茶高剂量组,枸杞芽茶低剂量组、枸杞芽茶高剂量组,盐酸二甲双胍组及对照组.灌胃21d后,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枸杞叶茶低剂量组、枸杞芽茶低剂量组和盐酸二甲双胍组的降血糖作用相当,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一定剂量的宁夏枸杞叶茶、枸杞芽茶水煎剂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4.
姚健  樊志民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2):248-252
明清两朝陕西茶大致经历从汉中茶、泾阳茶到紫阳茶的阶段,每一阶段茶对于当时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其制茶技艺各有特点.明清时期陕西茶品牌嬗变是由茶马贸易制度的演变、人口迁徙融合、内在文化濡化等因素造成的,陕西茶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有利于促使制茶技艺简化,有利于陕西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学艺术是茶文化的主要载体,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音乐、书画、舞蹈等等.我们这里说的茶文化是狭义的茶文化,是与茶科学、茶经济并列的茶文化.广义的茶文化还包括了茶科学和茶经济.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丁以寿教授提出:茶文化的主体是茶文学与艺术,我很赞同这一观点.在有关茶的文学作品中,主要有两种体裁:一是茶诗,二是茶散文.中国是散文大国,散文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茶文化能够流传至今,散文确实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了解海南肾茶根结线虫的种类、特征及其对肾茶生长的影响.从感染线虫的肾茶根系中分离线虫的雌虫、雄虫与幼虫,用显微镜观察描述线虫特征并对照线虫特征图样进行鉴别.通过致病性实验研究线虫对肾茶生长的影响,并通过肾茶的长势、叶绿素、蛋白质含量等指标来评价.分离得到了海南肾茶的根结线虫,并成功进行了致病性实验.实验所用海南肾茶感染的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yne incognita.).线虫严重影响肾茶的生长发育,使肾茶植株长势不良甚至死亡,重要代谢物质如蛋白质、叶绿素a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前,茶食品茶凭借着其营养、保健、独特的特征,在我国食品消费市场的发展势头迅猛.茶叶企业开始越来越热衷于生产和推广茶食品.构建茶食品营销网络,可以使消费者迅速认识和关注茶食品,提高其市场知名度,从而形成稳定的市场供销网络.本文在分析了我国茶食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我国茶食品企业应该通过建立现代化的茶食品营销网络和茶食品连锁商店来增加茶食品的销售.最后,提出了我国茶食品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对于饮茶的历史发展进程,历来人们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宋人蔡条《铁围山丛谈》中曾说:"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而本朝又至佑陵(即宋徽宗)时盖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1)历代文人爱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茶诗词.与宋代品茗风尚的广为盛行相呼应的,是此际有370多位爱茶人写过与茶有关的诗、词、散文、理论专著等相关著述,其中茶诗、茶词有一千多首,是唐代的两倍.众多的茶诗、茶词之作,从茶的制作、茶艺、茶道等诸多方面,反映了宋代的品茗风尚,本文拟以茶诗词为辅证,从一个侧面来看宋代之品茗风尚.  相似文献   

9.
2002年新发现了元朝后期的法典《至正条格》,其“断例”部分“厩库”门“茶课”条所载6款,是茶引上印刷的文字,这些文字虽见于他书而记载不详.元代“茶引”的性质是“贩运凭证”,直接继承的是北宋初期的制度;元代茶“公据”才具有北宋末到南宋时“专卖税”的性质.茶引文字是最基本的茶引条画,规定了贩茶程序、私茶的处罚、官吏沮坏茶课等内容.茶引和公据的密不可分,使元朝形成了一套比宋更为完善的茶引之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HPLC和模式识别方法的福建水仙茶产地判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法分析了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和永春水仙茶等170个茶样的儿茶素组分以及生物碱组分,运用PCA、FDA、KNN以及PLS-DA方法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的生物碱总量以及酯型儿茶素中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显著高于永春水仙茶,其他酯型儿茶素、简单儿茶素中的表儿茶素(EC)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EGC)低于永春水仙茶;在基于儿茶素及生物碱组分对不同产地的判别区分中,FDA判别模型效果最好,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永春水仙茶的正确判别率分别为96.0%、100%、100%、100%,总样品的判别准确率达到98.8%,准确率较高.说明采用FDA建立的儿茶素组分以及生物碱组分判别模型具有较好的实际预测效果和应用价值,可实现对福建水仙茶产地的高准确率识别.  相似文献   

11.
以遵义优势品牌绿茶凤冈有机茶和湄潭翠芽作为材料,国家级名茶都匀毛尖作为对照,用水溶液浸提法对茶多酚和茶多糖进行提纯,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和蒽酮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凤冈有机茶和湄潭翠芽与都匀毛尖相比,茶多酚和茶多糖的含量相近.茶多酚含量:凤冈有机茶28.17%、湄潭翠芽26.46%、都匀毛尖27.02%;茶多糖含量:凤冈有机茶1.19%、湄潭翠芽1.00%、都匀毛尖1.11%.  相似文献   

12.
茶汁豆腐呈淡绿色,具有茶香味和纯正的豆香味.其制作工艺如下. 一、工艺流程 1.茶汁制备 原料→选叶→清洗→杀青→(80℃,9秒)→沥干→切碎→打浆→过滤(300目绢布)→茶汁.  相似文献   

13.
陆羽《茶经》是茶文化的“圣经”.发展当代茶文化必须继续重视陆羽《茶经》,以弘扬光大陆羽的精神;必须精研陆羽《茶经》,于继承中创新;必须超越陆羽《荼经》,接轨世界,与各国茶人合作.建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组织各国茶经济、茶文化专家编撰《世界茶经》,以推动全世界的茶经济、茶文化持续发展,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十大名茶"中,碧螺春(旧名"碧萝春")雄踞榜眼.其实,远在唐代,太湖洞庭山就有了茶茗芳踪.据考证,东山碧螺峰岁月久远的野茶,唐宋入贡、名动江南的西山水月茶(亦称"小青茶")便是碧螺春的前身.  相似文献   

15.
这几年,国内外茶市上因对普洱茶的推崇让很多茶友开始了对陈茶的追捧.殊不知除普洱茶等黑茶之外,其它茶类如红茶、白茶、绿茶、黄茶及青茶均有优质陈茶.  相似文献   

16.
酸茶是布朗族自食、招待贵客或作礼物的一种腌茶.酸茶是经一段时间的掩埋自然发酵而成的.文章对酸茶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黄酮类物质及水溶性糖等主要成分和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为酸茶的实用价值和保健功效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清代民国时期的茶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茶馆是一种商业性专用饮茶场所,主要供客品茶、吃茶点、休息、娱乐、联络感情、沟通信息(1).茶馆是中国特有之物,它特别发达,与"酒肆"、"酒坊"一样深受中国民众青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根据茶馆经营方式和特点,茶馆也被称为茶肆、茶坊、茶楼、茶邸、茶房、茶舍、茶亭、茶厅、茶座、茶社、茶棚、茶寮、茶室、茶屋、茶居、茶铺、茶店、茶居、茶园、茶舫、茶船、茶担、茶桌等,称谓丰富多彩.茶馆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市场上已有茶水出售.  相似文献   

18.
高压脉冲电场对普洱茶中茶多酚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勐库大叶种普洱茶为原料,利用高压脉冲电场(HPEF)对茶样进行处理,检测经HPEF处理前后茶样的茶多酚含量,比较了不同加工工艺(生茶和熟茶)、不同年份、不同HPEF处理后茶样的茶多酚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同年份的生茶和熟茶茶多酚含量差异大,生茶的茶多酚含量比熟茶高.不同年份的普洱茶,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茶多酚的含量呈现下降趋势.经不同条件HPEF处理后的茶样,茶多酚含量都明显减少.经HPEF处理后茶叶的茶多酚含量趋于减少和自然陈化的茶叶茶多酚含量减少的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茶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生活资料很早就与文学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明清小说中,对品茶生活及其含蕴的文化事象描写比比皆是.《红楼梦》、《金瓶梅》、《水浒传》等古典名著都记载了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对此已有论者写文章进行多方面的阐释.李绿园创作的《歧路灯》是反映中原地区十八世纪中下层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108回,涉及茶的就有97回,"茶"字在书中出现381次.小说中居家饮茶、待客献茶敬茶、醒酒或提神用茶、治疗感冒等疾病也用茶……茶事活动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成为作者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段之一.但是,至今尚无人论及《歧路灯》中丰富的茶事活动及其在小说中的意义,本文立足小说文本资料,进行细致梳理,以探究书中的茶事描写及其含蕴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茶与书画、诗词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艺术地雕刻着人生时光.作者因将茶、品茶而感悟,娓娓道采,体现了当下文化人对于茶的深刻理解与价值认同.作为东方闲情形态的茶,有融通雅俗之能、尊贵高低之分,具备了生命美学的特殊意义.它不单为品茗者带来了涤荡尘绪、驰骋情思的宁静意象,更因以茶会友,形成相对氛围,共图步入超凡脱俗.作者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四个步骤进入茶的不同境界,实现诗意般的栖居,在茶氤氲中体悟“澄怀味象”,得到人生的相对自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