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病毒病中西药剂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与动物病毒性疾病的化药治疗所以困难,是由于病毒与细菌 (后者一般寄生于细胞外液 )不同,是寄生于动物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增殖与复制,然后自细胞释出,感染其它细胞,并散播体外感染其它动物。抗病毒病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1)直接抑制或杀死体内病毒; (2)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 (3)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或抑制病毒释放; (4)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 1合成的抗病毒病药剂 [1, 2]  (1)病毒唑 (Virazole,三氮唑核苷 )  本品为广谱抗病毒药,对人流感与副流感病毒、痘病毒、腺病毒、肠病毒和鸡新城疫病毒等都有抑制作用,可用…  相似文献   

2.
药物的药效学机制说明的是药剂对动物机体或病原体是如何产生作用及作用的规律,它对指导动物药剂的研制与合理应用有重要的作用。 1药物作用类型的药理机制   为了揭示药物作用的性质,对药物作用的类型概括为兴奋作用 (使机体机能增强的作用 )与抑制作用 (抑制或降低机体机能的作用 );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原发性作用 (直接作用 )与继发性作用 (间接作用 );选择性作用与广谱作用;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等。 1.1发挥局部治疗作用的药剂   药物的局部效果可产生局部治疗作用、局部吸收作用及局部不良反应。   常用发挥局部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干扰素对家禽传染性疾病感染后的治疗效果,在试验室条件下人工致病,用法氏囊种毒和 IBD野毒接种非免疫鸡,人工诱发鸡发生法氏囊病后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并进行对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干扰素:由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提供;批号: 001016;规格: 4ml/瓶;用法用量:肌肉或皮下注射, 2000只雏鸡 /瓶。   (2)1BD种毒:由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代数 E3,冻干日期: 90年 5月,对鸡毒力:五周龄 SPF鸡的 ELD50为 105.0,保存方法:低温冷冻。   (3)IBD野毒:由辽宁省动…  相似文献   

4.
以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取猪皮下脂肪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膜蛋白,经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皮下脂肪细胞与其他组织细胞膜蛋白的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但仍有一些相同的膜蛋白成分;以皮下脂肪细胞膜蛋白为抗原,免疫山羊制备了抗脂肪细胞膜蛋白抗体,经ELISA测定抗体效价迭1:12800,经western世界人民blotting鉴定,所制备的抗体与肾周脂肪、肠系膜脂肪、心、肝、脾、肺、肾、肌肉和红细胞膜蛋白有交叉反应,但反应原性较弱,表明制备出的抗脂肪细胞膜蛋白抗体是高效价的,有一定特异性的。  相似文献   

5.
(接上期)(6)鸡传染性鼻炎用鸡传染性鼻炎灭活苗35~40日龄首免(皮下或肌内注射0.3毫升),110~120日龄二免(皮下或肌内注射0.5毫升)  (7)鸡败血霉形体  在被污染鸡群7~15日龄雏鸡使用鸡败血霉形体油佐剂灭活苗颈背皮下注射0.2毫升,产蛋前颈背部皮下注射0.5毫升。  (8)产蛋下降综合征  开产前2~4周,即120~140日左右用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油佐剂灭活苗皮下或肌内注射0.5毫升;在发病严重的鸡场,在开产前4~6周免疫一次,在开产前2~4周再免疫一次。  (9)鸡痘  用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刺种,20~30日龄首免,90~110日龄进行第二次免疫。在污染严重的鸡场1日龄首免,40~50日龄进行第二次,90~110日龄进行三次免疫。  (10)大肠杆菌病  用多价大肠杆菌氢氧化铝灭活苗,幼鸡阶段(3周龄)首免,0.5毫升/羽,皮下注射:开产前(18周龄)第二次免疫,0.5毫升/羽,肌肉注射。  (11)禽脑脊髓炎  10~12周龄接种(饮水、滴鼻、点眼均可)弱毒疫苗,开产前1个月肌内注射灭活苗0.5毫升。  (七)药物预防  1.预防传染病发生与流行 ...  相似文献   

6.
抗茵肽(antlbacterial peptide)是生物细胞特定基因编码、经特定外界条件诱导产生的一类多肽。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杀菌范围广、作用机制独特等特点。更为重要的是,抗菌肽对真核细胞几乎没有作用,只作用于原核细胞和发生病变的真核细胞。这可能的原因是由于高等动物细胞膜中的胆固醇阻碍抗菌肽的疏水面插入磷脂双分子层:也可能是由于微生物与高等动物细胞膜的膜外结构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许宏 《养殖技术顾问》2013,(10):173-173
1药物的作用机理与受体结合。药物与受体(位于细胞膜或细胞浆内的大分子蛋白质)特异性结合后,通过生物放大系统改变酶的活性或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来达到与内源性配体(如激素或神经递质)相似(激动药)或相反(拮抗药)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8.
俄菜是我国引进的俄罗斯饲料,开发与利用大有前景。 1种植俄菜的优点   (1)不限地区   俄菜既耐寒又抗高温。在零下 40℃的寒区可露地越冬,在 40℃的高温地区不误生长。春季返青早,零度开始发芽, 20℃以上生长最快,我国从南到北都适合种植。   (2)不择土壤   大型养殖场可在农田或荒山大面积种植;农家可利用房前屋后、地头园角、河边路旁等闲散地进行种植。它喜阳耐阴,在果园、树林中套种还具有治草、保水及增加肥力的作用。   (3)栽培简单   种植以根系繁殖,切根繁殖每亩种根 4公斤;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移植。凡直…  相似文献   

9.
1药物的作用机理1.1药物与受体结合药物与受体(位于细胞膜或细胞浆内的大分子蛋白质)特异性结合后,通过生物放大系统改变酶的活性或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来达到与内源性配体(如激素或神经递质)相似(激动药)或相反(拮抗药)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泰乐菌素和阿维拉霉素对大肠杆菌粘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粘附作用是许多致病微生物的重要致病因子,粘附作用同时也能帮助全身正常菌群的建立与稳定(Gibbons,1977;Old,1985)。微生物的粘附作用是通过特异性的表面抗原-凝集素或定植因子抗原(CFA)介导的,通常情况下,这种特异性的表面抗原呈丝状结构(Beachey 1981)。鞭毛或纤毛是指:直径2~7 nm、长1 000 nm、细小坚韧、没有波曲的绒毛,是空心管状结构,由蛋白质亚单位组成(螺旋结构) ;而Fibrillae是指:1~2 nm具有波曲的丝状结构;性鞭毛(Pili)专用于细菌间遗传物质的交换。细菌的粘附还需要特异的粘附受体,该受体多为糖聚合物(Jones…  相似文献   

11.
兽用药剂的相互作用与配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药剂的处方设计、调剂制作及临床应用中常将药物合并使用或序贯(先后顺序)使用,以发挥药物的疗效,减少药剂的不良反应;但若设计与操作失宜,常会发生配伍禁忌,影响药效甚至引起药源性疾病,本文以实例介绍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配伍应用(包括合理配伍禁忌)及其试验方法。1 药物相互作用的物理性与化学性变化  药物的物理性配伍变化只引起药剂外观或形态的变化,一般对其成分或药效影响较小。化学性配伍变化则有新物质产生并引起药效改变乃至产生毒性反应。⑴植物药材的乙醇液加入水中则醇溶性成分析出(物理性沉淀)。⑵含保护胶体的胶浆剂混入糖…  相似文献   

12.
SPA-ELISA监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血清抗体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SPA—ELISA监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血清抗体水平的方法,与免疫荧光试验(IFA)符合率高达90.9%。试验表明:病毒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4μg/ml;血清工作浓度为1:200;最佳包被液采用0.05m pH9.6的碳酸缓冲液;封闭液选用2%的脱脂奶;并确定了抗原抗体最佳反应时间和最适反应温度及底物溶液的显色时间。特异性试验表明所组装的SAP—ELISA试剂盒特异性较好,可用于TGE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3.
1药物作用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问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有其特异性。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其选择性。因此,实际上药理效应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功能的提高称为兴奋、亢进,功能的降低称为抑制、麻痹。过度兴奋转入衰竭,是另外性质的抑制。  相似文献   

14.
1抗蕾药物应用不当原因分析 抗感染药是兽医临床应用最广的药物。抗感染药的不合理应用或滥用,可造成:(1)动物机体产生耐药菌和正常菌群的失调;(2)增加养殖成本:(3)影响畜产品安全;(4)影响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5.
以禽流感题H5和H9亚型病毒分别免疫Balh/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结果获得了6株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其中抗禽流感题亚型病毒血凝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细胞株3株,分别命名为4B6、4A3、3H1;抗H9亚型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细胞株3株,命名为6E6、6B6和5B4。这些单克隆抗体小鼠腹水HI效价为2^13-15,细胞培养上清抗体HI效价为2^7-8。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这些单克隆抗体仅与试验的相应题或ID亚型病毒株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不能与鸡新城疫病毒、鹅新城疫病毒、鹅腺病毒和鸡产蛋下降综禽征病毒(EDS76)等反应。实验室检测结果证明,应用这些单克隆抗体能在24h内迅速检测出相应的禽流感病毒。所有这些单克隆抗体将在禽流感的预警预报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上,兽医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药物的应用方法,因而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常会发生各种失误。常见的失误类型有诊断失误、择药失误、配伍失误、剂量失误、用法及调剂失误等。其后果表现为药效减小、出现不良反应、中毒或死亡,或引发药源性疾病.并使治疗费用增加。例如:给用过普鲁卡因的病畜使用磺胺类药,磺胺药的抗菌作用被拮抗:用青霉素钾或钠盐注射治疗动物细菌性腹泻,药物的抗菌谱不对,疗效不佳;用硫双二氯酚(别丁)或含别丁的药剂给牛或童鸡驱虫,一次投服剂量过大,  相似文献   

17.
抗菌及抗球虫药是用得很广的药剂,特别是作为饲料添加剂日益普遍。但由于细菌和球虫反复接触这些药物后,可通过改变自身作用方式与代谢类型(多数是遗传基因突变的结果)而产生耐药性,使药物疗效降低,常给饲养与临床带来困难。一,产生耐药的原因与规律 1、长期使用某种药物:细菌或球虫因对药物产生适应性或基因突变而出现耐药菌  相似文献   

18.
在复合维生素添加剂中 VA的测定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但检测时间均较长,操作比较繁琐。本文将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改进,并将实验 结果与标准采用的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速度快,只是结果偏低,但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仪器与试剂   TU- 1201紫外分光光度计, VA标准品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样品为市售品,标示量为 15400IU/g。 2测定方法   (1)取样品适量按常规方法 (饲料工业标准汇编 1996)进行测定。   (2)改进的方法:取样品适量 (准确至 0.…  相似文献   

19.
应激是机体对各种非常刺激产生的全身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能引起动物应激反应的各种环境因素统称为应激源。动物机体受到环境因素刺激后,可引起动物对待定刺激产生相应的特异性反应,而有些刺激(即应激源)不仅使动物产生特异性反应,还会使机体产生相同的非特异性反应,其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变粗,分泌活性提高;胸腺、脾脏和其他淋巴组织萎缩,血液嗜酸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嗜中性白细胞增多;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这种变化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GAS)”。机体出现这种生理反应的目的是动员机体的防御系统去克服应激源造成的不良影响,以使机体在不利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体内平衡。机体通过应激反应扩大了其适应范围,增强了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机体缺乏应激反应或应激反应失调,就会在任何超出一般生理调节范围(特异反应)的刺激下,导致机体内平衡破坏,产生疾病或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20.
应用RT-PCR技术从传染性腔上囊病病鸡总RNA中克隆出1461bp的VP2基因,将其克隆于pET-28a载体,筛选并构建了pVP2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在其宿主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了53.7ku的蛋白,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VP2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可与鸡IBDV抗血清及1株IBDV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将VP2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复性,用复性前后的蛋白分别与特异性多抗进行Dot-ELISA检测,结果,复性后蛋白的反应活性比复性前增强了10倍;用复性后的蛋白与IBDV单抗进行Dot-ELISA,结果显示,VP2蛋白与单抗1H4、1E12、583、EA6、3c7反应强(+++);与4E4、1H11反应中度(++);与4E5、3C4、1E11、3H9反应较弱;而与EC6、3D12、1A1无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