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石河子市居民生活用水情况、用水计量、计费方式、居民对现行水价的评价、居民家庭卫生器具设置情况、居民经济收入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其用水量多少主要与居民生活水平(经济收入)、卫生器具设置情况、水价及其节水意识有关。为石河子市城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水管理、水价改革、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提供基础资料,对该市建设节水型城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疆石河子市居民生活用水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河子市居民生活用水情况、用水计量、计费方式、居民对现行水价的评价、居民家庭卫生器具设置情况、居民经济收入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其用水量多少主要与居民生活水平(经济收入)、卫生器具设置情况、水价及其节水意识有关。为石河子市城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水管理、水价改革、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提供基础资料,对该市建设节水型城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水价是引导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有效手段之一。公众参与水价制定是供水方、用水方和政府共同参与,既能够客观全面反映水资源价值、供水成本、环境成本在内的,又能充分代表用水方利益的新型水资源价格形成模式。应用公众参与水价制定理论,以新疆石河子市为例,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分析、综合评价等途径对研究区生活用水进行了定价探析。结果表明:公众参与制定的石河子市生活用水水价更能反映其水资源的稀缺性,通过宣传教育来逐步提高现状水价,充分利用价格杠杆的约束效应来构建节水型社会是该市当前水务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农业水价改革是调节农户灌溉行为,促进农业节水实现的重要政策工具。探讨农业用水户的实际水费承受能力及其对农业水价改革的反映对于制定合理的农业水价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新疆和云南144户农户入户调查问卷的分析,从家庭特征,水费支出情况、水费承受能力以及对水价浮动的反映等几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农业用水户面对不同水价政策变动的态度和应对措施,认为农业用水户作为基本生产单位,其应对农业水价改革的决策行为是“理性的”和“利己的”,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只有在能够充分考虑到农户的实际反应是才能发挥最大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5.
刘一明 《节水灌溉》2021,(10):59-64,70
农业水价政策是激励农户节约用水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不仅农业水价会影响农户的灌溉用水行为,农业水价激励结构也可能对农户的灌溉用水行为产生影响.基于广东省流溪河流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农业水价激励结构对农户灌溉用水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现有的农业水价激励结构对农户灌溉用水行为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随着水价激励强度的增加,大规模农户倾向于选择节水的灌溉技术,小规模农户倾向于选择种植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农业水价激励结构对小规模专业种植户灌溉用水行为选择的影响方向更多的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来提高经营收入从而弥补灌溉水费的支出,对其节水行为的影响有限.因此,农业水价激励结构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提高其激励强度,以激励更多的农户采用节水的灌溉技术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6.
玛纳斯河灌区农户农业灌溉水价承受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玛纳斯河灌区农户种植棉花平均生产成本和收入情况、水费占成本、收入的比例情况、农户可接受的灌溉水费占单位面积投入比例、农户对现行灌溉水价的评价及对水价构成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灌区农户灌溉水价的承受能力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灌区农户水费承受能力指标及2006年该灌区农户可承受的平均终端灌溉水价为0.110 9元/m 3 .为该灌区制定农业灌溉水价改革政策、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根据人民渠灌区用水管理损失现状,对河南省人民胜利灌溉枢的灌溉用水管理损失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认为影响灌区用水管理损失的因素有: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水费、水价政策;农耕技术与种植结构等。提出应从输配水、田间灌水等方面,减少灌溉用水管理损失。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省岳阳市铁山灌区为背景,在对农民用水户协会(WUA)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基于WUA的用水总量控制新型管理模式。新模式的组织机构主要依托原有WUA,同时根据总量控制的内在要求进行部分完善,如增加水资源管理站、将WUA的用水组改为水费组、计量组和工程组并相应完善其用水和水费收缴程序;制度方面建议新搭建一系列的保障制度如水权分配、水价体系、农业水权转让补偿和水量计量管理等。编制了铁山水库不同水文年向城市和灌溉的供水总量控制方案,最后初步提出了新模式的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9.
根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政策,以灌区实际供水成本资料为依据,剖析归集灌区供水生产过程中发生项成本和费用;按照补偿成本、公平负担的原则,科学测定灌区工程农业供水成本价格,合理测算灌溉用水终端水价;并根据灌区主要农作物成本收益资料,采用灌溉水费承受指数分析方法,客观分析农民水费经济承受力。在此基础上,提出铜山源水库灌区灌溉水费补偿机制,以期为浙江稳步实行农业终端水价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业灌溉水价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农民的灌溉行为,推动农业节水工作的落实.这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经济措施.本文阐述了水价理论,总结在水价改革中使用的相关措施,并分析了水价改革对农业灌溉用水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汉中市农村居民生活水污染物在全国范围内的赋存特征及其对环境的污染负荷,测算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系数,通过实地采样与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并采用排污系数法核算了汉中市地区居民污染物排放量。结果表明,受地理地貌、人均日用水量、经济状况、年龄组成和日用餐次数等因素的影响,汉中市不同区域居民的生活水污染物的排放系数有所不同;村处理设施对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效果显著,但对动植物油的去除效率不明显。调研可为陕西省首次进行的农村生活源水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健全我国生活污染源信息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
【目的】预测城市的生活、工业、农业用水的需水,对城市的规划、经济发展以及供水系统的管理及扩建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使用水平衡分析法及线性回归分析和大量的数据运算,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现状年及2013—2017年用水量分析了海伦市用水现状并预测了2020年需水量。【结果】2020年海伦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为774.66万m~3,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为1 622.32万m~3,2020年海伦市工业需水量为0.061亿m~3,2020年海伦市农业需水总量为3.64亿m~3。【结论】预测年2020年供水量大于需水量。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能起到价格杠杆作用,促使农业节约用水。以济源市为例,分析区域农业用水概况、农业水价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以全成本水价理论和能值价值理论为基础估算得到区域内主要灌区的农业成本水价;以亩均产值和亩均净效益为基础测算得到农民水价承受能力为0.11元/m3;参考计算结果,明确了农业水价的调整范围,针对济源实际,提出了农业水价调整策略。为济源市农业水价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也可供其他地区农业水价调整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活用水考核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城市生活用水考核的指标体系。该考核体系分城市生活用水单元和城市总体生活用水两个类型,从生活用水、重复利用、排水、用水管理等4个方面对生活用水进行考核,从而全面的反映城市生活用水情况,对城市生活用水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促进节约用水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消费模式变化对虚拟水消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均粮食和蔬菜的需求量下降,肉蛋奶及副食品的需求上升,这些变化导致城市人均虚拟水消费量增加了54.72m3,农村人均虚拟水消费量增加了58.94m3,全国由于消费结构变化导致人均虚拟需水量增加了746.35m3。  相似文献   

16.
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将农业的供水价格及形成机制建立,使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得到一定保障,将水价改革及调节的作用发挥充分,提高农业节水和用水效率,在调节水资源供需矛盾方面具有一定的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对赤水市灌区农业水价改革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雷州青年运河灌区建立农业节水补偿机制,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使农业用水年平均节约18 100万m~3,用于增加对工业和生活的供水。工业及生活受益后,以水价提高的方式反哺农业,补偿费用每年达3 728.6万元。结果表明,农业节水补偿机制的实施,使农业用水向效率高、产值高的工业用水和日益增长的生活用水合理转让,提高了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李民 《湖南农机》2016,(9):77-78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长期粮食安全,更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镇村居民生活创造条件的基础设施。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内涵,然后分析了荆州市农村水利建设融资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荆州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融资政策及荆州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广东高州水库灌区建立农业节水补偿机制,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新增灌溉面积2.85万hm2,改善灌溉面积1.07万hm2,节水用于增加对工业和生活的供水,满足供水需求。工业、城市用水价格中增加农业节水补偿费用0.03元/m3,形成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城市发展,工业城市受益反哺农业的良性运行机制。结果表明,该机制使农业用水向效率高、产值高的工业用水和日益增长的生活用水合理转让,提高了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