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中国禽业导刊》2000,17(19):14-14
研究目的   平饲鸭舍生产作业中最费劳力的工作之一是收集鸭蛋。蛋鸭生蛋的时间多集中在午夜至清晨,因此必须在晚上赶鸭入鸭窝产蛋,清晨赶出后捡蛋,以饲养 5000只菜鸭规模为例,每日捡蛋的时间约需 2.5小时,且所得鸭蛋蛋壳脏,破蛋率高。若改采用笼饲则无此缺点,而且不必清晨起来捡蛋,如再配合集蛋设施的研发将可节省更多的工时。   研究过程   台湾省过去全无养鸭自动化的相关资料,近 5年来承农委会自动化计划补助,畜试所宜兰分所才开始与台大农机系共同合作发展蛋鸭舍自动化的工作。由于蛋鸭采用笼饲获得良好的结果,产蛋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两种禽流感疫苗对蛋鸭接种后,每天观察记录各组的产蛋数、蛋重、软破蛋数,结果表明,禽流感疫苗接种后,对蛋鸭产蛋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疫苗接种过程中的机械应激反应使蛋鸭有1次降蛋过程。  相似文献   

3.
蛋鸭产蛋期一般经过产蛋初期(大都在150日龄开产)、产蛋中期(一般蛋鸭200日龄左右达到高峰)、产蛋后期和休产期,把握各个时期蛋鸭的营养需要,进行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加强蛋鸭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可有效提高产蛋率和蛋重,减少破损蛋、节省饲料和降低死淘率。根据蛋鸭的周龄、产蛋率及生理特点,大致可将蛋鸭产蛋期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因此在每一饲养阶段应供给不同的营养和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满足产蛋鸭的营养需要,以获得最大生产效益。1产蛋前期管理要点1.117~24周龄期间为母鸭产蛋前期。期间母鸭已达体成熟和性成熟,鸭群已陆续开产并且产蛋率逐日递增,高产鸭24周龄时产蛋率可达80%。此阶段饲养管理好坏直接影响蛋鸭产蛋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养鸭生产需求远远高于蛋鸭产蛋机制方面的研究需求,与之有关联的文献资料也相对较少。鸭的饲养量在家禽中排位第二,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国内外专家学者已经开始重点研究蛋鸭的生产。本文汇总国内外蛋鸭产蛋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重点对蛋鸭产蛋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育成鸭周龄达到19周后就进入成年产蛋鸭,产蛋期的蛋鸭与其他阶段相比,有很大不同,所以应区别对待。加强产蛋鸭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产蛋率和蛋重,减少鸭蛋的破损率,节省饲料和降低死亡率。根据蛋鸭的生理特点、周龄、产蛋率把产蛋鸭的产蛋期分为产蛋初期、前期、产蛋中期、产蛋后期。150~200日龄为初期,200~300日龄为中期,300~400日龄为产蛋中期,400~500日龄为产蛋后期。  相似文献   

7.
蛋鸭产蛋下降综合征是指近年来在农村蛋鸭养殖生产中出现的以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蛋的大小不均、蛋壳形状异常的产蛋现象。有的蛋鸭群还出现采食量下降,甚至造成死亡的临床现象。总结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引发产蛋下降的非传染性因素1.1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鸭舍、陆地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以及影响蛋鸭采食、嬉戏、产蛋、休息的  相似文献   

8.
从开产到淘汰的母鸭称为产蛋鸭,产蛋鸭可利用1~3年,第一年产蛋多且质量好,为此圈养鸭利用年限多为1年.高产蛋鸭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主要以提高产蛋和蛋重,减少破损蛋,节省饲料,降低死淘率为目的。根据蛋鸭的周龄、产蛋率及生理特点,大致可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在每一饲养阶段供给不同的营养和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满足产蛋鸭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不同养殖方式对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 400只"苏邮1号"商品代母鸭,随机分成笼养组和平养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0只,分别测定这2组鸭群的部分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结果表明,笼养蛋鸭和平养蛋鸭的大部分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差异,笼养蛋鸭组开产日龄(达50%产蛋率)(116 d)、产蛋期饲料转化率(2.66)都优于平养组(118 d,2.72),笼养蛋鸭的破蛋率和脏蛋率极显著低于平养组(P0.0.1)。本研究提示,蛋鸭笼养不仅不会影响蛋鸭产蛋性能,而且能够提高其蛋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蛋类食品需求增加,蛋鸭具有宽广的养殖前景。鸭养殖是农村养殖行业中发展较快的养殖种类,蛋鸭养殖具有周期较短、资金流动明显的特点,也是吸引养殖户选择的主要因素。1 蛋鸭产蛋规律1.1 气温光照的影响据有关调查显示,蛋鸭在春季和初夏季节的产蛋率最高,深入分析蛋鸭产蛋的这种季节性规律后发现,春季和初夏季节的光照和温度是最适合蛋鸭体内微量元素积累和产蛋相关激素分泌的。由此也可得知,蛋鸭的产蛋率与蛋鸭的养殖环境具有密不可分的关  相似文献   

11.
蛋鸭产蛋下降综合征是蛋鸭养殖生产中出现的以产蛋数量下降、产软壳蛋、大小不均、蛋壳形状异常的产蛋现象,给蛋鸭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应引起养殖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1调整鸭群寒冷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鸭。2防寒保温蛋鸭产蛋适宜温度是10~20℃。冬季天气寒冷,不利于蛋鸭产蛋,要做好保温工作。  相似文献   

13.
蛋鸭在每年4~5月间的产蛋盛期易发生脱肛,尤其是高产蛋鸭和初产蛋鸭更为多见。由于外翻突出肛门外的泄殖腔,常引起炎症、水肿、充血、溃烂,常引起其它蛋鸭啄食,严重影响产蛋,瘦弱死亡。  相似文献   

14.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遗传性能、营养、饲养环境、健康状况、应激、管理等。这些复杂的因素经常困扰着许多养殖户,致使蛋鸭很难达到产蛋高峰或者高峰期维持时间短,给养鸭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蛋鸭的生活习性,对饲养管理、营养、育成条件、疾病、药物、应激等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做了比较全面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制措施。1蛋鸭的生活习性产蛋鸭胆子较大,不怕人;代谢旺盛,要保证充分的营养;性情温和,喜欢安静的环境;产蛋鸭生活很有规律,饲料原料的种类和光照时间应保持相对稳定,如果突然改变都会引起产蛋下…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外关于蛋鸭产蛋机制、蛋鸭营养调控方面的研究均落后于养鸭生产的需要,相关的文献报道也比较少.本文将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汇总,结合蛋鸡等产蛋机制方面的研究报道,重点综述蛋鸭的产蛋机制研究现状及营养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蛋(种)鸭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产蛋鸭的饲养特点我国蛋鸭品种的最大特点就是无就巢性,蛋鸭的产蛋量高,90%以上产蛋率可维持140d左右,整个生产期的产蛋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蛋鸭的这种产蛋能力,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进入产蛋期的母鸭代谢旺盛,为满足其需要,蛋鸭表现出很强的觅食能力,尤其是放牧的鸭群;产蛋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性情温驯,生活和产蛋的规律性强,产蛋时间总是在下半  相似文献   

17.
消息信使     
如何给圈养产蛋鸭补钙 圈养产蛋鸭的营养需要完全靠商品全价饲料供给,要保持圈养蛋鸭的产蛋率和提高蛋品的商品率,除满足蛋白、能量营养等需要外,尤其要注重补钙。 一.补钙时间 只要发育正常,部分圈养蛋鸭在100日龄左右开始产蛋,若这时仍以育成期的需钙量饲喂,就不能保证生理需要,因此,15周龄是开始补钙的最佳时期。补钙要介于青年鸭与产蛋鸭之间,以2.5%为宜,以后逐步提高。 二.产蛋各期的最佳补钙量 蛋鸭对钙的利用率约为65%,产一个蛋需钙4.8克-5.12克,合理补钙能减少蛋的破损率。实践证明,蛋鸭对钙的…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金定鸭、褐色菜鸭和攸县麻鸭为素材,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孵化条件下,对3个蛋鸭品种的产蛋性能、青壳率、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不同阶段体重进行观测。结果表明:3个蛋鸭品种中攸县麻鸭300日龄产蛋量(144个)最高,见蛋日龄(96d)和开产日龄(123d)最早,因此3个蛋鸭品种中以攸县麻鸭产蛋性能最好;褐色菜鸭和攸县麻鸭公、母鸭30日龄体重、开产体重、300日龄蛋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褐色菜鸭与攸县麻鸭属于同一类型蛋鸭品种。3个蛋鸭各品种的入孵蛋重与出壳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棕榈粕添加水平对产蛋期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器官发育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为生产中棕榈粕在蛋鸭饲粮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选择600只健康的20周龄福建龙岩麻鸭,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鸭。各组蛋鸭分别饲喂棕榈粕添加水平为0、3%、6%、9%和12%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饲粮棕榈粕添加水平对蛋鸭平均蛋重、蛋黄重和蛋壳重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棕榈粕添加水平的升高,平均蛋重、蛋黄重和蛋壳重呈下降趋势;饲粮棕榈粕添加水平对其他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棕榈粕添加水平对蛋鸭血浆和肝脏抗氧化指标及器官重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以平均蛋重为评价指标,推荐蛋鸭饲粮中棕榈粕添加水平不高于3%;饲粮中棕榈粕添加水平达6%~12%时可降低平均蛋重,但并未影响蛋鸭器官发育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科学饲养高产蛋鸭,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适时地使高产蛋鸭达到产蛋高峰并获得持续高产,是现代高产蛋鸭饲养管理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笔者结合生产实践,总结高产蛋鸭产蛋高峰前的管理措施,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