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为深入探讨白腐菌的木质素降解途径与机制,拓宽秸秆的生物降解应用研究,研究采用平板变色法对12个糙皮侧耳菌株进行初步筛选,再通过棉秸秆木质素降解实验对初选菌株进行复筛,筛选出高效降解秸秆木质素的糙皮侧耳菌株,并对其开展了秸秆栽培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初步筛选试验中选出了漆酶和过氧化物酶分泌能力都较强的8个菌株—皖平1号、P17、早、黑平A、苏平1号、苏平3号、新平400和天达300。木质素降解试验复筛出了高效降解木质素的糙皮侧耳菌株:苏平1号、皖平1号、苏平3号、黑平A,其中以苏平1号对棉秸秆木质素的降解能力最强,其木质素降解率为14.82%。各菌株在棉秸秆与棉子壳栽培中的转化率差异不显著,筛选出的高效降解秸秆木质素的菌株较其他菌株在棉秸秆栽培中产量、转化率均要高,其中苏平1号的产量、转化率最高。总之,从12个糙皮侧耳菌株中筛选出了高效降解棉秸秆木质素的菌株4株,即苏平1号、皖平1号、苏平3号、黑平A,其在秸秆栽培应用中产量、转化率也高,尤以苏平1号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秸秆栽培食用菌基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秸秆是食用菌栽培的重要基质,其木质素在菌丝生长中大量降解,秸秆栽培食用菌是秸秆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从我国秸秆资源的现状、秸秆栽培食用菌栽培技术、菌渣综合利用、菌丝木质素酶系及降解转化研究等方面综述了秸秆栽培食用菌基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生物降解木质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木质素是农作物秸秆中的主要成份之一,木质素降解直接影响秸秆等植物资源的利用效率.从降解木质素的食用菌种类、食用菌木质素降解酶系及其营养调控机理、应用前景共4个方面,综述了食用菌生物降解秸秆木质素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洛巴伊大口蘑对栽培基质的降解及其相关胞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洛巴伊大口蘑为试材,采用袋栽方法,测定了洛巴伊大口蘑在棉籽壳培养基上生长期间栽培基质的降解及其相关胞外酶活性变化,以了解洛巴伊大口蘑对碳源的降解利用特点。结果表明:洛巴伊大口蘑具有完整的胞外纤维素酶系;淀粉酶在菌丝生长阶段活性较高;羧甲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活性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速率呈正相关,但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纤维素的降解速率没有相关性,漆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木质素的降解速率没有相关性;洛巴伊大口蘑具有很强的木质素降解能力,属于白腐菌;非木质纤维素主要在菌丝生长阶段被利用,木质纤维素是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的主要碳源;在107d的栽培过程中,培养基失重52.40%,其中呼吸消耗43.98%,子实体转化率为8.42%。  相似文献   

5.
以糖化率为指标对比白腐菌I.lacteus C与G.lucidum E、褐腐菌Fomitopsis sp.IMER2与P.cocos F预处理玉米秸秆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处理效果差异很大,白腐菌预处理效果优于褐腐菌,木质纤维素网状结构中木质素去除比纤维素结晶度降低利于提高糖化率。I.lacteus C预处理优势明显,处理30 d糖化率最高,比对照提高135.7%,达62.0%;G.lucidum E处理后仅20 d样品糖化率提高,达42.1%;Fomitopsis sp.IMER2处理后糖化率稍有提高;P.cocos F处理降低糖化率。进一步研究发现I.lacteus C通过改性玉米秸秆提高糖化率:处理30 d可溶性还原糖含量提高287.5%,转化率提高178.3%。  相似文献   

6.
<正>白腐真菌是目前研究最多、染料脱色过程中最有效的真菌资源。许多研究表明,真菌降解染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非特异性和非选择性的胞外酶系。白腐真菌产生的木质素降解酶系,主要由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木素过氧化物组成~([1,2]),为非底物专一性酶,分泌到细胞外对多种有机物和染料具有广谱的氧化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7.
云杉木屑培养食用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色圈和降解实验,结果显示供试的8个菌株均有降解云杉木屑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的能力,纤维素和木质素被食用菌降解的程度与被降解的次序无关.结果显示,用云杉木屑栽培榆黄蘑、金针菇和平菇菌株,其菌丝生长较快,生物转化率较高;茶树菇和杏鲍菇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较慢,生物转化率较低;木耳、裂褶菌和柳蘑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很慢,几乎无法正常出菇.上述食用菌菌株的生物转化率与其对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率的总和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芯为发酵原料,EM酵素菌、有机物料腐熟剂、金宝贝菌剂3种市售菌剂为发酵菌剂,研究了3种菌剂处理对玉米芯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降解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发酵菌剂处理后,纤维素降解酶的活性均增强,玉米芯基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率高于对照,其中EM酵素菌处理效果最佳;3种菌剂处理使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可有效提高玉米芯基质中的木质素降解率,其中金宝贝菌剂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降解率提高21.1%~50.5%。  相似文献   

9.
香菇是一种木腐菌,能将木材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作为主要碳源。通过对香菇转化利用秸秆过程中多聚物降解酶进行综述。漆酶、愈创木酚氧化酶、多酚氧化酶等木质素降解酶对秸秆中木质素的降解起关键作用;羧甲基纤维素酶(Cx酶)、滤纸纤维素酶(C1酶)、β-葡萄糖苷酶等纤维素降解酶对秸秆中纤维素的降解起关键作用;β-1,4-内切木聚糖酶、β-木糖苷酶等半纤维素降解酶对秸秆中半纤维素的降解起关键作用。在秸秆利用过程中,果胶酶和脂肪酶等也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棉秸秆为主基料栽培糙皮侧耳,以棉籽壳为对照,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棉秸秆的木质纤维素降解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常规基料棉籽壳(对照)栽培相比,棉秸秆栽培的糙皮侧耳在营养成分、转化率等方面无差异;棉秸秆栽培中,各菌株间的产量、木质素降解率差异明显,且木质素降解率对产量的总影响力最大。因此,棉秸秆栽培糙皮侧耳是可行的,为提高产量,宜选择木质素降解能力强的菌株用于生产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蔬菜秸秆原位还田能够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但生产中缺乏专性降解菌群,且其对作物生长影响并不明确。本试验以黄瓜秸秆为试材,利用专化缺碳培养基筛选了能够高效降解黄瓜秸秆的协同菌群,并探究了其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的协同降解菌群对黄瓜秸秆的降解率高达80.7%,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是78.8%、74.7%和49.4%,且纤维素酶活性峰值(0.1104 IU)出现在处理后9 d。协同降解菌群的优势种类共包括8个门和12个属,其可以利用31种碳源中的23种碳源物质。从协同降解菌群中分离出33个单菌株,其中15株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种子和幼苗测试结果表明,协同降解菌群的OD600达到0.4时即可有效促进黄瓜种子苗和幼苗的生长。综合来看,筛选的协同降解菌群不仅能够高效降解黄瓜秸秆,而且对黄瓜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拟云芝可以高效、迅速地降解柳树木质素。通过对纯木屑的降解试验证明,在纯木屑培养基上,拟云芝能以1.7cm·d^-1的速度迅速生长,在柳树枝段培养基上能以1.21cm·d^-1的速度生长;对纯木屑的木质素降解率30d为50%、45d为67.1%,对柳树枝段90d降解率为38.6%。提出在运用拟云芝为降解菌时,柳树基质粉碎后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13.
混菌发酵油菜秆氮源对灵芝木质素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豆渣和酒石酸铵(浓度分别为1%、2%、3%、4%和5%),对灵芝和产朊假丝酵母混菌固态发酵油菜秸秆产木质素降解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2%、3%和5%的豆渣组中的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酶活性均未受显著性影响,而在4%豆渣组中,这3种酶的活性显著提高,分别为440.33 U·L~(-1)、473.33 U·L~(-1)和98.49 U·L~(-1),分别是对照的2.03倍,2.16倍和2.86倍。与对照相比,1%、2%、3%、4%和5%的酒石酸铵组中,3种木质素降解酶的活性均无显著性影响,因此有机氮豆渣好于酒石酸铵,其最佳浓度为4%。  相似文献   

14.
以前期试验获得的4株斑玉蕈(Hypsizigus marmoreus)杂交菌株为试材,利用亮蓝-PDA平板显色试验、苯胺蓝-PDA平板脱色试验、体细胞不相容试验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斑玉蕈木质素降解酶高活性菌株,并鉴定其生物学和遗传学特性,以期丰富斑玉蕈优良品种.结果 表明:杂交菌株JZB2124031的木质素降解酶活性最高,亮蓝-PDA平板和苯胺蓝-PDA平板可分别出现明显的变色圈和脱色圈,与其它菌株均可产生拮抗反应.15条ISSR分子标记引物具有扩增稳定性,当相似系数为0.75时,22株菌可以划分为九大类,其中杂交菌株JZB2124031独为一类.综上,杂交菌株JZB2124031具有较高的木质素降解酶活性,与其它供试菌株的亲缘关系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选取3株不同种属白腐菌(K1:灵芝属Ganoderma lueidum,B2:侧耳属Pleurots sp.,A3:香菇属Lentinula edodes),2种不同木质纤维素基质(玉米秸粉、稻草秸粉),对白腐菌在木质纤维素基质上固、液培养过程中产生的胞外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析了可能的主效物质。结果表明:(1)白腐菌在木质纤维索基质上不同时期的培养物均具有胞外·OH清除能力,显示了该能力在白腐菌中的普遍性;且试验中香菇A3培养物的胞外·OH清除能力最高,玉米秸粉比稻草秸粉更利于白腐菌培养物产生胞外·OH清除效应。(2)对香菇A3进行玉米秸粉液体培养,第8d时胞外·OH清除率达峰值42.53%,清除·OH的主效物质为胞外粗多糖,其作用占胞外液·0H总清除率效果的75.4%。  相似文献   

16.
以1株具有选择性降解木质素能力的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为基础菌株,通过液体发酵培养,对该菌株的木质素降解酶系进行初步分析,进而以木质素磺酸钙为底物,利用正交试验优化该菌株对木质素的降解条件.结果 表明,树舌灵芝可同时合成漆酶、锰过氧化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其中漆酶活性显著高于锰过氧化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经优化后,确定较适合树舌灵芝降解木质素的条件为:以3.0 g·L-1豆粕为氮源,底物浓度2.5 g·L-1,初始pH 6.0,发酵温度28℃,在此条件下木质素降解率达到44.72%.  相似文献   

17.
李晓博  李晓  李玉 《食用菌》2009,31(2):6-8
测定培养料不同发酵阶段和接种双孢菇后不同生长阶段的酶活性变化及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料发酵及双孢蘑菇生长发育期间,纤维素、半纤维索和木质索的降解与酶活性变化有关,酶活性高降解速率就决,酶活性低降解速率就慢。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阶段和蘑菇发育阶段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都有降解作用,但是前者低于后者,其中木质素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蘑菇发育阶段。处理1(稻草)对木质素、纤维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最高,产量也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不同万寿菊秸秆比例配方栽培平菇,通过测定其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情况,从而筛选出最佳配方,并采用Van Soest法测定配方中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的变化,以确定平菇对配方中万寿菊木质素、纤维素的降解和利用能力。结果表明,在供试配方中,万寿菊秸秆含量为60%的配方(万寿菊秸秆60%,玉米芯23%,玉米粉15%,葡萄糖1%,石膏1%),平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与其他相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0.01),说明栽培基质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万寿菊秸秆有利于平菇的生长;含有万寿菊秸秆的栽培料在栽培平菇后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别降解了53.98%,58.08%和62.99%,表明平菇可以高效利用万寿菊秸秆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  相似文献   

19.
茯苓木腐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茯苓在松木屑-麦麸基物上生长期间,基物失重及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和有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1.茯苓菌分解木屑的能力较强。培养100天时,呼吸作用消耗掉的有机质达38~39%,基物中纤维素降解了46.32%,半纤维素降解了58.41%,但木素降解量极低。由此可见,茯苓菌主要是利用植物体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一种褐腐型木材腐朽菌。 2.茯苓降解松木屑具有一定的阶段性。0—45天期间呼吸消耗的基物有机质和纤维素,半纤维素的降解量较多,在基物中茯苓菌核类物质开始产生时(45天左右),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速率明显下降,呼吸强度也明显降低。 3.茯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向基物中释放胞外CMC酶、FP酶、木聚糖酶和淀粉酶。初期酶活性较低,在菌丝体向胞外释放菌核类物质时,4种酶活性明显上升,直到培养100天酶活性仍处于高峰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以蘑菇属的5个菌株为试材,采用Bavendamm显色反应、RB亮蓝平板变色反应、Eriksson变色圈试验及木质降解试验等方法,研究双孢蘑菇对稻草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通过Bavendamm平板和RB亮蓝平板显色试验,初步判断2796及A5,优于其它菌种,有较高的木质素降解相关酶系(木质素降解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依赖过氧化物酶)活力;这2种菌种进一步通过变色圈和降解试验,表明2796为选择性降解纤维素的菌种,而A5为选择性降解木质素的菌种,但2796对木质素的降解率为39.82%,A5仅为20.91%,说明菌种对木质素的选择性降解与否与其降解率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