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前期试验获得的4株斑玉蕈(Hypsizigus marmoreus)杂交菌株为试材,利用亮蓝-PDA平板显色试验、苯胺蓝-PDA平板脱色试验、体细胞不相容试验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斑玉蕈木质素降解酶高活性菌株,并鉴定其生物学和遗传学特性,以期丰富斑玉蕈优良品种.结果 表明:杂交菌株JZB2124031的木质素降解酶活性最高,亮蓝-PDA平板和苯胺蓝-PDA平板可分别出现明显的变色圈和脱色圈,与其它菌株均可产生拮抗反应.15条ISSR分子标记引物具有扩增稳定性,当相似系数为0.75时,22株菌可以划分为九大类,其中杂交菌株JZB2124031独为一类.综上,杂交菌株JZB2124031具有较高的木质素降解酶活性,与其它供试菌株的亲缘关系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市延庆县野生点柄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分离培养得到的菌株为试材,研究了7种常用碳源、氮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以期为人工驯化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点柄粘盖牛肝菌菌丝体的生长对碳源利用有一定选择性,以葡萄糖为最佳碳源,平均生长速率可达到0.33cm/d;菌丝体对氮源有较广的适应性,对大多数的无机氮、有机氮均可利用,以氯化铵和硝酸铵为最佳氮源。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市怀柔区宝山镇野生墨汁鬼伞(Coprinus atramentarius)为试验材料,对其母种、原种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筛选,并采用不同栽培方式研究了野生墨汁鬼伞人工驯化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供试菌株的菌丝体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玉米淀粉,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pH值为9。培养料配方以棉籽壳、麸皮、玉米粉、石灰、锯末、石膏的配方最好,出菇以菌棒立栽覆土效果最好,覆土后55d现菇蕾,3~5d可采收。第一潮出菇生物学效率可达40%左右,条件适宜可出3~4潮菇。  相似文献   
4.
血红铆钉菇生态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本研究通过调查北京延庆地区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is rutillus)的形态特征、子实体发生期、生态分布、及主要植被类群,并且测量该地区降水、空气温湿度和土壤含水量等生态因素,旨在掌握血红铆钉菇在野生条件下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为研究林菌共生机制、如何科学开发和利用野生血红铆钉菇资源及其半人工栽培打下了基础。研究表明:血红铆钉菇的子实体的主要发生期为每年八月中旬至九月下旬;子实体发生后第5d左右释放孢子;其子实体的干物质含量为12.3%。降水量与子实体发生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采用平板自然沉降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二氧化氯消毒剂熏蒸对食用菌接种室空气消毒的有效作用时段及对空气中几种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四种不同浓度二氧化氯消毒剂均在熏蒸1h时杀灭作用达到最强,对室内空气中微生物平均清除率为91.11%~100%;15mg/m~3浓度消毒剂熏蒸杀灭效果最好,24h内对空气中微生物清除率保持在91.89%~100%;消毒剂作用一段时间后,接种室空气中木霉和细菌数量回升最快。  相似文献   
6.
全光照对冬季日光温室平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冬季日光温室中采用全光照栽培管理模式,研究了全光照对平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光照培养条件下收获的平菇菇形紧凑,菌柄显著变短,菌盖颜色较深,含水量降低,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全光照对提高平菇品质有积极的作用,但对产量的提高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北京山区油松林地菌根性食用菌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北京油松林地菌根性食用菌的发生规律以及与林地的依存状况,为松林的持续发展和野生菌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北京山区油松林地发生的菌根食用菌种类、发生时间、发生量与立地条件等进行4年的定位观测和临时调查。【结果】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和点柄粘盖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是油松林地最常发生的2种外生菌根菌,其次为棕灰口蘑(Tricholoma terreum)。 点柄粘盖牛肝菌和血红铆钉菇分布于海拔400—1 100 m,于8—10月发生,多雨年份出菇达到4—5潮,持续时间可达2个月以上。其子实体发生后约5 d散发孢子,天热时 7 d后腐烂。点柄粘盖牛肝菌在春秋雨水较多的年份还发生于夏初和深秋。充足降雨之后,连续3—5 d的高温是子实体大量发生的必要条件。油松林地地下菌塘菌丝密集,地表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结论】血红铆钉菇、点柄粘盖牛肝菌是北京油松林地的优势菌根性食用菌。降雨量、温度等气象因子是决定每年子实体发生时间和当年产量高低的重要因子。不同海拔、不同坡位的油松林地,菌根食用菌发生时间、发生的优势种类不同。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不同栽培模式下林地香菇的产量和品质,选用近年来的主栽香菇品种L18,开展立棒栽培模式和地栽模式的研究,测定2种栽培模式下的产量、子实体形态特征(菌盖大小、菌盖厚度、菌盖硬度、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柄硬度)、子实体单菇干质量和湿质量,并检测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地栽模式的香菇单袋产量为641.11 g,略低于立棒栽培模式(751.16 g),但地栽模式的商品性状优于立栽模式,综合效益高;2种栽培模式下铅、砷、汞、镉4种重金属含量均符合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立栽模式还符合NY/T 749—2012《绿色食品食用菌》。  相似文献   
9.
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是引起食用菌细菌性褐斑病的病原菌,该研究利用平皿对峙和子实体接种的方法,研究了4个不同托拉斯假单胞杆菌菌株对平菇CCEF-99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评价不同菌株的致病能力,为平菇品种抗病性鉴定提供备选鉴别菌株。结果表明:菌株JZB2120025的致病力最弱,病斑面积小,颜色呈淡黄色;菌株JCM21583的致病力最强,产生的病斑凹陷,颜色呈棕褐色,可作为平菇抗病性状检测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10.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称ISSR)、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简称SRAP)和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target regi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简称TRAP)分子标记对19个香菇栽培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出34对(条)多态性丰富的引物,获得303条数据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54条,多态性比例为83. 83%,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 75的水平上,将19个菌株分为6类。3种标记的多态性比例排序如下:TRAP(91. 14%) ISSR(83. 15%) SRAP(80. 00%)。由结果可知,综合不同分子标记进行香菇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可更加准确地反映菌株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