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依靠科学技术种植黑木耳,能够促进种植户的高收益,从而达到黑木耳优质高产的目的。详细介绍了黑木耳种植的技术要点,为黑木耳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黑木耳饮料的加工工艺及操作要点。以黑木耳为原料,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辅料调配,加工出营养、健康的黑木耳饮料。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营养保健功能及其产品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又名黑菜、木耳、云耳,属木耳科,木耳属,为我国珍贵的药食兼用胶质真菌,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保健食品。我国是黑木耳的故乡,中华民族早在4000多年前的神农氏时代便认识、开发了黑木耳,并开始栽培、食用。《礼记》中也有关于帝王宴会上食用黑木耳的记载。目前,黑木耳在我国的东北、华北、中南、西南及沿海各省份均有种植。随着黑木耳栽培业的发展及应用范围的拓宽,对黑木耳的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保健机理的研究正日益深入,黑木耳加工业也在迅速兴起壮大。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功能性成分及其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黑木耳功能性成分以及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黑木耳干燥技术的选取、应用和黑木耳产品开发的方向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行研制的可调参数式行星球磨机对野生黑木耳进行了超微粉碎试验研究。对野生黑木耳进行精细加工,为开发出富含野生黑木耳超微粉的各种食品提供条件。试验采用5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的方法,建立了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间影响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优化计算得到野生黑木耳超微粉碎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公转盘转速为574r/min,粉碎时间为4.2h,球料比为5,磨筒倾角为69o,填充率为23%,理论最佳颗粒粒径为3.9μm,实验值为4.12 ̄7.79,与理论最佳值基本一致,因此试验得出的数学模型可靠。同时进行了不同细度黑木耳粉的动物喂养实验,结果表明,黑木耳超微粉在净消化率、生物学价值、净利用率和功效比值方面均显著优于黑木耳粗粉和黑木耳细粉,对黑木耳进行超微粉碎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林下种植黑木耳操作简单,不占用耕地,合理利用树木与黑木耳之间的优势互补,既节约了耕地,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农业成本。对林下栽培黑木耳技术进行总结,包括环境要求、栽培技术、采收及干制等方面内容,为提高黑木耳产量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系列加工产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木耳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和保健作用,深受大众喜爱。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来黑木耳深加工产品的种类及其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黑木耳加工产品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传统馒头配方及工艺为基础,将黑木耳作为原料添加到馒头中。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黑木耳多糖馒头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影响黑木耳多糖馒头品质的4个因素主次顺序为黑木耳浆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加水量。黑木耳多糖馒头最佳配方为黑木耳浆添加量10%,酵母添加量0.7%,加水量50%,白砂糖添加量10%。该条件下生产出来的黑木耳多糖馒头感官评分最高,馒头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9.
我国黑木耳生产规模大、产量高,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出口产品。因此,对于黑木耳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具体实践作出了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黑木耳大棚立体栽培技术是一项代表着黑木耳发展方向的栽培技术,能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创造黑木耳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保证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部分野生黑木耳菌株的分子ID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黑龙江地区28株野生黑木耳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并构建种质分子身份证。利用SSR分子标记对供试菌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用ID Analysis 1.0软件种质分子身份证。结果表明:7对引物共检测到131个多态性片段,品种间特异性指数介于23.015~53.827之间,平均为30.00;在相似水平在0.58时,28个供试黑木耳菌株被分为3个组群。结果仅需5对引物即可将28份参试菌株完全区分开。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野生黑木耳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SRAP标记对黑龙江地区采集的30株野生黑木耳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8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稳定性较好的引物对30个供试菌株进行SRAP扩增,共得到157条重复性良好的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2条,占77.71%;使用UPGMA法构建进化树,30个菌株被分为6组。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野生黑木耳菌株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为将来杂交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很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木耳菌糠栽培元蘑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黑龙江省每年大量木耳菌糠得不到有效利用的实际问题,并积极探索元蘑代料栽培的新技术,以传统栽培种配方CK为对照,以12%的浓度梯度逐渐用菌糠代替木屑设计6个栽培种配方,等量接种生长状况一致的原种,在相同的条件下发菌与出菇。通过采用测定元蘑菌丝的生长势、满袋天数、原基形成时间、成菇状况、子实体的长势及生物学转化效率的方法,研究了栽培料中不同菌糠浓度对元蘑生长周期、生物学效率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种配方为木耳菌糠36%、木屑44%、麦麸17%、黄豆粉1%、玉米面1%、碳酸钙1%,适宜元蘑生长。其菌丝生长浓密健壮,生物学转化效率为81.96%,比对照高出1.74%,试验证明了利用木耳菌糠栽培元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以发酵床养猪废垫料为替代料的毛木耳菌丝培养基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发酵床养猪垫料废弃资源作为毛木耳培养料的再利用技术,以毛木耳781 为试验菌种,采用试管培养的方法,探讨发酵床养猪废弃垫料以不同比例替代麦麸、木屑的培养基质配方对毛木耳菌丝生长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发酵床腐殖质代替50%木屑的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培养后期的持续生长力最强。试验证实,纤维含量丰富的发酵床养猪废垫料,适宜作为毛木耳菌丝培养的木屑替代料,其最大替代比例为50%,可有效促进菌丝生长速度与持续生长势;而以发酵床养猪废垫料替代部分麦麸作为培养料,则明显削弱菌丝后期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5.
代料不同配方培养基对木耳菌丝体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代料不同配方培养基对木耳菌丝体生长影响的研究,明确配方1培养基上木耳菌丝体生长较快,菌丝体浓白、稠密、生长茁壮,栽培袋污染率低.这是由于配方1的营养、碳氮比和物理性状适于木耳菌丝体生长的缘故.配方1的成份为:棉子皮48%,锯末48%,石膏1%,磷肥1%,石灰1.5%,尿素0.5%.  相似文献   

16.
研究黑木耳苹果醋饮料醋酸发酵过程中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初始酒精度对总酸度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分析法优化醋酸发酵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接种量6%、发酵温度28℃、初始酒精度7.5%、发酵7d的条件下发酵,黑木耳苹果醋饮料的醋酸总酸度能够达到4.63mL/100mL。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木段法和菌袋法栽培对黑木耳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寻找科学栽培方法。通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对塔河县、绿春县和伊春市野生、木段法栽培和菌袋法栽培黑木耳样品的铅、镉、汞和砷含量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45个黑木耳样品铅含量0.15~0.57 mg/kg;镉含量0.019~0.116 mg/kg;汞含量0~0.56 mg/kg;砷含量0.22~2.1 mg/kg。野生黑木耳之间镉、汞和砷含量差异极显著。不同栽培方法之间铅、镉差异极显著,汞差异显著,砷差异不显著。由此得出,木段法栽培黑木耳重金属含量低于野生黑木耳及菌袋法栽培黑木耳;木段法栽培黑木耳重金属含量更容易控制,是较好的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实验室保藏的11个毛木耳品种进行菌株鉴别,以期减少实际生产中的同种异名现象,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利用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鉴定法对不同的毛木耳栽培菌株进行鉴别。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了一致的结论。11个菌株分为六类,第一类包括毛木耳3号等四个菌株;第二类包括白背120等3个菌株;其他菌株各分属不同类别。通过研究认为在食用菌菌种的鉴别中,应用拮抗试验对供试菌株进行初步筛选是必要的,可以减少工作量和盲目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酯酶同工酶鉴定法从分子方面验证了菌株类别,为遗传学研究和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