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桑品种的饲料价值及与有关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用6个桑品种养蚕的经济性状.统计分析表明,饲料效率及其它性状桑品种间有显著的差异.食下量与茧质成绩的相关不显著,5龄经过与最大体重增加量、全茧量和茧层量之间呈高度负相关.叶丝转化率与食下量显著负相关,与茧层量显著正相关,与桑叶干物率和茧层率之间高度正相关,与消化率相关不显著,与茧重转换率没有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消化率、茧重转换率和桑叶干物率对叶丝转化率的直接作用较大,茧层率对叶丝转化率的直接作用较小.认为,要提高桑的叶丝转化率,应重点提高桑叶干物率和消化率.  相似文献   

2.
以柞蚕新品种582为研究对象,对柞蚕饲料转化效率及相关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全茧量与雌性个体的茧重转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茧层率和消化率与雌性个体的茧重转化率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茧层量和茧层率与雄性个体的茧重转化率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全茧量是影响雌性个体茧重转化率的第一要素,蛹体重是影响雄性个体茧重转化率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3.
家蚕若干数量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同胞分析法估测家蚕几个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结果:其大小因估测方法、品种及性别而不同。h_s~2以茧层率和产卵数较高;h_d~2、h_(ds)~2以茧层率和蛹体重较高。r_A雌的茧层率与全茧量、蛹体重、茧层量间为负相关,全茧量与产卵数及茧层量间、蛹体重与茧层量和产卵数间为正相关,雄的几项性状间都为正相关。r_A的通径分析表明:对于茧层率,雌主要受全茧量的负作用;雄主要受茧层量的正作用。故在选择上,雌应限制全茧量,雄选择茧层量有利。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用F_2~F_3亲子回归法估测桑蚕几项经济性状的狭义遗传力(h2_N)及它们间的遗传相关(r_A),其大小因性状而异。茧层率、茧层量的遗传力高达40%强,蛹体重和全茧重的遗传力约20%强,而产卵数的遗传力为10%左右;遗传相关在蛹体重、全茧重、茧层重三性状间关系较为密切,茧层率与以上三性状关系次之,而产卵数与各性状关系则不密切;通径分析探求蛹体重和茧层重决定茧层率的比较效应,及它们决定全茧重的比较效应,肯定了在育种上选择茧层重对提高全茧重和茧层率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家蚕品种茧层生产效率的调查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51个家蚕品种的茧层生产效率平均为10.11%,最高12.19%,最低6.71%。二化性品种较高,一化性和多化性较低。中系二化种最高,平均10.54%,日二化种次之,平均10.39%,欧一化平均9.08%,日一化8.90%,多化平均8.72%。茧层生产效率与茧层量、茧层率、5龄一日茧层量成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5龄经过、全龄经过有正相关倾向,但不显著;与虫蛹率、死笼率、全茧量、消化率无一致倾向的相关。还调查了消化率和茧层转换率。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用4个三元杂交种、2个二元杂交种和2个原种为实验材料,4龄起蚕开始饲养,以茧层转换率、近似消化率、丝长、丝量、干茧出丝率等为指标,分别对原种、二元杂交种、三元杂交种间的饲料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还对食下量、食下率近似消化量、近似消化率、茧层转换率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得出以下结论:①二元杂交种的食下率、近似消化率高于三元杂交种,而三元杂交种又高于原种;②对于茧层转换率,三元杂交种高于二元杂交种,二元杂交种与原种之间差异不显著;③对于丝长、丝量,三元杂交种略高于二元杂交种,二元杂交种高于原种.因此,要提高茧层转换率,可以通过选择优良亲本利用杂种优势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家蚕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通径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个中、日、欧系原种供试,每品种饲育3区,调查有关性状.对茧层重、蛹体重、全茧重、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造卵数、产卵数和产卵效率等9项性状作了遗传通径分析,并根据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将各别的通径图有序地连接起来,形成通径网络.对遗传通径网络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作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8.
家蚕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估算了15个家蚕品种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并用遗传距离作聚类分析,计算了十项数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率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初步认为:(1)应用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在类群间选配杂交组合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2)遗传距离与全茧量、万蚕产茧量、茧层量、万蚕产茧层量、虫蛹率的杂种优势有高度的正相关,与茧丝长、茧丝量的杂种优势率也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茧层率、茧丝纤度、净度的杂种优势率几乎没有相关关系;(3)遗传距离可以作为预测某些数量性状杂种优势的一个参数。  相似文献   

9.
家蚕血液SOD具有相当高的遗传力,SOD活性与幼虫龄期经过无相关性,与同宫率、茧层率无明显相关,与虫蛹率、幼虫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普茧率有一定程度负相关,与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有紧密的负相关,认为家蚕血液SOD活性与育种上要求的经济性状存在一定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用育成的除K基因外的遗传背景,与中137号同样的中137-K系统(K/+),来研究在人工饲料育场合,K基因对于诸种数量形质的影响。比较中137-K×中137号的正反交配所分离的K/+和+/+及依中137-K的相互交配所分离的K/K,K/+,+/+的结果,发现K基因的影响,呈现蛹重>茧重>茧层率>消化量>食下量>消化率>茧层重>饲料利用效率的顺序。其中茧重,蛹重,食下量,消化量,消化率的K/K>K/+>+/+的关系显著。另一方面,茧层重K/K和K/+殆无差异,+/+稍轻。更在茧层率+/+>K/+>K/K的关系明  相似文献   

11.
家蚕若干数量性状世代平均数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世代平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家蚕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结果得知,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产茧量、万蚕产茧层量、产卵数、蛹重和结茧率几个性状均属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在上位性效应中,前六个性状均为显性×显性,蛹重为加性×显性和显性×显性,而结茧率则为加性×加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家蚕品种间不受精卵率差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与一些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现为:家蚕不受精卵率与其他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及其密切程度因原种和杂交种稍有差异.总体表现为:与发育经过、全茧量、茧层量、单蛾产卵数呈负相关,与不受精卵数呈显著正相关;原种和杂交原种表现与幼虫生命率、虫蛹率呈正相关;杂交种表现与幼虫生命率、虫蛹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刘佩锋  杨宝山 《蚕业科学》2004,30(4):432-435
选择饲料效率水平层次不同的 16个柞蚕品种 ,春、秋期分别单头饲育 ,各重复 8次 ,调查食下量、消化率 ,并分析与饲料效率的相关性。食下量理论上与饲料效率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而在供试品种中却无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高饲料转化效率的品种食下量都较高 ,表明控制食下量培育高饲料转化效率品种的可能性不大。消化率与饲料效率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供试品种的茧重转化率平均约是消化率的 87% ,茧层生产率平均约是消化率的 9 6 4 % ,其中 :茧重转化率较低的高饲料效率品种 ,茧重转化率占消化率的百分比较平均水平高出 1~ 3百分点 ,茧层生产率占消化率的百分比要高出 0 5百分点 ;多丝量品种的茧层生产率占消化率的百分比达平均水平 ,而茧重转化率占消化率的百分比却要比平均水平低 5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桑蚕饲料效率有关性状的遗传率和相关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度量桑蚕品种饲料效率的主要指标,丝茧育是茧层生产效率(茧层量/食下量),种茧育是产卵效率(产卵量/食下量)。每项饲料效率指标又有许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可以统称为饲料效率有关性状。从育种学角度看,要选育饲料效率高的蛋品种,首先必须明确这些饲料效率有关性状的遗传率高低及相互间的表型和遗传相关系数,在这基础上选择几项重要性状作为选择指标,经过连续多代的选择,才能收到效  相似文献   

15.
家蚕耐氟性遗传与茧丝质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耐氟遗传,据本试验遗传参数估测结果,其相对耐氟优势(P.R)为5.56,P.R值为正值,故为显性遗传,由正向显性微效多基因控制.不同世代耐氟性方差分析结果存在极显著差异,F1代耐氟性强弱排列为F1>P1、P2>F2>BC1(各回交形式).相关分析结果,耐氟性与茧质性状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为正相关,耐氟性与全茧量达极显著水平,耐氟性与茧层量达显著水平,但耐氟性与茧层率未达显著水平.耐氟性与茧丝质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耐氟性与解舒、纤度呈负相关,并达显著水平,耐氟性与茧丝长、茧丝量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二化性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分析家蚕部分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得知:家蚕的幼虫生命率、虫蛹率、万蚕收茧量、全茧量、茧层量等性状具有显性效应,无上位性效应;茧层率性状既具有显性效应又具有上位性效应.系统间遗传分量和基因频率有的性状较一致,有的性状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家蚕饲料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两个日系品种(秋星.54改)和两个中系品种(C_(20)、中夏)以及按不完全双列杂交制成8个杂交组(正反交),在五龄起蚕饲养,以茧层转换率及近似消化率为指标,对原种及杂种一代的饲料效率进行了研究,同时,试验还对消化量,食下量、消化率、茧层转换率四个性状的势能比值进行测定,得到如下结论:在原种之间,近似消化率和茧层转换率的变异大于杂交种;(2)近似消化率和茧层转化率的变异趋势是不相同的,在杂交种中,消化率高的,其茧层转换率也高,而原种则相反;(3)对于消化量和近似消化率,所有杂交种的PR值内负,要育成消化量和近似消化率高的品种,只有通过选择优良亲本来实现;(4)对于食下量和茧层转换率,所有杂交种的PR值为正,因些要提高茧层转换率,可通过选择优良亲本和利用杂种优势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分别在家蚕4龄眠起与5龄眠起时推迟饷食以及在5龄第3天进行饥饿处理,调查蚕体的生长发育、产茧和产卵情况,为制定新的家蚕共育模式技术规范以及一代杂交种生产的发蛾调节技术规范等提供试验依据。4龄起蚕推迟8 h饷食对幼虫5龄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蛹体质量及蚕蛾羽化率、产卵量和良卵率均没有不利的影响;推迟16 h、24 h饷食,雌蚕的5龄经过延长及熟蚕体质量、全茧量、蛹体质量等性状成绩显著下降(P0.05),对雄蚕的影响较小(P0.05)。5龄起蚕分别推迟8 h、16 h、24 h饷食,5龄经过延长,熟蚕体质量、全茧量、茧层量、蛹体质量及产卵量、良卵数量等均显著下降(P0.01)。5龄第3天幼虫分别饥饿12 h、24 h,熟蚕体质量、全茧量、茧层量和蛹体质量均显著下降(P0.01);饥饿48 h后结茧率显著下降(P0.01),雌蚕和雄蚕分别仅为60.67%、42.66%。依据试验结果建议:农村养蚕如采用集中共育至4龄起蚕的模式,为方便共育蚕的分发配送,可适当推迟4龄起蚕的饷食时间,但推迟时间不应超过8 h;家蚕一代杂交种生产过程可将4龄起蚕饷食时间推迟8~16 h,调节对交品种发育进度;无论丝茧育还是种茧育,均不宜使旺盛生长期的5龄幼虫遭受饥饿,需预先调节好桑叶的充足供给。  相似文献   

19.
家蚕品种茧层生产效率和调查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51个家蚕品种的茧层生产效率平均为10.11%,最高12.19%,最低6.71%,二化性品种较高,一化性和多化性较低,中系二化种最高,平均10.54%,日二化种次之,平均10.39%,欧一化平均9.08%,日二化8.90%,多化平均8.72%,茧层生产效率与茧层量,茧层率、5龄一茧层量成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5龄经过,全龄经过有正相关倾向,但不显著;与虫蛹率,死笼率,全茧量,消化率无一致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食下毒叶法,通过调查毒死蜱对家蚕致死效应、各龄期眠(熟)蚕体重、结茧和茧质等指标的显著性差异,研究毒死蜱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0.533 mg a.i./L处理组的致死率出现显著升高,该组家蚕体重只在2龄眠期出现了显著下降,但到3龄眠、4龄眠,这种差异消失,可熟蚕期体重再次出现显著差异,结茧率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显著下降。毒死蜱对家蚕化蛹率、死笼率、全茧量、蛹重、茧层量和茧层率影响不大。文章通过研究农药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为农药对家蚕的风险评估和制定家蚕安全防护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