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林蛙俗称田鸡、油蛤蟆、红肚田鸡,在动物分类上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其个型大小中等,成蛙体长6~8厘米,体背多呈棕灰色,鼓膜区有三角形黑斑,因地区不同,体色各异,有绿黄、草黄、绿灰、土灰等颜色。有的身上分布浅棕、深灰、黄色或黑色斑点,体背有侧“八”或“人”字形斑纹,四肢背侧有明显黑色横纹,腹部呈白色或红黄色,有的还有红色小点,雄性  相似文献   

2.
石蛙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石蛙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石蛙成蛙体长约12厘米,体重可达250~500克,皮肤粗糙,背部皮肤呈暗灰色,有许多关心疣,头、四肢、体侧也布满小圆疣。疣上还有分散的小黑棘。雄性的胸部有大团剌疣,刺疣中央有角质黑刺,故名棘胸刺蛙。雌蛙背部都是分散的小圆疣,腹面光滑,无黑剌。  相似文献   

3.
1生物学特性牛蛙体形与一般蛙相同,但个体较大,雌蛙体长达20厘米,雄蛙18厘米,最大个体可达2千克以上。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球外突,分上下两部分,下眼皮上有可折绉的瞬膜,可将眼闭合。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四肢粗壮,前肢短,无蹼。雄性个体第一趾内侧有一明显的灰色瘤状突起。后肢较长大,趾间有蹼。肤色随着生活环境而多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蛙"红腿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蛙“红腿病”是林蛙最主要的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在4~10月份,以冬眠后发病最为常见。主要症状是腿、腹部出现点状出血,继而扩大为红色斑块或呈弥漫性红色,并可感染舌、口腔、肺、肝、脾、肾等组织,使这些组织坏死、出血、胃臌胀,有的病蛙在指、趾有不同程度发炎或皮肤肌肉溃烂。笔者对患病的中国林蛙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动物回归试验,致病因子检测药敏试验等,确定中国林蛙“红腿病”的病原,为防治本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2005年8月9日,黑龙江省某市一林蛙养殖场从各地购进健康幼蛙近2万只进行圈养。引入半个月后,发现少数幼蛙反应迟钝,对外来刺激无反应,双眼无神,行动迟缓;以腹部或头部触地,自行翻转困难;手握蛙体时,肌肉弹力下降,偶见震颤;皮肤灰暗、无光泽;腹部膨大,泄殖腔括约肌松弛;腹下及四肢内侧皮肤有鲜红或暗红色的出血点或出血斑;个别病例在背部及头部皮肤上有大小不等、不规则的溃疡灶。同时陆续发现死亡个体。至8月末,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林蛙繁殖期两性皮肤组织结构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繁殖期黑龙江林蛙皮肤及其腺体的显微结构特点及两性差别。研究发现:黑龙江林蛙雌雄个体在皮肤特定部位的表皮厚度和皮肤总厚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雌蛙各部位真皮致密层都比雄蛙相应部位的致密层厚,且有显著差别。雌雄性蛙色斑不仅存在两性差异,而且构成色斑的色素细胞数量雄蛙明显多于雌蛙;皮肤腺在组成类型和分布上雌雄也有差别,最明显的是雄蛙躯干的背、腹部存在有大量的特殊黏液腺,讨论了这种特殊的黏液腺在生殖行为中可能产生一些化学交流信号和辅助抱对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村养殖技术》2006,(21):40-40
大鲵又名娃娃鱼,是现存两栖动物中较为原始的种类,也是我国二类保护动物之一,是集科研、观赏、药用与美食为一体的特种经济动物。娃娃鱼身长不等,一般为70厘米左右,大者可达1.8米,重25千克左右。背面呈棕褐色,有大黑斑,腹面色稍浅。口大,头宽而扁。鼻孔和眼极小,位于头的背面。躯干粗壮而扁,尾部侧扁。四肢短,后肢5趾,前肢4趾,趾间有小蹼。皮肤较光滑,头部疣粒显著,多数成双排列。从颈侧至体侧有皮肤褶。体外受精,卵带呈串珠状,亲体有护卵习性。娃娃鱼栖息于山谷清澈的溪流中,以蛙,鱼,虾等水中动物为食。娃娃鱼的肉质细嫩,佐以调料,可以烹制出味道鲜美的佳肴。它的皮和胃,可以入药。有着十分广阔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蛙雌性输卵管,称为田鸡油、哈士蟆油.自然孵化的蝌蚪,雌性蛙仅占40%~50%.作者借鉴鱼类养殖的性别控制技术,经过3年试验,实现了中国林蛙蝌蚪向雌性诱变的定向培育.雌蛙的比率上升到81%,使蛙油的产量由原来饲养1 000~1 250只蛙产1千克,变为饲养620只蛙就产1千克,节省了大量的饲料,增加了蛙油产量,降低了成本.   ……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东北产区,林蛙的价格一直呈稳中有升的态势。而近几年由于自然灾害,2002年秋天林蛙的数量大减,林蛙的产区收购价格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雄蛙8~10元/公斤,单体规格达22克以上的雌蛙5~8元/只;林蛙油的产区收购价也达到了1800元/公斤。而且随着地方深加工企业的上马及新产品的开发,各地都有商贩上门收购活蛙。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人都想试一把,同时又有许多犹豫。笔者据有关资料及蛙农的经验写成此文,希望能对欲养殖林蛙的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东北林蛙在越冬期内生殖激素的动态,本研究自2013年11月至翌年3月每月从吉林市朝亮林蛙场采集雌、雄成体林蛙各10只,经处死后自心脏采集血液,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雄蛙血清中Gn—RH,FSH,LH和雄激素水平;测定雌蛙血清中GnRH,FSH,LH,孕酮和雌激素水平。结果表明:雌、雄林蛙血清GnRH水平在越冬期间均呈下降趋势,但雄蛙的GnRH呈现较大的波动性;血清FSH和LH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雌、雄蛙自1月至3月的变化剧烈;越冬期内,雌蛙血清中的孕酮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而雌激素水平则呈波动性下降;越冬期雄蛙的血清雄激素水平波动明显,且1月份最高。本研究提供了林蛙在越冬期生殖激素水平发生着显著变化的依据,并揭示了生殖内分泌的基本动态规律,为林蛙养殖及生殖生理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牛蛙的生活习性牛蛙是一种大型肉用蛙。体形似泥蛙和黑斑蛙。特别是幼蛙与青蛙很相似,只是个体相对较大。整个背面有分布均匀的深黑色斑纹。瞬膜呈红色(以后红色逐渐消失)。后足趾间的蹼也较前两种蛙发达。牛蛙体分头部、不明显的颈部、腹部和四肢。其皮肤比一般蛙坚韧且富于腺体。四肢粗壮,前足较短,仅有四指,无蹼,后足长大。特别是臀部肌肉发达,适于跳跃。趾间有发达的蹼,适于游泳。牛蛙的肤色随环境不同而异。通常背面呈绿色,腹面为灰白色。牛蛙生活于湖泊、池塘等水域环境及附近陆地环境。平时喜栖于沟、塘边,若水面长有浮水植物,则伏于水上,一遇惊扰便潜入水中。牛蛙有群居的特性,往往是几只或几十只共栖一处,一旦适应环境后,便不随便迁移。每年到了5月上旬,牛蛙开始抱对  相似文献   

12.
正1 引言海狗(学名:Arctocephalinae,英文名:fur seals):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因其体型像狗,因此得名海狗,包括2属8种。体长150厘米~210厘米,体重21千克~26千克。皮毛较浓密、光滑,又称"皮毛海狮"。体呈纺锤形,头部圆,吻部短,眼睛较大,有小耳壳,体被刚毛和短而致密的绒毛,背部呈棕灰色或黑棕色,腹部色浅,四肢呈鳍状,适于在水中游泳。后肢在水中方向朝后,上陆后则可弯向前方,用四肢缓慢而行。捕食鳕鱼  相似文献   

13.
怎样养麝鼠     
麝鼠别名叫水耗子、青根貂等,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兽。近年来,麝鼠的人工饲养已在各地城乡群众中兴起,家庭饲养麝鼠户逐日增多。一、麝鼠的生物学特性麝鼠的背部呈棕黑色,腹部棕灰色,尾毛棕黑色。眼小,耳短,吻端钝圆,尾侧扁,披鳞质皮片,杂以稀毛。四肢短,前足无蹼,后足稍长,趾间有蹼,体重约1千克,体长24~30厘米,尾长约23厘米。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养殖效益,探究养殖密度对黑斑侧褶蛙生长发育及两性异形的影响,对3种养殖密度(140,80,55只/m~2)的黑斑侧褶蛙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密度对黑斑侧褶蛙形态特征的影响显著,85日龄时不同养殖密度蛙的体长、体质量、头宽、前肢长、后肢长出现极显著差异(P<0.01),胫宽和肥满度差异显著(P<0.05),中等养殖密度蛙的各形态学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养殖密度蛙的形态学指标,中、高养殖密度蛙的肥满度显著高于低养殖密度蛙的肥满度。不同养殖密度的黑斑侧褶蛙的饵料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特定生长率差异显著(P<0.05),摄食率和质量增加率差异极显著(P<0.01),中等养殖密度蛙的特定增长率、质量增加率较其他两组养殖密度蛙的特定增长率、质量增加率高,低养殖密度蛙的摄食率较其他两组密度蛙的摄食率高。中、高养殖密度黑斑侧褶蛙两性异形(体长、体质量)出现时间较低密度蛙的早,雌雄体长、体质量的差异极显著(P<0.01),雌性体长、体质量均显著大于雄性。以体长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头宽、前肢长、胫宽、后肢长局部性状的两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蛙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林蛙是世界上唯一集药用、滋补保健和食用于一体的名贵经济蛙种。其雌蛙输卵管干燥品是名贵的中药材。林蛙油、田鸡油 ,也称哈士蟆油 ,食用被誉为山珍 ,药用被古今医家视为宝。因而中国林蛙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畅销 ,享有盛誉 ,价格昂贵 ,一直呈供不应求的局面 ,具有极大的研究和利用价值。1 中国林蛙的生物学特性及饲养管理中国林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 ,俗称哈士蟆、红肚田鸡、黄蛤蟆或油蛤蟆 ,医药界称田鸡。雄蛙体长 43~ 72mm ,雌蛙体长 43~ 81mm ,大的可达 90mm。外形似青蛙 ,头长和头宽约相等 ,吻端钝圆 ,略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中国林蛙个体生长速度和雌性比例及林蛙的群体产量,试验研究了温度对中国林蛙卵孵化率、成活率、变态率及林蛙性别的影响,盐度对中国林蛙的影响,pH值对中国林蛙变态蝌蚪的影响,光照对蝌蚪的影响。结果表明:蝌蚪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18~24℃,可利用光照调节水温,在15~25℃条件下中国林蛙蝌蚪的变态率最高,蛙卵孵化水温在13~18℃之间变雌率可达70%,变态蝌蚪饲养池水体pH值应控制在6.5~8.5,盐度控制在2 g/L以下,蝌蚪养殖水环境Ca2+、Mg2+质量浓度及Ca2++Mg2+总质量浓度应分别控制在20~50 mg/L、20~80 mg/L、50~150 mg/L。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区的主要珍贵冷水性鱼类有:1.哲罗鱼。体长侧扁,背面棕褐色,体侧银白,并有十字形黑斑;生殖期腹部和鳍为橙红色。口大牙锐,舌上有牙。体重一般为5千克左右,大者可达25千克以上。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栖息在低温的溪流里。哲罗鱼为凶猛性的肉食性鱼类,很贪食,主要以小型鱼类及其它水生动物为食。性成熟一般需5年时间,雌鱼怀卵量为1~3万粒。春季开江后,亲鱼便成群湖游到水流较慢、沙砾底质的河流中产卵。产卵时,亲鱼在产卵场上来回流动,用尾鳍掘开河底的沙砾做成窝穴,继而将卵产入穴中,然后再覆上沙石。哲罗鱼是冷水鱼中的…  相似文献   

18.
青蛙又名田鸡,有的地方称水鸡,是黑斑蛙、虎纹蛙和金线蛙的统称。在分类上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均为我国常见的蛙类。 青蛙肉质细嫩、脂肪少、糖分低、蛋白质含量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人工养殖青蛙不仅技术简单,而且经济收益快。 一、形态特征 黑斑蛙体分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成体无尾,体长约8厘米,头扁而宽,略呈三角形,眼圆而突出,两眼后  相似文献   

19.
士蟆又叫中国林蛙,属两栖纲蛙科,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蛤士蟆全身均可入药,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哈士蟆外形象青蛙,雌体长7~9厘米,雄体长约5厘米,头较扁平,口阔,鼻孔圆形,身体一般为褐色、土灰色,分布有黄色及红色斑点,鼓膜处有一深蓝色角斑,腹面乳白色散有红色斑点,背部褶在鼓膜上方,雄性在咽侧下有一对内声囊。1生活习性蛤士蟆是两栖动物,夏天多生活在离河流、池沼较远的山林中。冬季它们就潜在水底的树洞或石头洞里冬眠,比较耐寒。每年清明前后开始苏醒过来,至9月下旬完全生活在陆地上,喜欢栖居在阳光较弱而又潮湿的阴坡山林中。每年春季…  相似文献   

20.
(一)美国青蛙 雄蛙咽喉呈明显金黄色,有咽下内声囊,鸣声宏亮,耳鼓膜径大于眼径;前肢第一趾相对较粗硬。雌蛙咽喉部呈白色或具黑色斑纹;无内声囊,鸣叫声低微;耳鼓膜径小于或等于眼径;前肢第一趾柔软。性成熟年龄,南方1年,北方2年,体重300克以上;繁殖雌雄比1:1,繁殖季节4~9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