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杂交后代雏鹅的生产性能和外貌特征变化。[方法]利用莱茵公鹅与四川白鹅母鹅进行杂交试验,观察后代雏鹅的外貌特征变化,并研究其生长速度和产蛋性能。[结果]从杂交后代的外貌特征看,绝大多数雏鹅的绒毛颜色、额瘤大小、体形特征与四川白鹅相似,仅有20%左右与莱茵鹅相似。少数后代雏鹅的绒毛颜色为灰色,可能与莱茵鹅的固有特征有关。后代雏鹅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4周龄杂交鹅平均体重比四川白鹅高8.37%,而7和10周龄杂交鹅平均体重比四川白鹅分别高16.49%和15.22%。成年杂交鹅的平均产蛋量为42.35个,远低于四川白鹅。[结论]利用莱茵鹅作父本、四川白鹅作母本是较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豁眼鹅作为父本的杂交利用效果。[方法]以豁眼鹅为父本,以四川白鹅为母本,测定其杂交后代1~10周龄增重、10周龄体尺及屠宰性能。[结果]在日增重方面,豁眼鹅公鹅、豁眼鹅母鹅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四川白鹅公鹅和四川白鹅母鹅(P0.05),杂交公鹅的日增重明显高于豁眼鹅公鹅和四川白鹅公鹅。在屠宰性能方面,杂交鹅公、母鹅均优于各纯系。在体尺指标方面,豁眼鹅、四川白鹅和杂交鹅的体尺指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其中杂交鹅的平均体斜长、龙骨长、胸深、胫长、半潜水长等均高于豁眼鹅和四川白鹅(P0.05);杂交鹅与豁眼鹅、四川白鹅的胸宽差异不显著(P0.05);豁眼鹅的胫围显著高于四川白鹅和杂交鹅(P0.05)。[结论]豁眼鹅可作为杂交利用的父本。  相似文献   

3.
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对莱扬莱扬白鹅(LYLYB,莱扬白鹅与莱扬白鹅杂交后代)、莱扬白鹅(LYB,莱茵鹅与扬州鹅的杂交后代)、莱莱扬白鹅(LLYB,莱茵鹅与莱扬白鹅杂交后代)3种杂交后代的体重和体尺进行生长曲线拟合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杂交仔鹅3种模型的拟合度均高达0.99以上,都能很好地拟合仔鹅生长过程,以Logistic模型拟合度最高,根据实际饲养资料确定Logistic模型是拟合仔鹅生长的最优模型;以此模型估计3种杂交仔鹅体重和体尺的最大值发现,莱莱扬白鹅的生长速度最快,体重和体尺的增长均快于莱扬莱扬白鹅、莱扬白鹅。  相似文献   

4.
吉林白鹅肉用品系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吉林白鹅肉用品系是以溆浦白鹅为父本、吉林本地鹅为母本连续进行2代级进杂交,选择700只优秀 个体组成选育核心群,又经过5个世代自繁选育而成。其体形外貌、体尺、体重趋于一致,主要生产性能遗传 性稳定,成龄公鹅体重(7.20±0.17)kg,母鹅重(6.20±0.12)kg,70日龄杂交商品代体重比吉林本地鹅提高 0.97 kg,产肉性能提高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野生原鸡适时开发、家鸡遗传改良等提供实际指导意义。[方法]以原鸡滇南亚种(♂)分别与原鸡(♀)、茶花鸡(♀)、绿耳乌骨鸡(♀)、楚雄麻鸡(♀)不同组合的F1代(♂)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型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及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体型体尺、屠宰性能在不同组合F1代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绝对产肉性能和体型体尺性状来看,原鸡纯种F1代表现最差;从相对产肉性能来看,仅屠宰率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指标存在组间显著差异(P〈0.05)。就体型性状与产肉性状间的表型相关性而言,不同组合F1代间虽有不一致的表型相关系数,但总体表现为体斜长、胸骨长及胸围与产肉性状相关系数较大。[结论]体斜长、胸骨长及胸围为原鸡不同组合F1代产肉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孙晓萍  刘建斌  张万龙  李思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88-7189,7199
[目的]提高滩羊的产肉性能。[方法]用引进的陶赛特羊、波德代羊与滩羊杂交,以不同杂交组合的后代(F1、F2及F3)及当地滩羊为研究对象,对杂交后代3月龄的体重、体高和体长等指标进行测定,探讨最佳杂交组合模式。[结果]在西北半荒漠草原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杂种三代羊体重、体高、体长等体尺指标均优于对应杂交二代、一代及当地滩羊,杂交二代优于杂交一代,而杂交一代优于当地滩羊,三元杂交组合优于二元杂交组合,公羊优于母羊。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杂种后代的生长发育速度加快,产肉性能得到提高。[结论]以滩羊为母本,用陶赛特羊和波德代为父本进行经济杂交生产高档商品羔羊肉效果明显,且陶赛特性能优于波德代。  相似文献   

7.
莱茵鹅与吉林地方鹅种杂交利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莱茵鹅及其与吉林地方鹅种杂交利用效果,并进行了配合力和产肉及产羽绒等生产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①培育的莱茵鹅新品系,在吉林省的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正常,产肉、产羽绒等生产性能稳定。②杂交利用效果以莱茵鹅和豁眼鹅杂交组合最好,配合力测定为16.86%.含绒率达到29.26%,比地方鹅提高4.01%;10周龄体重达到3.92 kg,比本地鹅提高26.78%;90日龄料肉比达到2.48:1;在舍饲的饲养条件下,比地方鹅多增收6.17元/只。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取太湖鹅、四川白鹅、皖西白鹅、五龙鹅、三花鹅设计了8个杂交组合,测定了鹅肌肉主要成分、常规肌肉品质、肌肉物理组织学特性、风味物质含量,分析比较不同鹅种的肉品质情况。结果表明,pH值8个组合没有差异,其余6个指标组间存在差异;剪切力3.09~3.78kg;系水力61.48~66.46%;水分含量66.77~73.05%;蛋白含量21.94~23.32%。脂肪含量1.67~3.06%。肌纤维密度970.79~3102.50根/mm2,各组间存在差异。肌纤维直径12.05~29.45μm,各组间存在差异。8个鹅杂交组合中必须脂肪酸百分含量以三花♀×五龙♂组合最高(13.02%),多不饱和脂肪酸百分含量以三花♀×太湖♂组合最高(15.39%);总游离氨基酸含量0.254~0.357g/100g;肌苷酸含量为1.33~4.63mg/g。总体来看三花♀×太湖♂组合肉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朗德鹅是产肉、产肝性能好的品种,试验实测结果:朗德鹅体重4.12 kg、体斜长27.44 cm、胸骨长8.38 cm、胸围54.63 cm、胸宽17.94 cm、胫长13.34 cm;本试验采用相关系数法用r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体尺与体重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胸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大,达0.637 6,而在各体尺之间亦有较强的正相关,都达到了显著程度(P<0.01)。体重和体尺、胸围和体重是较显著的表型正相关;说明胸围大小是影响朗德鹅产肉性能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对比试验设计,试验组莱茵鹅与本地鹅杂交的F1商品籽鹅50只,对照组本地籽50只,采取短期强化方法进行育肥。本试验试验组育肥杂交商品鹅50只,育肥期(70天)结束时,成活47只,成活率达到94%;对照组育肥本地籽鹅50只,结束时,成活43只,成活率86%。试验组莱茵鹅×本地鹅F1育肥到70日龄体重达3.722±0.352kg,对照组本地籽鹅育肥到70日龄体重达3.142±0.437kg,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极显著(P〈0.001)。100日龄屠宰测定的12只育肥鹅,试验组、对照组各6只,试验组平均屠前体重为4.59kg,平均屠体重为3.94kg,净膛重为3.30kg,屠宰率为85.84%,净膛率为71.90%;对照组平均屠前体重为4.12kg,平均屠体重为3.41kg,净膛重为2.88kg,屠宰率为82.76%,净膛率为69.98%。可以证明莱茵鹅×本地鹅F1杂交鹅经短期强化育肥后,比本地籽鹅具有较好的产肉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
选用狮头鹅、四川白鹅和乌鬃鹅进行饲养对比试验,分别在1、7、14、21、28、42、56、70日龄屠宰,采集样品并测定生产性能、肠道生长指标,以及消化道酶活性,探讨狮头鹅、四川白鹅和乌鬃鹅生产性能和消化生理的差异。结果表明,狮头鹅在1-21日龄和28-7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均极显著高于四川白鹅和乌鬃鹅(P0.01),四川白鹅两个阶段的F:G极显著低于乌鬃鹅(P0.01);三种鹅十二指肠的相对重量和相对长度在1-21日龄之间差异不显著,42日龄、70日龄四川白鹅的十二指肠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其他鹅(P0.05);整个阶段三种鹅空肠的酶活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并表现出狮头鹅和乌鬃鹅高于四川白鹅的总体趋势。研究表明,狮头鹅在全阶段的生产性能均显著优于另外两种鹅,三种鹅消化道发育规律大致相同,均表现为小鹅阶段发育较快,大鹅阶段发育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2.
选取1日龄乌鬃鹅、丰城灰鹅和兴国灰鹅,饲养至69日龄,测定分析其生产性能指标及腿肌、胸肌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显示:兴国灰鹅日增质量、料重比最优,乌鬃鹅和丰城灰鹅差异不大。69日龄灰鹅母鹅中,兴国灰鹅宰前活质量、屠体质量、屠宰率、半净膛质量、半净膛率、全净膛质量、翅膀质量,显著高于另外2种鹅(P0.05);其余指标不存在差异或者品种间部分存在差异(P0.05)。69日龄灰鹅公鹅间宰前活质量、屠体质量、屠宰率、半净膛质量、半净膛率、全净膛质量、翅膀质量、全净膛率、腹脂质量、腹脂率、腿肌质量、腿肌率等差异不显著(P0.05)。3个品种灰鹅腿肌氨基酸含量,兴国灰鹅的异亮氨酸、赖氨酸、酪氨酸的含量显著低于丰城灰鹅(P0.05),其它氨基酸指标不同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个品种灰鹅胸肌氨基酸含量,兴国灰鹅的缬氨酸显著低于乌鬃鹅(P0.05),乌鬃鹅的色氨酸显著高于丰城灰鹅(P0.05),胸肌中其它氨基酸在不同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丰城灰鹅腿肌中的十四碳酸、花生酸显著低于乌鬃鹅(P0.05),丰城灰鹅的油酸显著高于兴国灰鹅和乌鬃鹅(P0.05);兴国灰鹅胸肌中的亚麻酸、二十碳一烯酸含量显著高于丰城灰鹅(P0.05),兴国灰鹅的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其余脂肪酸指标没有明显差异。总体来说,3个灰鹅品种,兴国灰鹅在生产性能、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草料混合养鹅与精料养鹅效益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优质牧草饲养鹅的可行性,为广东发展种草养鹅提供依据。[方法]以矮象草(组Ⅰ)和从美国引进的杂交臂形草Ⅰ(组Ⅱ)、Ⅱ(组Ⅲ)进行牧草混合精料养鹅试验,组Ⅳ用纯精饲料,测定各组肉鹅的日增重。[结果]组Ⅰ、组Ⅱ、组Ⅲ、组Ⅳ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39.48、47.104、3.874、4.97 g/只。肉鹅饲养早期各处理的日增重均随天数增加而增加,第2阶段(36~45日龄)最高,第4阶段(61~80日龄)最低,下降最慢的是组Ⅱ。组Ⅱ的料肉比一直平稳降低,说明其对肉鹅的增重效果较佳。采用牧草混合精料饲养肉鹅节约了精料,降低了养殖成本,改善了肉鹅的屠体品质,烹调出来的肉食品味道香。[结论]杂交臂形草Ⅰ混合精料养殖肉鹅的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基于酶切的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5个鹅品种[狮头鹅(ST)、溆浦鹅(XP)、皖西白鹅(WX)、豁眼鹅(HY)、朗德鹅(LD)]进行测定,通过序列比较发现品种间存在SNP,在分析品种群体遗传参数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发生树。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本酶切位点在20万左右,测序覆盖度在10%以上。狮头鹅群体平均突变位点26 172个,溆浦鹅群体34 153个,皖西白鹅群体35 179个,豁眼鹅群体为29 182个,朗德鹅群体18 675个。朗德鹅与其他鹅品种的Fst均在0.08以上,说明朗德鹅和其他鹅品种序列差异较大,狮头鹅与其他3个白鹅品种之间的Fst在0.04左右,3个白鹅品种的Fst较小。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5个鹅品种大致分为三大类,溆浦鹅和狮头鹅聚为一类,皖西白鹅和豁眼鹅聚为一类,朗德鹅单独为一类。品种之间存在大量的SNP,该研究为鹅品种识别和进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滩地林鹅复合经营模式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玉芳  黄春晖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9):127-129,160
在黄河下游滩地进行了林地养鹅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内1a可养3~4季鹅,鹅子系统的加入使系统资金周转加快,循环周期及投资回收期缩短5~8 a,可在短期内见效益,比单纯种植杨树见效快,另外,鹅子系统加入后,林鹅复合模式下林木子系统的产投比为108.9,高于单作林地的经济产投比(88.5).采用林下放养的方式饲养鹅,鹅的体质...  相似文献   

16.
朗德鹅祖代不同个体选配组合繁殖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选育适应湖北气候特点的肥肝鹅新品系。[方法]采用随机交配方法,对160只朗德鹅祖代鹅按1:3性比为1组,建立14个父系选配组合和26个母系选配组合,观测不同选配组合在1个产蛋季节种鹅的繁殖性能。[结果]结果表明,各组合种鹅的繁殖性能指标存在较大差异(P〈0.01),14个父系组合相比较,种鹅产蛋总数、只平产蛋、平均蛋重、产蛋天数、平均产蛋率、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健雏率等指标值的变异系数分别达24%、24%、5%、14%、25%、23%、15%、29%和11%;同样26个母系组合相比较,这些指标值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了27%、27%、4%、8%、26%、20%、15%、27%和11%。[结论]法国朗德鹅在饲养条件下繁殖性能不整齐,可选择性大,可以进行肥肝鹅新品种(系)选育。  相似文献   

17.
以匈牙利鹅、莱籽鹅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绒肉兼用鹅作基础素材,进行品系选育,采用三系或四系选出生长速度快、绒肉产量高、繁殖性能好、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肉鹅配套系。结果表明:与本地白鹅相比,A系♂×B♀、AB系♂×C系♀杂交后代70日龄体重提高了22.32%和16.67%,饲料转化率提高了7.3%和11.2%,育雏成活率提高了16.5%和15.5%。杂交鹅群体整齐度分别为83%和80%。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湖北白鹅肉质性状的间接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湖北白鹅基因组DNA8个微卫星标记多态性,计算基因频率(P)、平均基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分析白鹅性别、日龄及基因型与肌肉肌苷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所检测的8个微卫星座位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75个,H为0.5945,PIC为0.5087。56日龄鹅肉样肌苷酸含量为(1360.25±82.56)mg/g,显著高于180日龄鹅肉样肌苷酸含量(1088.07±63.56)mg/g。所检测的8个微卫星座位,ADL166座位AA基因型、ADL210座位AA与BC基因型、MCW0104座位AB与BC基因型、MCW264座位AA基因型、MCW0085座位AA与BB基因型、MCW0004基因座BC基因型、MCW0120座位AC基因型、MCW0014座位AA基因型个体的肌肉肌苷酸含量较高。[结论]这些微卫星标记有望作为遗传标记对鹅的肉质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种鹅繁殖性能和降低养殖成本。[方法]利用人工开挖的流水型水沟对马岗鹅进行配种,研究流水型水沟配种设施对马岗鹅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试验组种鹅年产蛋量提高5.71%,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分别降低0.43%、0.64%和1.13%。[结论]利用流水型水沟配种能大幅度减少养鹅场用地面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