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药抗性     
<正>(续第11期第28页)用某种药剂防治有害生物,按照标签上推荐的剂量施药,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使用者怀疑产品质量有问题,但产品经资质检测机构检定合格,这种情况下应考虑该农药的抗性问题。抗药性是指在同一地区连续使用同一种药剂而引起有害生物对药剂抵抗力提高(即敏感度下降)的现象。抗药性分为以下4类,即:单一抗性,只表现对起选择作用的药剂有抗性;交互抗性,有害生物对一种药剂产生抗药性后,对其他没有使用的另一类药剂也有抗性;多抗性,具有单一抗性的有害生物,由于另外一种药剂的选  相似文献   

2.
对 9个萝卜品种的霜霉病抗性进行了苗期、成株期鉴定 ,结果表明 ,白玉春、秋魁青、四季红 号对霜霉病的抗性比较好 ,可以作为抗病品种推广。经过相关性分析以及成株期病情指数的显著性分析发现 ,苗期进行抗性鉴定的效果比成株期好  相似文献   

3.
从抗高温胁迫、切花保鲜、盐胁迫、组织培养以及抗病性、抗寒性、耐低光照等方面阐述了百合的抗性生理及抗性育种研究概况,并指出分子育种在百合抗性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9个萝卜品种的霜霉病抗性进行了苗期、成株期鉴定,结果表明,白玉春、秋魁青、四季红Ⅲ号对霜霉病的抗性比较好,可以作为抗病品种推广。经过相关性分析以及成株期病情指数的显著性分析发现,苗期进行抗性鉴定的效果比成株期好。  相似文献   

5.
灰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风险评估、抗性遗传及交互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群体筛选法对2001年采自云南楚雄对毒死蜱敏感的灰飞虱(SS)进行连续筛选,筛选13代后,获得抗性为107.86倍的抗性(RR)品系.估计其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33,在室内同等选择条件下,致死率为50%~90%时,抗性上升10.00倍需4~9代.利用RR品系与敏感品系SS进行遗传杂交分析灰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正、反交后代对毒死蜱的抗性分别为12.96倍和12.78倍,显性度D值分别为0.095和0.089,说明灰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为常染色体遗传,主效基因为不完全显性.通过分析杂交F1代和敏感品系SS回交后代对毒死蜱的LD-P线,表明灰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为单基因性状.交互抗性谱测定结果表明,RR品系对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有5.82倍的交互抗性,对烟碱类噻虫嗪、苯基吡唑类氟虫腈和大环内酯类阿维菌素没有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6.
纹枯病在长江流域及黄淮麦区的普遍严重发生,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培育、推广抗纹枯病品种的前提是小麦抗病资源的鉴定和筛选.探讨了麦粒嵌入法和牙签嵌入法2种接种方法对小麦纹枯病的诱发效果,并用麦粒嵌入法分析了黄淮麦区及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小麦主栽品种、重要素本及国外引进材料的纹枯病抗性,结果表明:带菌麦粒接种法具有更高的纹枯病接种强度,可获得更好的发病效果;所有检测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但高抗纹枯病的材料仅发现3份,分别为苏3/扬5、X9610和郑3666,中抗以上材料102份,占总检测材料的23.23%.  相似文献   

7.
杀菌剂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5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机理、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以及抗性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为水稻抗性基因的鉴定和抗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 汇总和对比分析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分析不同抗性基因在水稻抗稻瘟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结果】 已有大约100个抗性基因被鉴定出和500个抗病基因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在水稻基因组中被鉴定和定位的基因中,已有37个基因被成功克隆;在不同的育种方法中,基因工程育种是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中最直接的方法。【结论】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鉴定是抗性育种的基础,抗性基因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快速有效的选育出新的具有广谱和持久抗性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9.
蒲公英居群白粉病抗性的划分及抗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不同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el-Mazz.)居群进行了白粉病[Sphaerotheca fusca(Fr.)Blum.]抗性试验。结果显示,供试的6个蒲公英居群间的白粉病抗性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并在田间抗病性调查基础上进行了抗性级别分类。室内盆栽蒲公英以高感居群为对照,对免疫和中抗2个具有抗白粉病代表性的居群进行了接种试验,接种前后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室内病情调查与田间一致,免疫居群的SOD活性最高,差异极显著,免疫居群和中抗居群的SOD活性分别比高感居群高12.3%和5.8%;高感居群的MDA含量比中抗居群的高33.8%,免疫居群的含量比中抗居群高41.0%;免疫居群POD含量最早出现最大值(处理第二天),但以高感居群含量最高,差异极显著。SOD和POD的增长率以免疫居群最高,其与抗性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2个辣椒疫病抗性资源的抗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经典遗传分析方法,对来源于泰国和印度的2个辣椒疫病抗性资源Bangchang和P038的疫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将2个抗性资源分别与高感疫病自交系020和L23-9配对组合,建立各自的抗感亲本、F1(正反交)、F2及BC1(回交)4个世代群体,选用分离自广东的辣椒疫霉菌菌株ZLT0566作为侵染病原菌,用苗期灌根接种法对其各世代群体植株进行抗性鉴定,F2及BC1群体的抗感植株分离比例采用χ2测验进行适合性检测,结果表明:Bangchang对广东辣椒疫霉菌菌株ZLT0566的抗性遗传符合1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模式,而P038的抗性遗传符合2对相互独立的不完全显性互补基因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稻瘟病抗性变化及抗性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抗性品种是预防水稻稻瘟病最有效、最经济和环保的方式之一。目前农业生产上推广种植的抗病品种在数年内抗性减弱,甚至丢失,这可能与寄主体内的抗性基因丧失或相对应的无毒基因发生变异有关。本文综述了稻瘟病菌的致病机理、稻瘟病菌发生变异的原因、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发现与克隆以及稻瘟病的相关防治策略,以期为稻瘟病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抗性基因工程育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抗性基因工程育种就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将抗虫、抗病、抗逆基因导入作物 ,育成稳定遗传的抗性品种。这是21世纪基因工程育种的关键 ,比常规育种更有目的性和预见性。一、抗虫基因工程育种目前 ,工程抗虫基因有二类 :一类是Bt杀虫蛋白基因 ,来自苏云金杆菌 ,杀虫毒性为伴孢晶体蛋白 ,对鳞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昆虫有毒 ,现已转移的Bt基因主要毒杀鳞翅目害虫 ,对人畜安全 ,已将Bt基因导入棉花、玉米、水稻、烟草、番茄、马铃薯、胡桃、杨树、落叶松等 ;另一类是胶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可抑制蛋白酶活性 ,干扰害虫消化作用而导致死亡 ,…  相似文献   

13.
水稻资源对稻瘟病质量抗性及数量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病区病圃鉴定以及室内抗谱测定方法,对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1 659份水稻资源进行稻瘟病质量抗性和数量抗性评价。结果表明,表现高抗的材料(0~1级)有292份,占17.6%;抗(2级)的材料有68份,占4.1%;中抗(3级)、中感(4~5级)、感(6~9级)的材料分别有208、471、620份,分别占12.5%、28.4%、37.4%。筛选出BG1222、BL122、BTX、IR37704-131-2-1-3-2、LEBONNET等27份广谱抗瘟性资源,具有较高的质量抗性水平,其抗性频率均达90%以上。对部分重点资源进行数量抗性评价,筛选出BR27、DRAGO、IR100、QINLIUAI、SERIBU GANTANG、YUEXIANGZHAN等14份数量抗性较好的材料,其中有8份资源对入侵病菌的抵抗能力优于IR36。本研究为华南地区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材料以及基本数据,对抗瘟新基因的挖掘以及丰富本地区的抗病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种植高感锈病的甘蔗品种作为诱发行的条件下,应用锈病严重度级别、TVD+1受侵染面积的百分率及TVD+1的孢子堆数量等3个指标,衡量供试材料对锈病的抗性程度.结果表明,这3种评价方法结果相似,而第1种指标便于操作,切实可行.供试的15份材料中,福农85/2108高感,福蔗87/12感病,福蔗87/10和F134为中度感病,其余的包括来自感病供体的Tc209等5个亚无性系均属抗病或高抗类型  相似文献   

15.
棉铃虫对Bt的抗性筛选及交互抗性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通过室内筛选获得了棉铃虫 H elicoverpa armigera ( Hübner)对 Bt杀虫剂、Bt毒蛋白和转 Bt基因棉的抗性种群 ,并在此基础上测定了与其它 Bt、化学杀虫剂、新鲜转 Bt基因棉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 ,经 1 6代筛选 ,棉铃虫对 3种 Bt都可以产生抗性 ,抗性上升的快慢顺序是 :Bt杀虫剂 >Bt毒蛋白 >转 Bt基因棉。筛选过程中 ,棉铃虫 7日龄幼虫的体重和成虫羽化率变化明显 ,被选为确定筛选剂量的标准。棉铃虫对 Bt产生抗性后 ,与含有相同基因的其它 Bt产品存在正交互抗性 ,与含有不同基因型的 Bt有较低的交互抗性或负交互抗性。用田间新鲜棉叶测定也得到相同的结果。抗性种群的 7日龄幼虫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辛硫磷、硫丹的敏感性明显提高 ,但不同种群的 3龄幼虫的反应差异较大。已经对转 Bt基因棉花有抗性的棉铃虫 ,取食新鲜的转 Bt基因棉棉叶死亡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2000年和2001年从璧山、沙坪坝采集番茄晚疫病病叶和病果,北碚、云阳、开县、万州和忠县采集马铃薯晚疫病病叶,共分离得136株致病疫霉.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甲霜灵抗性和抗性水平,结果表明:49.3%的菌株表现为抗性,9.5%的菌株表现为中抗,41.2%的菌株表现为敏感;以菌株PBB-1102为敏感对照,所测定的4株抗性菌株的抗性水平达106倍以上,各地菌株抗性表现与菌株来源地的施药水平密切相关,并对抗药性不同的地区提出了不同的用药策略.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抗性菌及其抗性基因已成为公认的环境污染因素之一,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抗生素在临床和养殖业中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其在生态环境中残留,使得携带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微生物获得了竞争优势,而抗性基因亦可在细菌之间发生转移,从而加速传播.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抗生素抗性菌及抗性基因的来源、危害性、抗性基因转移机制及细菌耐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残留在环境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现状和生态风险,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多抗性自交不亲和系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20.
十个粳稻品种对稻瘟病抗性和抗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0个粳稻品种,在3~4叶期和抽德初期于温室内,用7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即ZA1,ZB13,ZC13,ZD1,ZE1,ZF1和ZG1进行人工接种,结果表明:苗叶瘟和穗瘟的抗性85.70%反应一致,呈正相关。10个品种与广谱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的杂交组合,根据F1,F2,B1F1分析结果:F195%抗性呈显性、不完全显性和隐性各占2%;该10个品种对多个测试小种的抗性,多受两对或1对显性基因控制,少数受1对隐性基因或3对显性基因控制。基因分析表明:这10个抗源品种至少各含有两对不尽相同的抗瘟性基因,在抗瘟性遗传上属不同抗源。根据6个杂交组合的正、反交分析结果,稻瘟病抗性属细胞核遗传,但也有的受细胞质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