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僧帽牡蛎保鲜过程中游离氨基酸_牛磺酸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成业 《水产学报》1998,22(3):253-259
探讨了僧帽牡蛎在低温贮藏保鲜过程中鲜度指标及游离氨基酸,牛磺酸等的变化。实验表明:在0-2℃及3-5℃的贮藏中挥发性盐氮呈平缓上升趋势,贮藏15天分别为15.2mg/100g和20.6mg/100g;而在6-8℃下,贮藏,挥发性盐基氮变化相对较快,15天后高达26.8mg/100g。在萃取液中,牛磺酸的含量最高,其在贮藏中略有下降,但基本上在357mg/100g-387mg/100g范围内波动;游  相似文献   

2.
张观科  刘红英  齐凤生 《水产科学》2012,31(10):611-615
对牡蛎采用复合生物保鲜剂处理和涂膜处理,在冷藏条件下(0~2℃)进行保鲜贮藏试验,探讨其在此过程中硫代巴比妥酸、游离脂肪酸、总挥发性盐基氮、Ca2+-ATPase等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冷藏条件下使用复合生物保鲜剂和涂膜处理,牡蛎的硫代巴比妥酸、游离脂肪酸、总挥发性盐基氮、Ca2+-ATPase等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据此可知,生物保鲜、涂膜保鲜在牡蛎冷藏保鲜过程中能有效地减缓脂肪氧化和蛋白质降解,延缓腐败变质。  相似文献   

3.
净化僧帽牡蛎肉低温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僧帽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卫生安全并低温流通,对大肠菌数超标的僧帽牡蛎进行净化。大肠菌群数6 000 MPN/100 g贝肉以下的僧帽牡蛎经24 h的净化,可达到净化海水贝类标准(DB 35/575—2004)的要求(≤300 MPN/100 g贝肉);同时对净化蛎肉用注净化海水和未注净化海水两种包装,在-4-10℃各温度下进行保鲜试验,保鲜过程中两种包装牡蛎肉的挥发性盐基氮变化无显著差异,净化蛎肉在-4-0℃温度带微冻保鲜效果较好,在5℃以下贮藏比较安全。建议生产上将净化僧帽牡蛎注净化海水包装在0-4℃贮运。  相似文献   

4.
田传远  梁英 《水产学报》1999,23(2):128-132
于1996-1997年,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抑制受精卵第一体体的释放,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选用L16(4^5)设计,进行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6-DMAP肖度,设150,300,450和600μmol/L;诱导时机,设10,15,20和25min诱导持续时间,设10,15,20和25min。试验平行重复二次。  相似文献   

5.
在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繁殖潜力和遗传学研究工作,三倍体精子所含DNA经流式细胞光度术测定,在1.5℃存在一个单一峰值,尽管染色体联会程度在雌体内和雌体间存在很大不同,三倍体卵内联会染色体中,三价染色体占优势(为显性)一些卵经完全联合形成10个三价染色体,大部则由11-13个三价染色体,二价染色体及单价染色体组成,用双倍体(D)和三倍体(T)亲本牡蛎交配,形成四种杂交体:DD,DT,TD及TT(雌性在  相似文献   

6.
王在文 《科学养鱼》1996,(11):29-30
太平洋牡蛎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下)三、幼虫培育(一)孵化与选优1.受精卵孵化:开动循环机或加大冲气量。使多余的精卵形成泡沫,要经常用260目筛绢捞除泡沫,直至水质清澈为止。孵化密度控制在80~100个/ml.盐度18~25‰,水温23~25℃,从受精...  相似文献   

7.
松花江鲤鱼肌肉肌苷酸含量和鱼肉保鲜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纸层析法对松花江鲤鱼肌肉肌苷酸含量和鱼肉保鲜时间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室温20℃下,鲤鱼肌肉存放3小时左右,肌苷酸含量达到了最高值为6.326±0.12μmol/g,保鲜时间为9小时。冷冻-18℃下,鲤鱼肌肉存放10天,肌苷酸含量达到了峰值为5.931±0.13μmol/g,保鲜时间为20天。  相似文献   

8.
通过抑制有丝分裂I期和细胞融合尝试诱导四倍体太平洋牡蛎,利用热冲击抑制有丝分裂I期(35-40℃,持续2-23分钟)产生达45%的四倍体胚胎,使用聚乙二醇(PEG)处理,成功地得到受精卵-受精卵的融合,但没有产生有意义的四倍体,同样,进行了精子融合的试验,在该实验中,聚乙二醇无法导致精子细胞的融合,另一方面,PEG诱导的分裂球融合,产生了有实际意义的四倍体(达到30%)但无法证实该实验中产生的四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蜂胶醇提液对鲜鱼肉的保鲜及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蜂胶醇提液浓度的提高,保鲜及抑菌效果也越明显。对蜂胶醇提液在80℃、100℃、120℃,30分钟热处理后进行鱼肉保鲜实验,结果表明:80℃,30分钟热处理鱼肉保鲜效果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在100℃、120℃,30分钟热处理后对鱼肉保鲜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且热处理温度越高,保鲜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0.
制冷技术在渔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一些简要的介绍:1、渔获物的保鲜:l)冰鲜:采用人工制造的冰块,经过贮藏,粉碎后,在刚捕获的鱼体上撒一层碎冰以达到保持鲜度的目的。一般冰鲜鱼可保鲜7-8天。沿海各渔区均建有一定规模的制冰厂,日产冰量10-200吨/日不等,冰块的重量为25-150公斤,以SO-100公斤者较多,制冰池的盐水温度为一10℃,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为一15℃,制冰时间10-36小时。在渔轮出海前先要充冰,一般一吨鱼要一吨冰。盐水制冰因其容易保存和储运,冰的质量好,使用方便。所以目前渔业上…  相似文献   

11.
影响罗非鱼肉块保鲜效果的因素有温度、pH值、保鲜剂、保鲜时间。用6种不同配方的保鲜剂处理罗非鱼肉块后放在4℃~7℃、13℃~16℃二个温度段下,进行保鲜对比,温度低,保鲜时间长。在同一个温度段下,不同配方的保鲜效果不同,在4℃~7℃温度下,经保鲜剂处理过的都可保鲜4d,1号、2号和5号配方的可保鲜8d,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常温下Op-Ca保鲜剂对鲅鱼(scomberomorus niphous)的保鲜效果。用0.05%的Op-Ca保鲜剂溶液浸泡鲅鱼30min后在常温(23℃)下贮藏,通过感官评价和细菌总数、T-VBN值等鲜度指标的测定,发现该保鲜剂对常温下的鲅鱼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能够延长常温下鲅鱼的保鲜期2天以上。  相似文献   

13.
牡蛎的综合加工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丽珠 《福建水产》2013,35(1):68-72
牡蛎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天然保健食品.我国沿海牡蛎资源充足,开发利用还不充分.从国内外牡蛎的开发利用现状出发,通过对牡蛎的营养价值与功能作用的介绍,阐述了发展我国牡蛎食品的必要性,并对牡蛎在冷藏保鲜、食品加工、生物保健制品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远东拟沙丁鱼保鲜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melanosticts)海上冰鲜、冰盐微冻、冷海水和冷海水微冻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TVB-N和FFA值的变化与鱼货质量的感官检验结果有密切关系,TVB-N值为24mg%和FFA为11umole/g,是冰鲜和冰盐微冻保鲜的拟沙丁鱼质量新鲜与否的临界值,而冷海水和冷海水微冻保鲜的临界值为:TVB-N14mg%,FFA11umole/g。89种保鲜方法的有效保鲜期分别为:冰鲜7天、冷海水6天、冰盐微冻17-18天、冷海水微冻11-12天。有效保鲜期内微生物的数量在103-105/g之间变化。冰盐微冻会使鱼体产生脱水作用,冷海水保鲜会使鱼体产生吸水作用,而微冻保鲜和冷海水保鲜会使合体渗入部份食盐。  相似文献   

15.
鱼类的微冻     
微冻是使鱼体温度下降到低于结晶温度1~2℃的保藏方法,它较之冷却保藏的主要优点是保鲜期显著增加。如鳕鱼被捕获后立即在-1℃微冻,可保鲜18~20天;在-2℃微冻,可保鲜24~26天;在-3℃微冻,可保鲜30~35天。金枪鱼在-2℃微冻,可保鲜20~25天。  相似文献   

16.
巨蛎属牡蛎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刘必谦 《水产学报》1998,22(3):193-198
用RPD方法获得的几种牡蛎间的遗传距离表明,我国北方海域确定存在大连湾牡蛎,褶牡蛎和近江牡蛎三种自然种。,它们同属巨蛎属。大连湾牡蛎,褶牡蛎和太平洋牡蛎互为姊妹种,近江牡蛎与它们互为非姊妹种。有无长牡蛎以及长牡蛎与上述三种牡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宰杀后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冰藏过程的品质变化和保鲜时间,测定了不同环境温度冰藏黄颡鱼肌肉的质构指标、pH、硫代巴比妥酸(TBA)、高铁肌红蛋白(MetMb)、挥发性盐基氮(TVB-N)、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含量,并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了黄颡鱼肌肉微生物菌群的变化。结果显示:15、27、33℃温度下冰藏黄颡鱼肌肉各质构指标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各温度组TBA、TVB-N和MetMb含量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三组的TVB-N和MetMb含量在12 h冰藏期间均没有超过国家标准限值,15℃组TVB-N含量始终处于一级鲜度标准。各温度组肌肉营养成分中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含量随冰藏时间延长而有所下降。微生物组分析表明在冰藏期间,三个温度组的黄颡鱼肌肉均未产生有害病原菌微生物。研究表明,宰杀后的黄颡鱼33℃时冰藏保鲜时长为4 h, 27℃时冰藏保鲜时长为6 h, 15℃时冰藏保鲜时长可达12 h。  相似文献   

18.
石斑鱼低温盐水微冻保鲜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石斑鱼低温盐水微冻保鲜的特点。经低温盐水冷却后的石斑鱼,在-3±2℃条件进行微冻保藏其保效果良好,保鲜期长,29天后仍未达到腐败界限,鱼肉有咸味,鱼体产生失重现象。  相似文献   

19.
于1996~1997年,用6-DMAP抑制太平洋牡蛎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释放,诱导产生三倍体,最高诱导率为93.8%。该实验组胚胎孵化率为81.0%,D形幼虫畸形率为17.6%。实验选用L9(34)设计,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6-DMAP浓度,设300、450和600μmol/L等三水平;诱导时机(观察静止状态的受精卵,以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的百分率指示),设10%、30%和50%等三水平;诱导持续时间,设10、15和20min等三水平,试验设三次重复。解剖法获取精卵,人工授精。染色体倍性检查采用染色体计数法。根据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结果,得出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当30%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将受精卵浸泡在含6-DMAP450μmol/L的海水中10min;三因素的主次顺序:6-DMAP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持续时间。6-DMAP的浓度和诱导时机对三倍体诱导率的影响显著;但诱导持续时间影响不显著。部分试验组得到4.2%~13.6%的四倍体和10%左右的非整倍体,这种情况可能与受精不同步抑制第一极体释放而导致的染色体多极分离有关。  相似文献   

20.
CMC在缢蛏涂覆保鲜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保鲜涂覆胶,在5℃下保藏7 d,以缢蛏的活泼度、成活率、水分蒸发量及挂胶量等为指标对其保鲜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CMC保鲜胶涂覆的缢蛏,5℃下7 d的成活率为100%,而对照组的成活率为60%,涂膜处理能降低水分蒸发速度,保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