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检测健康C57BL/6和A/J小鼠常规免疫指标,构建脾脏消减cDNA文库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以探讨两品系小鼠对猪链球菌抗病性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常规免疫指标,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on 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8周龄小鼠脾脏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文库。【结果】试验结果表明,A/J品系小鼠血清中IgA水平明显高于C57BL/6品系小鼠(P<0.05),而血清IgG和IFN水平在两品系小鼠间均无显著差异。对筛选的149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去除冗余的cDNA序列载体并聚类拼接后获得56条差异表达序列标签(ESTs)。利用Genebank的BLAST分析核酸和蛋白质同源性比较,26个不同的基因或ESTs具有高度的同源性,2条ESTs未找到同源序列。【结论】筛选到很多EST与信号转导、细胞凋亡及免疫等重要功能基因高度同源,为研究猪链球菌的致病机理和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父系遗传背景对小鼠超排效果及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父系遗传背景对小鼠超排效果及其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以3种近交系雄鼠(129/Sv、C3H和C57BL/6J)与昆明系(KM)雌鼠的杂交一代(F1)及KM自交系小鼠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排处理,比较3种不同遗传背景的杂交小鼠与对照KM自交系小鼠的超排效果,分析其孤雌胚胎体外激活率和囊胚率的差异。【结果】3种F1代杂交小鼠与对照KM的超排效果和孤雌胚胎的激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129/Sv×KM、C3H×KM孤雌胚胎的囊胚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57BL/6J×KM与KM×KM之间孤雌胚胎囊胚发育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29/Sv、C3H和C57BL/6J父系遗传背景对杂交F1代小鼠的超数排卵数量和激活率没有影响,但引入129/Sv和C3H父系遗传背景可促进杂交F1代小鼠孤雌胚胎的体外发育,提高囊胚发育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骨髓细胞直接制片方法,并结合C分带技术,对C_(57)BL/6N和BALB/C近交系小鼠的染色体组型特征及Y染色体在染色体组中的位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鼠品系间组型无明显差异;C_(57)BL/6N的第19号染色体为该品系的标志染色体;Y染色体在两个不同品系中的相对位置不同。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小鼠肝中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小鼠肝中脂肪酸的含量,分析肝脏中脂肪酸组成与NAFL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连续6周饲喂高脂饲料并结合每周皮下注射2次CCl4的方法诱导C57BL/6J小鼠的NAFLD。小鼠肝脏中脂肪酸经乙醚提取和BF3/甲醇溶液衍生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 (GC-MS) 选择离子方式进行检测。样品中脂肪酸通过检索质谱数据库和脂肪酸标准品的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病理学检查表明成功诱导C57BL/6J小鼠的NAFL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肝中C14:0、C16:0、C18:0和C20:3含量显著升高 (P<0.01),C15:0、C18:1、C18:2和C18:3 (n-3)含量显著降低 (P<0.01),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增加(P<0.01),其余类别的脂肪酸均显著降低 (P<0.01)。n-6 和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产物/前体比值显著升高(P<0.01),n-6/n-3 PUFA [C20:4/(C20:5+C22:6)]的比值显著降低 (P<0.01)。【结论】NAFLD小鼠肝脏中SFA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以及 n-6 PUFA与 n-3 PUFA代谢紊乱不仅是NAFLD产生的效果,也是促进NAFLD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精子数量对小鼠体外受精与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完善小鼠的辅助生殖技术。【方法】试验随机选用9周龄C57BL/6雄鼠附睾尾获取的精子放入HTF培养液,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1 h后通过精子计数计算1、3、5、10、15、20 μL精子溶液的精子数量,并吸取相应的精子溶液于4周龄C57BL/6雌鼠超排后获取的卵母细胞团中,体外培养24 h后计算体外受精率与2-细胞胚胎发育率。【结果】1、3、5、10、15、20 μL精子溶液的精子数量分别为0.25(±0.23)×10~6、1.23(±0.31)×10~6、2.03(±0.35)×10~6、3.95(±0.33)×10~6、6.50(±0.76)×10~6、9.88(±0.52)×10~6个/mL;同时,小鼠体外受精率分别为88.92%、95.17%、94.29%、90.56%、85.89%、78.26%,其中2-细胞胚胎率分别为78.21%、81.75%、81.51%、77.42%、70.47%、50.76%。精子数量为1.23(±0.31)×10~6、2.03(±0.35)×10~6个/mL的体外受精率与2-细胞胚胎发育率较好,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高于精子计数为6.50(±0.76)×10~6、9.88(±0.52)×10~6个/mL的情况。【结论】不同的精子数量对小鼠体外受精与胚胎早期发育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精子数量为1.23(±0.31)×10~6~2.03(±0.35)×10~6个/mL时能有效提高小鼠的体外受精率并促进胚胎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1,8-桉叶油素亚慢性中毒对小鼠体质量、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只体质量15~17g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分别灌胃剂量为192.45,64.15,21.38mg/kg的1,8-桉叶油素和体积分数0.5%吐温-80水溶液(对照组),每组按10g体质量0.2mL给药,1次/d,连续灌胃染毒90d,分别于给药第30,60,90天和停药后30d测定小鼠体质量、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4.15和21.38mg/kg 1,8-桉叶油素在试验期间对小鼠的体质量、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92.45mg/kg 1,8-桉叶油素在灌胃60和90d时,对小鼠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多数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停药后30d,1,8-桉叶油素各剂量组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8-桉叶油素对小鼠有亚慢性毒性作用,其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为64.15mg/kg,损害作用最低剂量(LOAEL)为192.45mg/kg;1,8-桉叶油素对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短期内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7.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RAPD)对DDK,C57BL/6,BALB/c,KM,PWK 5个品系的小鼠进行了遗传分析.选用130个随机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电泳结果,其中31个引物扩增出明显的多态性条带,共检测到345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277条,占80.3%,反映了5个品系间的遗传变异.多态性统计分析表明,C57BL/6与BALB/c之间的遗传距离指教为0.013 29,遗传关系最近;DDK与KM,C57BL/6遗传距离指数相似分别为0.014 73,0.0147 6,遗传关系较近,与PWK遗传距离指数为0.016 86,遗传关系最远.结果显示DDK品系小鼠与其他实验室品系之间有遗传的相似性,也存在差异.同时也证明了RAPD技术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很好地检测实验室近交系小鼠间的亲缘关系及其遗传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周龄、不同初始注射时间对小鼠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方法]用10 IU PMSG+10 IU HCG间隔48 h处理C57BL/6J小鼠,收集并统计合子数。[结果]4周龄超排效果优于于8周龄,可达26.86枚∕只;4周龄C57BL/6J小鼠PMSG和HCG注射时间为12:00—13:00,超排后收集合子数可达30枚∕只以上,而且体外培养的发育状况良好。[结论]4周龄C57BL/6J小鼠适宜超数排卵;PMSG和HCG注射时间为12:00—13:00,超排效果相对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一味中药复方制剂的安全性,为人体肿瘤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对复方制剂进行了经口急性毒性、最大耐受量及其28 d经口毒性方面的研究。经口急性毒性预试验对各组小鼠一次灌服剂量0.2、0.6、1.8、5.4、16.2 g/kg (bw)的提取液,最大耐受量试验提取液按1.25、1.00、0.80、0.64、0.51 g/mL的质量浓度、0.04 mL/g (bw)的灌胃量对各组小鼠24 h之内灌胃3次,对小鼠连续观察7 d;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连续28 d灌服等体积不同含量[15、7.5、3.75、0 g/kg (bw)]的复方制剂,测定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该复方制剂粗提物经口LD505 g/kg(bw),小鼠对其最大耐受量达到150 g/kg (bw),最大耐受量为人用剂量的1 050倍;28 d经口毒性试验中各组小鼠体重、血液生理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仅中剂量组LDH与对照、低、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GPT、GOT、Cr和BUN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复方制剂对小鼠无毒性作用,对血液生理生化部分指标无影响,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研究市场上常见的5种饲料对C57BL/6J小鼠及KM小鼠生长和繁殖的影响,为实验小鼠生产中合理使用饲料提供科学依据.实验选取3周龄C57BL/6J小鼠和KM小鼠各250只,每种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50只,雌雄各半,饲喂A,B,C,D,E共5种不同厂家的实验动物维持饲料,测定小鼠4~8周龄的体质量和脏器系数.另选取C57BL/6J小鼠及KM小鼠性成熟小鼠各150只,雌雄各半,每种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对,饲喂A,B,C,D,E共5种不同厂家的实验动物繁殖饲料,测定母鼠的产仔数、连胎率.结果表明:①5种维持饲料均能满足小鼠的生长需求, C饲料和E饲料更符合小鼠生长的营养需求.②5种饲料饲喂的小鼠器官指数正常.③5种繁殖饲料饲喂的母鼠第1,2胎的产仔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产仔数更多取决于遗传因素,本次调查的几种饲料对其影响较小.合理选择实验小鼠所需饲料,利于实验数据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Ⅱ型糖尿病KK-A~y/Ta小鼠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57BL/6JSlac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对自发性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Ta小鼠的体生长曲线、糖代谢曲线、血清胰岛素、主要脏器重量、脏器系数等部分生物学特性数据进行测试和分析,并对其肾脏、肝脏和胰腺等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行探讨.结果显示:①KK-Ay/Ta小鼠体重、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比对照组高(P<0.01);②雄性KK-Ay/Ta小鼠与对照组间心脏、胰腺差异显著(P<0.05),肝脏、脾脏、肾脏及雄性的各脂肪系数、雌性的脏器脂肪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③30周龄时KK-Ay/Ta小鼠肾小球内玻璃样变性、血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管腔内透明管型;肝脏出现明显脂肪变性,并伴随有肝细胞坏死、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胰岛数量明显减少、体积缩小、胰岛内细胞数量减少.实验结果证明,KK-Ay/Ta小鼠是一种中高度高血糖、高度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不足和肾脏、肝脏病变,且伴随肥胖的良好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玉竹多糖对高脂膳食小鼠糖脂代谢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脂饲料联合玉竹多糖喂养小鼠,连续观察1个月,研究灌胃300 mg/kg的玉竹多糖对高脂膳食小鼠的体重、Lee's指数、肝指数、脂肪指数、血糖水平和血脂代谢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竹多糖能明显改善高脂膳食小鼠紊乱的血糖、血脂代谢,显著降低高脂膳食小鼠的体重、Lee's指数、脂肪指数、血糖水平、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P0.05)。可见,玉竹多糖具有较好的调节糖脂作用,并可抑制小鼠肥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以牛脑为材料利用纤维素色谱法纯化钙调蛋白,配制成有活性成分的药物,腹腔注射随机分组的小白鼠,研究钙调蛋白对小白鼠血糖的影响。结果表明,钙调蛋白对采食后小白鼠的血糖具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的致敏方式建立中国龙虾食物变态反应Balb/c小鼠模型,探讨中国龙虾食物变态反应体外鉴定与评价方法。[方法]将4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卵清蛋白(OVA)阳性对照组、Coca’s液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以OVA、中国龙虾粗提蛋白,加氢氧化铝佐剂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建立食物变态反应小鼠模型。ELISA法测定第二次致敏激发后血清中IgE与组胺水平并进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确定特异性IgE抗体滴度,同时观察脾指数、小肠组织学变化及激发后的食物变态反应症状。[结果]末次激发后1 h采血,中国龙虾粗提蛋白组血清IgE含量为236.75(±73.39)μg/L,与阳性对照OVA组无区别,与阴性对照Coca’s液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中国龙虾粗提蛋白组的组胺含量406.55(±232.79)μg/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PCA反应中国龙虾粗提蛋白组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滴度达到1/16;中国龙虾粗提蛋白组和OVA致敏组小鼠脾指数明显大于Coca’s液或正常对照组(P〈0.01)且前两组小肠粘膜固有层皆出现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建立了一种中国龙虾食物变态反应小鼠模型,通过ELISA测定血清IgE和组胺以及PCA确定特异性IgE抗体滴度可作为一种鉴定与评价中国龙虾食物变态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喹乙醇对小鼠血细胞及骨髓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给小鼠灌喂不同剂量喹乙醇,按毒理学方法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并在饲养30d后测定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网织红细胞数.结果表明,当剂量超过120 mg·kg-1·d-1时,骨髓微核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网织红细胞数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剂量为1 200 mg·kg-1·d-1时,红细胞数较阴性组和正常组显著降低;各试验组白细胞数虽稍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说明大剂量喹乙醇不但具有遗传毒性,而且可能会抑制小鼠骨髓的造血机能,导致其贫血.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来源燕麦对高脂饲喂的ApoE-/- 小鼠降血脂功能的影响,将40 只雄性ApoE-/- 小鼠按照平均体重随机分为5 组,即常规饮食(Chow)组、高脂饮食(HFD)组、燕麦1 组(OAT-1)、燕麦2 组(OAT-2)以及燕麦3 组(OAT-3),每组8 只。实验0 w、4 w、8 w、12 w 时,分别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LDL胆固醇(LDL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HDL 胆固醇(HDL cholesterol,HDL-c) 和VLDL胆固醇(VLDL cholesterol,VLDL-c)水平;12 w 后同时观察肝组织损伤变化情况。其中,3 组燕麦组均能够显著减少ApoE-/- 小鼠血清中TC、LDL-c、TG 和VLDL-c 的含量,说明3 组燕麦均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OAT-3 组降血脂效果更加明显。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3 组燕麦组均具有减少高脂饲喂的ApoE-/- 小鼠肝脏中脂质沉积的作用。燕麦饲喂后对高脂饲喂的ApoE-/- 小鼠具有显著降低血脂及降低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豆异黄酮对小白鼠抗辐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房岩  孙刚  付艳苹 《农业与技术》2006,26(3):105-107
将小白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辐射组、辐射灌药组),研究了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对小白鼠抗辐射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大豆异黄酮有效保护了辐射后小白鼠的外周血,从而具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转Bar基因稻谷对小鼠肝功能若干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SPF级昆明小鼠喂食含量分别为20%、40%、60%转抗除草剂(Bar)基因稻谷,繁殖F1、F2代,并持续观察F1、F2代小鼠的日常行为、肝脏器官指数及血液生化指标,研究了转抗除草剂Bar基因稻谷对小鼠肝功能若干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转Bar基因稻谷喂养并未对小鼠日常行为产生明显影响。F1、F2代供试小鼠各剂量的转基因组与常规对照组小鼠肝脏器官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F1代小鼠中A组和C组的白/球比、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白/球比、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碱性磷酸酶指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F2代小鼠中A、B、C组白/球比、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5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F1、F2代A、B、C组的葡萄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3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试验处理及时间内,与对照常规稻谷相比,用转基因稻谷喂养小鼠对其肝脏功能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饲养密度对SPF级BALB/cA裸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取4周龄刚离乳的BALB/cA裸小鼠186只,雌雄各半,分1只/笼的14笼,2只/笼的14笼,4只/笼的8笼,8只/笼的6笼,16只/笼的4笼等5个饲养密度组饲养在M1型小鼠饲养笼至70 d,取血清测定血液生化值并比较结果。结果 4只/笼组的血液生化指标与低密度组(1只/笼、2只/笼)、密度稍大饲养组(8只/笼)相差不大,与高密度饲养组(16只/笼)相差较大。结论饲养密度对实验动物的血液生化指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Physiological meturity stage,kernel water content in physiological maturity and natural drydown rate of 42 maize inbred lines and 8 hybrids were studied in field 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te and mid-late and mid-early inbred lines and hybrids tested reached their physiological maturity stage at 50-60d and 45-50d after silking,respectively,and at this time the water content of kernel was 28%-42%and 26%-40,respectively,The drydown rate of the inbred lines and hybrids tested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nd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ear diameter and ear position.The late line Ji16,mid-late lines Ji846 and ZaC546,the mid-early line Longkang 11 and the early line Dong91 were moisture quick-loss inbred lines and cound be used in fast drydown maize hybrid breeding progr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