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 Bowditch)又名非洲蜗牛、褐色玛瑙螺、褐云玛瑙螺,俗名菜螺、花螺,是一种可供食用的杂食性蜗牛。 一、形态特征和分类学地位 贝壳大型,壳质稍厚,有光泽,呈长卵圆形。壳高达130毫米,宽54毫米。有6.5—8个螺层,螺  相似文献   

2.
非洲大蜗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为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栖眼目玛瑙螺科的大型贝壳螺,是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麻栗坡县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在天保、八布两个边境乡发现.为了搞好非洲大蜗牛的查控,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保护边境贸易的健康发展,2000年以来,笔者对非洲大蜗牛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基本摸清了非洲大蜗牛在麻栗坡县的发生为害、生活习性、适生环境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非洲大蜗牛的采集,鉴定,饲养,螺壳制作,样品检验,定值等多个环节,梳理了该样品的制作环节。最终制备的标准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均达到了国家标准样品的技术要求,可用于非洲大蜗牛的标准质控品。该产品有利于检测质量控制、能力验证、文字标准的执行,也有利于结果的溯源,同时达到全国鉴定一致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广东东莞检验检疫局沙田办事处对一批原产非洲莫桑比克集装箱装载的东非黑黄檀原木实施检疫时截获活体巨型蜗牛。截获样品经广东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鉴定该蜗牛为无斑玛瑙螺,该蜗牛为非洲大蜗牛的近似种,该品种为全国首次截获。  相似文献   

5.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全球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的一种陆生螺,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大部分湿热地区.通过文献查阅,研究分析了非洲大蜗牛在我国的发生历史、分布现状、生物学特性、危害现状和防治方法,并提出了今后关于非洲大蜗牛入侵需要加以研究的问题.非洲大蜗牛自20世纪初传入我国,现已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区)及港澳台地区均有分布,并在农业生产、病虫传播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目前对非洲大蜗牛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检疫防治等方面,但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6.
对2011年全国口岸截获的软体动物进行了统计分析,全国口岸共截获软体动物10种,316批次,主要包括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 Bowdich)、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 Ferussac)、散大蜗牛(Helix aspersa Müller)、攻击茶蜗牛(Theba impugnata Mousson)、中国琥珀螺(Succinea chinensis Pfeiffer)、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L.)6种有害生物,还有4种未鉴定到种,只鉴定到腹足纲、巴蜗牛科等,其中非洲大蜗牛、散大蜗牛是检疫性软体动物,需加强检疫,以防止其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7.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广泛存在于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是家禽蛋白质的来源之一。以干物质为基础,蜗牛粉蛋白质含量较高,除蛋氨酸外,其它氨基酸均较平衡。用蜗牛粉饲养肉鸡和蛋鸡,效果良好。 制造蜗牛粉,是先把新鲜蜗牛煮沸15—20分钟,然后把壳分开,再把肉绞碎、烘干。 据研究测定:蜗牛粉的蛋白质含量为60.9%、钙2%、磷0.84%。全蜗牛粉(包括  相似文献   

8.
非洲大蜗牛的分布、传播、为害及防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大蜗牛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和抗逆性,食量大且寄主广泛,现被我国列为二类进境植物检疫对象。文章通过分析非洲大蜗牛目前的分布情况、传播、危害特性,提出了加强检疫力度、化学防治、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等防治措施,旨在为对未发生地在引入和防治非洲大蜗牛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蜗牛又名水牛,蚰蜒螺等,是陆上爬行的腹足纲软体动物,属陆生软体贝类,其形态和生活习性都比较特殊,蜗牛的外部有坚硬的外壳保护,活动及取食时才伸出壳外,一年繁殖1~3代,它  相似文献   

10.
食用蜗牛是人间美食,古今中外都受到人们的青睐。全世界已知蜗牛种类约2.5万种,我国常见的有47种,其中具有食用价值的蜗牛有8种。现在,世界各地作为食用的蜗牛有散大蜗牛、亮大蜗牛、盖罩蜗牛、褐云玛瑙螺和白玉蜗牛5种。人们常说的法兰西烙蜗牛、红烩蜗牛、烤蜗牛等等,都是世界珍馐美馔。蜗牛在我国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受了3年自然灾害,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省区的人们常捕捉野生褐云玛瑙螺烹炒来吃,以补充肉类食品的缺乏。从60年代开始,我国台湾省台南夜市就出现了炒蜗牛小吃摊。时下,台湾夜市上的蜗牛…  相似文献   

11.
试论合并高校的财务与会计合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高校合并实践,研究了高校合并中的财务合并问题,分析了财务合并与高校合并的关系,阐明了财务合并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合并高校财务与会计合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影响刨花板热压传热过程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刨花板热压时的传热过程对产品的质量以及热压机的生产周期都起决定性作用.该文研究了刨花板的目标密度、厚度、热压温度、热压前板坯含水率、汽击法喷水量及其添加剂的浓度等因素对热压传热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强化热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原有拖拉机作摆的运动时周期与重心高度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基础上,提出实用的实测模型,完成了测定装置的研制,且以该实用装置测定了拖拉机重心高度,并与常用的称重法进行比较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桂西北地区12 年生香椿人工林为调查对象,采用树干解析法对林分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进行生长 量分析,并结合动态和静态的研究方法对该林分进行经济效益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院香椿人工林在1~3 年期间,树高 连年生长量高达2.5 m,胸径平均生长量达到0.5 cm 左右、处于较高生长水平,该人工林于第12 年单株材积达到 0.07506 m3,全林纯利润为62 489 元,林投入产出比为1颐15.090。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宁夏皮燕麦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气象为农服务作用,科学规划宁夏皮燕麦产业发展。利用宁夏中南部地区2017—2018年皮燕麦产量和气象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方法确定宁夏皮燕麦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再根据宁夏23个地面气象站1981—2010年气候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模拟区划指标空间分布。综合各指标权重,通过栅格运算获得宁夏皮燕麦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结果表明:宁夏皮燕麦种植气候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宁夏南部冷凉山区,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宁夏中部干旱少雨地带,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宁夏中北部黄河平原。本研究结果为合理规划宁夏皮燕麦产业布局,新品种引种和推广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建川杂交鸭生长期适宜锰添加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前期试验,选用六周龄建昌、四川麻鸭杂交鸭54只,在常用饲粮的条件下,观察补锰水平为0,20,40,50,60和80ppm对,对肉鸭增重、血清、胫骨,肝脏等组织锰含量,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uperoxide Dis mutase,Mn SOD)活性,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胫骨皮髓宽度比和骨骼钙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40ppm锰能满足鸭正常生长的需要。肝脏和SOD可以反映机体锰状况,AKP反应不灵敏、胫骨皮髓宽度比可反映出锰对骨骼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农业昆虫地理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农业昆虫区系属于东洋区系的江南亚热带稻茶区.作者根据湖南的地理状况,作物及森林的整体布局,昆虫种类组成及发生特点,将其划分为两个亚区:湘中北亚区和湘南亚区,其分界线大致在北纬26°30'左右,即从东安经祁阳至炎陵一线,两亚区又可划分为3个小区.分别叙述了各小区农业昆虫发生特点和若干特有的种类.  相似文献   

18.
冯海东  徐烈  师祥洪  闫敬东 《油气储运》2004,23(4):22-24,47
微温差法是现场测量输油泵效率的方法,但是采用其测得的结果误差较大.根据误差理论,分析了出口压力表、密度计、温差仪的准确度和进出口温度计的安装误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指出在输油泵的效率测试中,油品密度的测量误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不能忽略.为了保证输油泵效率的测量结果数据准确可靠,必须减少进出口温度计的安装误差,以及减少出口压力表、密度计和温差仪的仪表误差和保证温度计套管的插入深度.  相似文献   

19.
参考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科研分类方法,将农业科研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类,作者利用浙江农业大学最近八年的科研资料,根据高等农业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对其三类科研的合理比例进行了探讨,认为浙农大“六·五”期间后三年的三类科研比例为2~3:6.5:1~1.5是合适的,在而“七·五”后期与“八·五”期间则应调整至2~3.5:5.5~6.0:2为妥。  相似文献   

20.
通过抑菌活性试验、蛋白酶敏感性试验、菌株的动力学生长曲线测定,菌株的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 6S rRNA序列鉴定试验,对埃及传统Domiati奶酪中的产抗黄曲霉毒素的活性物质的菌株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多株受试真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对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Asper-gillus flauus)有很强的抑制效果;该菌株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不是蛋白类物质,也不同于一般细菌素;该菌鉴定为扩展短杆菌(Brevibacterium linens),命名为lpl-8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