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奥尼罗非鱼与星洲银罗非鱼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xO.aureus)和星洲银罗非鱼(Oreochromis sp.)为材料,胸腔注射PHA及秋水仙素溶液,取头肾细胞经空气干燥法制片。经核型分析,奥尼罗非鱼核型公式为2n=44,6sm+28st+10t,NF=50,星洲银罗非鱼核型公式为2n=44,10sm+20st+14t,NF=54。这两种鱼都具有1对特大的染色体,染色体对的相对长度范围也相似,但未发现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对和异型染色体,它们的核型与已报道的亲代相似。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小鳞拟松鲷Datnioidespulcher生长、形态特性及细胞遗传背景,随机挑选10尾小鳞拟松鲷成鱼作为解剖样本,对其内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选取2尾雄性成鱼进行染色体核型研究,再选取50尾幼鱼进行生长特性试验,共养殖155 d.结果表明:小鳞拟松鲷体侧扁,侧面观近似橄榄形,体被细小鳞片,侧线完全;背鳍(D.)为Ⅺ~Ⅻ 15~17,胸鳍(P.)为16~18,腹鳍(V.)为Ⅱ 5~7,臀鳍(A.)为Ⅲ~Ⅳ 9~12,尾鳍(C.)为15~17;脊椎骨数量为22~24,左右两边各具4对鳃弓,第一条鳃弓外鳃耙16~19;小鳞拟松鲷在165日龄时,瞬时生长率最大,生长最快;在幼鱼阶段体质量(y)与体长(x)呈幂函数关系,即y=0.025 3x3.0251(R2 = 0.991 2),为异速生长;以小鳞拟松鲷肾细胞为试验材料,采用空气干燥法制片,对其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小鳞拟松鲷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 = 48 = 2m+2sm+20st+24t,臂数(NF)为52,且未发现与性别相关的染色体,核型符合高位类鱼类形态特征.本研究中对小鳞拟松鲷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和染色体核型进行量化描述,可为其种质鉴定和系统进化等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南苜蓿和紫花苜蓿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压片法对野生南苜蓿与紫花苜蓿品种(四季旺)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南苜蓿的核型公式为2n=16=12m+2 sm+2T,各染色体间形态差异明显,核型类型为最对称的1A型;四季旺的核型公式为2n=32=28m(4SAT)+2 st+1T,核型类型为比较对称的2 A型;温度对苜蓿发芽率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越橘染色体观察及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入重庆栽培的2个北高丛越橘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达柔核型公式为2n=2x=24=14m+6sm+2st+2T,属于2B核型.全组染色体总长206.1μm,长臂总长为131.3μ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3.71%.2号品种核型公式为2n=2x=48=40m+8sm,属于2B核型.全组染色体总长387.4μm,长臂总长为231.1μ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65%.结合形态特征,可以推断2号品种为蓝丰.  相似文献   

5.
应用根尖压片法对芒草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芒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染色体基数为x=24,核型公式为:2n=2x=48=26m+16Sm+6St,属于“2C”类型。  相似文献   

6.
用根尖压片法对青海栽培青稞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青稞栽培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青海栽培青稞是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14,染色体基数为x=7,紫青1号的核型公式是2n=2x=14=10m+4smsat,昆仑164的核型公式是2n=2x=14=10m+2smsat+2msat。这两个品种核型类型都属于Stebbins-Ⅱ;北青3号的核型公式是2n=2x=14=12m+2smsat,青稞1149的核型公式为2n=2x=14=10m+2sm+2msat,这两个品种核型类型都属于Stebbins-Ⅰ。  相似文献   

7.
濒危鱼类稀有白甲鱼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稀有白甲鱼头肾组织为材料,采用腹腔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秋水仙素和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稀有白甲鱼染色体为50条,核型公式为2n=50,12m+16sm+10st+12t,NF=78。未发现异型染色体、随体染色体和次缢痕;其核型符合典型的低住类群鱼类核型特征。  相似文献   

8.
梅芳  李晓玲  张德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11-12112,12115
[目的]研究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宜昌百合染色体核型,为研究宜昌百合遗传多样性、起源及系统演化提供一定的细胞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制片法对神农架保护区的宜昌百合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神农架保护区宜昌百合染色体数目为2n=2x=24,染色体基数x=12,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2x=24=4m(2SAT)+2sm+8st+10 t,主要由端部和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4L+4M2+14M1+2S,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9.66%,属于"3B"型。[结论]神农架宜昌百合在百合属植物系统演化上处于比较进化的类型。  相似文献   

9.
地宝兰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压片法研究地宝兰[C.eodorum densiflorum(Lam.)Schltr]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地宝兰的染色体数目2n=54,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54=36m+14sm+4st,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核型分类为2C型,比较对称,属于小型染色体。  相似文献   

10.
中国洪湖不同倍性泥鳅的染色体组型及形态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洪湖自然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的形态测量观察方法、染色体制片技术对不同倍性泥鳅的染色体组型、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二倍体泥鳅2n=50,核型公式为10m+4sm+36t,NF=64;三倍体泥鳅3n=75,核型公式为15m+6sm+54t,NF=96;四倍体泥鳅4n=100,核型公式为20m+8sm+72t,NF=128;2)5个比例性状测量结果显示,二倍体与四倍体很接近,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两者与三倍体在眼后头长/体长(PL/SL)、后头部到鳃的距离/体长(LOOSR/SL)、背鳍前端到尾鳍的距离/体长(LODO-CB/SL)3个比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主成分分析表明,二倍体、三倍体及四倍体形态差异主要系躯体后半部差异所致;(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洪湖二倍体和四倍体相聚类,亲缘关系较近,与三倍体群体的聚类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1.
芒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根尖压片法对芒草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核型分析按李懋学标准进行,核型类型根据Stebbins标准划分,核型不对称性系数(As.K%)按Artmo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芒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染色体基数为x=24,核型中有13对m染色体、8对Sm染色体及3对St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48=26m+16Sm+6St。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0.45%-2.45%,臂比变化范围为1.10-3.97。最长与最短的染色体的长度比为5.74。核型不对称性系数(As.K%)为63.07%,核型属“2C”型。  相似文献   

12.
紫薄鳅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分析长江铜陵地区紫薄鳅染色体的数目及核型,以紫薄鳅头肾为材料,采用植物血凝素(PHA)和秋水仙素体内直接注射培养,空气干燥法制片制备紫薄鳅染色体标本,对紫薄鳅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核型分析的结果表明:紫薄鳅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50,核型公式为:6m+10sm+8st+26t,臂数为66。研究结果丰富了紫薄鳅细胞遗传学参数,为紫薄鳅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非洲紫罗兰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低渗技术引入染色体压片法,首次对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 ionantha)缟花品种"Sunray Trail"进行了核型分析,并摸索了适用于该试材的预处理方法,为与之有关的细胞学分类、分子育种、新品种培育及转基因的细胞学检测等方面提供了细胞学依据。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为4倍体品种,其核型公式为2n=4x=28=16 m+8 sm+4 T;核型类型属于2B型;核不对称系数为63.3%;最佳预处理方法为在4℃下用0.05%的秋水仙素处理根尖2 h。  相似文献   

14.
以4个野生居群的冰草为材料,利用根尖压片法,对其体细胞染色体进行组型分析.结果表明:各居群染色体数目恒定(2n=28),均为同源四倍体.但居群间存在核型多型性,主要表现在核型类型、随体及B染色体的有无等.  相似文献   

15.
昆明梁王山多星韭与滇韭的核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梁王山地区多星韭与滇韭种群的染色体进行核型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多星韭1号种群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0m(2SAT)+4sm;2号种群为四倍体,核型公式为:2n:4x=28:18sm(2SAT)+10m;滇韭1号和2号种群均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16=14m+2sm(2SAT),不发生倍性变化;二者在染色体水平上亲缘关系较近,在二者系统发育过程中,多星韭可能是一个较进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16.
以大花蕙兰"爱神"(Cymbidium Lucky Gloria Aguri)作为母本、虎雪兰"霞光"(Cymbidium tracyanum var huanghua×Cymbidium mastersii cv xiaguang)作为父本杂交获得种间杂交F1代,对F1代株系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1代染色体数为40条,其核型公式为K(2n)=2x=40=26m+14sm,核型属2B型。  相似文献   

17.
蒙古冰草有丝分裂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蒙古冰草为材料,研究其染色体核型,并观察其有丝分裂过程。结果表明,蒙古冰草的核型公式为2n=2x=12m+2sm(2SAT),核型分类为2A。在有丝分裂中期可以观察到1-2条B染色体,形态为圆点状和短棒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大额牛与云南黄牛杂交公牛的染色体标本,对大额牛与云南黄牛杂交公牛的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额牛与云南黄牛杂交公牛染色体数目2n=59,其中2×28+1条常染色体中,t即2+28染色体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其余2×27+1+1条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中,X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一条小的端着丝粒染色体。大额牛与云南黄牛杂交公牛染色体数目2n=59,核型为:59,-2,-28,+t(2∶28),XY。  相似文献   

19.
云南特有植物瑞丽茜树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瑞丽茜树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瑞丽茜树的染色体为二倍体,染色体较小,长度在1.25~2.μm,核型公式为2n=2x=22=10m+2sm,属于“2A”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