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大花蕙兰"爱神"(Cymbidium Lucky Gloria Aguri)作为母本、虎雪兰"霞光"(Cymbidium tracyanum var huanghua×Cymbidium mastersii cv xiaguang)作为父本杂交获得种间杂交F1代,对F1代株系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1代染色体数为40条,其核型公式为K(2n)=2x=40=26m+14sm,核型属2B型。  相似文献   

2.
对甘蔗属热带种(Saccharum officinarum)越南牛蔗和滇蔗茅(Erianthus rockii Keng)云南95-20杂交后代BC_12个无性系(云南06-278和云南06-279)的根尖进行染色体制片,用以鉴定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BC_1后代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110,云南06-278和云南06-279核型公式分别为2n=110=116m+4sm和2n=110=102m+8sm,核型分别为2B和2C类型。根据BC_1后代染色体数目鉴定结果,推断杂交F1子代与甘蔗商业品种新台糖10号(ROC10)杂交时,染色体以2n+n方式遗传到BC_1后代。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鲁棉研15号杂交2代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为2n=26。核型公式为:k(2n)=26=10m+12sm+4st,属于"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8M1+10M2+4L+4S。在系统演化上属于较进化的种类。  相似文献   

4.
利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对毛百合(2n=2x=24)×布鲁拉诺(2n=4x=48)杂交后代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后代MB70-48染色体数为2n=2x=24,而MB70-30、MB72-6、MB71-5染色体数为2n=3x=36。毛百合核型公式为2n=2x=24=2m+4sm+12st+6t,布鲁拉诺核型公式为2...  相似文献   

5.
棉花[ADG]三种杂种,是山西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组于上个世纪90年代用亚比棉[AG]复合染色体组异源四倍体与陆地棉(中375)杂交创育的棉花新种质。以亚比棉异源四倍体、陆地棉(中375)和棉花[ADG]三种杂种BC2F1为材料,对[ADG]三种杂种及其亲本进行了核型研究。结果表明:棉花[ADG]三种杂种及其亲本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52条。陆地棉核型公式为:2n=4x=52=44m(2SAT)+8sm(2SAT),在第9、22对染色体短臂上各带有一对随体,核型类别为2B。亚比棉异源四倍体核型公式为:2n=4x=52=40m(2SAT)+12sm(6SAT),在第23、24、25、26对染色体短臂上各带有一对随体,核型类别为2B。[ADG]三种杂种核型公式为:2n=4x=52=2M+40m(4SAT)+10sm(2SAT)。在第12、17、23对染色体短臂上各带有一对随体,核型类别为1B。  相似文献   

6.
大口鲇(♀)×怀头鲇(♂)杂种F1的形态学及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怀头鲇(S.soldatovi)(♂)的杂交后代F1(简称杂交鲇)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其染色体核型和同工酶组织特异性.结果显示,杂交鲇形态学可数性状为背鳍D.i-6,胸鳍P.i-14~15,臀鳍A.i-76~85,须3对;染色体数目(2n)为58,核型公式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蔗(Saccharum spp.)与蔗茅(Erianthus fulvus)杂交F1材料的染色体组成及核型差异。【方法】以甘蔗与蔗茅间杂交所获得的16份F1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单色及双色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研究,在GISH的基础上对3份材料的中期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GISH的研究结果表明,子代材料中具有7—10条不等的父本染色体;由于母本遗传物质对父本遗传物质的排斥作用引起的染色体消减及片段化导致父本染色体在子代中有断裂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在间期核中亲本染色质以分散的方式单独分布;3份材料的中期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的公式分别为2n=92=80m(4SAT)+12sm、2n=88=82m+6sm及2n=88=78m(2SAT)+10sm,核型分类为2C、2C和2B。【结论】甘蔗×蔗茅杂种F1的染色体组成为n+n及2n+n,它们的核型均为较原始的染色体类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海花1号"花生核型,积累花生种质资源的细胞学资料。[方法]以"海花1号"为试材,当根尖长到1~2 cm时,进行预处理后固定,酶解抽取细胞悬液制作载玻片,选取分散良好、显示清晰的染色体组核型,拍照后用Adobe Photoshop7.0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海花1号"染色体数目为2n=40,有1对随体染色体且随体在第15对染色体上。"海花1号"花生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40=36m+2m(SAT)+2Sm。"海花1号"花生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40=40L。相对长度变异范围为2.22~3.57,差值为1.35。全组染色体总长为96.16μm,"海花1号"花生的As.K%=60.44%。[结论]"海花1号"花生为二倍体植物(2n=40),染色体都是长染色体,有一定程度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大黄鱼与黄姑鱼正反交F1原肠早期胚胎细胞及其亲本头肾细胞的染色体核型,为深入剖析大黄鱼与黄姑鱼杂交后代的基因组构成提供了细胞遗传学证据.大黄鱼与黄姑鱼染色体组均含有48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组型公式均为2n=48 t,染色体臂数均为NF=48,组内染色体长度分布连续.两亲本物种间核型很相似,未找到鉴别两物种的细胞遗传标志.正反交F1原肠期胚胎细胞的染色体众数也均为48,均可较好地配为24对.结合前期AFLP分析结果可以推断,正反交胚胎细胞均同时含有一个大黄鱼染色体组和一个黄姑鱼染色体组.此外,杂交F1中的非整倍体比例与两亲本没有明显区别,初步表明杂交胚胎细胞未发生明显的染色体丢失.在黄姑鱼♀与大黄鱼♂杂交F1中出现4对非t-染色体,原因尚待查明.  相似文献   

10.
为狼尾草属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保护、利用及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杂交狼尾草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牧草的染色体基数为x=7,均为3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1条。杂交狼尾草的核型公式2n=3x=21=18m(6SAT)+3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I.R.L=6S+3M1+6M2+6L,第1组和第5组染色体含有随体;桂牧1号杂交象草核型公式2n=3x=21=3m+18sm,染色体相对长组成I.R.L=6S+6M1+3M2+6L,未发现随体。杂交狼尾草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0.79%和65.06%,分别属于1B型和2B型,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进化程度高于杂交狼尾草。  相似文献   

11.
张兰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1):251-256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滨彩2号(浅棕色)、99-55(深棕色)和滨绿1号(绿色)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滨彩2号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核型公式为:k(2n)=4x=52=22m 18sm(2SAT) 12st,属于"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4x=52=10L 16M2 14M1 12S;99-55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核型公式为:k(2n)=4x=52=26m(2SAT) 22sm 4st,属于"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4x=52=12L 10M2 22M1 8S;滨绿1号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核型公式为:k(2n)=4x=52=40m 12sm(2SAT),属于"1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4x=52=8L 16M2 18M1 10s.  相似文献   

12.
吕复兵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0):152,161
对墨兰品种"阳明锦"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40,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40=2M+30m+8sm,染色体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核型属2B型。  相似文献   

13.
运用空气干燥法制备猫肾细胞系F81传代细胞染色体标本,常规Giemsa染色,计数F81细胞基础细胞库细胞(10代)、工作细胞库细胞(20代)、最高限制代次细胞(40代)及高于最高代次10代细胞(50代)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目,计算染色体数目变异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F81为亚二倍体细胞系,染色体众数为30,染色体各代次结构畸变率为0.F81细胞系遗传学特性相对稳定,在基础细胞库中存在的染色体标志,在最高代次细胞中也存在,并且核型相同,可候选为制苗用细胞.  相似文献   

14.
利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方法,对毛百合、有斑百合及其3个杂种后代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毛百合、有斑百合和3个杂种染色体均为2n=2x=24。毛百合核型公式为2n=6m(2SAT)+4sm(2SAT)+14st,有斑百合核型公式为2n=2m+8sm+12st+2t,杂种F1-1核型公式为2n=4m+2sm+18st,F1-2核型公式为2n=2m+8sm(2SAT)+14st,F1-3核型公式为2n=2m+8sm+14st。F1-1、F1-2和母本的核型类型都是3B型,而F1-3与父本的核型类型都是3A型。在染色体长度比、平均臂比及不对称系数等指标上,杂种大部分都趋于父母本的中间值。杂种染色体形态具有父母本双亲的特点,可以鉴定为真杂种。  相似文献   

15.
 对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母本)和光稃野燕麦(父本)远缘杂交亲本与后代的核型及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母本的染色体长度比为1626,核型公式为2n=4x=28=18m(2SAT)+10sm(2SAT),核型为1A。父本的染色体长度比为2526,核型公式为2n=6x=42=20m(2SAT)+22sm(4SAT),核型类型为2B。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和光稃野燕麦杂交后代0878株系的染色体数目为42,染色体长度比为1.802,核型公式为2n=6x=42=22m(2SAT)+20sm(2SAT),核型为2A。 0878-1株系的染色体数目为42,染色体长度比为2.057,核型公式为2n=6x=42=38m+4sm(4SAT),核型为2B。由于光稃野燕麦遗传物质渗入到该杂交后代,获得了进化程度高于其母本的普通小麦型小麦新种质。  相似文献   

16.
毛百合×有斑百合种间杂种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方法,对毛百合、有斑百合及其3个杂种后代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毛百合、有斑百合和3个杂种染色体均为2n=2x=24.毛百合核型公式为2n=6m(2SAT)+4sm(2SAT)+14st,有斑百合核型公式为2n=2m+8sm+12st+2t,杂种F1-1核型公式为2n=4m+2am+18st,F1-2核型公式为2n=2m+8sm(2SAT)+14st,F1-3核型公式为2n=2m+8sm+14st.F1-1、F1-2和母本的核型类型都是3B型,而F1-3与父本的核型类型都是3A型.在染色体长度比、平均臂比及不对称系数等指标上,杂种大部分都趋于父母本的中间值.杂种染色体形态具有父母本双亲的特点,可以鉴定为真杂种.  相似文献   

17.
利用改良的去壁低渗法对我国广泛栽培的豫黄瓜2号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14,核型公式为2n=2x=14=14m,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6M2+8M1,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4.85,为对称型核型,染色体的核型类型为"1A"。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用三种豆类植物———蚕豆、豌豆、大豆、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不同类型的染色体 ,研究了其核型 ,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蚕豆属于大型染色体 ,6对染色体平均长度为 11 33μm ,核型分类为2A ,核型公式为 2n =2x =12 =4m + 4Sm (2SAT) + 2ST + 2T ,豌豆属于中等大小染色体 ,7对染色体平均长度为 5 5 0μm ,核型分类为 2A ,核型公式 2n =2x =14=2M + 4m + 8sm ;大豆属于小染色体 ,2 0对染色体的平均长度为 1 93μm ,核型属于 2B类型 ,核型公式为 2n =2x =40 =2M + 30m + 8sm (2SAT)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大额牛与云南黄牛杂交公牛的染色体标本,对大额牛与云南黄牛杂交公牛的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额牛与云南黄牛杂交公牛染色体数目2n=59,其中2×28+1条常染色体中,t即2+28染色体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其余2×27+1+1条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中,X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一条小的端着丝粒染色体。大额牛与云南黄牛杂交公牛染色体数目2n=59,核型为:59,-2,-28,+t(2∶28),XY。  相似文献   

20.
以杂交三倍体泥鳅(4n♀×2n♂)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对不同发育阶段(胚胎、六月龄及十二月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胚胎阶段整三倍体(3n=75)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公式:14M+9SM+52T,NF=98;亚三倍体(3n75)染色体数目为3n=73,核型公式:13 M+6 SM+54 T,NF=92;超三倍体(3n75)染色体数目为3n=77,核型公式:18 M+7 SM+52 T,NF=102。六月龄阶段整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公式:15 M+5 SM+55 T,NF=95;亚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3,核型公式:13M+6SM+54T,NF=92;超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6,核型公式:14 M+6 SM+56 T,NF=96。十二月龄阶段整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公式:16 M+6 SM+53T,NF=97;亚三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为3n=72,核型公式:13M+6SM+53T,NF=91;超三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为3n=77,核型公式:13M+6SM+58T,NF=96。研究表明,杂交三倍体(4n♀×2n♂)泥鳅不同发育阶段染色体核型整倍体及非整倍体均表现出多态性。结论为杂交三倍体泥鳅染色体组不稳定性研究提供细胞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