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growthfactorI,IGF-I),因其结构与胰岛素类似而得名,是生长激素产生生理作用过程中必须的一种活性蛋白多肽物质。它是人体内肝细胞、肾细胞、脾细胞等十几种细胞自分泌和旁分泌的产物。本实验采用PCR技术对猪肝脏中的IGF-I进行扩增,并测定了其部分序列,共424bp,并与其它物种IGF-I基因进行同源序列比较得出:猪肝脏扩增出IGF-I与其他物种IGF-I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IGF-I在猪肝脏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PCR技术检测出猪下丘脑有HGF的表达,并测定了其部分序列,共281bp,并与其它物种HGF基因进行同源序列比较得出:猪下丘脑扩增出HGF与其他物种HGF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本研究为诠释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提供新的基础,HGF在下丘脑分泌机制和作用途径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猪肌肉的生长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以IGF-Ⅰ基因作为撒坝猪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运用PCR-RFLP技术对其HhaⅠ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IGF-Ⅰ基因的多态性与12个阶段体重、日增重和体尺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撒坝猪IGF-Ⅰ基因的多态性较为丰富,产生AA、AB和BB 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473、0.5149、0.1378,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是0.6048、0.3952,且该基因座位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撒坝猪IGF-Ⅰ基因的遗传变异对其生长性状有着显著的影响(P<0.05或P<0.01),其中,不同阶段体重和日增重的增效基因型为AB基因型,180日龄体尺性状的增效基因型多为BB基因型(部分性状表现为AB基因型最高)。结合前人的研究,初步推断IGF-Ⅰ基因可能是影响猪生长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一个与影响猪生长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quantiative trait locus, QTL)连锁的基因。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是介导生长激素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重要因子,在动物机体的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对黑斑蛙IGF-2基因进行原核表达,本研究针对转录组数据中的黑斑蛙IGF-2序列,设计引物扩增IGF-2的完整基因,获得了全长为944 bp、ORF长为651 bp的序列;随后在黑斑蛙IGF-2的ORF两端添加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后亚克隆到p ET-32a(+)质粒中,构建了黑斑蛙IGF-2的原核表达载体。为获得黑斑蛙IGF-2的表达产物并探究其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机体的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轴由GH系统和IGFs系统构成,可促进细胞增殖、调节生长发育、调控生理代谢,在机体生长发育调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明确棘腹蛙GH/IGFs轴的功能结构和进化特征,为棘腹蛙生长发育调控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对棘腹蛙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Ⅱ)进行克隆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与两栖类模式动物的多重序列比对发现,棘腹蛙GH、IGF-Ⅰ和IGF-Ⅱ的功能结构域严格保守,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态性;IGF-Ⅱ的N端呈简缩进化趋势。2)遗传进化聚类分析发现,棘腹蛙IGFs与两栖动物聚为一支,并与硬骨鱼相对近缘,说明IGF-Ⅰ和IGF-Ⅱ进化地位相对原始;棘腹蛙GH则与蛙类、鱼类等水生动物相对近缘,暗示该基因具有趋同进化趋势。3)为进一步明确上述基因的特异性功能位点,利用Swiss-model server软件解析其蛋白质结构,最终确定IGF-Ⅰ的THR52、LEU53、PHE72、PHE73、SER74为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IGF-Ⅱ的TYR81、LYS82、LYS83为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GH的PHE208为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由此可知,棘腹蛙GH/IGFs轴的主要基因相对保守,但与已知模式物种相比,存在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可作为后期棘腹蛙GH/IGF轴功能研究和遗传进化特征分析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通过研究精氨酸(Arg)对氧化应激仔猪内分泌及生长相关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探寻Arg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选择24头健康PIC断奶仔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试验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基础饲粮+注射Diquat(氧化应激组)、基础饲粮+0.8%Arg+注射Diquat(0.8%Arg组)、基础饲粮+1.6%Arg+注射Diquat(1.6%Arg组)。在试验第8天,各试验组仔猪腹腔注射Diquat溶液(10 mg/kg BW)诱导氧化应激,对照组仔猪注射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正式试验期共11 d。结果表明:1)氧化应激显著降低了仔猪应激后24 h的血浆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浓度(P0.05),补充1.6%Arg显著增加了氧化应激仔猪应激后48、96 h的血浆IGF-Ⅰ浓度(P0.05)。2)氧化应激对仔猪血浆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降低了仔猪肝脏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P0.05);补充1.6%Arg可显著抑制氧化应激导致的肝脏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的降低(P0.05)。3)氧化应激可显著降低肝脏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而对肌肉中这3个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补充1.6%Arg可显著增加肝脏IGF-Ⅰ、IGFBP3及肌肉IGF-Ⅰ、IGF-ⅠR和IGFB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Arg通过促进胰岛素、IGF-Ⅰ的分泌进而上调生长相关因子基因表达是其缓解仔猪氧化应激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类具有类胰岛素功能活性的多肽,血清中的IGF-1主要由肝脏分泌,随血液运输到靶组织后,对多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前人对IGF-1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本文就IGF-1的结构、功能及应用前景等方面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s-Ⅰ)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家族成员之一,是生长激素发挥促生长作用的主要介导因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家禽IGF-Ⅰ基因的结构、IGF-Ⅰ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IGF-Ⅰ与体重体型、屠宰性能、产蛋性能相关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家禽IGF-Ⅰ基因与经济性状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是调控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免疫以及癌症、衰老等的重要调节因子。研究根据公开发表的鸡、鸭、鹅等IGF-Ⅰ基因序列设计5对引物,用PCR方法从鹅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出IGF-Ⅰ基因的5′调控区部分序列及外显子1、内含子1和外显子4序列。扩增产物在电泳后的琼脂糖凝胶上分别为预期的309、203、549、4413bp和1442bp特异性条带。将扩增产物或扩增产物克隆入pMD19-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比对后发现与鸡、鸭的同源性均大于80%,与鼠、人的同源性也在68%以上。其中内含子1和外显子4的序列已上传至GenBank,基因登录号分别为EU111743和EU072031。  相似文献   

10.
为克隆版纳微型猪近交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并检测该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转录水平,本研究提取版纳微型猪近交系18种组织RNA,利用RT-PCR方法扩增VEGF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利用VEGF基因序列的推导氨基酸序列与牛等8个物种的VEGF氨基酸序列构建物种系统进化树,同时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VEGF基因在版纳微型猪近交系18种组织中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版纳微型猪近交系VEGF基因编码区全长573 bp,编码19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与牛等8个物种具有90%以上的相似性,分子系统进化表明其序列与人的关系最近,其次为牛、羊和兔。多组织半定量RT-PCR研究表明VEGF mRNA在版纳微型猪近交系的18个组织中均有转录水平的表达,其中在卵巢、脾脏、心脏、肺脏及皮肤中表达量较高,其他组织中表达量略低。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Ⅰ, IGF-Ⅰ)基因作为候选基因,运用PCR-RFLP法检测基因变异,并分析其变异与鸡末期产蛋性能的相关性。以绿壳蛋鸡(n=113)作为试验材料,对IGF-Ⅰ基因5'调控区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调控区扩增产物经PstⅠ酶切后出现AA、AB、BB共3种基因型,经χ2检验绿壳蛋鸡在IGF-Ⅰ位点上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相关分析表明,IGF-Ⅰ基因5'调控区PstⅠ位点对于产蛋末期(14和15月龄)的产蛋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撒坝猪张力蛋白3(tensin3,TNS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试验对撒坝猪TNS3基因外显子区域进行了PCR扩增,所得序列与NCBI中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撒坝猪TNS3基因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其编码蛋白信号肽、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磷酸化位点、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CpG岛等进行了分析,并讨论撒坝猪TNS3基因与其他物种氨基酸序列的进化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NS3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撒坝猪TNS3基因序列与NCBI上公布的野猪TNS3基因序列中的CDS区相比存在4个碱基突变;撒坝猪TNS3蛋白是疏水蛋白,也是不稳定蛋白;该蛋白不存在信号肽,无跨膜结构,主要在细胞外膜上发挥生物学作用,存在磷酸化位点和糖基化位点;该蛋白的三级结构由α-螺旋(17.87%)、β-转角(4.62%)、延伸链(14.22%)和无规则卷曲(63.29%)构成;TNS3基因在不同物种进化过程中分化明显;撒坝猪TNS3基因有6个CpG岛和3种高度保守的结构功能域;撒坝猪TNS3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大脑、背脂、肾脏、脾脏、肺脏,而在大白猪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比撒坝猪高(P0.05)。说明TNS3基因与猪生长性状相关。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系统研究昆明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揭示该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为探讨工作犬体型及生长发育性状提供基本数据。以昆明犬为试验材料,运用分子克隆技术扩增IGF-1基因CDS区,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获得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并分析蛋白理化特性及蛋白亚细胞结构、亲疏水性和磷酸化位点,利用SOPMA和SWISS-MODEL软件预测蛋白二级结构并构建蛋白质三级结构模型;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该基因在昆明犬各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昆明犬IGF-1基因CDS区长462 bp,编码153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与家犬的同源性较高(100%),与小鼠和鸡的同源性较低(82.6%和81.2%)。IGF-1蛋白分子质量和理论等电点分别为16.97 ku和9.36,属亲水性分泌型蛋白,无跨膜结构,存在信号肽区域(第1-48位氨基酸);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IGF-1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56.5%)及线粒体(17.4%)中;磷酸化位点分析发现,IGF-1蛋白存在15个磷酸化位点;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组织表达显示,IGF-1基因在昆明犬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尤其在脾脏、肝脏及肾脏中呈现高表达。本试验结果为今后深入研究IGF-1基因功能提供了理论参考,并为深入探讨IGF-1基因对昆明犬生长发育性状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试验用实时定量PCR方法研究了蓝塘猪和长白猪1、27、90、150和180日龄肝脏和肌肉组织中IGF-Ⅰ、IGF-ⅠR和IGFBP3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结果显示:(1)肝脏中IGF-Ⅰ基因表达量高于肌肉组织。两个品种肌肉中表达量均是90日龄时最高;肝脏中则出现品种差异,长白猪180日龄时最高,而蓝塘猪90日龄时最高。(2)肝脏中IGFBP3基因表达量高于肌肉组织。两个品种肌肉中IGFBP3基因表达量均是1日龄最高,蓝塘猪1日龄与其它各阶段差异显著(P<0.05),长白猪1日龄与90、150和180日龄差异显著(P<0.05);肝脏中表达规律出现品种差异,蓝塘猪90日龄时肝脏中表达量最高,且与1、27和150日龄差异显著(P<0.05);长白猪150日龄最高,各阶段差异不显著。(3)各阶段肝脏中IGF-ⅠR基因表达量变化较大,蓝塘猪90日龄时最高,长白猪27日龄时最高。肌肉中表达规律基本一致,均是出生时最高,随年龄增加有下降趋势。(4)3个基因比较,蓝塘猪肝脏中IGF-Ⅰ、IGF-ⅠR和IGFBP3基因和肌肉中IGF-Ⅰ基因均是90日龄时表达量最高,肌肉中IGF-ⅠR和IGFBP3基因1日龄时表达量最高;长白猪肌肉中3个基因表达规律相似,表现出生长前期表达量较高,后期下降的趋势,而肝脏中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在能量影响猪卵泡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是体内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激素。能量是影响猪生长的主要因素。能量通过胰岛素,IGF-Ⅰ及葡萄糖等代谢信号作为媒介,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这些代谢信号也可以直接作用于卵巢,影响性腺激素的分泌及卵泡的发育。而胰岛素是这其中较重要的代谢信号之一。本文将介绍胰岛素在能量影响猪卵泡发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的成员,是生长激素发挥促生长作用的主要介导因子。本文介绍了家禽的IGF-Ⅰ结构,阐述了当前IGF-Ⅰ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基因多态性与家禽经济性状相关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肉牛的生长和胴体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重要经济性状.这些候选基因的遗传标记在MAS中很有用.本试验对脑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Pit-Ⅰ)、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HR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这3个基因进行研究,Pit-Ⅰ能对生长激素、催乳激素、β-促甲状腺素的表达进行正调控.GHRH-R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并通过其受体调节哺乳动物的生长.IGF-Ⅱ能调节青春期前的生长.因此这3种基因均影响生长,且是重要的候选基因.试验结果表明,Pit-Ⅰ基因的PitIE6H多态性,在断奶前生长速度上是有用标记.基因型OO牛初生重低,断奶前增重大.IGF-Ⅱ基因的AciI多态性在生长性状上有较大效果.等位基因B在生长率上是有利基因.对胴体性状而言,基因型AB在眼肌面积和肉质等级性状上是有利基因型.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类具有类胰岛素功能活性的多肽,对多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血清中的IGF-1主要由肝脏分泌,随血液运输到靶组织后,与靶组织细胞膜上的1型IGF受体(IGF-1R)结合后,激活相应的受体后信号转导途径,提高细胞周期蛋白表达,加速细胞周期运转,促进细胞增殖。本文就IGF-1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牛、羊、鸡、猪四种主要肉类物种16S rRNA基因序列之间的差异及进化关系,进而为餐饮市场肉类的鉴定建立方法基础,试验合成了1对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了牛、羊、鸡、猪四种动物肌肉组织的16S rRNA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和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PCR扩增体系和条件均能很好地扩增出四种动物的16S rRNA基因;与Gen Bank中各自对应物种的标准序列均具有99%以上的同源性,同源性较高;序列间富含174个位点的差异或插入缺失,同源性较低。在物种进化关系上牛、羊最近,其次是猪,最后是鸡。表明16S rRNA基因种属特异性显著,可以作为基因条形码的候选基因,可利用该基因建立相应的分子诊断方法,用于对肌肉组织进行物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20.
鹅IGF-Ⅰ基因5’调控区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鸡、鸭等的IGF-Ⅰ基因5’调控区的保守区序列设计一对兼并引物,从五龙鹅的基因组DNA中扩增了IGF-Ⅰ基因5’调控区序列,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进行测序,结果得到长796 bp的序列。五龙鹅IGF-Ⅰ基因5’调控区序列与鸭、鸡的同源性分别为98.1%、93.0%,充分显示了IGF-Ⅰ基因在进化上的高保守性;与鸭相比有4处碱基缺失和7处碱基插入;与鸡相比有4处碱基缺失和3处碱基插入。对其序列进行酶切图谱分析发现,共有5种常见的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