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唐勇  张红  杨兵  应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96-11298
[目的]了解红尾副鳅生物学性状及人工驯养的可行性。[方法]测定了366尾野生红尾副鳅的生物学性状,并对其人工驯养进行研究。[结果]红尾副鳅平均体长为(122.89±2.58)mm,平均体重为(13.04±0.62)g。红尾副鳅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0.000 2x2.279 5(R2=0.795 2)。雌性红尾副鳅的绝对怀卵量为162~756粒,平均怀卵量为(437.3±31.27)粒。红尾副鳅的怀卵量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29.814x+8.038 3(R2=0.682 6)。红尾副鳅的怀卵量与体长的关系式为y=0.003 9x2.378(R2=0.702 2)。雌性红尾副鳅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龄,雄性在1龄时就有成熟个体出现,繁殖旺季为4~5月。在人工驯养条件下,红尾副鳅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且生长速度较快。经60 d饲养,红尾副鳅的增重率和成活率分别为27%~32%和78%~97%。[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红尾副鳅为新养殖对象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红尾副鳅人工驯养条件下的生长特点及其鱼病防治技术,为红尾副鳅的驯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利用栖息地水源进行初夏、盛夏与初秋条件下的水簇箱充氧遮阴驯养;投喂环毛蚓属青蚓(Pheretima guillelmi)、赤子爱胜蚓太平二号(Eisenia foetida)、黄粉虫、黑水虻以及通威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等饲料;驯养水温15~18℃;用高锰酸钾对鱼体进行药浴消毒,鱼病用二氧化氯、聚维酮碘及五黄散等药剂进行防治。【结果】红尾副鳅喜食黄粉虫,适宜生长水温15~18℃;驯养60d的成活率为51.85%,鱼体体长增长率为10.80%,鱼体体重增重率为11.83%,红尾副鳅体长与体重的相关关系为W=0.000 2 L~(2.2783)(n=98,R~2=0.810 5),雌雄红尾副鳅的体长与体重差异不显著;驯养过程中主要发生细菌性(应激性)出血病与小瓜虫病,治疗效果不理想,发病鳅拒食快,死亡率高。【结论】在驯养水温15~18℃、水簇箱全程充氧、饲养黄粉虫及适当防治和治疗鱼病的条件下,人工驯养红尾副鳅成活率可达84%。研究为红尾副鳅人工驯化与种质资源保护积累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正鳅亚科副沙鳅属,是生活在水质良好的流水或缓流水环境中的底栖鱼类,为我国特有鱼类,从黑龙江水系到珠江水系都有分布。花斑副沙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外观漂亮,经济价值较高,但天然产量很少。该品种怀卵量高、生长迅速、抗病力强,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1.形态特征。花斑副沙鳅体形长,体高较低。须3对,其中两对聚生于吻端。头小、锥形。口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短体副鳅繁殖群体的结构特征,积累副鳅属鱼类的生物学资料。[方法]对采自嘉陵江的208尾繁殖季节的短体副鳅成熟个体年龄、体长、体重及雌雄生长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繁殖群体的性比为♀∶♂=5.71∶1.00。繁殖群体由1~5龄鱼组成,以2~3龄组为主。短体副鳅的体长范围为49.0~84.0 mm,体重范围为2.6~11.0 g。最小性成熟年龄是1龄;最小性成熟个体雌性体长49.0mm,体重2.6 g;雄性体长55.5 mm,体重3.7 g。群体体重(W)与体长(L)的关系:雌+雄为W=0.000 2×L2.477 2;雌为W=7.0×10-5×L2.753 5;雄为W=0.002 1×L1.896 4。生长系数雌性大于雄性;繁殖群体(雌+雄)的生长系数b=2.477 2〈3,说明短体副鳅个体发育正常呈异速生长趋势。[结论]短体副鳅的生长峰值均出现在性成熟后1~2年内,最佳捕捞期应该在3龄以后。  相似文献   

5.
对大鳞副泥鳅和青鳅秋季繁殖性能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测定了可数可量性状、肥满度、成熟系数、相对怀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得出了生长方程。结果表明,肥满度在两种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发现大鳞副泥鳅雌雄差异不显著(P0.05),而青鳅雌雄差异显著(0.01P0.05);性成熟系数分别为:大鳞副泥鳅6.56%、青鳅11.36%;相对怀卵量分别为:115.70粒/g、147.69粒/g;受精率分别为:90.62%和97.52%;而孵化率为92.45%和97.16%;结果显示:在秋季繁殖季节,青鳅在繁殖性能方面比大鳞副泥鳅要好。  相似文献   

6.
大鳞副泥鳅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专塘培育大鳞副泥鳅亲鳅,采用人工催情注射、产卵、授精,水泥池网箱孵化、培育等方法,催产大鳞副泥鳅5 200组,人工繁殖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在70%以上,繁育大鳞副泥鳅鳅苗2 600万尾。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在攀西地区利用池塘饲养大鳞副鳅,放养时平均全长37mm、平均体重0.48g的大鳞副鳅鳅苗20000尾,密度43尾/m2,试验时间30d。结果表明:大鳞副鳅经过30d的饲养,平均全长达到68mm,平均全长净增长31mm,日增长1.03mm,全长增长率83.78%;平均体重达到4.35g,平均体重净增重3.87g,日增重0.129g,增重率806.25%;成活率95.86%。  相似文献   

8.
红尾副鳅生物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雅安市青衣江段红尾副鳅的可量性状、年龄组成、繁殖特性等生物学进行初步研究。红尾副鳅的体长范围为6.98~15.41 cm,体重范围为2.10~21.00 g;体重与体长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W=0.0184L2.5112,r=0.933。年龄可分为5个龄组,以3龄和4龄个体占绝大多数。红尾副鳅雄鱼的体长范围为6.95~15.41 cm,雌鱼体长范围为6.98~13.68 cm,体重范围为2.10~17.30 g,平均绝对怀卵量为340粒/尾。产卵前期Ⅲ期和Ⅳ期卵巢卵粒半径平均值分别为0.686和1.052 mm。  相似文献   

9.
依据大鳞副鳅的生物学特性,通过采选优质健壮种苗,建造规整的养殖池塘,设置天网等防敌害设施及立体增氧机械,为大鳞副鳅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辅以优质的泥鳅专用配合饲料,科学的生态防病措施达到高效健康的养殖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大鳞副鳅的水花培育成活率一直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清塘不彻底、敌害生物多、水质不稳定以及发生气泡病等引起,为提高台湾泥鳅养殖的经济效益,以下分享五点大鳞副鳅水花培育技术成功的要点,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人口多,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差异比较明显。选用GDP和人均GDP指标来反映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借助标准差、变异系数对河南省内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自1998年以来河南区域经济时空差异的实证结论。最后提出了调控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何源浩  李霞  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49-14051
采用2004~2008年河南省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相关数据,研究了河南省碳排放和碳吸收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年河南省碳排放量的走势以及区域性差异,并结合河南省碳总排放量和碳总吸收量的比较结果,得出相关结论和土地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河南道地药材资源的区域分布及中药区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河南道地药材种类及地理分布进行调查,以阐明河南道地药材主产区的形成特点及合理开发河南道地药材资源。[方法]通过调查,结合有关研究文献,对河南道地药材资源种类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归纳整理。[结果]河南有40种道地药材,其中,植物类的药材37种,动物类药材3种,河南省中药资源区划为7个1级区。[结论]说明了河南省道地药材主产区的形成特点和分布规律,为促进河南道地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研究·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省蔬菜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蔬菜已经成为河南省仅次于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第三大产业,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倍受关注的焦点。借鉴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针对影响河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4个因素进行分析,并就提高河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崔海丽  胡瑞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520-11522
在对河南省农业人力资源及农业教育发展状况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人才供求的视角,分析了河南省农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并对未来进一步提升河南省人力资源水平及农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河南省小麦-玉米两熟生产现状与均衡增产技术进行分析。[方法]探讨河南省自然条件和小麦-玉米两熟生产现状与潜力,分析影响小麦-玉米两熟生产能力的因素。[结果]河南省粮食的增长主要是靠小麦、玉米产量的增长实现的,而玉米增产潜力较大。河南省小麦-玉米两熟一体化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为周年两熟均衡增产奠定了技术基础。[结论]为河南省粮食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对全国粮食生产也存在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抽样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的种类及其分布。【方法】2001~2003年在黄淮大豆产区依据Riggs的鉴别模式对38个地点大豆胞囊线虫(SCN)生理小种作抽样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绘制出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分布图。【结果】大豆胞囊线虫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北京、山西大部分地区、河南东部与北部、安徽北部;在山西南部及河南西南部地区的抽样调查中未检测到大豆胞囊线虫。其中1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南以南及以东地区,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交界地区,河南漯河、周口及安徽阜阳地区。4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安徽交界地区,山西、北京地区,以及山东黄河三角洲地区。2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在山东聊城、德州地区,河北石家庄地区,河南焦作、获嘉地区。7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河南开封、滑县、温县等地。5号生理小种在河南和河北有零星分布。另外,在河南商丘地区新发现有9号生理小种。【结论】黄淮地区的优势小种是1号和4号生理小种,抗线虫育种应该以兼抗1号和4号生理小种为主要目标。各生理小种的分布没有明显分界,优势小种分布区域中存在其他生理小种。在过去的10年中,该地区生理小种的组成相对稳定,本研究结果可供大豆抗线虫育种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秦元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47-21449
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路径,即应从思想上增强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减少农业知识产权被非法窃取甚至流失的可能;健全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为做好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工作提供刚性的制度保障;加大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执法力度,保持权益人寻求法律救助的热情;注重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专业人才培养,为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夯实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花卉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河南省花卉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指出了目前河南省花卉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宣传、产品的设计和科技创新、线路的设计和产业化等方面提出了河南省花卉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河南省情和生产实际,探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技术路径。[方法]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整体分析。[结果]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现上升态势。2010年粮食总产5437万t是1978年粮食总产2097.40万t的2.5倍。粮食总产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单产的提高。[结论]该研究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粮食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