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猪酒糟中毒多因长期饲喂酒糟而缺乏其他饲料搭配,或突然饲喂大量酒糟或霉变酒糟而引起.酒糟的有毒成分为酒糟内残存的酒精,以及酒糟连结发酵和酸败后产生的有机酸和杂醇油,如醋酸、正丙醇、异丁醇等.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白酒糟对西杂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年龄(12月龄)、体重[(382.24±29.39) kg]相近的健康西杂(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架子牛公牛12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干酒糟组和发酵酒糟组分别饲喂用4.8%的干酒糟或发酵酒糟替换基础饲粮中部分原料配制的等能等氮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显示:1)添加干酒糟和发酵酒糟显著提高西杂牛的干物质采食量(P0.05),且添加发酵酒糟显著提高西杂牛的平均日增重并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发酵酒糟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酒糟组(P0.05)。3)添加干酒糟和发酵酒糟显著降低西杂牛血清尿素氮含量,且发酵酒糟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干酒糟组和对照组(P0.05)。4)发酵酒糟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丁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酒糟组(P0.05),pH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干酒糟组(P0.05);干酒糟组瘤胃液乙丙比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发酵酒糟组(P0.05);干酒糟组和发酵酒糟组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4.8%干酒糟或发酵酒糟可提高西杂牛采食量;添加4.8%发酵酒糟还可促进西杂牛瘤胃发酵,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及饲料报酬;综合比较,发酵酒糟对西杂牛的促生长效果优于干酒糟。  相似文献   

3.
酒糟的原料经酿酒发酵后呈酸性,水分含量较高,容易腐败变质,猪采食后容易发生酒糟中毒,酒糟中缺乏胡萝卜素、维生素D和钙质,猪长期食用易出现营养缺乏症。合理的饲喂方法如下: (一)酒糟要作适当的处理,喂量要适当 酒糟给猪饲喂前应作高温处理或进行晾晒,鲜酒糟要按每公斤酒糟加入50克左右石灰粉或小苏打粉,并搅拌均匀,酒糟给猪的喂量(鲜湿)不得超过日粮的20%,干酒糟不应超过日粮的8%~10%。如酒糟中含有大量的稻壳,给猪的喂量鲜湿,干酒糟分别减少1/3~1/2。  相似文献   

4.
酒糟是酿酒副产品,包括干燥可溶性酒糟、酒糟干颗粒和可溶性酒糟干颗粒,是一种较优质的饲料原料,广泛应用于猪配合日粮中。本文主要阐述了可溶性酒糟干颗粒的养分组成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薯类酒糟成分分析与利用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薯类酒糟是近年来发展非粮燃料乙醇生产的主要副产物,如何高效利用直接关系到非粮燃料乙醇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分析了薯类酒糟的基本成分,并与大麦、玉米、小麦等粮食类酒糟进行了比较。薯类酒糟的纤维素、总糖和干物质含量均高于粮食类酒糟。针对薯类酒糟本身特点,提出了薯类酒糟利用和生物降解等多种利用途径,并对薯类酒糟开发为饲料、肥料和燃料等产品的利与弊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 酒糟喂猪要做适当的处理,且喂量要适宜酒糟,特别是新鲜的烧酒糟,饲喂前应做高温处理或晾晒,使酒精挥发,鲜酒糟易发生变质,可在酒糟中按每千克酒糟加入30克石灰粉或小苏打粉,并搅拌均匀,以中和酒糟中的酸。喂量要适宜,一般新鲜酒糟不超过日粮20%,干酒糟不超过8%~10%,含有大量稻壳的酒糟应分别比一般酒糟减少1/3~1/2。酒糟喂猪要配合其他饲料,切忌单一饲喂应搭配一定比例的玉米、糠麸、油饼等精饲料,同时还要搭配足量的青饲料以弥补酒糟中新缺乏的营养物质,且可防止猪发生便秘。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粗饲料间的组合效应以及筛选出的最佳组合与精料固定比例组合对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利用体外产气法,将酱香型发酵酒糟、浓香型干酒糟、浓香型湿酒糟、酱香型湿酒糟分别与稻草、燕麦干草以0∶100、25∶75、50∶50、75∶25、100∶0的比例组合,分析体外发酵主要指标:产气量(GP)、pH、微生物蛋白(MCP)含量以及48 h产气量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SFAEI);根据SFAEI,再将4种白酒糟与稻草、燕麦干草的最佳组合与相同精料混合(精粗比6∶4),分析体外发酵效果。结果表明:1)4种白酒糟与2种干草组合均能产生正组合效应,且与燕麦干草的组合效应优于与稻草的组合。2)最佳组合比例及SFAEI为:酱香型发酵酒糟∶燕麦干草=25∶75、SFAEI=11.48,浓香型干酒糟∶燕麦干草=25∶75、SFAEI=3.95,浓香型湿酒糟∶燕麦干草=50∶50、SFAEI=6.70,酱香型湿酒糟∶燕麦干草=25∶75、SFAEI=6.47。3)相同比例饲粮条件下,酱香型发酵酒糟组(60%精料+10%酱香型发酵酒糟+30%燕麦干草)甲烷产量显著低于浓香型湿酒糟组(60%精料+20%浓香型湿酒糟+20%燕麦干草)和酱香型湿酒糟组(60%精料+10%酱香型湿酒糟+30%燕麦干草)(P<0.05),酱香型发酵酒糟组和浓香型干酒糟组(60%精料+10%浓香型干酒糟+30%燕麦干草)的二氧化碳产量也显著低于其余2个湿酒糟组(P<0.05),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则显著高于2个湿酒糟组(P<0.05)。综上所述,根据SFAEI,酱香型发酵酒糟、浓香型干酒糟、酱香型湿酒糟与燕麦干草组合的最佳比例是25∶75,浓香型湿酒糟与燕麦干草组合的最佳比例是50∶50;根据气体成分及总VFA含量,酱香型发酵酒糟组和浓香型干酒糟组体外发酵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发酵白酒糟生产蛋白饲料多有报道,并逐渐成为解决蛋白饲料短缺的新途径。对白酒糟营养价值及应用、白酒糟发酵生产蛋白饲料工艺、白酒糟发酵蛋白饲料的营养特性及白酒糟蛋白饲料的应用等作一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酒糟,特别是新鲜的烧酒糟,由于酒精气味较浓,所以在喂前应进行高温处理或晾晒,使所含酒精挥发掉。同时鲜酒糟易发生变质,所以在酒糟中可按每千克酒糟加入30克左右石灰粉或小苏打粉,并搅拌均匀,用以中和酒糟中的酸。酒糟属温性饲料,给猪的喂量要适宜。新鲜湿酒糟喂量不得超  相似文献   

10.
酒糟的饲料化利用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国内利用白酒糟作为畜禽饲料的开发利用概况,对其饲用价值、酒糟蛋白饲料加工工艺及酒糟产品饲喂效果等进行分析,为充分利用酒糟产品发展畜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叶速生槐为新型、高产、速生饲料新品种。加快饲料基地建设,解决日益增长的蛋白质饲料需求,优化畜牧业品种结构,是未来饲料发展的大趋势。大叶速生槐是农牧业生产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对大叶速生槐的特征特性、开发价值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大叶速生槐的高效栽培、快速育苗、收割利用、引种及储放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5%的高硒、高硒钴以及高硒钴锌3种高微量元素苜蓿Medicago sativa替代基础日粮中等量普通苜蓿青干草,研究高微苜蓿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为提高奶牛的饲料转化率和改善奶的品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和添加等量的普通苜蓿草干草相比,3种高微量元素苜蓿干草能显著提高奶牛的饲料转化率,影响牛奶的营养含量,并且饲喂安全,无副作用。其中,高硒苜蓿草干草能提高产奶量8.6%(P<0.05),提高饲料转化率13,8%(P<0.05),但显著降低了牛奶中乳脂和乳蛋白的含量;高硒钴和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能加强奶牛对饲料的利用,增加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16.5%(P<0.05)和33.1%(P<0.05)。另外,高硒钴和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还能改善牛奶的品质,其中高硒钴苜蓿青干草能提高牛奶中乳脂含量的22.15%(P<0.05),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能使奶中乳蛋白、乳糖以及非脂固形物的含量分别提高9.28%(P<0.05)、3.26%和4.69%。因此,在奶牛生产中适当添加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既能能提高奶牛的饲料转化率,又能提高奶的品质,而且安全又效果好,可以在生产中加以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以猪肉生产的肉料比为主轴,讨论由野猪到家猪的饲养生物学效率的发展过程。中国将野猪驯化为家猪与人的定居历史同样久远,分布广泛。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农耕社会,再到现代工业化社会,猪从初级生产到次级生产的肉料转化生物学效率提高了20多倍。中国氏族社会养猪的肉料比为1∶8~1∶10;农耕社会分散养猪为1∶4~1∶6,而1∶5居多数;目前初级现代化养猪为1∶3.5。中国2017年的初级现代化养猪和分散养猪各占50%。如将分散饲养的猪改为初级现代化饲养,可节约4005万t食物当量,高于陕西、甘肃、山西三省全年粮食产量之和。猪食与人食虽有部分重复兼用,但其食物生态位差异明显。如将猪食与人食在国家生产规划和统计项目中分别立项,以便为重新构建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提供依据,则既符合生态系统多样性原则,也可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育雏期绿头野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选用刚出壳的绿头野鸭9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只,分别饲喂能量相同,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7.00%、19.00%、21.00%的饲粮,通过饲养和代谢试验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育雏期(0~4周龄)绿头野鸭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蛋白质的代谢率逐渐下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饲料报酬的角度看,19.00%的蛋白质水平完全可以满足绿头野鸭育雏期(0~4周龄)的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147头体重约35 kg的健康大白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3种日粮,生长期(35~60 kg)和育肥期(60~100 kg)对照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4%和13.9%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低蛋白质Ⅰ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5.4% 和13.0%日粮;低蛋白质Ⅱ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4.3%和11.6%日粮。试验猪舍平均温度16 ℃。试验结果表明,在低于临界温度的猪舍温度环境下,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6%,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饲料转化效率、背膘厚及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均无差异显著性影响(P>0.05)。因而,在冬季没有供暖的猪舍,考虑到降低日粮蛋白质带来的减少蛋白质饲料消耗、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6%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In the department for calves being fed with fluid feed of a specialised enterprise for calf rearing the daily intake of fluid feed (skim milk improved with milk substitute), concentrated feed and hay of a total of 341 female animals and the daily intake of energy and protein was calculated thereof. The average consumption of nutrients of the 206 healthy calves was compared with some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norms for the demand of nutrients. The comparison with some international values of demand and the results of the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energy and protein intake and live weight increase showed that the applied nutrition regime (particularly the kind of fluid feed) has resulted in an excessive supply of the calves with proteins and an insufficient supply with energy. This could not be realised from the GDR nutrients norm for the raising of calves published in 1976. Based on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and some recent findings of the science of nutrition we derived values of the protein and energy demand of our own. Subsequently an attempt is made to assess the supply with nutrients for sick calves.  相似文献   

17.
奶牛场自动喂料系统试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对计算机自动喂料系统的养牛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测定了试验奶牛的产奶量和精料喂料量。[结果]表明:产奶量变化不明显,精料喂料量明显减少。[结论]说明用计算机自动喂料系统养牛可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网上平养肉鸭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网上养鸭的优势性,本试验采用地面平养为对照,分别对两种饲养方式下肉鸭成活率、增重、耗料量、采食量及料重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网上平养成活率比对照组高4.3%;网上平养的全程增重和育成期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就全程耗料量而言,网上平养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网上平养的料重比(1.98)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2.14)。总体结果表明,网上平养的饲养效果比地面平养好。  相似文献   

19.
有效微生物菌群(EV)是一种复合高效微生物制剂,在养殖业上使用EM具有改善饲养环境、降低发病率、提高饲料报酬、增加养殖效益等作用。本研究进行了EM对产蛋鸡应用效果试验。试验表明:EM对蛋鸡生产具有明显促进作用,10周试验表明,以10%比例将EM发酵饲料添加于蛋鸡日粮中,并配合饮用EM发酵水,日均产蛋量提高4.70%,产蛋率提高2.90%,料蛋比下降4.73%,毛利润提高12.79%。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饲喂低粗蛋白质日粮对长天龄三黄肉鸡生产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分别开展了试验场试验与养殖户试验。于试验场选取长天龄三黄肉鸡1 60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鸡。对照组和各试验组雏鸡阶段(1~35天龄)及成鸡阶段(76天龄~上市)均饲喂常规日粮,对照组中鸡阶段(36~75天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17%的日粮,试验1组、试验2组及试验3组中鸡阶段(36~75天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14%、12%及10%的低粗蛋白质日粮,各组日粮的可消化必需氨基酸含量一致。选取长天龄三黄肉鸡养殖户8家,随机分成4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2家养殖户,每家存栏8 000只鸡。对照组和试验组雏鸡阶段(1~35天龄)及成鸡阶段(76天龄~上市)均饲喂常规日粮,对照组中鸡阶段(36~75天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17%的日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中鸡阶段(36~75天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14%的低粗蛋白质日粮,各组日粮的可消化必需氨基酸含量一致。其中,对照Ⅰ组、试验Ⅰ组限量饲喂,对照Ⅱ组、试验Ⅱ组自由采食。试验场试验与养殖户试验开展过程中,每天统计耗料量,试验结束时分别计算并分析各组肉鸡的上市率、个体均重、料重比、次鸡率及只均利润等指标。试验场试验结果表明,各组肉鸡上市率、料重比及次鸡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3组的个体均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1组只均利润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养殖户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的次鸡率显著高于对照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结果提示,中鸡阶段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14%的低水平粗蛋白质日粮,能够提高三黄肉鸡的只均利润,且以自由采食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