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张掖市的规模养羊场通过采用"定期监测、适时驱虫、合理用药、环境控制、定期评估"的程序化防治技术方案,避免了传统驱虫的盲目性,提高了驱虫的成功率,保证了驱虫效果,防止了只重驱虫行动、  相似文献   

2.
两种程序化驱虫方法,对降低绵、山羊感染寄生虫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应用新的程序化驱虫方法比原方法防治羊的虫病使发病率降低了7.42个百分点,死亡率降低了2.82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新的程序化驱虫方法应用后效果明显,在广大高寒牧区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方法,即“定期调查、适时驱虫、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易感动物、环境消毒、药物治疗”的程序化、区域化的规模养猪场寄生虫病防控方案。经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寄生虫病是羊的常见病,传统防治技术效果差。应用程序化防治措施可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可有效降低羊寄生虫病发病率,保证羊群的健康生长。本文分析了羊寄生虫病的危害;着重探讨了羊寄生虫病的程序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建设“无鼠害示范区” 维护草地生态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施以生物、生态治理为主,化学、物理控制为辅的"无鼠害示范区"建设技术措施,使松潘草地鼠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充分证明"无鼠害示范区"建设技术是减少鼠害数量和危害程度,维护草地生态平衡,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对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及应用实践进行探究。研究中选择了某动物卫生所的监督结果,在问题探究中采用了回顾分析法,对牛羊寄生虫并的防治及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及时发现了寄生虫的存在;通过程序化预防方法的构建,提升了防治效果。通过对牛羊寄生虫病防治方法的构建,可以实现全面的驱治和预防,有效提高综合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现代化养羊场相继出现。如何搞好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已成为所有养羊场中重要的环节。因此。现代化养羊场都采用程序化防治模式进行管理,山羊寄生虫病程序化防治模式是一项综合性防治新技术,它改变过去传统的防治方法,使单一寄生虫防治改为主要寄生虫整体的有序防治,使零星间断的治疗改为有组织、连片的预防措施,使羊群中的寄生虫得到全面预防,提高了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农村散养生猪猪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HP-PRRS)的程序化免疫模式。通过对被免疫猪群小组试验、农户调查等试验研究,以及ELISA方法定期对各阶段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生猪FMD、CSF和HPPRRS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8.03%、86.58%、86.24%,而对照组则仅分别为76.63%、75.38%、71.25%,程序化免疫模式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春秋两防"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兰 《养殖技术顾问》2014,(12):336-336
羊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应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做好防疫、检疫工作,坚持定期驱虫和预防中毒等项综合性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羊管理养羊业要逐步做到饲养管理科学化,应根据农牧场的不同情况,按羊的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差异分别进行放牧。当冬季牧草营养下降或放牧采食不足时,必须进行补饲,特别是那些幼龄羊,怀孕泌乳期的成年羊进行补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牛羊寄生虫病程序化防治是一项综合性防治新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的防治方法,使单一寄生虫防治改为主要寄生虫整体的有序防治,使零星、间断的治疗改为有组织、连片的预防措施,使牛羊寄生虫得到全面驱治和预防,从而提高了综合防治效果和饲养牛羊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湿态发酵蛋白饲料肉牛育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湿态发酵蛋白饲料是玉米经酵母发酵、提取酒精后,又经益生菌发酵、密封包装的产物,其可溶性好、易消化、易吸收、蛋白质含量高。通过对肉牛进行饲喂试验可知,肉牛食用8kg该饲料,平均每头牛日增重1.81kg,比对照组高0.26kg;平均屠宰率为57.1%,比对照组高3.8%;平均售价为21.35元/kg,比对照组高1.52元/kg;平均每日比对照组多收益6.1元。试验结果表明,肉牛饲喂湿态发酵蛋白饲料增重效果好、屠宰率高,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我国肉牛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方法,概述了数量遗传学、育种值估计、常规育种、分子育种技术等在肉牛育种、生产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并对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分割技术、性别控制技术、体外授精技术和克隆技术等繁殖技术在肉牛科研与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以期为肉牛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研究及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滇中山地黄牛适应性和抗逆性强、肉质风味好,但生长周期长、个体小,产肉率低。为了提高滇中山地黄牛生产性能,本文从牛舍改建、品种改良、肉牛育肥、肉牛补饲、种草养畜、青贮氨化、牛病防治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技术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案例的展示,进一步验证了改进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肉牛屠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5个营养水平的精料补充料配方,分别饲喂5个试验组肉牛,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饲喂粗蛋白水平较高的精料补充料有利于胴体脂肪的沉积和眼肌面积的增大,有利于肉牛的胴体测量指标的提高。蛋白质水平对脏器重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头、皮、肝、肾、胆囊、膀胱和横膈膜,对消化器官重、心重、肺重、脾重的影响没有发现规律性。[结论]提高肉牛屠宰指标可以通过补充蛋白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Concentrations of metabolites and immunoreactive insulin (IRI) and activities of enzymes related to energy metabolism were measured in plasma of Korean and Japanese beef cattle, which were raised by the indoor feeding system programmed to feed larger amount of roughage in their growing periods and larger amount of concentrate diet in their finishing periods (Japanese feeding system), and grazing New Zealand beef cattle. By the Japanese beef grading system, Korean and Japanese beef cattle showed high beef quality score, average grade 3.3 and 3.6, respectively. The plasma free fatty acid and lactate concentrations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malate dehydrogenase (MDH)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activities in Korean beef cattl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Japanese beef cattle. The plasma lactate concentration in Korean beef cattle was 8.40 mmol/l, which was similar to the values observed in lactic acidosis. The higher activities of plasma LDH, MDH and AST may indicate slight liver damage by slightly acidotic conditions in Korean beef cattle. New Zealand beef cattle fed on pasture which they harvest by grazing showed significantly lower plasma glucose, cholesterol, lactate and IRI concentrations and enzyme activities than those in Korean and Japanese beef cattle fed on larger amount of concentrate diets. Plasma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s and energy metabolism-related enzyme activities may be good indicators for evaluating metabolic conditions of beef cattle raised by different feed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实掌握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基地肉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感染情况,建立健全百万头肉牛基地的动物卫生防疫体系,有效防治疫病的发生流行,确保百万头肉牛基地健康发展,对全市肉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和实验室检测。通过详细普查,掌握了全市肉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病情况,为有效防控肉牛疫病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肉牛选育评估方法的研究,基于B/S模式,设计并实现一个肉牛选育评估系统.[方法]研究选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的动物模型BLUP方法作为选育依据,采用MVC(Model View Controller)开发模式,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模式收集牛只的基本资料,从而计算遗传参数,...  相似文献   

18.
哺乳犊牛腹泻由多种原因造成,是犊牛养殖中相对常见的问题,在发病初期如得不到及时控制将造成严重损失,笔者结合牧场实践与现实情况,重点阐述了肉牛繁育场哺乳犊牛腹泻发病原因,同时分析、总结相关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肉牛繁育场哺乳犊牛腹泻管控方案,为行业内养殖者在处理哺乳犊牛腹泻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作者通过调查陈仓区的肉牛产业现状,指出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规模肉牛养殖的建议,旨在为肉牛产业带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通辽市是内蒙古肉牛改良重点区域和种牛培育与输出基地,同时也是肉牛重点繁育基地。繁育基地生产情况的好坏是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实地考察,对品种改良、养殖模式、饲养方式、繁殖规律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和从业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