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猪流行性腹泻又称流行性病毒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呕吐、腹泻和脱水,新生仔猪感染后常因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一般可达50%以上。2011年冬季气温骤降,广西富川县白沙镇某猪场部分猪拉黄色或灰色水样稀粪,特别是仔猪较为严重。伴有呕吐、严重脱水等症状,并出现死亡,猪场损失严重。笔者在兽医I临床诊疗工作中遇到过较多猪流行性腹泻的病例.现将该病的防治措施和体会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 2002年11月,衡水市安平县两洼乡塞子村养猪场暴发猪流行性腹泻疫病。该猪场饲养的体重20~30kg断奶仔猪220头,2004年11月20日个别猪排灰白色水样粪便,并有呕吐,精神、食欲差。症状逐渐加重后,严重脱水,消瘦,眼窝下陷,发病的猪逐日增多。11月25日开始出现死亡。到11月26日就诊时病猪已达183头,发病率为83.1%,死亡33头,病亡率为15%;到30日死亡58头,死亡率为26.3%。病猪曾用链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病毒灵等药物治疗,均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2007年6月成都周边某猪场发生了一种以发热、水样腹泻、呕吐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及历史发病情况,初步将此病例判断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为病毒感染,以灰色水泥状下痢、呕吐、脱水为主:四季均有发病,冬春季节(11月至下年4月)为高峰期;大猪很少死亡,10日龄以下仔猪死亡率达50%~100%;尚无理想疫苗。  相似文献   

4.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性传染病,以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为特征。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育肥猪的感染发病率可达100%,尤其哺乳仔猪受害最严重。本病主要发生在冬季12月至翌年2月,但夏季也可发生。1发病情况2015年11月,本溪市明山区某规模养猪场发生了4窝哺乳仔猪以呕吐、持续水样腹泻、脱水为特征的疾病。共发病33头仔猪,迅速死亡7头,经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5.
<正>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主要症状,不同品种、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发病,该病在猪群中传播迅速,几天内即可波及全场,哺乳仔猪、架子猪、育肥猪和母猪均可感染,尤其是仔猪感染后常因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高达84%,给猪场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养殖场应高度重视猪流行性腹泻病的防控。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6.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和大肠杆菌是引起猪拉稀的三大元凶。2006年1月中旬,某规模化猪场发生了以呕吐、腹泻(严重的呈水样泻)、采食下降、机体消瘦脱水、传染迅速为特征的疾病,经我中心进行细菌学和病毒学的检查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开封郊区某猪场1999年9月,有16窝计178头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在3-21日龄)突然发病,以体温升高、共挤失调、呕吐、腹泻、迅速衰弱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1发病情况该猪场发病的16窝猪是1999年1月从某种猪场引进6头杜洛克种公猪配种所生,而且这6头种公猪所配的23窝有7窝流产;剩下 16窝发病,有病仔猪 7- 11日龄占60%以上,仔猪死亡率80%以上,为小群突然发病。据调查,该批公猪原所在的猪场1994年发生过伪狂犬病(PR),且每年在仔猪断奶前7d进行PR弱毒疫苗接种。2 临床症状仔猪突…  相似文献   

8.
腹泻作为危害猪场生产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致病因素多样,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呈现发病急、致死率高、损失大的特点,常见的病原主要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轮状病毒(RV)引起以呕吐、水样腹泻、脱水和新生仔猪的高死亡率为特征。病毒性腹泻对7日龄以内哺乳仔猪致死率高达100%,所以母猪的健康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呕吐、水样腹泻、脱水为特征。该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短时间内猪场可反复发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仔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2011年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全国大流行,导致许多大规模养殖公司的仔猪均出现流行性腹泻症状,其临床表现为呕吐、水样腹泻和最终脱水死亡,给整个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仔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防控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笔者根据对猪场仔猪发病的调查及与实验室诊断相结合,谈谈当前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  相似文献   

11.
猪流行性腹泻是猪群中发病较频繁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仔猪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死亡为主要发病特征,严重危害后非瘟时期养猪业的发展。本文基于猪流行性腹泻高发原因分析,阐述了该病的诊断要点以及综合防控措施,旨在为养殖户有效预防和控制猪流行性腹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尼多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m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α-冠状病毒中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肠道疾病,该病以急性肠炎、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主要特征。各种日龄的猪均易感,尤其是哺育仔猪,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为30%~80%。  相似文献   

13.
<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e,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病毒,是导致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PED)发生的病原,猪是唯一感染后发病的动物,该病发病急、高度接触传播、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的病毒病。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严重,呈水样、严重脱水,最后死亡。该病无明显季节性,全年均有发病,寒冷季节发病率高。猪无论品种,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分泌型IgA抗体出现规律,对发病母猪进行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交替免疫,是防控腹泻复发的关键措施。2016年3月份广东河源市某400头母猪场的3日龄小猪突然开始发生呕吐、水样腹泻,发病后3天育肥猪、母猪和公猪也快速出现水样腹泻。根据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确诊该场发病的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通过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病采取相  相似文献   

15.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食欲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猪群都易感,但主要引起哺乳仔猪(尤其是7日龄以内新生仔猪)和保育仔猪急性下痢、脱水、死亡,常造成繁殖猪群的重大经济损失。目前,通过免疫母猪,提高母源抗体来保护仔猪和通过腹泻病料返饲全群母猪,减少母猪群持续带毒、排毒是该病防控的有效方法。文章根据近年来PED在规模化猪场的发病及流行特点,结合部分猪场抗原抗体监测与临床防控实践,浅谈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措施,为该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流行性腹泻病毒是近年来猪场内感染率较高的一种病毒。它能引起以猪的急性腹泻、呕吐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造成病猪特别是发病仔猪较高的死亡率,给猪场造成很大经济损失。2016年初,豫北某猪场新生仔猪腹泻严重,经实验室检测为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感染。1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猪场主要表现为1月龄以内仔猪发病,病猪被毛粗乱、消瘦、出现呕吐、水样腹泻、脱水症状,部分病猪伴发  相似文献   

17.
2014年2月,吉林地区某猪场饲养的约150头育肥猪陆续发病,临床以呕吐、腹泻和脱水为特征。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病。为进一步确诊,根据已有的PEDV病毒基因,自行设计引物,对患病猪进行PCR诊断。结果表明,该猪场感染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相似文献   

18.
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治尤学敏(河南省罗山县第一职业高中,464200)自1996年12月~1997年12月,在我县13个乡镇广大农村猪群中,流行着一种以排水样稀便、呕吐、脱水为特征的疾病,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1996年12月,我县东卜...  相似文献   

19.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一种以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的猪肠道传染病[1]。非洲猪瘟在我国暴发后,规模化猪场在复养中由于头胎母猪的增多以及种猪不纯,使得猪流行性腹泻病的发生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加重趋势[2]。规模化猪场一旦发生该病,如果不及时做好防控工作,会使猪群多数猪感染发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 发病情况南宁市武鸣区某规模猪场存栏母猪2 268头,仔猪6 415头,  相似文献   

20.
邗江某村办猪场猪痢疾的控制与净化经验谈静(邗江县瓜洲镇畜牧兽医站,225100)邢江县某村办猪场栏存生猪1447头爆发流行猪痢疾,自7月12日首批11头病猪发病起,至8月22日基本控制该病止,累计发病数为891头,发病率为61.6%,其中死亡18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