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果核桃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科学的核桃鲜果的储藏方法,采用自然环境、5℃低温、5℃低温密封3种保存处理方法,就不同时期采收的核桃青皮果实的保鲜贮藏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接近成熟期,核桃果实的质量就会逐渐减轻,果实早期采摘有利于贮藏保鲜;低温密封保存可以控制水分的损失;在相同的贮藏环境与保存期间不同核桃品种青皮果实的失水率不相同;带皮青核桃比湿核桃失水缓慢,外果皮能起到很好的保鲜作用;核桃果实外皮若完好无损,则有利于长期保存保鲜。  相似文献   

2.
果实着色好,不仅外观好看,而且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下列措施不妨一试。 1.增施有机肥料和磷钾肥、圈肥、堆肥、土肥、人粪尿以及棉籽饼等有机肥料。这些有机肥料中的养分比较全面,秋施基肥时,增施有机肥料,不仅可以使果实生长发育良好,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改善果实品质,利于果实上色。磷肥、钾肥可利于糖分的积累和蛋白质的形成,增加果实红色上色度。在有机肥、氮肥施用比较充分的果园里,配合施用磷肥、钾肥,  相似文献   

3.
银叶树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秀梅  韩维栋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3):140-143,174
银叶树是一种既能生长在潮间带,也能在陆地上生长的两栖性红树珍稀植物,我国野生种群数量少。试验表明:银叶树果实育苗宜采集成熟果实,即自然凋落在母树下的风干果,其成苗率显著优于直接采集自母树上的鲜果。风干果采集后应保湿处理,以城市自来水浸泡7 d后立即播种为佳。切除部分果皮有利于获得整齐苗与壮苗。果实不宜冷藏,建议保存温度不低于7℃。  相似文献   

4.
根据花楸天然分布状况,以其叶片、果实和种子为材料,对内蒙古地区6个花楸天然群落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研究了花楸叶片、果实和种子表型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花楸叶片、果实和种子具有极丰富的表型变异,种源内的分化高于种源间;果长、果径、百果重及千粒重是关键表型性状;浆果质量、千粒重、果柄长3个性状是造成花楸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种源间树型、叶型、果型及秋季叶颜色变异较大,有利于花楸树种质资源多途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以2年生圆齿野鸦椿苗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施肥试验,研究4种不同肥料(尿素、钙镁磷、氯化钾和稀土微肥)的施肥量对其果实产量及药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不同肥料施用量的增加,果实产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尿素有利于多糖、isobiflorin与biflorin的累积,钙镁磷有利于总三萜、isobiflorin的累积,氯...  相似文献   

6.
不同肥料配比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肥料配比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盛果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进行了施肥种类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烘干鸡粪),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和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综合表现以株施烘干鸡粪40kg最好,其单果重、果实着色面积、产量、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还原糖、总糖含量和糖酸比均最高。表明增施烘干鸡粪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
霜冻前后野生余甘子果实功能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余甘子果实经过霜冻后风味更佳的原因。【方法】以永仁县野生余甘子林同一居群7株代表性植株为研究对象,在霜冻前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测定余甘子果实形态和功能成分指标,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并比较了霜冻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同一居群不同余甘子样株果实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总酸含量、总糖含量、SOD活性、维生素C含量、总酚含量、硒含量均有差异,其中霜冻前变异系数最大为硒含量(31.65),其次为氨基酸含量(27.52)。果实蛋白质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糖含量、总酚含量呈极显著相关;果实维生素C含量与总酚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霜冻后,余甘子果实形态差异显著,营养物质蛋白质、氨基酸、总糖、总酚含量均增加。其中,氨基酸含量极显著增加,由26.82μmol/g增大到36.97μmol/g,总糖含量显著增加,由47.82 mg/g增加到52.97 mg/g,蛋白质含量增大,总酚含量均值变化最小,但蛋白质含量和总酚含量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果实SOD活性、总酸含量、硒含量极显著降低,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结论】霜冻有改变余甘子果实营养物质形成和积累的作用。生产中,霜冻前有利于采集维生素C、硒含量较高的余甘子果实;霜冻后余甘子果实蛋白质、氨基酸、总糖含量较高,有利于采集到的营养价值高且口感较好的果实。  相似文献   

8.
提高苹果产量的暮喷方法杨鲜明苹果暮喷是指在果实膨大期每日傍晚进行树上微量喷水,简称为“暮喷”。暮喷不仅有冲洗功能,可洗掉苹果树茎叶上的尘土,有利于提高白天叶面的光合生产率,保持果实澎大期适宜的土壤水分;而且有控制叶面呼吸、降温、减少碳水化合物消耗、增...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油茶种仁油脂与淀粉之间转化的可能性,提高油茶果实采后可溶性淀粉和油脂的含量,从而为油茶果实的科学采摘及晾晒提供参考依据,以国家审定品种‘华硕’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为试材,研究了近成熟期种仁油脂与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采后自然晾晒和不同光质条件下晾晒对其油脂与淀粉含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油茶近成熟期果实发育及采后自然晾晒过程中油脂与可溶性淀粉的含量变化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采后自然晾晒能促进近成熟期果实对油脂和可溶性淀粉的积累,但对成熟果实却没有促进作用;不同光质条件下晾晒过程中油脂和可溶性淀粉的含量变化间虽然存在负相关性,但其相关性不显著;覆蓝色膜晾晒最有利于近成熟期果实采后可溶性淀粉转化为油脂。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枝采花椒来采摘花椒果实,可以提高采摘速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同时,通过夏季强修剪,有利于花椒树体贮藏养分,抑制枝条营养生长,促进来年花芽形成,且形成的花芽饱满,有利于提高花椒产量和品质,进而提升了花椒的商品价格。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了解氮肥对葡萄叶片衰老和品质的影响,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将75kg/667m2的追肥量分别采取不同追肥比例,研究了葡萄成熟期叶片和果实的各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肥后移量的增加,叶长、叶宽、鲜重、生长周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均增加,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着色度减少。追氮比例1:1:1的处理叶片生长周期和果实品质相对最高。由此可见,适当加大生育后期追氮比例可明显延缓葡萄叶片的衰老进程,有利于延迟采收期和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12.
"紫水晶"蓝莓果实的百粒重、总糖、可溶性蛋白、多酚指标均高于天然笃斯越橘,低于美登;黄酮和花色苷均与天然笃斯越橘差异不显著,并且高于国外引进品种美登。"紫水晶"蓝莓果实近球形,蓝皮蓝肉,黄酮、花色苷含量较高,抗氧化功效显著优于美登,更有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致富天地     
在当前水果生产中果实的套袋已被广大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所接受,套袋可显著增加葡萄果穗的重量和单个的果粒重,可明显降低病果率和裂果率,使果面干净鲜亮,蜡质增厚,商品性有很大提高。正确的葡萄套袋栽培,可使果实着色均匀,颜色鲜艳,减少农药污染,有利于无公害果品的生产。但在葡萄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4.
覆盖对设施栽培灵武长枣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设施栽培灵武长枣的果实品质,促进其营养生长,以8年生设施栽培灵武长枣为材料,采用碎石、白色地膜、黑色地膜行内覆盖枣树树盘,测定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植株枣吊、叶面积等营养生长指标和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VC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覆盖黑色地膜的枣吊长净增长量比对照增加了78.02%。白色地膜覆盖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净增长量比对照提高了34.19%,叶面积净增长量比对照增加了23.68%。3种覆盖处理的果实单果质量均高于对照,其中碎石和黑色地膜覆盖单果质量增长较大,其单果质量与对照相比均增加了15.78%。覆盖碎石和黑地膜覆盖还可提高果实可溶性糖的含量。综上所述,覆盖处理有利于促进设施灵武长枣营养生长与果实营养品质,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黑色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15.
如果您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无论干果还是水果,无论大个果实还是小个果实,也无论是生长在任何地方,它们绝大多数都是球形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一,果实成熟后,如果没有人去摘,它便会自动落下。因为是球形,它落地后可借助惯力向前滚动一段距离,以繁衍后代。如果是其他形状,落地后就会都推积在树下,而无法繁衍后代了。其二,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球体的表面积最小,蒸发量小,水分散失也就少,自然有利于果子的生长、发育和成熟。第三,球形的表面小而圆,多数害虫很难在果面上立足,因而也就减少了许多害虫发生的机率。其四,球形…  相似文献   

16.
【目的】韧皮部卸载和韧皮部后运输在调节蔗糖在库器官间的分配、维持果实的库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果实的产量和质量。本文研究目的是明确蓝莓同化物韧皮部卸载的机制与糖代谢机制。【方法】以5年生高丛蓝莓品种‘喜来’(‘Sierra’)为研究对象,对各个发育时期的蓝莓果实韧皮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综合运用荧光染料活细胞示踪与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实时观察果实内韧皮部同化物卸载路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测定分析蓝莓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及相关代谢酶的活性变化等。【结果】对韧皮部细胞进行的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在蓝莓果实整个发育期,果实韧皮部SE/CC(筛管伴胞复合体)与周围薄壁细胞之间均未发现胞间连丝,从而形成了共质体隔离,但在薄壁细胞之间、薄壁细胞与果肉细胞之间存在大量胞间连丝。荧光染料CF[5(6)-羧基荧光素]的活细胞示踪试验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CF均被严格限制在韧皮部中,没有扩散到周围的薄壁细胞。这些结果证实蓝莓果实同化物以质外体卸载途径为主,韧皮部后运输存在着活跃的共质体途径,大量胞间连丝的存在有利于薄壁细胞之间以及薄壁细胞与果肉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进一步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在蓝莓果实的整个发育期,转化酶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为证实蓝莓果实同化物以质外体卸载为主提供了证据。对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显示,在果实发育的各个阶段,蓝莓果实的可溶性糖主要以积累果糖和葡萄糖为主,蔗糖酶的分解活性始终大于合成活性;在果实发育中后期,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进一步升高,显示果实发育后期果肉细胞内进行着活跃的蔗糖分解、转化及贮藏过程,且糖积累与转化酶、蔗糖合酶和蔗糖磷酸合酶等酶活性成正相关。在蓝莓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代谢相关酶的综合作用是影响蓝莓果实中可溶性糖积累的重要因子。【结论】蓝莓果实同化物以质外体卸载途径为主,韧皮部后运输存在着活跃的共质体途径。蓝莓果实主要以积累果糖和葡萄糖为主,且糖积累与转化酶、蔗糖合酶和蔗糖磷酸合酶等酶活性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水果生产中果实的套袋已被广大的生产和消费所接受,套袋可显增加葡萄果穗的重量和单个的果粒重,可明显降低病果率和裂果率,使果面干净鲜亮,蜡质增厚,商品性有很大提高。正确的葡萄套袋栽培,可使果实着色均匀,颜色鲜艳,减少农药污染,有利于无公害果品的生产。但在葡萄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8.
杂交与亲本沙棘雌株性状特征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蒙古良种沙棘亚种"乌兰沙林"(母本)和中国沙棘优良类型"丰宁雄"(父本)及其杂交子代雌株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杂交与亲本沙棘性状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杂交子代雌株的树高、冠幅、地径、结果枝数量及新梢数显著优于亲本植株,果柄长、果穗数以及百果重等方面的性状也得到了改良。杂交子代植株的根系在土层中分布广泛,根长、根量也较母本增多,有利于子代沙棘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而子代的果实发育速率高于母本,果实成熟期较母本缩短,更有利于在短期内获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桃的采收成熟度与果实的耐藏性有较密切的关系,在7-8成熟时的绿熟期采收,经贮藏后果面新鲜,果实硬面脆,褐变和腐烂少;采收过晚则果实易软化,容易褐变和腐烂。采前1个月用100mg/kgGA3处理有利于提高桃果实的耐藏性情,贮藏后处理果的硬度比对照高1倍;采前1-2d用500mg/kg朴海因处理大久保,京玉和燕红桃,贮藏好果等分别增加22.8%,22.9%和18.3%;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盛果期"珍珠"油杏的适宜施用量,给"珍珠"油杏果园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以6年生"珍珠"油杏树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比对其果实品质及单株产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但各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连续施肥第2年后,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其中T2处理下"珍珠"油杏单果质量、果实横径和果实纵径最高,分别为比CK高27.83%、54.05%和23.40%;不同施肥处理对"珍珠"油杏果实内在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施肥后第1年,T1、T2、T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施肥第2年T2处理更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和Vc含量的提高,促进果实品质的提升,该处理珍珠油性果实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分别比CK高出8.55%和42.48%;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珍珠"油杏的产量,且随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综合来说,T2处理在保证稳产、丰产的前提下,又起到了改善果实品质的作用,可作为沙荒地"珍珠"油杏生产中适宜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