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副蛔虫病是马属动物 (特别是幼驹 )常见的一种蠕虫病 ,病原体是马副蛔虫 ,主要寄生于小肠 ,有时可见胃内。移行中的马副蛔虫 ,对马体呈现机械性损伤 ,能引起肠炎、肠壁溃疡 ,甚至继发腹膜炎 ,还会引起肝细胞变性及蛔性肝炎、肺水肿 ,严重感染时能引起肠管堵塞 ,导致肠破裂、肠套叠 ,马副蛔虫分泌的毒素还会损害造血器官和神经系统 ,造成严重后果。 2 0 0 0年度新疆野马中心发生了 3例幼驹马副蛔虫感染病例 ,其中 1例死亡 ,2例治愈。现介绍有关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1 临床症状准噶尔 110号、准噶尔 116号分别为 4 5月龄和…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培养健康的幼驹,就要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在影响幼驹生长发育的病害种类中,马副蛔虫病常见多发,本病是由马副蛔虫(又名马蛔虫)寄生于马属动物小肠中引起的一种线虫病。本病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危害性较大,已引起养殖户主对此病的高度重视。1流行病学目前,幼驹蛔虫病,各地均有发生。马蛔虫广泛寄生马属动物小肠内,雌虫在小场内与雄虫交配后,能产生大量的虫卵。研究证实:每昼夜生成数量在20万个,成形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外界条件适宜的话,经1~2周的时间,能在卵内发育形成幼  相似文献   

3.
2012年3月,通过离心漂浮法调查叶城县恰斯米其提乡67头驴的消化道感染马副蛔虫感染情况。结果显示,67头驴中有11头感染有马副蛔虫,感染率为16.41%,此外圆线虫的感染率为100%。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斯陶尔氏法对来自成都的A、B和C三个马术运动俱乐部的101份马匹粪样进行寄生虫检测,为赛马饲养管理者制定驱虫方案和检验驱虫效果提供重要参考。结果显示,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2.18%(83/101),3家俱乐部均检出圆线虫、马副蛔虫2种虫卵,混合感染率为14.85%(15/101)。圆线虫感染率为81.19%(82/101),每克虫卵数(EPG)为300个;马副蛔虫感染率为15.84%(16/101),EPG为555个。圆线虫在各年龄段的赛马均有分布,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检出马副蛔虫的马匹多为幼龄马且多处于圆线虫和马副蛔虫混合感染的状态。结果表明,3家马术俱乐部马匹的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表现出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马副蛔虫虫卵玻片永久性标本制作的理想方法,提供优质的标本资源,提高实验课教学的质量,笔者收集驱虫后的普氏野马马副蛔虫(雌),借助手术刀片切开其腹腔,取出子宫,离心沉淀后收集虫卵,取适量的虫卵与甲醛中混匀,制作玻片标本。结果表明,驱虫前后马副蛔虫感染率分别为87.50%和36.84%,感染强度(平均EPG)为128.6和43.6;制作的虫卵标本能准确显示蛔虫卵的原始形态,其形态特征保持原状,能克服气泡、发霉、变形等问题,具有经济实惠、能长久保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1964年以来,作者用藜芦驱除马胃蝇蚴、马蛲虫、马副蛔虫、羊鼻蝇蚴和钻入家畜鼻腔内的蚂蟥(水蛭),治疗马骡慢性胃肠炎,收到良好效果。 (一)驱除马胃蝇蚴、马蛲虫、马副蛔虫,治疗马骡慢性胃肠炎马骡患马胃蝇蚴、马蛲虫、马副蛔虫等寄生虫病或慢性胃肠炎时,常表现采食减少,毛焦肷吊,日渐消瘦,口色苍白,乏力易  相似文献   

7.
某牧場虽然处于山区,但地势阴湿,所以寄生虫病比较严重。根据我们的调查,70—80%幼驹都感染有马蛔虫,感染严重的,在一匹幼驹的小腸内可寄生有马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南疆地区规模化全舍饲养殖模式下驴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并评价目前规模化全舍饲驴养殖场所采用驱虫方案的效果,本试验采集阿克陶县和泽普县4个规模化全舍饲养驴场917头驴(n=917)的粪样共1 834份,运用虫卵形态观察法检测消化道寄生虫,对优势虫种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PCR方法鉴定体内排出的主要成虫;同时,根据养殖场现行驱虫方案在春季和秋季分别对驴群进行2次伊维菌素驱虫试验,连续观察5 d,记录排虫情况并计算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结果显示:镜检观察到6种消化道寄生虫;经PCR鉴定体内主要排出马副蛔虫。4个规模化养殖场中,马圆线虫、毛细线虫、马副蛔虫和细颈线虫为驴消化道优势虫种,其冬春(夏秋)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7.5%(79.6%)、52.9%(71.3%)、40.9%(45.3%)和14.5%(15.7%),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夏秋季节毛细线虫、马圆线虫、马副蛔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显著高于冬春季节(P<0.01);寄生虫感染率与驴年龄存在相关性,夏秋季节驴驹马圆线虫、马副蛔虫感染率均极显著高于成年驴(P<0.001),冬春季节驴驹马圆线虫、毛细线虫和马副蛔虫感染率均显...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段伊犁马消化道主要寄生虫感染情况。在新疆昭苏县选取体重及健康状况相近的1岁(106匹)、2岁(116匹)及3岁(110匹)伊犁马,共计332匹,公母各半。分别于春季(4月)和秋季(10月)采集3个年龄的马匹粪便样品664份,每匹马2份(早、晚各1份),用于寄生虫卵的鉴定和计数。结果表明,在不同年龄段春、秋两季伊犁马粪便中共鉴别出6种虫卵,分别是马圆线虫、毛圆线虫、细颈三齿线虫、马副蛔虫、马尖尾线虫、球虫,其中马圆线虫、毛圆线虫、细颈三齿线虫、马副蛔虫感染率较高。春季1岁、2岁、3岁伊犁马,马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98.11%、90.52%、88.18%;毛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95.28%、89.66%、97.27%;细颈三齿线虫感染率分别为85.85%、78.45%、87.27%;马副蛔虫感染率分别为46.23%、35.34%、29.09%。秋季1岁、2岁、3岁伊犁马,马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87.74%、69.83%、78.18%;毛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74.53%、79.31%、86.36%;细颈三齿线虫感染率分别为65.09%、68.10%、76.36%;马副蛔虫感染率分别为46.23%、35.34%、24.55%。由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新疆昭苏县伊犁马感染率较高的寄生虫有马圆线虫、毛圆线虫、细颈三齿线虫及马副蛔虫;1岁马驹寄生虫感染率及虫卵数量普遍高于2岁和3岁马;春季寄生虫感染率普遍高于秋季。  相似文献   

10.
正蛔虫病主要发生于幼年动物,是寄生于畜禽小肠、盲肠的一种线虫病的总称。不同的畜禽各有其不同的蛔虫,并引起特有的蛔虫病。就甘肃省范围来说已发现的蛔虫有:猪蛔虫、寄生于猪;马副蛔虫寄生于马类动物;鸡蛔虫和鸽蛔虫寄生于鸡、鸭;羊蛔虫寄生于羊;另外,还有寄生于犬的狮弓蛔虫。本病可抑制畜禽,特别是幼龄畜禽的生长发育,但感染严重时可引起大批死亡,对发展畜牧业造成危害很大。本文仅对猪蛔虫病的  相似文献   

11.
蛔虫病。是由寄生在小肠内的蛔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侵害2岁以下的幼驹,尤以10月龄内的幼驹最易感染。大量蛔虫在肠内寄生时,患畜出现进行性消瘦,粘膜苍白,便秘和下痢交替发生,有时发生疝痛、肠梗阻或肠裂。幼驹生长发育停滞,并出现神经症状,如强直性痉挛、后肢麻痹、狂躁不安等。肺部有大量幼虫时,还会引起咳嗽。 搞好厩舍卫生,将粪便堆积发酵,避免粪便污染饲草和饮水,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秋季是驱虫的黄金季节,可按每公斤体重30~50毫克的比例,把精制  相似文献   

12.
1923年,马棒状杆菌被确定为幼驹肺炎的特定病原体,以后被认为是幼驹肺炎最重要的病原之一,但少见于成年马。幼驹马棒状杆菌感染已见于世界范围的许多国家,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能由肠道内的蠕虫散播。马棒状杆菌引起的肺炎主要发生在1—6月龄幼驹。表现为体温升高,咳嗽,出现眼眵和鼻漏,听诊肺部有啰音?〕桃话阄街堋5嗍⒉〔幻飨?直至两侧肺广泛发生脓肿时动物才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扬马文化的深刻内涵,是极有潜力的。马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强国仍然是养马业发达的国家,马匹质量、赛马规模、马术水平是国力强盛的标志[1]。而肠道寄生虫是各类马发病和致死的重要因素,寄生在马消化道的寄生虫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圆线虫、马副蛔虫、韦氏类圆线虫、裸头绦虫。其中圆线虫的马副蛔虫不仅影响动物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寄生于马小肠的幼虫在肝、肺中移行  相似文献   

14.
马副丝虫病又称血汗症,是由丝虫科的多乳突副丝虫寄生于马、骡、驴的皮下组织和肌间结缔组织引起的。在我市呈零星发生。在临床上,我们应用20%碘硝酚注射液治疗寄生于驴的马副丝虫病5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病史、临床症状:畜主主诉有5头驴(其中公1头、母4头,均为2岁以上)从95年4月开始,在甲部、背部、肋部、颈部形成黄豆粒到杏核大的皮下结节,其结节数量不一,有时结节破裂,血液从破口沿被毛下流形成一条凝结的血痂,约0.5~2.0cm长。4~10月间反复发作。临床检查所见与主诉基本一致,驴营养不良,体温、脉搏、呼吸无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分析新疆昭苏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纯血马在不同月份的寄生虫感染情况,为纯血马的健康养殖以及科学驱虫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不同年龄段纯血马122匹,分为5组,哺乳马驹30匹,青年母马25匹,青年公马20匹,繁殖母马35匹,种公马12匹。采用马场分栏群体舍饲和单厩饲养模式,保证不同年龄段纯血马饲料和饮水充足,分别在5月和10月采集粪便样品。使用虫卵计数法检测马匹粪便中的寄生虫,计算不同年龄纯血马在不同时间段的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结果 5月纯血马马蛲虫以及马球虫感染率较高,除种公马外,感染率均在94.00%以上,其中,哺乳马驹马蛲虫的感染率高达98.89%,哺乳马驹马球虫的感染率高达98.33%。10月纯血马马副蛔虫以及马球虫的感染率均在93.00%以上,其中,繁殖母马马副蛔虫感染率高达99.52%,哺乳马驹马球虫感染率高达98.33%。5月哺乳马驹的马副蛔虫、毛圆线虫、盅口线虫与细颈三齿线虫感染强度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纯血马;马蛲虫、马球虫和埃氏腹盘吸虫的感染强度显著(P<0.05)高于种公马,与其他阶段纯血马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10月哺乳马驹马副蛔虫、毛圆线虫、裸头绦虫感染强度显著(P<0.05)高于除繁殖母马以外的其他年龄段纯血马,细颈三齿线虫感染强度显著(P<0.05)高于其他年龄段纯血马,马球虫和埃氏腹盘吸虫的感染强度显著(P<0.05)高于种公马。种公马马副蛔虫与细颈三齿线虫感染强度显著(P<0.05)低于其他阶段的纯血马。不同年龄段纯血马马蛲虫感染强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纯血马感染的肠道寄生虫主要有马蛲虫、马球虫、毛圆线虫、细颈三齿线虫、盅口线虫、马副蛔虫、裸头绦虫以及埃氏腹盘吸虫,不同年龄段、不同月份均有感染,且混合感染较为严重。哺乳马驹感染强度及感染率普遍高于其他年龄段纯血马。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我国马和肉驴养殖数量的增多,马副丝虫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为了更好地防治马副丝虫病,本文介绍马副丝虫病的病原体形态学特征、生活史特点、流行病学特点、主要临床症状以及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同仁县保安地区猪蛔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蛔虫病是由线形动物门、蛔目、蛔科、蛔虫属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内引起的线虫病〔1〕。2~6月龄猪最容易严重感染,危害较大,"能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腹泻以及猪群中出现僵猪都是蛔虫病害的症状"〔2〕;还能致蛔虫性肺炎,幼虫移行肝、肺也能造成损害,常能引起蛔虫性肠阻塞、胆道蛔虫病〔3〕等。为了了解同仁县保安地区猪蛔虫感染情况,我  相似文献   

18.
70~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一些学者运用扫描电镜(SEM)对人蛔虫和猪蛔虫的某些结构进行了研究,例如Madden等(1970)、Weiset(1973)等曾对猪蛔虫、人蛔虫进行了SBM观察,国内孟宪钦等(1980、1983)对人、猪蛔虫感觉器官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报道。但对马副蛔虫、鸡蛔虫的SEM观察资料较少。至于猪蛔虫、马副蛔虫、鸡蛔虫的相互比较,就更未见有报道。为此,本文用SEM对内蒙地区的猪蛔虫、马副蛔虫、鸡蛔虫进行了观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1材料和方法1.1材料猪蛔虫(Ascarissuum)、马副蛔虫(Para-scorisequorum)、鸡蛔虫(Ascarid…  相似文献   

19.
成年马膀胱破裂尚未见报道,幼驹膀胱破裂资料亦不多见,这类疾病临床上都有腹痛和肠音减弱的症状。尤其是幼驹膀胱破裂,常常由于胎便不下继发,故易被忽视或误诊,未能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而使患畜死亡,现将我们临床所见成年马膀胱破裂两例和手术疗法治愈幼驹膀胱破裂一例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1驱虫精制敌百虫为有机磷酸酯类广谱驱虫药,除对多种消化道线虫有效外,对姜片吸虫、血吸虫也有效,还广泛用于杀灭外寄生虫。内服(1%~3%)治疗马、牛、羊、猪各种线虫病,猪姜片吸虫、猪蛔虫、肾虫、鸡蛔虫、马副蛔虫、蛲虫、圆形线虫等。内服量:每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