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灵芝富硒能力的几个参数如摇床转速、培养温度、pH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灵芝能在含有低质量浓度亚硒酸钠100mg/kg的培养基中生长,并能在菌丝体内富集硒。当培养温度30℃、pH7.5、摇床转速160r/min,培养7d,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试验结果为富硒灵芝菌丝体生物量为40.6g/L,菌丝体硒含量为1572.89μg/g,总富硒量为63859.17μg/L。  相似文献   

2.
蛹虫草菌丝体循环富硒法的建立及其硒多糖抑癌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富硒蛹虫草菌丝体循环富硒作用及该法获取的硒多糖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抑制作用.采用循环富硒法获得蛹虫草富硒菌丝体并制备硒多糖,经硒定量和多糖含量测定后采用MTT.法检测硒多糖与正常蛹虫草多糖(12.5、25、50、100、200μg/mL)作用Hela细胞72 h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循环富硒法可有效促进蛹虫草菌丝体对硒的富集,硒含量为680.2μg/g,多糖含量为47.4%;硒多糖与正常蛹虫草多糖(100μg/mL)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1.87%和77.98%.其IC50分别为18.5μg/mL和48.5μg/mL.循环富硒法可有效制备富硒蛹虫草菌丝体和硒多糖,循环富硒法获取的硒多糖能有效的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不同浓度富硒PDA平板培养基上灵芝菌丝的生长情况及在添加了亚硒酸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培养,测定灵芝菌丝体的生物量及总富硒量,比较不同灵芝菌株的富硒能力,最后从15个不同灵芝生产菌株中筛选出一株对高浓度硒有很好耐受能力且富硒能力强的菌株惠州灵芝。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液体摇瓶培养,7d后其菌丝体的硒含量为2386μg/g,总富硒量为3784.2μg/100mL。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平菇菌丝体富锗水培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德灿  张光勇 《食用菌》1998,20(2):11-12
近年来,医药研究人员以含锗有机化合物对肺癌、白血病等癌症进行了疗效研究,发现有机锗有较强的降压和防癌作用,是一种广谱性的抗癌药物,因此开发富锗保健药品、食品日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为获得廉价含锗食品及药品,许多研究者以食用菌作生物吸收体,收到满意的效果.笔者以金针菇、平菇菌丝体接种在悬浮于液体培养基内的聚氨酯泡沫塑料载体上,吸收培养液中草酸溶解的二氧化锗,以克服金针菇、平菇人工栽培富锗生产周期长、受季节限制、贮藏困难等弱点,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试验表明:12天左右即可获得含锗高达250ppm,吸收率为42%的富锗菌丝体,为深层发酵培养富锗菌丝体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富硒灵芝菌丝体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自制的富硒灵芝菌丝体给BALB/C小鼠灌胃,观察富硒灵芝菌丝体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更进一步了解富硒灵芝的应用价值。试验结果表明,富硒灵芝菌丝组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灵芝菌丝组比较明显的提高了小鼠的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淋巴细胞转化率和溶血素抗体的产生,即能增强小鼠的非特异免疫又能增强小鼠的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6.
金针菇富碘栽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金针菇的富碘能力作了初步研究。金针菇液体培养菌丝体和栽培子实体均有较好的富碘性能。在添加I ̄-浓度50~1500mg/L范围内,菌丝体富碘量为0.36~20.9mg/g,碘富集率为1.89~10.97%。喷洒施碘培养金针菇子实体的富碘效果较拌科施碘好。在50~1000mg/kg喷施I ̄-范围内,子实体富碘量为0.094~0.33mg/g,碘富集率为2.1~20.2%。碘对金针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生物量的合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富硒金针菇的深层培养及其特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报道在含有不同浓度无机硒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金针菇菌丝体,探讨其耐硒和富硒特性。结果表明,金针菇耐硒能力不强,富硒能力较强。深层培养获得的富硒金针菇菌丝体其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多糖含量不受影响,谷胱甘肽含量随菌丝体硒含量的增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进行了红栓菌对硒的耐受力及其菌丝体多糖对硒富集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栓菌具有较强的富硒能力,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硒浓度达到20μg/mL时,对菌丝体生长的抑制率最小,菌丝体干重和多糖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3mg/mL和29.8mg/g同时进行了红栓菌多糖富硒的发酵务件优化:pH5.5,接种量10%,装液量80mL/500mL三角瓶,28℃,200rpm培养3d,在发酵起始加入硒溶液,菌丝体多糖及多糖中硒含量分别达到27.3mg/g和816.7μg/g,多糖对无机硒的转化率为34.2%。  相似文献   

9.
4种食用菌硒积累能力比较与硒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灵芝(Ganoderma lucidum)、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和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4种食用菌进行一级液体富硒培养,采用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对富硒菌丝体进行总硒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仪联用(LC-UV-AFS)对富硒菌丝体中硒形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一级液体培养中添加50mg.L-1Na2SeO3条件下,杏鲍菇无论生物量、总硒含量还是硒利用率都是最高的,分别达到了9.8g.L-1、5 086μg.L-1和22.3%,灵芝次之,分别是6.7g.L-1、4 426μg.L-1、19.4%。硒形态分析结果揭示,在杏鲍菇菌丝体蛋白酶提取液中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和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3种硒代氨基酸总量比较低,不足提取液总硒30%,而其他三类食用菌3种硒代氨基酸总量达到80%以上,且在4种食用菌菌丝体提取液中,硒代蛋氨酸是硒与氨基酸的主要结合形式。研究及相关文献表明灵芝是食用菌中最具潜力的富硒材料。  相似文献   

10.
白灵菇富硒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2SeO3对白灵菇菌丝体、子实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及白灵菇的富硒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的亚硒酸钠浓度为40mg/kg-80mg/kg时,对白灵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晓  李玉 《中国食用菌》2009,28(4):18-19
烟色离褶伞基内菌丝自接种点向PDA培养基内延伸的生长距离最长为1.5 cm,但足以布满18 mm×180 mm PDA斜面试管基内各个角落.基内菌丝继代转接的原种菌丝较气生菌丝继代转接的原种生长快、菌丝茁壮,但在产量上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对基内菌丝生长规律的观察,发现了食用菌母种再生千倍转接技术,使其扩展应用到食用菌生产中,为进一步改进食用菌生产程序、缩短生产时间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来研究白蚁蚁巢的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探索鸡菌丝的营养特征。研究发现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黄褐纹鸡菌丝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而蚁巢热水浸提物的量的多少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麦芽汁液体培养基培养蜜环菌获得菌丝体,采用麦芽汁半固体培养基培养蜜环菌获得蜜环菌菌素、皮壳状菌丝和子实体。以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HPLC—DAD)比较四种菌体的甲醇提取物的成分差异。液体培养的蜜环菌菌丝体与固体培养的蜜环菌菌素、皮壳状菌丝和子实体的蜜环菌素类成分有明显差别。图谱分析表明,菌素与皮壳状菌丝的成分接近,与子实体和液体培养菌丝体之间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室内抑菌试验,测定6种药剂对绿色木霉和平菇菌丝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菇棚药效试验中,6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2%以上,其中高效绿霉净WP 1 500倍液、100%克霉先锋WP 1 000倍液的防效最好,其校正防效达96%;室内杀菌及抑菌毒力筛选试验中,70%菌绝杀SP 1 000倍液、高效绿霉净WP 1 500倍液对绿色木霉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平菇菌丝生长浓密。  相似文献   

15.
首次报道外生菌根菌的共生培养法初步研究了一个较好的外生菌根菌菌丝体培养方法,即将宿主的愈伤组织与外生菌根共同培养,可以明显地促进真菌菌丝的萌发和生长。愈伤组织匀浆液也可促进菌丝体早期生长。  相似文献   

16.
用平板、空试管、断培养基等方法培养羊肚菌菌丝,在显微镜下原位直接观察菌丝间的融合和非融合现象。观察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梯棱羊肚菌M. importuna、七妹羊肚菌M. septimelata、Mel-21和秋天羊肚菌M. galilaea、Mes-16、Mes-19、Mes-20、Mes-21等9个物种,共100多个菌株菌丝间2 000多个接触点;并历经6年时间,用300多个菌株在国内外100多个地点超过500公顷面积进行出菇试验。结果发现:同一单孢菌株的菌丝分枝间有少量部位的可自体融合,融合点不产生新的分枝菌丝;同一物种的不同单孢菌株间菌丝不融合,同一物种的多孢菌株培养物内部相互不融合;不同物种间的菌丝都不融合;不融合的菌丝接触点出现Ⅱ型、X型、Y型、T型、π型等状况交叉而过,细胞接触而不融合;未见菌丝间的有性融合;菌丝接触后出现死亡、缠绕、卷曲、打结、膨大等现象;羊肚菌菌丝体纯培养物可以形成分生孢子和菌核。出菇试验结果表明,腐生型羊肚菌物种的出菇率,超过200个单孢菌株100%,超过100个多孢菌株100%,超过50个纯组织分离物小于50%,超过30个组孢混合菌株小于50%;出菇菌株在形态和产量有显著差异。共生型羊肚菌的菌种都不出菇。能出菇的同一物种的多孢菌株出菇后表现出子实体形态多样性,不同物种混合播种后出菇的子实体为原来物种的形态特征。结论:羊肚菌单孢培养物菌丝间不发生有性融合,单个孢子自身可孕,完全能够单孢出菇。  相似文献   

17.
杀虫杀螨剂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修正的琼脂玻皿法研究了四种杀虫杀螨剂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程度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敌敌畏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最大,其平均抑制率为-65.55%;中西溴氟菊酯影响最小,平均抑制率为-11.40%,且在25.00×10~(-6)和20.00×10~(-6)的低浓度下对草菇菌丝的生长还有促进作用,促进率分别为 11.25%和 17.75%;灭螨灵和氯氰菊酯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29.20%和-29.60%.药剂的浓度与草菇菌丝的生长率成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即草菇菌丝的生长率随药剂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药剂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生长率上,还表现在草菇菌丝密度、分枝次数、厚垣孢子数量及菌丝色泽上.  相似文献   

18.
不同营养条件对海鲜菇菌丝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菌落直径为指标,采用平板培养法培养海鲜菇,研究了5种碳源和5种氮源对海鲜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碳氮源对菌丝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势有显著影响,表明该菌株同化不同碳氮源的能力有较大差异;海鲜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果糖和蔗糖次之,葡萄糖和乳糖最差;最适氮源是酵母粉,牛肉膏和蛋白胨次之,(NH4)2SO4和NH4NO3最差。  相似文献   

19.
大杯伞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大杯伞(Clitocybe maxima)是八十年代驯化成功的食用菌新品种.本文详细描述了其子实体发育的四个时期—一棒形期、钉头期、杯形期、成熟期的形态特征.以及菌褶子实层、单核菌丝、双核菌丝中的丝状菌丝、粉状菌丝和产孢菌丝团的显微构造;阐述了大杯伞生活史中的三个有性大循环和一个无性小循环,说明其有性世代可不必经过伞形子实体阶段,而由产孢菌丝团和粉状双核菌丝直接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来完成;对大杯伞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温度、营养、水分、光照、空气和pH值等要求也作了较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0.
细辛精油对5种木本花卉病害的离体抑菌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细辛精油对引起木本花卉叶部病害的5种病原菌(牡丹炭疽病、牡丹拟盘多毛孢叶斑病、月季黑斑病、肉桂链格孢叶斑病和龙血树镰孢叶斑病)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细辛精油对牡丹拟盘多毛孢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均为最好,EC50分别为120.43 mg/L和110.66 mg/L;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细辛精油对牡丹炭疽病菌和肉桂链格孢叶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对牡丹拟盘多毛孢叶斑病菌和龙血树镰孢叶斑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