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粮食安全储备预警理论进行了探讨。我国粮食安全储备指的是国家能够控制的储备,央储备和地方储备。粮食安全储备预警的逻辑过程有:明确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防警度。我国粮食储备预警的警源包括粮食生产,粮食消费等六个重要因素。警兆指标有粮食供给警兆,需求警兆等三类警兆,警情指标用粮食安全系数来测定。  相似文献   

2.
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土地生产力的降低、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生产及其粮食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一个难题以及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采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预警模型测算了江苏省在1991-2009年的耕地安全警度,结果显示,2000-2005年江苏省耕地安全警度为巨警,耕地数量和质量均明显下降.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江苏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关联度排序、分析,由此选出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作为指标构建回归模型,预测2015年江苏省粮食产量为3.320 12×107 t,耕地资源安全度预测结果显示,2015年江苏省耕地资源警情为中警.本研究结果为土地利用与保护、区域粮食安全监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关于粮食安全即期预警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建立了以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权重体系、警限和警区以及粮食安全综合指数为主要内容的粮食安全即期预警系统。利用这一预警系统,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粮食安全警情分析和预报。  相似文献   

4.
基于黑龙江省烟草野火病的状况,根据预警理论以及指标体系的优选原则,建立烟草野火病发生程度的警情、警源、警兆和警度指标的预警指标体系。利用时差相关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先行、同步、滞后性质。利用反馈法确定警兆指标的警限区间以及警情的严重程度。应用确定的警情指标以及警兆指标的警限和警度构建黑龙江省烟草野火病预警的决策树模型,得到合理了决策树图谱,并对预警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有效性判别。为黑龙江省烟草野火病的预警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荒漠化危害预警指标体系框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荒漠化防治防重于治的思想 ,将荒漠化的发生、发展的生态机制与预警原理结合 ,提出了荒漠化预警系统基本框架 ,即分析警素、诊断警情、寻找警源、辨识警兆、预报警度、排除警患 ,建立了荒漠化危害预警指标体系框架 .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粮食供求预警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预警原理建立了江苏粮食供求预警系统,该预警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粮食供求处于无警状态,但粮食生产警情出现频率较多,稳定粮食生产是今后农业政策的中心。  相似文献   

7.
从粮食生产、消费、价格和供需平衡的角度,设立粮食产量增长率、粮食自给率、玉米自给率、大米自给率、小麦自给率、粮食实际价格指数和粮食消费波动系数等7个指标,组成粮食生产数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指标的警度对中国历史各年综合警情进行分析得出,1984—2015年,有无警年份21个、轻警年份4个、中警年份4个、重警年份3个。最后,利用指标体系,对2020年和2025年的综合警情进行了展望,得出了无警的结论 。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粮食生产警情的测定及其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系统化方法讨论了湖北省粮食生产警情划分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无警、轻警、重警和巨警的警限区间,并对1978~2003年间湖北省粮食生产警情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湖北省粮食生产预警系统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乐山市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乐山市土地生态环境的研究,确定该区域的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指标、权重及分级标准,采用DPS软件进行灰色模型预测及其关联性分析,根据预警原理及过程,即明确警义、寻找警源、分析警情、预报警度和排除警患等五个步骤对乐山市进行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并提出政策措施及建议.
Abstract:
Based on a research of 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Leshan city, the index system, weight and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land ecological early-warning in the area were ascertain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and course of precaution, using grey prediction models and analyzing its association by DPS software.After the research of the following five parts, i.e. defining the meaning of alert, seeking for the alert source, analyzing the indication of alert, predicting alert degree and eliminating the hidden trouble, the early-warning of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Leshan city was studied and corresponding policy options we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0.
城市园林害虫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城市园林害虫信息化防控,构建绿地害虫灾害预警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计算法,将害虫灾变过程分为警源、警兆和警情共3个指标层,每个指标层下设定10项指标内涵进行1-5级赋值,并给合权重系数进行运算,设定警源、警兆和警情的最大值分别为30、30、40,并将害虫灾变的综合警度值分为0-40、40-60、60-80、80-100共4个级段,分别对应为轻警、中警、重警、巨警.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市地下水水位预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下水水位的预警是对地下水进行合理规划、治理和修复的重要步骤。以1998~2007年哈尔滨市地下水水位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哈尔滨市地下水年消耗总量与年补给总量的比值作为警情指标。对于警兆指标,首先按照地下水补给与消耗的规律选取了38个相关因素,然后按照时差相关分析法从38个因素中选取了20个先行警兆指标。最后通过预警的有效性检验,构建了包含12个先行警兆指标的哈尔滨市地下水水位预警指标体系。在构建预警信号灯系统的过程中,将警区划分为红、黄、绿、蓝四色灯区,来代表不同的警情。然后计算各年警兆指标的警灯得分,最后计算出警情指标的得分,达到预警的目的。根据预警信号灯系统计算的结果,哈尔滨地下水位基本处于无警到轻警阶段,偶有中警阶段,2005年以后警情呈现出线性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2.
借鉴国内外相关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以徐州市为例,建立了3级9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简化了评价指标体系,使其指标个数由9个降为3个;利用熵值法确定了简化后各新指标的权重;同时,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徐州各县(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具体评价,并与徐州市区进行了比较,发现徐州市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明显高于各县(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进一步探索浙江省缙云县某复垦地土壤环境质量。  方法  于2020年在缙云县某复垦地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共采集17组土壤-水稻Oryza sativa籽粒复合样品,测定土壤和籽粒中镉、铅、铬、汞、砷等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和生态风险预警指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  结果  缙云县某复垦地块0~20 cm土层土壤重金属镉、铬、铅、汞、砷质量分数分别为0.33、107.74、53.40、0.03、18.42 mg·kg?1。其中35.29%的点位土壤砷超标,其余4种重金属均未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镉、砷平均质量分数高于浙江省土壤背景值。复垦地块个别点位水稻籽粒铬和铅超标。该复垦地块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69,有58.82%的点位处于警戒范围;地累积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镉(0.08)、铅(0.01)、砷(?0.32)、铬(?0.35)、汞(?3.02);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平均值为74.10,存在轻微生态风险;土壤生态风险预警指数达到中度预警级别。  结论  复垦地块个别点位水稻籽粒铬和铅超标;土壤重金属无点位超标,但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其中重金属镉、铬、铅和砷是研究区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后续应加强关注。表7参24  相似文献   

14.
戎晓红  李春侠  张晓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267-12269,12316
基于徐州市2005~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中多样化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区位熵等有关结构数量分析的方法,对徐州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徐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更趋于多样化和平均化;2005~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在不同的地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2009年各区县均有2~6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区位熵大于1,表明该土地类型相对于徐州市而言具有明显的区位意义,空间聚集程度高。最后根据研究结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耕地压力 动态变化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ATLAB 软件在计算贵州省2000要2011 年耕地、人口粮食产量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耕地面 积、人口数量与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并采用DGM(1,1)离散预测模型对贵州省2015要2030 年的耕地压力指数 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0要2011 年间,贵州省耕地总量及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人均粮食产量持续增加,人 口净流出加快,使得耕地压力指数波动减少,但耕地压力指数始终保持在1.0 以上粮食供给处于不安全状态 2015要2030 年,耕地压力指数将持续减少,粮食安全形势缓和。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农田基本建设和土地整治工作与 加快净流出人口数量,是减轻耕地压力保证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喀斯特山区耕地占补平衡预警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占补平衡预警指标体系是耕地占补平衡预警的基本前提,是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测系统的关键。本文从喀斯特山区耕地资源利用的特点出发,依据地域性原则、可靠性和充分性原则、简捷性原则和宏观稳定性原则,采用对象属性解析法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占补平衡、人地关系、生态环境、耕地利用效果及投资潜力五个方面构建了喀斯特山区耕地占补平衡预警指标体系。同时阐述了构建喀斯特山区耕地占补平衡预警指标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江苏省耕地资源日益紧张、粮食安全岌岌可危。以江苏省1999-2014年人均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粮食自给率、粮作比、复种指数等数据为基础,分析江苏省耕地压力指数动态变化趋势;同时借助Matlab 7.0及SPSS 19.0软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曲线估计、线性回归等方法对各变量分别进行预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江苏省2020和2025年耕地压力指数均大于1,达到了警戒线。最后从保障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培育种粮市场4个方面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江苏省制定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支持向量机是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其引入核函数思想,将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来解决,其非线性回归预测性能优越于传统统计方法。针对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土地利用预警指标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土地利用预警方法,对土地利用预警系统的内涵、原理和指标体系,以及建立土地利用预警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区域性耕地预警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耕地预警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针对耕地预警中需要解决的如何实现耕地质量和耕地数量以及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预警问题,文章提出建立基于GIS的耕地预警信息系统,即以GIS为平台,融入预测模型和专家系统,通过预警模型判定警度,达到双重预警的目的,以期为区域性耕地预警提供一个可行的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