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采自健康的鹰、鸽子、野鸭和鹌鹑中的54份血清血清学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在总共采集的54份血清样品中,抗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流行血清型(seroprevalence)与抗H6亚型禽流感病毒(H6)抗体、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H5)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8%、75.9%、29.6%。而根据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结果发现,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较低,最高仅为320,其阳性率为29.6%,推断其可能为新近传入的病毒或新近重组变异出现的新病毒,可能为与该次流感爆发相关的新病毒,这一推断还有待于通过对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而做进一步验证;新城疫病毒在该生态系中的稳定循环,构成了对家禽潜在的威胁,我国目前非典型新城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带毒鸟类的传入。  相似文献   

2.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时采自健康的鹰、鸽子、野鸭和鹌鹑中的54份血清血清学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在总共采集的54份血清样品中,抗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流行血清型(seroprevalence)与抗H6亚型禽流感病毒(H6)抗体、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H5)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8%、75.9%、29.6%。而根据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结果发现。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较低,最高位为320,其阳性率为29.6%,推断其可能为新近传入的病毒或新近重组变异出现的新病毒,可能为与该次流感爆发相关的新病毒,这一推断还有待于通过对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而做进一步验证;新城疫病毒在该生态系中的稳定循环.构成了对家禽潜在的威胁,我国目前非典型新城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带毒鸟类的传入。  相似文献   

3.
朱子洁  苏霞  颜丽 《畜禽业》2010,(4):20-21
由山东某集团放养的817肉杂发病鸡群采集病料,通过鸡胚接种分离到一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LC0626。死亡鸡胚尿囊液具血凝活性,血凝价为28。且不能被已知鸡新城疫(ND)阳性血清、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阳性血清、禽流感H5亚型阳性血清抑制,但能被禽流感H9亚型阳性血清抑制,血凝抑制价为29。该分离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鸡胚致死时间均在60 h之内,对所采集血清进行HI检测,结果显示,HI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病鸡群。将LC0626株病毒液静脉注射试验肉鸡,死亡率高达40%,并且发现其能显著降低试验鸡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7,(4)
为了解柳城县某鸡场禽流感H5亚型、禽流感H7亚型和新城疫免疫情况,在2017年1月和2月两次采集某鸡场血清共60份,应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禽流感H5亚型抗体、禽流感H7亚型抗体和新城疫抗体。结果显示禽流感H5亚型抗体合格率是100%,禽流感H7亚型抗体合格率是100%,新城疫抗体合格率是100%。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1,(4)
为检验和提升达州市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达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全市7个县级兽医实验室开展了H5亚型禽流感抗体(HA-HI)、O型口蹄疫抗体(ELISA)和非洲猪瘟病毒核酸(RT-PCR)三项检测试验能力比对。结果显示:H5-AI Ab、O-FMD Ab和ASFV核酸检测符合率分别为94.29%、94.29%、88.57%。结果表明,县级兽医实验室HI和ELISA方法掌握较好,而RT-PCR检测病毒核酸的技术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野生水禽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IV)自然被动免疫状况,于2010—2011年,在大庆龙凤湿地分别采集绿头鸭、须浮鸥、黑翅长脚鹬三种野生水禽巢卵150、184和128枚,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H5和H7两种AIV的卵黄抗体。结果表明,绿头鸭H5和H7亚型禽流感卵黄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3.33%和14.67%,平均卵黄抗体滴度分别为4.55和3.45(log2);须浮鸥H5和H7亚型禽流感卵黄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4.78%和11.96%,平均卵黄抗体滴度分别为3.78和3.18(log2);黑翅长脚鹬H5和H7亚型禽流感卵黄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1.25%和9.38%,平均卵黄抗体滴度分别为3.85和3.67(log2)。由此可见,野生水禽种群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接触情况是较为频繁的,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种群的病毒携带情况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1,(7)
2020年秋季集中免疫后,在西昌市25个乡镇中抽检10个乡镇鸡、鸭免疫血清164份,采用国标GB/T 18936-2003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技术,分别检测禽流感病毒H5-Re11株、H5-Re12株和H7-Re2株免疫抗体。结果显示,西昌市25个乡镇被抽检的10个乡镇禽流感H5-Re11株、H5-Re12株和H7-Re2株免疫抗体的合格率均达到了农业农村部规定的70%以上的要求,能够对家禽(鸡、鸭)提供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1,(7)
为了解四川省2020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效果,在春、秋两防集中免疫后,从四川省21个市(州)共采集禽血清样品4 053份,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H5和H7亚型禽流感分别进行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禽流感H5亚型免疫抗体合格3 745份,平均合格率为93.92%,其中,春季合格率为96.49%,秋季合格率为91.35%;禽流感H7亚型免疫抗体合格3 782份,平均合格率为93.28%,其中,春季合格率为96.4%,秋季合格率为90.15%。数据表明,四川省2020年春、秋两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9,(3):8-9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属于国家强制免疫病种。为了解四川省2018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分别在春秋两次集中免疫后,从四川省21个市(州)共采集禽血清样品3 667份,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分别进行H5和H7亚型禽流感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禽流感H5亚型免疫抗体合格3 553份,平均合格率为96.89%,其中,春季合格率为96.52%(1 777/1 841),秋季合格率为97.26%(1 776/1 826)。禽流感H7亚型免疫抗体合格3 515份,平均合格率为95.85%,其中,春季合格率为95.44%(1 757/1 841),秋季合格率为96.28%(1 758/1 826)。表明四川省2018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7,(Z1)
为了解肉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感染状况,从山东省某肉鸡场采集组织样品120份,采用鸡胚尿囊腔传代接种法分离病毒,并利用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和RT-PCR试验对分离毒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各周龄ND的检出率:2号舍均为41.67%,4号舍分别为33.33%、25%、33.33%、41.67%和33.33%;各周龄H9的检出率:2号舍分别为41.67%、50%、33.33%、58.33%和41.67%,4号舍分别为50%、25%、50%、58.33%和50%;各周龄IB的检出率:2号舍均未检出,4号舍19日龄IB的检出率为8.33%。该结果为规模化肉鸡场有效预防和控制这3种主要疫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猪瘟的实验室诊断中,主要有针对病毒抗原、抗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测三大类方法。病原检测方法有免疫组化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免疫金标记技术等;抗体检测有免疫荧光中和试验(IFCNT)、间接血凝试验(IHA)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  相似文献   

12.
应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株),首免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二免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株)对3组肉鸡进行禽流感的免疫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免疫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的效果比免疫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株)的效果好;首免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二免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株)的效果比免疫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4,(2)
<正>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引起的禽类疫病。可感染包括鸡、火鸡、鹅等家禽以及野鸟、海鸟等。因为其引起的疾病形式多样,可分为无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高致病性(HPAI)的。HPAI一旦爆发,将对当地的养禽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农业部将此病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有众多亚型,其中按血凝素(HA)分有15种,神经氨酸酶(NA)有9种,各亚型之间抗原抗体存在交叉反应,要做好该项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杨丽梅  马力 《畜禽业》2007,(1):76-77
猪细小病毒病是猪的繁殖障碍病,该病的特点主要是初产母猪产弱仔、死胎、畸形胎、木乃伊。其血清学诊断方法有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乳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抗体技术、核酸探针技术与PCR技术等,其中最常应用的是血凝抑制试验。该病与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血凝性脑炎、布氏杆菌病、衣原体病和弓形体病引起的流产易混淆,可通过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血清学及病原分离与鉴定等方面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5.
应用间接血凝抑制试验(HI)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蓝孔雀用禽流感灭活苗免疫接种后的免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雏孔雀禽流感H5型母源抗体在30日龄的均值为2.9Log2,禽流感灭活苗免疫后29d抗体水平达最高值9.44Log2,其后开始下降,半倍量和一倍量差异不显著,半倍量和一倍量与二倍量组的差异都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杨丽梅  马力 《畜禽业》2007,(1):35-36
猪钿小痛毒病是猪的繁殖障碍病,该病的特点主要是初产母猪产弱仔、死胎、畸形胎、木乃伊。其血清学诊断方法有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乳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抗体技术、核酸探针技术与PCR技术等,其中最常应用的是血凝抑制试验。该病与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血凝性脑炎、布氏杆菌病、衣原体痛和弓形体病引起的流产易混淆.可通过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血清学及病原分离与鉴定等方面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已发表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全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对禽流感病毒新疆株A/Goose/XJYL/10/2003(H5N1)提取RNA,经RT-PCR扩增后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获得长为1758bp的HA全基因序列。序列测定后,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株与广东、香港和东南亚等不同地区的H5N1禽流感病毒HA的核甘酸序列的同源率很高,其氨基酸切割位点附近具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新疆株为独立分支,属于欧亚种系。  相似文献   

18.
徐兆强  张芳  王晓岩 《畜禽业》2009,(10):59-60
<正>禽流感(AI)又名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是由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是OIE规定的A类烈性传染病。鸡、火鸡、鸭和鹌鹑等家禽及其他野禽均可感染。低致病性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7,(10)
为了解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8株)的免疫效果,为临床上制定合理的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提供依据,随机抽取6个厂家的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8株)进行免疫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二免后28 d 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组的免疫抗体合格率Re-6株在88.89%以上,Re-8株均为100.00%,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20,(10)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属于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等病变为主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禽类感染H9N2 AIV后免疫应答减弱,从而引起继发感染。近年来,H9N2亚型禽流感的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禽类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中草药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治疗禽流感方面具有诸多独特的优势。清热解毒中药能够显著抑制禽流感病毒并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近年清热解毒中药抗H9N2 AIV研究进行综述,为此病毒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