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宁都黄鸡两个产蛋期所产鸡蛋为研究对象,每组选取鸡蛋30枚,测定其蛋黄品质各项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产蛋时期所生产的鸡蛋的蛋重差异显著(P<0.05),但蛋黄颜色、蛋黄比率、蛋黄蛋白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鲜蛋黄中水分、蛋黄中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不同产蛋期对鸡蛋物理...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黔东南小香鸡不同产蛋期种蛋质量变化情况,随机选取3个产蛋期(产蛋初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的鸡蛋各30枚,共测定7项常规蛋品质指标。结果:在3个产蛋期内,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蛋重均极显著高于产蛋初期(P0.01);蛋形指数和蛋壳厚度在3个时期无明显差异(P0.05);哈氏单位随产蛋日龄的增长而降低,产蛋初期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其他时期;蛋黄色泽和蛋黄比例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结果表明:在产蛋初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蛋壳厚度和蛋重均呈负相关,差异显著(P0.05);蛋黄颜色和蛋形指数呈正相关,差异极显著(P0.01);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呈负相关,差异极显著(P0.01)。总体而言,黔东南小香鸡有较好的蛋品质,蛋黄色泽鲜艳,蛋壳质量好,蛋形整齐,有良好的运输性和保鲜性等,但蛋重较轻,在今后的选育中,可以作为重点改良对象。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广西地方鸡品种南丹瑶鸡的蛋品质变化规律,以南丹瑶鸡为试验材料,在饲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其整个产蛋期的蛋品质进行了研究。检验指标包括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氏单位、蛋黄颜色、蛋黄重等。结果显示:蛋重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而增大,产蛋后期极显著高于产蛋前、中期(P0.01),蛋形指数和蛋黄比率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在整个产蛋周期内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蛋壳比率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哈氏单位在产蛋前期和产蛋中期无明显变化,在产蛋末期急剧下降,蛋黄颜色在产蛋初期颜色最深,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产蛋末期急剧下降。总体而言,南丹瑶鸡鸡蛋蛋重较小、蛋壳较薄、蛋形规则、蛋白浓稠、蛋黄比率高、蛋黄颜色较深。由此可见,南丹瑶鸡作为广西地方鸡品种具有较好的蛋品质,且在不同产蛋期的蛋品质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广西地方鸡品种东兰乌鸡不同周龄蛋品质及其变化规律,试验在饲养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测定了东兰乌鸡不同周龄(28,32,36,40,44,48,52,56,60周龄)的蛋品质指标,检测指标包括蛋重、蛋形指数、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壳比率、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黄比率。结果表明:蛋重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而增大,产蛋后期显著高于产蛋前、中期(P0.05),蛋形指数和蛋黄比率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蛋壳强度和蛋壳比率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蛋壳厚度、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在整个产蛋周期内无明显的变化规律。总体而言,东兰乌鸡蛋蛋重较小、蛋壳较薄、蛋形规则、蛋白浓稠、蛋黄比率高、蛋黄颜色适中。说明东兰乌鸡作为广西地方鸡品种具有较好的蛋品质,且在不同产蛋期的蛋品质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果园放养的绿壳蛋鸡蛋品质及安全评价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绿壳蛋含水量为85.16%,低于放养土鸡和笼养鸡所产蛋;蛋白、蛋黄比率达31.53%以上;所测的总氨基酸中,蛋清为12.541g/100g,蛋黄为14.256g/100g,必需氨基酸蛋清为5.361g/100g,蛋黄为5.947g/100g;蛋清、蛋黄中锌含量分别为0.51mg/100g、18.503mg/100g,硒含量分别为0.55mg/100g、3.06mg/100g,高于放养土鸡和笼养鸡所产蛋;安全指标中,除镉和氟检测有实际数值外,其它均未检出,微生物指标检测的数值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不同周龄母鸡鸡蛋及不同蛋壳质地鸡蛋的蛋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同一品种不同周龄(26、40周龄和64周龄)母鸡所产蛋的蛋壳品质和蛋品质,包括蛋重、蛋壳相对重、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黄颜色、蛋黄指数、蛋黄比率、哈氏单位、蛋清pH值。之后,还比较了该鸡种不同蛋壳质地鸡蛋(正常蛋和砂壳蛋)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周龄母鸡所产蛋之间,蛋重、蛋黄指数、蛋黄比率、哈氏单位等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蛋壳厚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蛋重、蛋形指数、蛋黄颜色、蛋黄比率随着母鸡周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蛋壳强度、蛋壳相对重、哈氏单位、蛋黄指数、蛋清pH值呈下降趋势。最后,蛋壳质地不同的鸡蛋(正常蛋与砂壳蛋)之间,蛋重、蛋壳相对重、蛋壳强度、蛋清pH值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其他参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饲料工业》2005,26(15):49-49
鸡场所养蛋鸡吃的都是科学配方的饲料,其中营养十分全面,但是却不可能像自然中的饲料那样"口味"丰富。人们都知道,食物影响着动物的味道,就像吃肉的人和吃素食的人体味不同,吃牛羊肉的人与吃鱼的人体味也不同。鸡蛋也是同样的道理:自由取食的散养鸡可以吃到青草、小虫、谷粒和草籽等天然的“风味食品”,蛋中产生的风味物质自然比较丰富。鸡场饲养的鸡一年四季吃一种混合饲料,自然风味单调。再说蛋黄的颜色。散养鸡经常吃青草和菜叶,而绿叶中富含类胡萝卜素,它们积累在蛋黄中,把蛋黄的颜色染成漂亮的橙红色。吃饲料的鸡没有吃青草的机会,所以…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鸡蛋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抽取40周龄尼克粉鸡、仿草鸡、苏禽黄鸡、青壳蛋鸡的蛋各100个,进行蛋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鸡蛋的蛋品质存在着差异,除蛋形指数差异不显著外,4种鸡蛋的蛋壳颜色和蛋黄颜色相互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尼克粉鸡蛋、苏禽黄鸡蛋与仿草鸡蛋及青壳蛋鸡蛋的蛋重相互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尼克粉鸡蛋、青壳蛋鸡蛋与仿草鸡蛋、苏禽黄鸡蛋的蛋黄比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尼克粉鸡蛋与仿草鸡蛋、苏禽黄鸡蛋、青壳蛋鸡蛋的蛋壳厚度存在极显著差异;4种鸡蛋的哈氏单位相互间表现出显著(P<0.05)或极显著的差异;蛋壳强度只在尼克粉鸡与仿草鸡之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笼养鸡和散养鸡蛋产品理化成分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全价饲料笼养鸡和农村散养鸡所产蛋各 30个 ,分别测定了全鲜蛋和风干后全蛋中的水分、干物质、蛋白质、脂肪、灰分和蛋白、蛋黄、蛋壳占全鲜蛋重及蛋白 (清 )、蛋黄、蛋壳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 (蛋黄 )、灰分、钙 (蛋壳 )、磷 (蛋壳 )。结果表明 :全鲜蛋中蛋白质的含量、蛋黄中蛋白质在风干后全蛋中的含量、蛋壳中钙在全鲜蛋和风干后全蛋中的含量 ,两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散养鸡鸡蛋全鲜蛋中的干物质、脂肪、蛋黄占全鲜蛋重、蛋黄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 ,蛋壳中的水分、蛋白质在全鲜蛋中和在风干后全蛋中 (除蛋黄中蛋白质 )的含量高于笼养鸡鸡蛋 (P <0 .0 1)。其它各理化成分含量笼养鸡鸡蛋均高于散养鸡鸡蛋 (P <0 .0 1)。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分析南海黄麻鸡父母代种鸡的种用特性,对南海黄麻鸡不同产蛋阶段(开产后6、11、20、25周)的蛋品质进行了研究,检验指标包括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品质(蛋比重、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氏单位、蛋黄颜色、蛋黄蛋白比等。结果表明:蛋品质的各项指标与产蛋阶段密切相关,南海黄麻鸡的蛋重在产蛋初期(开产后6周)较轻,显著低于产蛋中后期(开产后11、20、25周)(P0.05),蛋重随着产蛋日龄的增大而增大;蛋的比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三个指标都在开产后11周达到最大值;哈氏单位、蛋黄颜色在产蛋初期显著高于产蛋中后期,并都随着产蛋阶段的延长而下降。由此可见,南海黄麻鸡在不同产蛋阶段的蛋品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产蛋高峰阶段的蛋品质达到最好水平,产蛋中后期的蛋品质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人们对红壳蛋的需求量非常大,并要求蛋壳完整无损,蛋黄呈桔黄色。因此,饲料制造厂商、育种公司和养鸡专家,为生产这种蛋进行了很多研究。美国对鸡蛋划分为7个等级,特别对前3个等级需求强烈,并要求生产出味美的鸡蛋。现就与生产优质鸡蛋有关的饲养方法和营养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综述如下。一、蛋黄的颜色蛋黄颜色的浓、淡与饲料中的色素摄取量和吸收程度有关,色素少则有损于蛋黄颜色。蛋黄颜色主要来源于叶黄素,如黄色玉米、草粉、合成色素的长奴普红、卡奴普黄等,这些原料中的叶黄素含量各有差别(表1)。使用合成色素比用自然界的叶黄素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分析不同壳色雷州黑鸭蛋蛋品质,试验选取21周龄雷州黑鸭所产的青壳和白壳商品蛋各30个,测定蛋形指数、蛋壳颜色、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重、蛋黄重、蛋黄颜色、哈夫单位,并进行分析。结果:青壳蛋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重、蛋黄重、蛋白高度、哈夫单位的均值均高于白壳蛋,而蛋黄比色和蛋黄相对重的均值低于白壳蛋(P0.05);青壳和白壳蛋的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蛋黄重和蛋重、蛋黄相对重和蛋黄重、哈夫单位和蛋白高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青壳蛋蛋黄相对重和蛋壳颜色、蛋白高度和蛋壳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白壳蛋黄相对重和蛋壳厚度显著负相关(P0.05),蛋黄比色和蛋形指数、蛋白高度和蛋重、蛋白高度和蛋黄重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雷州黑鸭青壳蛋与白壳蛋的主要区别在于蛋壳颜色,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是雷州黑鸭蛋用性能选育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前居民食用鸡(鸭)蛋都喜欢选择蛋黄颜色红的蛋,一些饭店、宾馆和食品加工厂对蛋的要求也是如此.但目前蛋鸡场、蛋鸭场用常规配合饲料饲养的鸡、鸭所产蛋的蛋黄颜色呈黄而浅淡,故在市场上不太受欢迎.要使鸡、鸭产出红蛋黄的蛋,一般都要在饲料中添加着色剂,着色素有人工着色素和天然着色素.随着人们科学知识不断普及和对健康身休的向往,用人工着色的食品已不被人们接受,人们要求摄取的是具有天然色素的食物.天然色素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属于生理性的色素,这类色素包括胡罗卜素及称之为“类胡罗卜素”者.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杂交组合雉鸡所产蛋的品质及品质指标间相关性,选取4个二系配套组合[D(申鸿七彩雉)♂×C(申鸿绿雉)♀、B(申鸿白雉)♂×D♀、D♂×B♀和B♂×C♀]雉鸡所产蛋进行蛋品质测定。结果表明:4个二系配套组合中,DC杂交组合所产蛋的品质较优,蛋重、蛋壳强度、蛋黄重、浓蛋白高度和蛋黄比率均最高;雉鸡蛋的蛋重与浓蛋白高度、蛋黄重呈正相关;蛋壳颜色与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呈负相关;蛋黄比率与蛋壳厚度、浓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呈负相关;蛋壳厚度与蛋壳强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筛选适用于产蛋的雉鸡品种或配套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不同品种蛋鸡在开产初期其鸡蛋蛋品质及营养成分含量差异,选取同一饲养条件下的8个鸡种(罗曼褐、海兰褐、海赛克斯褐、伊莎褐、京红褐、新杨褐、苏禽青壳、文昌)在产蛋初期(21周龄)同天鲜鸡蛋各60个,其中取30个测定蛋重、蛋壳颜色、蛋形指数等常规品质,另30个测定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卵磷脂、胆固醇等营养指标。结果表明:8个品种的鸡蛋在蛋重、蛋壳颜色、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氏单位、蛋黄比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蛋黄质量以苏禽青壳最小,且与其余品种均呈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含量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苏禽青壳和文昌的粗脂肪、卵磷脂含量分别为11.13%、5.47%和11.08%、5.15%,显著高于其他6个品种(P<0.05),苏禽青壳和文昌的胆固醇含量分别为464.63、438.52 mg/100g,极显著高于其他6个品种鸡蛋(P<0.01)。  相似文献   

16.
美国威斯康辛州的一些小型蛋鸡场可能很快将成为抗体生产厂,他们将利用其产蛋母鸡所产蛋的蛋黄来生产促进生长的抗体。业已证明,由蛋黄制得的抗体可与抗生素同样有效地改善猪、禽的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同时又没有任何产生抗药细菌的风险,最终产品中也绝不可能存在药物残...  相似文献   

17.
蛋壳颜色、蛋个大小是不同区域消费者饮食习惯的需要,也是养殖者调控的目标。鸡蛋的大小一般以蛋重表示,在正常状况下每枚鸡蛋重量约在40~70克之间,市场所流通的多为50~60克,蛋鸡偶尔也能产5~30克的小蛋或80克以上的巨大蛋。小蛋一般无蛋黄,而巨大蛋则有两个以  相似文献   

18.
蛋黄占蛋重的30%,是评定鸡蛋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商品蛋中,蛋黄的色度,更被消费者看重,进而促动了养鸡场(尤其是集约化养鸡场)、专业养鸡户采用在饲料中添加饲料添加剂的办法,来提高蛋鸡所产蛋的蛋黄色度。这已成为近十几年来养鸡技术和饲料添加剂研究开发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万寿菊提取物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28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苏禽青壳蛋鸡16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粮不含万寿菊提取物,试验组饲粮分别含有0.05%、0.10%和0.20%的万寿菊提取物(有效成分叶黄素的含量分别为12.5、25.0和50.0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产蛋性能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期第14天,0.10%和0.20%万寿菊提取物组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第28天,0.10%和0.20%万寿菊提取物组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0%万寿菊提取物组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期第42天,0.20%万寿菊提取物组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0%万寿菊提取物组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试验组蛋黄胆固醇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万寿菊提取物添加水平为0.20%时,能显著提高鸡蛋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对产蛋性能和蛋黄胆固醇含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散养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繁殖系统发育的影响。选取25周龄笼养海兰蛋鸡18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将其中1组放至地面进行散养,2组均自由采食,每天统计产蛋量和耗料量。试验第42天,每个重复随机取4只鸡屠宰、测定繁殖系统的相关指标,同时随机取6枚蛋测定蛋品质。结果表明,散养鸡期末体重、产蛋率极显著小于笼养鸡(P<0.01),料蛋比极显著大于笼养鸡(P<0.01),平均蛋重显著小于笼养鸡(P<0.05);散养鸡鸡蛋的蛋白高度、蛋壳厚度极显著大于笼养鸡(P<0.01),蛋黄颜色与笼养鸡鸡蛋相比有提高的趋势,蛋黄免疫球蛋白含量大于笼养鸡,但差异不显著(P>0.05);散养鸡输卵管重量、卵泡重极显著小于笼养鸡(P<0.01),输卵管长度显著小于笼养鸡(P<0.05)。由此可知,与笼养相比,产蛋期间散养降低了鸡体重,降低了繁殖性能,改善了蛋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